程俊花(金華市教育局,浙江金華 321000)
《左傳》是左丘明為《春秋》再作傳?!洞呵铩肺⒀源罅x,語言極其簡略?!蹲髠鳌穭t豐富了更多的內(nèi)容,敘事也相對完整。《燭之武退秦師》就是一次較為完整的軍事外交活動過程的記錄,整個過程與來龍去脈交代得十分清楚。但是,從敘事的角度而言,文章以記錄人物的語言為主,故事情節(jié)相對簡略。戰(zhàn)爭的成敗不僅依靠戰(zhàn)場上的搏殺,而且需要外交上的較量。該文的側重點是軍事外交活動,描述戰(zhàn)爭過程或場面自然不是重點,因此,其敘事呈現(xiàn)出獨特的一面,那就是“行簡言豐,以言行事”。一般來講,敘事可以通過行動和話語來完成?!稜T之武退秦師》的行動敘事極為簡略精當,除了幾處關鍵的交代,其余部分都依靠話語來完成,因此話語就顯得豐富多彩,且成了推動故事發(fā)展的主要動力。從語用學的角度而言,在生活中我們其實就是在用話語行事,話語并非只是一種停留在口頭或紙面上的形式而已,它既能指事也能成事。
《燭之武退秦師》的行動敘事雖然著墨不多,極其簡略,但是都非常重要,可以說是把整個軍事沖突的起因、經(jīng)過與結果講述得十分清楚。第一段中用“圍”和“軍”兩個動詞就把晉、秦與鄭三國之間軍事沖突的緊張程度描述了出來,同時也交代了三方產(chǎn)生沖突的原因,更是突出了鄭國此時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危機。中間部分的行動敘事主要是交代成功化解此次危機的核心人物燭之武的相關情況,也僅僅是用了幾個簡單的動詞,先是“辭”,然后是“許”,最后是“出”,頓時把一個做事老到、考慮周全、行動果敢、不畏艱險的人物形象展示了出來。結尾部分對此次軍事沖突的結果作了十分明確而簡單的交代,“盟”“還”“擊”“去”幾個動詞,簡明扼要地表明“燭之武退秦師”大功告成。
有了行動敘事的對故事框架的大致交代與鋪墊,作者就可以把重心放在話語的刻畫上,因為畢竟避免這次軍事危機的主要手段是外交,能否成事就在話語上?!皧W斯汀把言語行為分成為以言指事,以言行事,以言成事,傳意的最高境界就是一席話既指事,又行事,還成事。”[1]那么,《燭之武退秦師》是如何具體來體現(xiàn)以“言”成“事”的?話語的巨大威力是如何發(fā)揮出來的?從語用角度分析,每一句話語都要達成話語者的目的,話語就必須客觀、真實,同時又必須有針對性和時效性。從全文來看,這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話語片段上。
《燭之武退秦師》的第一個話語者是深受鄭伯信任的大臣佚之狐,他的話就如全文的“定海神針”,不僅成功地引出了燭之武,而且預測了此次軍事沖突的結果,還引發(fā)了讀者的好奇——這燭之武到底何許人?他到底有什么樣的本領能夠扭轉(zhuǎn)乾坤?但是,緊接著作者卻不是馬上寫燭之武的出使,而是寫了一段推辭話語:“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鳖D時,文章有了節(jié)外生枝的效果。其實這只是燭之武為了自己能夠得到重用的一次話語準備。鄭伯顯然不是一個合格的國主,平時不懂得使用人才。燭之武深知,首先必須贏得鄭伯的信任,才能出使有名,并免除后顧之憂,輕松上陣,所以故意用年歲已老作為推托之辭,實際上是想讓鄭伯徹底信任臣子,而不是作臨時之用。果然,作為一國之主的鄭伯竟然主動認錯,并且用“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一語來告誡燭之武,實際上是表明此刻君臣一體,生死與共。這就更加堅定了燭之武義無反顧出使并勸退秦伯的決心。
在春秋諸侯爭霸的時期,天下秩序已經(jīng)大亂,諸侯之間交往的基本原則就是一個“利”字。燭之武深知這一點,只有和秦伯談利弊才能引起秦伯的關注,才能讓話語有行事的可能性。因此,燭之武的話語中心就是如何“有益于君”,就是站在秦伯的角度和他談如何才是對秦國最有利的做法,這對任何一個想稱王稱霸的諸侯來說是無法抗拒的。站在對方的立場,以替對方考慮問題的方式來達到勸退對方從而獲得自救,這就讓自己的話語不僅有針對性(針對三方的利害關系),而且也具有時效性(眼下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結果)。這樣的話語是能夠產(chǎn)生效應并改變事件發(fā)展的方向或進程的。這就是“陳述利弊,請君入甕”的話語策略。燭之武的每一句話語幾乎都在運用這個策略。他從四個角度來談亡鄭與不亡鄭對秦國有怎樣的利和弊:一是“越國以鄙遠”,對秦國不利;二是“亡鄭以陪鄰”,只對晉國有利,對秦國不利;三是“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不亡鄭有利于秦國;四是“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亡鄭之后,只對晉國有利,對秦國不利。燭之武所談的四個角度均為事實,沒有虛假的內(nèi)容自然能讓秦伯聽進去。同時,在談話方式上,燭之武采用“請君入甕”的方式,每個事實后面都把“君”作為對象,比如“君知其難也”“君之薄也”“君亦無所害”“唯君圖之”等,這種表述方式很容易就把聽話者帶入話語者的節(jié)奏中。
按照常規(guī)的思維,燭之武的目的是解救鄭國,一切站在鄭國的立場考慮問題。如果大談自己如何可憐,乞求憐憫,根本就打動不了任何一個貪婪的諸侯,只能讓秦伯恥笑,自取其辱而已;如果大談自己為了自救,將奮力抗爭到底,作魚死網(wǎng)破的斗爭,最多也只能讓秦伯更加惱火,滅鄭之心更加急切罷了。“話語意義是言語交際中的意義,不過,對言語交際中的意義可以有兩種理解:一個是在言語交際中‘表達’的意義;另一個是在言語交際中產(chǎn)生或‘建構’的意義?!盵2]燭之武表面上是站在對方立場上,實際上是“造就”另一個意義:成全自己。
燭之武勸退了秦師之后還不能說是徹底解除了鄭國的危機,因為真正發(fā)起這場戰(zhàn)爭的是晉國。晉國攻打鄭國的前提是聯(lián)合秦國,既然燭之武勸退了秦師,晉國自然就無法從中謀利,也就沒有了攻打鄭國的必要。但是,晉國如何退兵卻必須有正當理由,否則就會引發(fā)自己內(nèi)部的危機,晉文公的話語就是要達到既能退兵,又要讓自己的將士信服的目的,所以同樣要權衡利弊:“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沒有了秦國的幫助,晉國沒有絕對的獲勝把握,同時還有可能失去仁義的道德之名。實際上,晉文公背后真正的想法恐怕是:如果自己單獨與鄭國交戰(zhàn),鄭國勢必全力抵擋,到時候可能會落個兩敗俱傷,而真正漁翁得利的卻是秦國。這就是燭之武說服秦國退兵之后帶來的連鎖反應,晉文公的話語無非是掩飾了其中的利害關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