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拉美主要新聞媒體中的中國形象

2020-12-28 01:57:13傅羽寒
今傳媒 2020年12期
關鍵詞:國家形象對外傳播拉丁美洲

傅羽寒

摘?要:國慶70周年是我國重大的歷史事件,受到了全世界的矚目,這其中也不乏來自拉美國家的目光,總體看來,拉美國家主要的新聞媒體呈現(xiàn)的中國形象較為客觀。此外,由于拉美媒體總體上對西方信源的依賴、拉美各個國家與中國關系的遠近不一和各個媒體對華態(tài)度的巨大差異,使得不同媒體對中國國慶70周年的報道在文章數(shù)量上差距懸殊,質量上良莠不齊,呈現(xiàn)出的中國形象也可謂“參差不一”。

關鍵詞:國家形象;拉丁美洲;國慶70周年;對外傳播

中圖分類號:G21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20)12-0059-04

一、 研究報道來源

首先,使用拉美8國15家新聞媒體網(wǎng)頁版的搜索功能,將搜索日期設定為2019年9月24日至2019年10月8日,搜索關鍵詞設定為 “China”(中國)。通過人工篩選,選取了86篇與中國國慶70周年相關的文章作為本文的研究對象。其中,最早的一篇文章出現(xiàn)在9月24日阿根廷的《號角報》上,最后一篇文章出現(xiàn)在10月5日秘魯?shù)摹蹲钚孪蟆飞稀?/p>

二、 不同主題的報道呈現(xiàn)的中國形象

由于所選報道數(shù)量較大且涉及主題多樣,為了更好地對這些報道進行分析,筆者首先將這86篇報道根據(jù)主題進行分類,得出了不同主題的報道數(shù)量的百分比圖(如圖1所示),然后再對每個主題的報道所呈現(xiàn)的中國形象進行研究。

(一)全景化報道中呈現(xiàn)的中國形象

相較于對其它新聞事件的報道,中國國慶70周年相關的報道具有其特殊性,大多數(shù)媒體沒有選擇針對10月1日在北京舉行的閱兵式進行單一報道,而是選擇從時間維度、空間維度對新聞事件進行全方位、立體化、動態(tài)式的全景化展現(xiàn)[1]。在20篇(24%)全景化的報道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報道簡要介紹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的重大歷史事件,對新中國與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國家的交流進行了介紹,此外還對當前中國的經(jīng)濟、政治、社會民生等方面的發(fā)展進行了評價。

在這些全景化的報道中,改革開放這一歷史篇章獲得了較為特殊的評價,與在回顧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經(jīng)歷的一系列困難時所使用的手段不同,拉美媒體在回顧這一歷史事件時都采取了正面的態(tài)度。例如,厄瓜多爾《宇宙報》指出:20世紀七八十年代由鄧小平推動的改革開放被視為中國“經(jīng)濟奇跡”的萌芽。秘魯《商報》指出:(改革開放)建立了經(jīng)濟發(fā)展特區(qū),如被視為“中國硅谷”的深圳。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拉美媒體對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過程的認識較為客觀,承認了改革開放在中國歷史上舉足輕重的意義。

總體來看,全景化的報道有如下特點:在介紹中國的經(jīng)濟、科技、社會發(fā)展和民生時,媒體的態(tài)度大都為正面報道,對“經(jīng)濟奇跡”、5G技術、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港珠澳大橋和網(wǎng)上購物等話題進行了客觀正面的報道。而在涉及與政治相關的話題時,幾乎所有媒體都采取了負面的態(tài)度,妄圖議論我國內政問題。

(二)政治主題中呈現(xiàn)出的中國形象

在多篇政治主題的報道中,介紹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主的黨的領導人的從政生涯和主要政治方針,總體較為中立客觀,但出現(xiàn)了個別負面言論??傊哉螢橹黝}的文章內容較為單一、態(tài)度多為中立。

(三)經(jīng)濟主題中呈現(xiàn)出的中國形象

據(jù)筆者統(tǒng)計,以經(jīng)濟為主題的報道一共有6篇(占8%)。與全景化報道中涉及經(jīng)濟的部分一樣,在這6篇報道中呈現(xiàn)出了積極正面的中國形象,并且涉及的話題多樣,覆蓋了中國經(jīng)濟的各個方面,對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歷史(如改革開放、加入世貿組織)、發(fā)展現(xiàn)狀(如脫貧工作、上海進博會)、取得成就(如經(jīng)濟發(fā)展速度、與拉美的進出口貿易額)和面臨的挑戰(zhàn)(如中美貿易戰(zhàn))等進行了全方位的報道。

值得一提的是,拉美國家媒體普遍對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取得的成就表示了肯定甚至贊賞,并且清醒地意識到搭上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順風車”對本國的重大意義,如哥倫比亞《時代報》指出:伊萬·杜克總統(tǒng)與農(nóng)業(yè)部代表訪問中國的意義重大,因為雙方通過了向中國出口牛油果的協(xié)議,并且為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向中國出口的產(chǎn)品開啟了更多的機遇。

(四)軍事主題中呈現(xiàn)出的中國形象

在涉及軍事主題的16篇(占18%)報道中,拉美媒體大都持中立態(tài)度,總體上做到了客觀真實地介紹中國國慶70周年閱兵式上展出的武器概況。

其中值得關注的是,由于中國和美國的世界兩大經(jīng)濟體的地位和中美貿易戰(zhàn)對拉美經(jīng)濟產(chǎn)生的重大影響,“東風41”成為了拉美媒體關注的焦點。相關文章中經(jīng)常強調這種洲際導彈可以覆蓋美國整個領土,平衡中美的軍事力量等。例如,厄瓜多爾的《宇宙報》指出:這些新的武器將縮短(中國)與美國的距離,限制美國在亞洲的軍事優(yōu)勢。但是,這些文章沒有渲染“中國威脅論”,也很少出現(xiàn)帶有偏見的導向言論。

(五)社會、文化和外交主題中呈現(xiàn)出的中國形象

涉及中國社會、文化和外交的文章有11篇(占13%),這些報道所塑造的中國形象十分正面積極,對新中國成立70年來取得的社會進步和在文化與外交方面做出的努力給予了高度肯定。

對這11篇報道的內容進行歸納,可以將其內容大致總結如下:對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取得的社會發(fā)展作出高度評價;介紹中國與本國之間的外交歷史和文化往來;肯定中國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給拉美發(fā)展帶來的積極作用;對中國的著名旅游景點和特色美食進行介紹;對國慶期間中國駐本國使館舉行的慶?;顒舆M行報道;對孔子學院在中拉文化交流方面做出的杰出貢獻表示贊賞;對中國授予勞爾·卡斯特羅“友誼勛章”進行報道。

此外,筆者在研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在這些文章中不乏對本國該如何借鑒和利用中國發(fā)展的成果所進行的思考,如阿根廷《號角報》報指出:希望我們可以及時思考并實施行動,(中國發(fā)展的)列車再一次經(jīng)過我們的站臺,帶來了巨大的機遇,但是競爭激烈且時不我待。

(六)署名文章、賀電和致辭中呈現(xiàn)出的中國形象

中國國慶70周年期間,共有4家媒體刊登了中國駐本國大使或代辦為中國國慶70周年撰寫的署名文章、中國駐本國外交官員或本國官員在國慶慶?;顒由系闹罗o和本國總統(tǒng)向中國發(fā)出的賀電,共計7(占8%)篇文章。

在這些文章中,中國的外交官員作為中國的形象大使,向拉美國家展現(xiàn)了中國人民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民族形象,描繪了新中國70年來經(jīng)歷的風風雨雨和如今取得的成就與榮耀,表達了中國將堅持作為負責任的大國承擔國際義務的決心,贊美了雙方人民通過愈發(fā)頻繁與深刻的交往獲得的難能可貴的友誼。各個國家對華友好人士也在國慶70周年這一特別的節(jié)日里,慷慨地表達了內心對中國的贊賞和對進一步深化雙邊關系的渴望,他們是中國與拉美之間加深認識、增進友誼的重要橋梁,中國對外國家形象的塑造離不開他們友好的目光。

經(jīng)過對上述86篇文章的整體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結論:拉美媒體關于經(jīng)濟主題對中國的評價積極正面,在介紹中國“經(jīng)濟奇跡”的同時,也強調了與中國的經(jīng)濟合作對本國的重大意義;在政治主題中,沖突性新聞吸引了絕大部分拉美新聞媒體的注意力,使得與政治話題有關的報道內容單一;在軍事主題中,拉美媒體對國慶閱兵式展出的武器進行了較為客觀中立的介紹;有關中國的社會、文化和外交主題的文章態(tài)度較為積極正面,回顧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上述方面取得的進步,并表達了進一步加深與中國合作交往的愿望;最后,各國領導人和外交官員們的署名文章、賀電和致辭表達了對新中國發(fā)展的高度贊賞和對兩國人民友誼的美好祝愿。

三、 報道信源分析

由于中國與拉美的地理距離、歷史、語言等方面相差甚遠,加之拉美文化本質上是一種西方文化主導的混合文化,與中國文化差異較大,大眾傳播在加強雙方相互理解的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就顯得更加重要。但由于拉美媒體駐中國記者長期處于匱乏狀態(tài),導致總體上存在對西方媒體的信源依賴,并長期受到西方媒體影響甚至支配。一些新聞媒體因為沒有獨立的信源和研究中國話題的從業(yè)人員,導致其獨立撰寫與中國相關的文章的能力較低,只能轉發(fā)掌握國際新聞話語權的西方媒體的對華報道[2]。在本文選取的86篇研究對象中,其中43篇來源于埃菲社、法新社、BBC、路透社和美聯(lián)社,41篇由拉美媒體獨立撰寫,剩余2篇報道來自于我國新華社(如圖2所示)。

由于長期意識形態(tài)的差異和受“中國威脅論”影響,西方媒體對華態(tài)度較為負面。在本文選取的43篇信源為西方報社的文章中,只有1篇文章對中國的外交進行了積極的評價,其他42篇文章呈現(xiàn)的中國形象都是中立或消極的。有一部分文章,即使報道的重點是介紹新中國的經(jīng)濟、外交和科技等方面的進步,也要在文末提及與主題毫不相關的質疑我國民主體制的話題。

當然,也有一些歷史悠久、規(guī)模較大、業(yè)務能力相對較強的拉美新聞媒體寫出了共41篇與中國國慶70周年相關的文章,其中,90%的文章都采取了或積極或中立的立場。這些文章大都篇幅長、質量高,還常常引用本國的中國問題研究學者的觀點,明確地指出了與中國開展合作對于本國發(fā)展的重大意義。例如,哥倫比亞《時代報》在一篇名為《中國:一個千年古國70年的變化歷史》的文章中刊登了對哥倫比亞孔子學院總校長,參與過毛澤東選集的西班牙語翻譯工作,并曾在中國生活工作過17年的恩里克·波薩達(Enrique Posada)先生的采訪。采訪中,恩里克·波薩達先生發(fā)表了自己對新中國意識形態(tài)和社會文化等方面的深刻見解,分析了西方社會對中國普遍存在誤解的原因,其觀點中立客觀且內涵豐富,從中可以看出他本人對中拉人民更好地相識相知、互助前行的美好意愿。

四、 拉美媒體眼中的不同中國

本文選取了來自拉美8個不同國家的15家新聞媒體的文章作為研究對象,可想而知,不同國家的不同媒體所呈現(xiàn)的中國形象必然存在一定的差異。研究各個媒體所呈現(xiàn)的中國形象之間存在的差異及其成因,可以幫助我們從不同角度更好地理解拉美媒體眼中的中國。

(一)不同國家媒體對中國的關注度不同

一項關于國際新聞傳播的調查顯示,國家等級(如國家面積、人口、經(jīng)濟發(fā)展狀況和歷史等構成的等級)、文化聯(lián)系(國際間的共同語言、移民和旅游等聯(lián)系)、經(jīng)濟聯(lián)系(國際貿易、外國援助以及兩國之間的進出口額等聯(lián)系)、外交關系都是影響一國媒體塑造它國形象的重要因素[3]。

在本文研究對象的8個拉美國家中,有在1960年就與中國建交的古巴,也有2018年才與中國建交的薩爾瓦多,兩國與中國交往的歷史相差甚遠,導致這兩個國家對華態(tài)度親疏不一,它們的媒體所塑造出的中國形象自然存在差異:古巴的《格拉瑪報》刊登的中國國慶70周年相關文章全部是由報社獨立撰寫且立場十分積極正面,而薩爾瓦多的《薩爾瓦多人報》中獨立撰寫且立場積極的文章比率只占到了三分之一。此外,經(jīng)濟在拉美國家中較為發(fā)達、與中國的貿易往來相對頻繁的國家(如墨西哥、阿根廷、秘魯)對于中國國慶70周年這一事件進行了明顯比經(jīng)濟實力較弱的國家(如烏拉圭、巴拉圭、巴拿馬)更為積極的報道。

(二)不同媒體對華態(tài)度不同

從媒體自身的角度來看,不同的媒體由于性質不同,對華態(tài)度也存在一定差異。這種立場上的差異往往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媒體所呈現(xiàn)出的中國形象,其報道大多帶有主觀傾向,或報憂不報喜,或報喜不報憂,缺乏應有的中立客觀態(tài)度。

對華立場不同導致呈現(xiàn)的中國形象的差異在來自委內瑞拉的兩家新聞媒體上展現(xiàn)得尤為突出:與委內瑞拉現(xiàn)任總統(tǒng)馬杜羅持相同政治立場的《最新消息報》刊登了馬杜羅和委內瑞拉其他官員對中國國慶70周年的賀電和祝福,轉登了一篇新華社關于閱兵式的報道,顯示出了友好的對華態(tài)度。與此同時,委內瑞拉的另一家媒體——《宇宙報》,其截然相反的政治立場使得其對華態(tài)度與《最新消息報》大相徑庭:《宇宙報》將關于中國國慶70周年的報道全部聚集在中國內政問題上,只對中國內政問題進行大肆報道,對中國國慶70周年閱兵式和新中國成立70年的發(fā)展歷史視而不見。

五、 結?語

文化的較大差異、意識形態(tài)的不同和國家關系的遠近使得拉美各國與中國的關系錯綜復雜、親疏有別,但中拉交往日漸頻繁,中拉關系日益密切已是不可否認的事實。美洲對話組織專家、中拉關系權威學者瑪格麗特·邁爾斯(Margaret Myers)女士在接受智利《信使報》的采訪時說:“在拉美到處都有中國的身影,拉美的每個國家都以一種或另一種方式與中國相連”。然而,這種相連的方式大多都是經(jīng)貿往來、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工程項目的投資,中國與拉美民眾之間的認知缺乏深度和廣度,依舊停留在“相識不相知”的狀態(tài)。研究拉美媒體中的中國形象,有利于中國和拉美在新的國際政治經(jīng)濟環(huán)境下進一步發(fā)展友好關系[4]。通過本文的研究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雖然拉美媒體對西方媒體具有長期的信源依賴,但是總體上拉美媒體塑造的中國形象較為客觀。

如何減少中國和拉美國家之間存在的認知偏差仍是一項需要研究的課題,為此中國的學界和媒體應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加大對外傳播力度,更新對外傳播手段,改變過于官方的傳播內容,以此提高自身的國際公信度和話語權[2]。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更加充分地利用孔子學院和中國制造等“國家名片”,更加積極地傳播我國優(yōu)秀的文化作品,更加主動地在國際平臺上展示新中國的新面貌等途徑,來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為在拉美國家塑造良好的國家形象,進一步拉近中拉民眾之間的距離做出努力。

參考文獻:

[1]王宇明,湯志偉.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全景化新聞報道研究[J].中國報業(yè),2013(14):31-33.

[2]郭存海.中國的國家形象構建:拉美的視角[J].拉丁美洲研究2016(5):58.

[3]徐小鴿.國際新聞傳播中的國家形象問題[J].新聞與傳播研究1996(2):35-45.

[4]李音,劉楓鈴.拉美媒體中的中國形象——以APEC期間拉美三國的涉華報道為例[J].環(huán)球財經(jīng)2017(4):57-60.

[責任編輯:艾涓]

猜你喜歡
國家形象對外傳播拉丁美洲
新形勢下國家形象塑造及對外傳播策略研究
江淮論壇(2016年6期)2016-12-15 14:02:53
全面從嚴治黨為中國國家形象“加分”
人民論壇(2016年32期)2016-12-14 18:47:59
試論國家形象的建構與提升措施
青年時代(2016年20期)2016-12-08 14:26:41
新媒體時代內蒙古民族文化對外傳播研究
新媒體時代我國對外傳播“搭車思維”的應用
文化在我國國際話語權中的作用及路徑
科教導刊(2016年26期)2016-11-15 20:29:14
中國文化典籍英譯與對外傳播之思考
出版廣角(2016年4期)2016-04-20 01:13:26
拉丁美洲正進入低速增長周期
拉丁美洲油氣探明儲量 (2009)
图木舒克市| 页游| 永年县| 盐城市| 施秉县| 聂荣县| 莆田市| 高陵县| 武陟县| 承德市| 沾益县| 朝阳区| 永登县| 万荣县| 田东县| 萨迦县| 石景山区| 石门县| 冷水江市| 八宿县| 措勤县| 永靖县| 和龙市| 汨罗市| 开江县| 利辛县| 肃宁县| 华宁县| 明溪县| 岗巴县| 惠来县| 华阴市| 平原县| 寿阳县| 稻城县| 阿鲁科尔沁旗| 曲沃县| 大冶市| 扶风县| 安塞县| 清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