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喜齡,廖寶琴
(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928 中心醫(yī)院肝膽外科,海南 ??冢?/p>
靜脈血栓栓塞癥是一種靜脈回流障礙性疾病,指的是在靜脈內血液不能形成正常的凝結,導致血管被阻塞,其中有可能是完全堵塞,也有可能部分阻塞[1-3]。靜脈血栓栓塞癥包括兩種類型,一種是深靜脈血栓形成,一種是肺血栓栓塞[4,5]。筆者對本院2014 年10 月至2018 年11 月收治的96 例存在靜脈血栓栓塞癥風險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xiàn)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回顧性分析2014 年10 月至2018 年11 月本院收治的96 例存在靜脈血栓栓塞癥風險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58例,女38 例,平均年齡56.3 歲。
(1)患者體內血流速度緩慢,這時靜脈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
(2)長時間臥床,包括的情況為術前、術中、術后有制動措施[6]。
(3)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如水腫患者使用的脫水劑過多,出血患者使用促凝劑,增加了血液的黏滯度,易形成血栓[7]。
(4)靜脈內膜的損傷:發(fā)生的原因有患者在使用了刺激性藥物后對靜脈內膜造成了損傷,引發(fā)血小板出現(xiàn)異常聚集,導致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8]。
(5)伴有原發(fā)病:如重度糖尿病、血栓栓塞病史、心力衰竭和慢性肺疾患,盆腔惡性腫瘤。
(6)其他因素:肥胖,體重在標準體重的20%以上;年齡>40 歲。
(1)鼓勵勤翻身、早鍛煉,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指導患者盡早進行床下運動,教給患者深呼吸的方法,使其掌握好咳嗽動作。
(2)體位護理:急性期嚴格臥床休息,使用自制抬腿墊抬高患肢高于心臟水平20-30cm,臥床期間應定時變化體位,抬高患側肢體,避免膝下墊枕及過度屈髖。
(3)對于患側肢體應禁止進行按摩與推拿,保持大便通暢,以免用力大便增加腹部壓力。
(4)觀察患肢皮膚溫度及色澤的變化、患肢腫脹的程度、淺靜脈充盈情況,必要時測量記錄膝上及膝下肢體周徑,并注意肢體的保暖。
(5)止血帶慎用:止血帶不能捆扎過緊、時間過長。
(1)在飲食上要對患者進行科學合理的指導,指導其進食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忌食辛甘肥厚之品,多吃瓜果蔬菜,防止便秘,以免增加血液黏度,加重病情。另外,還可吃一些活血化瘀的食物,如田七、三七可與雞同燉。
(2)由于維生素K 含量高的食物有明顯的促凝作用,對抗凝藥物有干擾效果,也會增加靜脈血液凝集,因此,應告知患者避免進食該類藥物。指導患者多飲水,保持水電解質處于平衡狀態(tài)[9,10]。
疼痛是深靜脈血栓的主要癥狀,同時也有伴發(fā)肢體腫脹。為了減輕患者的疼痛可使用硫酸鎂對肢體進行濕敷,在濕敷的過程中應注意藥液的溫度及濕敷時間,以最大限度地促進藥液的滲透[11-13]。
肢體疼痛及腫脹導致患者不能下床活動,使其易產生焦慮和悲觀心理,影響治療效果。因此,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深靜脈血栓的相關知識,使其了解疾病發(fā)生的危險因素,做好疾病的預防指導。同時要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宣教,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家屬的照護水平,保證患者的生活質量得以提高[14]。
(1)注射部位:患肢靜脈是進行靜脈溶栓的首選。在使用止血帶進行穿刺時應保持適宜的松緊度,最好選擇靜脈留置針,盡量減少注射次數,拔針時局部壓迫5-10min。
(2)療效觀察:使用藥物后應定時對患者患肢情況進行觀察,時間以2h/次為宜。注意患者肢體有無消腫起皺,定時與健肢進行對比,一旦有病情加重的患者出現(xiàn)應立即向醫(yī)師進行匯報。
(3)并發(fā)癥觀察:嚴密觀察出血傾向,如有無牙齦出血、鼻衄、注射部位及消化道出血。要特別注意有無頭痛、嘔吐、意識障礙、肢體癱瘓麻木等顱內出血跡象,如有出血傾向及時報告醫(yī)生。同時監(jiān)測凝血酶原時間、出凝血時間[15-17]。
(4)為了保證療效,溶栓藥物現(xiàn)配現(xiàn)用,遵醫(yī)囑或按要求滴注。
肺血栓栓塞主要是下肢靜脈血栓脫離后通過循環(huán)系統(tǒng)阻塞肺動脈,患者可出現(xiàn)呼吸困難、胸痛、咯血等臨床表現(xiàn)?;颊甙l(fā)生肺血栓栓塞后猝死率高,但若能在1h 內得到及時的治療,大部分患者可脫離危險,因此應制定肺血栓栓塞緊急預案[18,19]。一旦懷疑患者發(fā)生肺血栓栓塞,告知患者應保持鎮(zhèn)定,并采取絕對臥床休息的措施,避免進行劇烈運動;高流量吸氧(4-6L/min),同時立即報告醫(yī)生,準備搶救物品和藥品,快速展開搶救[20]。
96 例患者經正確治療和護理干預,僅有1 例發(fā)生肺栓塞,不治身亡,其他患者均好轉出院。
近年來,國內外的相關研究人士通過臨床研究得出深靜脈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有靜脈血流滯緩、靜脈壁發(fā)生損傷以及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一旦形成血栓后患者的肢體會出現(xiàn)腫脹、疼痛等,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嚴重的患者會出現(xiàn)肺栓塞等,甚至對生命造成了威脅。研究顯示,對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進行及早的識別,并采取 一定的防治措施,將會降低發(fā)病率[21-23]。
對血栓栓塞癥的治療要引起重視,選擇正確的護理方式,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病情進展,有緊急情況需立即報告醫(yī)生,降低靜脈血栓綜合癥的發(fā)生率[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