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經(jīng)濟在不斷發(fā)展,城市建設是經(jīng)濟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在城市人口增加的社會形態(tài)下,城市對于道路和高架橋的需求也越來越與緊迫。為了滿足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需求,需要加大道橋建設。在修建公路和橋梁的過程中,基礎的建設尤為重要。采用后澆帶施工技術改造傳統(tǒng)的施工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地基強度和基礎穩(wěn)定性,另一方面可以保證下道工序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本文以道路橋梁的后澆帶施工技術為出發(fā)點,闡述了后澆帶施工技術的特點及在道路橋梁中的應用,以期為道路橋梁后澆帶技術的發(fā)展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后澆帶技術;道路;橋梁
在道路和橋梁建設過程中,基礎道橋混凝土施工項目是重要組成部分。在基礎施工期間,變形縫將放置在基礎結構中。變形縫的主要功能是有效地處理道橋混凝土的收縮和變形,在道橋大體積道橋混凝土的施工過程中,變形縫用于抵抗產(chǎn)生的收縮壓力。在變形縫施工中,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保證道橋混凝土結構保持良好的連續(xù)狀態(tài),還可以提高變形縫的抗壓能力,從而提高了基礎地基的建設質量。
1.后澆帶施工技術的基本闡述
1.1后澆帶施工技術的特點
在道橋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混凝土內部會發(fā)生水合的熱反應,釋放更多的熱量,導致內部溫度升高,并高于外部溫度形成超出設計要求溫差,在溫差的作用下,道橋混凝土會產(chǎn)生收縮等不良變化。因此,在道橋混凝土結構的接觸位置,必須放置一個變形縫,該變形縫用來抵抗道橋混凝土變形的影響。通常,將變形縫放置在基礎板或墻的連接位置。變形縫可以將道橋混凝土分裂成多個結構,然后將道橋混凝土倒入結構中,從而使不同的結構通過道橋混凝土相互連接,最終形成統(tǒng)一的結構[1]。
現(xiàn)階段,在應用后澆帶施工技術時,主要廣泛使用三種,即沉降后澆帶、溫度后澆鑄帶和伸縮后澆鑄帶。后沉降澆注帶通常用于主要構筑物連接位置,這項技術可以解決道橋混凝土由于溫度的影響而伸長,并有效地防止道橋混凝土開裂。在大型道橋基礎施工中,使用后澆帶技術可以處理道橋混凝土中的溫度裂縫問題[2]。
1.2后澆帶施工技術的功能
1.2.1大幅度降低沉降差
在道橋基礎設計過程中,設計師應考慮基礎的可能沉降。進入施工階段后,建筑公司在澆筑基礎項目后,首先進行帶材的施工,基礎項目的施工完成后,即可進行澆筑后的帶狀施工。在基礎工程中進行主體建筑的施工,施工完畢后等待沉降,直至沉降穩(wěn)定,在澆筑位置進行后澆帶施工。主體結構和基礎的連接。為了解決道橋中沉降差異的問題,設計人員必須在設計階段充分考慮道橋在基礎處產(chǎn)生的應力和裝配后產(chǎn)生的應力。連接,以將建筑物引起的沉降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1.2.2減小溫度變化帶來的物理傷害
進入施工階段后,建筑公司在澆筑基礎項目后,首先進行鋼筋施工,基礎項目施工完成后,即可進行澆筑后的帶狀施工。在基礎工程中進行主體建筑的施工,施工完畢后等待沉降,直至沉降穩(wěn)定,在澆筑位置進行后澆帶施工。為了解決道橋中沉降差異的問題,設計人員必須在設計階段充分考慮道橋在基礎處產(chǎn)生的應力和裝配后產(chǎn)生的應力,將建筑物引起的沉降控制在合理范圍內[3]。
2.后澆帶技術在道路和橋梁的施工工藝分析
2.1模板支撐工藝分析
在后澆帶技術的準備階段,將模板豎立在底板、墻壁和頂部。架設基板后澆注帶狀模板時,使用鋼筋作為模板的框架,并在框架中放置雙層鋼筋以提高框架的支撐能力。這樣的施工工藝可以省去框架與底板的鋼筋的焊接工藝,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時,它有效地消除了鋼筋混凝土產(chǎn)生的水平和斜向應力,還可以提高結構承載力。在夾具上架設鋼網(wǎng)時,施工人員應在密封以下位置(包括鋼板和鋼網(wǎng)的連接位置)的同時確保鋼網(wǎng)接頭的牢固性。將模板安裝在墻上時,應根據(jù)鋼筋的間距安裝竹膠合板,將竹膠合板的切口放入,在切割位置安裝木方格,然后使用木材作為支撐以提高模板穩(wěn)定性。進行墻后澆注膠帶施工時,還應將兩塊后澆注膠帶拼接到墻上,并且后澆注膠帶應由短木方支撐[4]。在完成澆筑構造之后,在移除模板的過程中,首先移除木方格,然后移除竹膠合板。當頂部平板用于澆筑后的帶鋼結構時,模板安裝方法與傳統(tǒng)方法相同,但是必須控制模板的長度(例如側支撐的長度),以便模板處于穩(wěn)定的加固狀態(tài)。
2.2后澆帶鋼筋綁扎
提高后澆帶結構的穩(wěn)定性,使后澆帶結構具有綜合特征,要求施工人員注意加固操作。在鋼筋捆扎過程中,要求捆扎保持連續(xù)狀態(tài)。但是,當在收縮裂縫的位置進行后澆鑄帶施工時,必須限制道橋混凝土的收縮,這有助于將裂縫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另外,加強道橋混凝土上的夾具可以防止鋼筋斷裂,并確保道橋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承載能力。在鋼扎帶設計過程中,將后澆帶的寬度設置在一定范圍內,并在后澆帶中使用符合設計要求的鋼扎帶長度[5]。
3.結語
在道路與橋梁基礎施工過程中,可以采用后澆帶施工技術消除道橋混凝土溫度差異引起的應力,并在合理范圍內控制道橋混凝土引起的裂縫。在后澆道橋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施工企業(yè)必須按照施工圖的規(guī)定進行施工,并嚴格使用不縮水的道橋混凝土。當進入澆筑后的道橋混凝土施工階段時,必須保持內部模板支撐結構的完整性,并且只有在道橋混凝土的強度達到施工標準時才能拆除支撐模板。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改進可以提高道橋建筑基礎的強度,使建筑物保持安全穩(wěn)定狀態(tài)。
參考文獻
[1]張慶平.道橋混凝土柱支撐后澆帶梁板施工工法探究[J].江西建材,2020(08):180-181.
[2]李志權,付櫻姿,蘇國活,李光燦.淺談后澆帶提前封閉的可行性[J].四川建材,2020,46(08):67-68.
[3]馮伯堅.梁板后澆帶工具化獨立支模施工技術[J].陜西建筑,2020(07):18-20.
[4]段燕,朱麗娜.建筑施工中后澆帶的功能作用與施工技術探究[J].中阿科技論壇(中英阿文),2020(07):127-129.
[5]張華甫,羅富貴,張睿鵬.房建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要點[J].工程技術研究,2020,5(13):39-40.
作者簡介
周華蓮(1982—),女,漢族,青海樂都,貴州廣播電視大學(貴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土木工程專業(yè),本科,研究方向:建筑施工及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