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華
(紅旗渠干部學院,河南 林州 456500)
紅旗渠工程是20世紀60年代,河南省林縣(今林州市)人民在林縣縣委領導下,歷經(jīng)10年,鑿石掏渠,在太行山上開鑿的一條人工天河,并孕育形成了偉大的紅旗渠精神。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河南省代表團審議時指出:“紅旗渠精神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xiàn),歷久彌新,永遠不會過時。”[1]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以上率下,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成果,繼續(xù)整治‘四風’問題?!盵2]根治“四風”問題任重道遠,更加需要一面鮮艷的旗幟來領航。紅旗渠總投資近億元,修建歷時10年,沒有一次請客送禮,沒有一處揮霍浪費,沒有一例貪污受賄,紅旗渠是反“四風”的一面鏡子,是作風建設的一面典范。
“四風”問題本質上就是不講政治、黨性喪失。理論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堅定,“要練就‘金剛不壞之身,必須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不斷培植我們的精神家園?!盵3]所以作風建設一定要把政治學習擺在重要位置。
林縣縣委加強對全縣政治學習的引導。紅旗渠開工之初,林縣縣委組建了政治宣傳股,專門負責政治宣傳和動員工作,提高全體修渠干部和民工的政治思想覺悟,搞好工地政治文化學習。林縣縣委主辦《學理論》期刊,引導學習工作,廣泛帶動人們學習毛澤東思想。并且林縣縣委高度重視領導干部的帶頭模范作用,1960年4月,中共林縣縣委發(fā)布了組織領導干部學習的通知,要求學習毛澤東《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和《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chǎn)黨》,以及黨的重要政策和文件,從領導層面加強政治學習工作。
紅旗渠工地上政治學習形式豐富多樣。紅旗渠工地黨委以工段駐地為單位,健全學習組織,成立紅專學校,紅專學校一般以公社社長為首,組成學習核心小組,以營為單位組織學習班,每個班配輔導員,以連為單位組成學習組,一層層組建了學習的組織系統(tǒng)。在學習中實行領導包班,黨、團員包組包人,以先進帶后進。在學習時間上,全體修渠人每天晚上集中學習一個半小時,除此之外,工地黨委還采取會前會后學,吃飯問答學,工地休息學等方法,整合所有碎片時間進行學習教育。建立了政治學習檢測反饋制度,五天一檢查,十天一測驗,按時展覽學習筆記本,對所有領導干部和民工的學習情況進行追蹤。工地黨委設立了問答欄、鳴放欄、心得欄,來展示大家的學習成果,并且開展競賽,樹立標兵,通過“比讀書多,比經(jīng)常學,比聯(lián)系思想好,比生產(chǎn)干勁大”來刺激鼓勵人們學習。在學習方法上,工地黨委鼓勵各個公社百花齊放,創(chuàng)設適合紅旗渠工地實際的學習方法,元康公社創(chuàng)造 “十大”學習方法,即大讀、大講、大研、大辯、大寫、大展覽等;河順公社采用“三臺三會一結合”的學習方法,三臺為講臺、廣播臺、賽詩臺,三會為讀書會、討論會、報告會,一結合就是結合大小會進行學習。多彩多樣的政治學習活動從思想上打牢了防范“四風”的根基。
紅旗渠工地黨委對政治學習輔導資料全力配備,緊跟政治形勢變化。元康分指揮部黨總支公社在1960年訂閱了《林縣報》180份,《河南日報》50份,《中國青年》48份,各種刊物2份,購買毛主席各種著作516本,學習《矛盾論》《實踐論》《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反對自由主義》等文章。[4]工地黨委處處營造學習氣氛,將紅旗渠工地當成一個大課堂,工地黨委將毛澤東語錄和人們的學習心得貼在工地懸崖峭壁上,使大家在勞動生活中隨時能夠看見。林縣全縣上下大搞政治學習群眾運動,識字多的幫助識字少的,青壯年幫助老年,人人是學生,人人是先生,工地變課堂,處處讀書聲。
通過政治學習,工地上領導干部和民工的政治修養(yǎng)得以極大提升,大家紛紛表示:毛主席著作是真經(jīng),誰要離了也不行。毛主席的著作,毛主席的思想教育了一代人,指引了一代人,也激勵了一代人。通過學習毛澤東思想,提高了修渠干部和群眾的政治覺悟,廣大修渠干部和群眾從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從而產(chǎn)生了強大的力量,成為摒棄“四風”的強大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指導方向,信念決定事業(yè)成敗。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精神上‘缺鈣’?!盵5]理想信念是我們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支柱,只有堅守理想信念,事業(yè)才會成功。20世紀60年代的紅旗渠,其時代背景、物質基礎是新中國最困難的時期。在紅旗渠10年建設中,林縣各級黨組織面臨的矛盾之多,壓力之大,問題之復雜,把控之艱難,可以說是前所未見的,就是靠堅定的理想信念,林縣縣委和各級黨組織克服了所有的困難。
林縣縣委在前有天險、后無糧草、物資匱乏、自然環(huán)境極為惡劣的極端環(huán)境下,明知創(chuàng)業(yè)難,偏向難處行,迎著風險上,頂著挑戰(zhàn)走,以理想做錘,以信念當釬,一錘一釬干革命。在十年修渠過程中,他們除了面對工程的難題之外,還要面對上級的質疑、不理解,甚至撤職罷官的風險。196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發(fā)出“百日修整”的緊急指示,要求所有正在建設的大型工程馬上停工,等待國家經(jīng)濟好轉。這個時候紅旗渠工程進展順利,漳河水已經(jīng)流入林縣土地,眼看著漳河水能滋潤林縣更多的土地,林縣縣委面臨重要抉擇??h委決定:全線民工回生產(chǎn)隊休整,只留下300名青年以護渠隊名義繼續(xù)開鑿紅旗渠上的咽喉工程——青年洞。1961年2月,中共河南省委書記處書記史向生來到紅旗渠工地視察,對林縣人民勒緊腰帶、頑強奮戰(zhàn)的精神十分敬佩,鼓勵他們一鼓作氣,打通青年洞,并和修渠民工合影留念。[4]1961年7月,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譚震林參加中共新鄉(xiāng)地委在豫北賓館召開的會議,會上有人夸大林縣的困難,向領導反映“林縣群眾沒有飯吃,把樹皮都剝光了,林縣縣委不顧老百姓死活,還在大搞紅旗渠建設?!睍h當即對林縣組織部長路加林做出撤職處分,并通知林縣縣委書記楊貴去參會,楊貴在會上頂著壓力,據(jù)理力爭,匯報了林縣的實際情況和紅旗渠修建情況,會后譚震林副總理派調(diào)查組到林縣調(diào)查,認為楊貴反映的情況屬實,并恢復了林縣組織部長路加林的職務,紅旗渠工程才轉危為安。
最堅實的力量在人民,林縣縣委、各級黨組織最大限度發(fā)揮人民的力量。在紅旗渠建設中,各級領導干部堅持“五同”工作法,即領導干部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商量、同學習,真正同群眾打成一片,擰成一股繩,一干到底,意志堅定,形成了“領導能搬石頭,群眾就能搬山頭;領導能流一滴汗,群眾的汗水流成河”的帶動效應。黨員干部和群眾的思想建設,一直是紅旗渠工地任務中的重中之重,紅旗渠工地黨委通過各種思想動員、典型引領、比學趕超等活動,讓廣大干部群眾有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覺悟。紅旗渠修渠工地上一共成立了143個宣傳隊,413個宣傳組,共有3897名宣傳員,做到哪里有民工,哪里就有宣傳員,各連駐地辦起了墻報、黑板報,[4]對工地上的好人好事、先進事跡等進行廣泛表揚,并對不利于修渠的人和事進行鞭撻,從思想層面繃緊了大家的意志力。除此之外,林縣縣委充分發(fā)揮《林縣小報》《紅旗渠戰(zhàn)報》、林縣廣播站等報紙媒體的作用,及時發(fā)布紅旗渠修建戰(zhàn)況和喜訊,鼓舞人心。紅旗渠修渠工地上,段與段、營與營、連與連相互比賽,共涌現(xiàn)出98個標兵連,233個董存瑞標兵班,117個李改云突擊隊,2475個模范人物。[4]林縣縣委在紅旗渠上每天都要評出先進和后進,把紅旗送到先進公社的工地里,通過插紅旗比賽,紅旗渠工地上由一點紅變成一片紅,再由一片紅變成全縣紅。正是靠著林縣縣委的堅強領導核心、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和深入扎實的群眾運動,林縣全縣樹立起強大的理想信念,從而把一切不利于紅旗渠建設的“四風”現(xiàn)象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
“四風”問題既是作風問題,更是嚴肅的不講政治紀律問題。2018年新修訂的《中國共產(chǎn)黨紀律處分條例》,增加了對“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只表態(tài)不落實”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行為做出處分的規(guī)定。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公報提出,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深化集中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肅查處空泛表態(tài)、應景造勢、敷衍塞責、出工不出力等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極其重視黨內(nèi)法規(guī)制度建設,要求全黨必須牢固樹立黨內(nèi)法規(guī)的崇高理念,習近平強調(diào):“紀律嚴明是加強和規(guī)范黨內(nèi)政治生活的內(nèi)在要求和重要保證,要強化黨內(nèi)制度約束,扎緊制度的籠子?!盵6]“四風”問題之所以久治不愈,就在于黨內(nèi)制度不健全,讓不法分子有機可乘,根治“四風”,必須要在源頭上扎好制度的籠子,才能管好干部的權利,用好干部的權利。
紅旗渠工程6865.64萬元的投資,累積消耗鋼材123.5噸、水泥6705噸、炸藥2740噸,[7]沒有一次貪污腐敗行為。正是靠著健全的規(guī)章制度和紀律約束,才保障了紅旗渠上的廉政防線。修建紅旗渠10年間,林縣縣委和工地黨委、總指揮部制定了與實際相適應的、涉及紅旗渠建設方方面面的制度,把制度細化為規(guī)定、通知、意見、建議、守則、決定、工作職責、注意事項等,從而把制度的籠子織密、織嚴,保證了黨員干部的清正廉潔。真正實現(xiàn)了靠制度管人、管權、管事、管物、管錢,從源頭上預防和杜絕腐敗。
林縣縣委對紅旗渠上所有部門和人員進行制度制約,保證各項制度、所有人員有章可循。作為紅旗渠建設的總司令部——紅旗渠指揮部,由辦公室、宣傳股、工程技術指導股、勞調(diào)福利股、物資供應股、糧食供應股、工交郵電股、治安保衛(wèi)股組成,林縣縣委明確規(guī)定了各個部門的權利職責和權限,用制度對權利進行規(guī)范約束。為了加強對總指揮部物品領取的管理,紅旗渠總指揮部剛成立,就做出了《林縣引漳入林總指揮部關于生活管理和財物開支的制度》,對一切財務開支,包括飯票、稿紙、墨水、筆尖、大頭針、復寫紙、筆記本等最細微的物品領取都做出明確規(guī)定,嚴防貪污浪費。打鐵必須自身硬,為了加強對“關鍵少數(shù)”的管理,1963年3月,林縣縣委發(fā)(63)24號《關于改進領導轉變作風的幾項規(guī)定》,對干部的作風建設做出明確要求,并推出了“五結合工作制”來去除官衙作風,密切黨群關系。為了使整個修渠隊伍有鐵的紀律,團結一致,1962年1月10日,總指揮部發(fā)出《民工應遵守的十項制度》,從勞動紀律、群眾紀律、治安紀律、學習紀律、財產(chǎn)紀律等十個方面,對修渠民工進行制度管理,嚴肅作風問題。[4]
財務制度建設是所有制度建設的重中之重,關系著最核心的利益。紅旗渠工程巨大,修建時間漫長,資金、物資的數(shù)量和種類繁雜,來源不一,且經(jīng)手人員眾多,人員輪換頻繁,因此,對資金和物資配置管理,必須要嚴密細實,杜絕貪污浪費行為。1962年11月5日,紅旗渠總指揮部下發(fā)了《關于民工糧款補助的幾項規(guī)定》,對于糧食、資金補助的發(fā)放,實行“兩查三對照”:查出勤表、伙食表、記工表,查工傷條、病條、請假條、勤務條,然后再進行糧款對照、款數(shù)和工數(shù)對照、領條和表對照。由于手續(xù)嚴格,認真執(zhí)行,杜絕了虛報冒領、從中獲利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紅旗渠工地上對物資進行分類管理,必須憑手續(xù)領取。消耗性物資,像炸藥、雷管、導火索,實行定額包干、超用不補、節(jié)約提獎,另外像抬筐、麻繩等則以舊換新。對半固定性工具,如鋼釬等,實行合理消耗,無故超損的,要折價賠償。對固定性工具的使用,如鐵繩、膠木車等,實行保本保質,無故損失的按規(guī)定賠償。做到了出入有手續(xù),調(diào)撥有憑據(jù),月月清點對照。
有鐵一般的紀律才能有鐵一般的隊伍,林縣30多萬修渠人在10年時間,之所以做到了嚴明紀律作風過硬,就在于林縣縣委根據(jù)黨的紀律要求和紅旗渠工地的工作實際,制定出臺了值班制度、報告制度、作息制度、施工監(jiān)察制度、安全制度、衛(wèi)生制度、學習制度、財務制度、物資管理制度等配套制度機制,使得紅旗渠上各項制度功能環(huán)環(huán)緊扣,相互作用,扎密了制度的籠子,真正把支配資源的權利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搭建起防治“四風”的屏障。
“執(zhí)政黨的紀律不能有任何含糊,不能讓黨紀黨規(guī)成為‘紙老虎’‘稻草人’,造成‘破窗效應’。凡是違反黨章和黨的紀律特別是政治紀律、組織紀律、財經(jīng)紀律的行為,都不放過,更不能放縱。”[8]黨的紀律怎么才能挺在前沿?關鍵在實行和較真。在監(jiān)督執(zhí)紀上抓小、抓實、抓細。黨的十九大把運用監(jiān)督執(zhí)紀“四種形態(tài)”寫入黨章,這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實踐和具體舉措,更是理論和制度的創(chuàng)新,執(zhí)紀問責就是掄錘打釬,一錘砸下去響亮叮當,始終硬碰硬。
紅旗渠上的各級黨組織,以較真的勇氣進行執(zhí)紀監(jiān)督,展現(xiàn)紀律和制度的威懾力,依規(guī)依紀,實事求是,失責必問,問責必嚴,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問責一個,鞭策一片,保證了紅旗渠上黨風、政風的嚴肅認真。
紅旗渠設計建造是造福子孫的百年大計工程,但紅旗渠沿線地質結構復雜,地質風險高,因此工程質量尤為重要。為了監(jiān)督紅旗渠的工程質量建設,落實施工責任明確到人,紅旗渠總指揮部于1962年11月5日下發(fā)了《林縣第四期工程施工須知》,從5個方面對具體施工規(guī)格提出要求,并且要求各個指揮部連隊在工程竣工時都要將工程參與人刻石留名,負責到底,讓世世代代林縣后人監(jiān)督。
對于已經(jīng)制定的規(guī)章制度就要嚴格執(zhí)行,決不能找借口、打折扣、搞變通??h委派縣劇團和電影隊到工地慰問,宣傳教育股股長因違規(guī)白天給修渠民工放電影受到嚴肅批評。1960年4月初,紅旗渠總指揮部在財務檢查時,發(fā)現(xiàn)任村公社分指揮部存在著工具積壓嚴重、物資丟失行為,任村公社的領導和財務管理人員,受到通報批評,并且總指揮部要求所有公社要吸取教訓,開展自查自糾,嚴禁再次出現(xiàn)此類錯位行為。
曝光是最好的震懾,紅旗渠黨委充分發(fā)揮通報震懾作用,不間斷對違規(guī)違紀的典型案件公開曝光。1960年5月24日,紅旗渠委員會以《不關心群眾生活的官僚主義作風》點名通報了澤下分指揮部領導對負傷民工的冷漠態(tài)度,并嚴厲指出“這是典型的不關心群眾生活的官僚主義”,以典型通報的方式讓全縣人民來批評這種工作做法。1963年8月18日,紅旗渠委員會發(fā)出《關于臨淇分指揮部不敢暴露問題、證實問題,對安全事故遲報、虛報、瞞報的通報》,嚴肅指出,臨淇分指揮部的問題嚴重,不僅對群眾不負責任、失去群眾立志,更重要的是組織觀念、紀律觀念不強,對黨不忠實,責令該分指揮部黨總支認真討論,提出整改措施,并以報告形式送黨委會。1960年5月25日,紅旗渠委員會發(fā)出《任村分指揮部工程為何不躍進》通報,指出該公社副指揮長貪圖享受、工作不力、紀律渙散的惡劣作風和錯誤行為,同時也對該公社黨總支書記沒有負起政治責任進行了點名批評,責令其寫出書面檢討,并且點名通報的每個人要寫書面檢討,報送黨委會。就是通過這種公開徹底的點名道姓、一針見血的通報方式,讓所有的“四風”現(xiàn)象扼殺在最小狀態(tài),保障紅旗渠建設的清風肅紀。
監(jiān)督執(zhí)紀離不開群眾的參與,林縣縣委把群眾監(jiān)督置于施工生產(chǎn)、施工管理的全過程中。紅旗渠總指揮的機關干部都要到修渠一線去,加強一線力量,并由修渠民工代表組成監(jiān)督檢查組,檢查機關干部的出勤情況。為了讓更多群眾參與到監(jiān)督中來,林縣縣委對所有領導干部參與勞動的情況,指名道姓進行公布,并且形成一季度一公布的常態(tài)化公布制度,讓領導干部接受群眾監(jiān)督,在陽光下做事。領導干部參與勞動不能只做做樣子,所有的領導干部在每個連隊勞動一段時間過后,由本連隊的修渠民工做出評價鑒定,形成思想震懾。正是通過嚴肅認真的執(zhí)紀問責、指名道姓的通報批評、廣泛有效的群眾監(jiān)督,讓紅旗渠工地上的各項制度運轉起來,風氣正了,黨員干部和群眾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熱情也就上去了。
歷史既是一本教科書,又是一本活教材,半個世紀前的紅旗渠為今天的反“四風”做出生動的注腳。2015年3月27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來到紅旗渠。他表示,要大力弘揚紅旗渠精神,使廣大基層干部增強宗旨意識,牢記為民務實清廉,讓群眾看得到、體會得到、享受得到全面從嚴治黨成果。[9]習近平同志指出,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紅旗渠是一面鏡子,讓我們在作風建設的征途中,有了參考和依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