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霞,丁春麗
(江蘇省揚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江蘇 揚州 225007)
用于測定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壓、氧分壓以及氫離子濃度的檢測方法就是血氣分析。其中二氧化碳分壓和氧分壓反映的是患者通氣功能和換氣功能的指標數(shù)據(jù),而二氧化碳分壓和氫離子濃度的共同檢測是對酸堿平衡紊亂判斷的重要參數(shù)。本文主要通過對在進行動脈血氣分析前影響因素進行研究,分析保證血氣分析結果準確性的護理方法。
1.1 病人情緒。根據(jù)相關資料顯示,在進行動脈血氣分析中,病人過度的呼吸、屏氣對于血氣分析結果的準確性是存在一定影響的,包括疼痛、恐懼、憤怒、呼吸急促以及不配合等,都會使得病人肺泡通氣量增加,從而減少其體內(nèi)的PCO2,減少pH、PO2增加。若是病人的情緒,處于極度悲傷或是瞬間屏氣的狀態(tài)時,會減少病人的肺泡通氣,從而使得其體內(nèi)的PCO2會增高,而pH、PO2會下降。嬰幼兒在進行動脈血氣分析時,少數(shù)患兒家屬通常會將患兒使用的衣物封存起來,這樣極易導致患兒出現(xiàn)CO2重復性呼吸的問題。并且,嬰幼兒由于長期處于保溫箱中接受治療的,會因為保暖的原因而使得通風效果較差,從而出現(xiàn)PaCO2增高的假象。另外,若是患兒長時間啼哭不停,將會加大通氣量,從而導致PaCO2出現(xiàn)非病理性下降的現(xiàn)象。
1.2 采血注射器針。在采血器材中,包括了玻璃注射器和塑料注射器,兩種注射器材都是可以用于采集動脈血樣。但由于塑料注射器中的空氣不易被排除,因此對于樣本的采集不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使用塑料注射器進行抽血,在抽取血液存放15min 后,其二氧化碳分壓(PaCO2)會出現(xiàn)下降的現(xiàn)象,對于血氣分析結果的準確性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在進行動脈血氣分析樣本采集時,應當使用玻璃注射器進行。
1.3 抗凝劑??鼓齽┦茄獨夥治鲋胁豢扇鄙俚?,而液體肝素則是使用最多的抗凝劑,但是使用過多的液體肝素極易引起強烈的稀釋作用,而多度的稀釋對血氣分析中某些參數(shù)是由一定影響的。一體積血原中含有一定的pH、PaO2、PaCO2,若是體內(nèi)含有過量的液體肝素,鈉在進行稀釋的過程中,一體積血可能會出現(xiàn)錯誤的分析結果。肝素濃度的多少只對PaCO2是由影響的,而pH、PaO2是沒有任何影響的。使用高濃度的肝素會使得血液被稀釋,從而使得pH、PaO2有明顯的下降現(xiàn)象,從而影響血氣分析的準確性。因此,在進行血液標本采集的過程中,應當嚴格對抗凝劑的劑量進行把控,從而保證在進行動脈血氣分析的過程中不會出現(xiàn)數(shù)據(jù)上的偏差。
1.4 治療因素?;颊咴谶M行吸氧時,對于動脈血氧分壓是有一定的影響的,并且吸氧濃度的多少直接影響到動脈血氧分壓。臨床在治療時,使用的大量青霉素鈉鹽、堿性藥物以及氨卡青霉素等藥物在進入人體會,會使得人體會出現(xiàn)短時間內(nèi)的酸堿平衡出現(xiàn)暫時性的變化,從而將患者體內(nèi)真實酸堿紊亂的情況遮掩住,最終形成誤診。并且血液標本中含有脂肪乳劑的,會對血氣電解質(zhì)測定的準確性產(chǎn)生嚴重干擾,甚至會破壞儀器,直接影響到儀器測定結果的準確性。氣泡存在,應當要先將氣泡排除干凈,并且避免血氣標本與空氣有直接的接觸。
2.1 心理護理。在采血應當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一定的評估,并根據(jù)評估結果對患者進行一定的心理護理措施,從而讓患者保持安靜的狀態(tài),以免患者在進行采血時承受較大的痛苦。讓患者在情緒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下進行采血行為,若是進行采血的患者為臥床患者,應當在進行采血前叮囑患者進行3至5 min 的臥床休息。若是患兒有CO2重復性呼吸的情況,應當讓其保持30 min 的通風狀態(tài);若是患兒啼哭不止,應當?shù)却純和W√淇薏⑶液粑幱谄椒€(wěn)狀態(tài)30 min 后,在血液的采集,這樣才能保證血氣分析結果的準確性。有相關資料表明,使用利多卡因進行濕敷于采血部位10 min 后再進行采血,可以有效減少患者的疼痛感,從而進一步保證血氣分析結果的準確性。
2.2 使用塑料注射器應當在15 min 內(nèi)將血液樣本送檢。相關資料表明使用容量為2 mL 的注射器效果要好于5 mL 容量的注射器。相對于5 mL 注射器,2ml 注射器死腔量相對較小,當采取血量為2 mL 時,其肝素跟血的比例為1:20。再加上,2 mL 的注射器其針芯較輕,于動脈上刺入針孔后,能使得血液快速的進入針筒,這樣不易造成因抽取針芯而出現(xiàn)的負壓情況,從而避免氣泡的進入。目前的動脈穿刺針中,屬BD公司生產(chǎn)的一次性3 mL 的預設性穿刺針最為理想,并且配上整套的針塞和針座帽。而預設型動脈穿刺針具備三種優(yōu)點:其一,針筒材料具有一定的緊密型,能將空氣有效的隔絕開來。其二,在進行采血時,能夠提前對采血量進行預設,并且采血時不需要手動拉動針栓,當穿刺針穿刺成功后,動脈中的血液會自動流進針筒內(nèi),并且能將預設的空間填滿,從而不會出現(xiàn)氣泡。另外,若是穿刺針誤入靜脈時,是不會出現(xiàn)回血的情況的,從而提高了穿刺的成功幾率。其三,能準確掌握肝素劑量,預設針筒內(nèi)足量的噴霧技術的Ca2+,以平衡肝素鋰抗凝劑,從而使得抗凝效果能夠完全發(fā)揮出來,并且迅速達到一定的效果。
2.3 控制好血液標本和肝素抗凝劑濃度的比例。采集動脈血氣分析樣本時,應當嚴格依照相關的操作規(guī)程執(zhí)行,保證血液標本和肝素抗凝劑濃度之間的比例。根據(jù)國際生活聯(lián)合會中血氣標本的相關記載,推薦肝素在血氣標本中的濃度應當為50 U/mL。有研究表明,若是臨床上有病區(qū)設置有便攜式血氣分析儀的,可以在床邊通過非肝素化注射器,直接對患者的動脈進行血氣分析的樣本采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若是患者對肝素鈉有過敏或是禁忌癥的情況,是不易使用的,如肝腎功能不全、消化道初學以及DIC 等。
2.4 采血前,適當停止吸氧。在進行采集血液樣本時,應當讓患者停止吸氧30 min,若是患者病情不允許停止吸氧,在進行采血時應當將氧濃度詳細的記錄下來。當患者吸氧濃度發(fā)生變化時,應當?shù)却?5 min 以上,等待其氧濃度穩(wěn)定后再進行采血。同理,使用機械通氣的病人在進行采血前的3 min 內(nèi),應當保持呼吸機設置的不變。
2.5 動脈的選擇。在進行血液樣本采集時,應當選擇沒有進行輸液或是容易穿刺的動脈,通常橈動脈是采取血液樣本的最佳選擇,因此橈動脈是固定的,暴露較快,在進行血液采集時,不會受到體位和操作地點的影響和限制。而肱動脈和股動脈的選擇則是患者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其采集成功率較高,并且采集的過程中,采集注射器不會錯誤的刺入深層神經(jīng)中或是錯誤采集到靜脈血液。相關資料表明,在采集血液時采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將選中的動脈兩側按壓住,隨后左手食指和中指指端連線的位置上,跟著血管走垂直的方向,也就是垂直固定法,使用這樣的方式進行血液采集,其一針見血的效率明顯要高于平行固定法。
在進行重癥患者搶救的過程中,血氣分析時最為重要的檢測項目,這就要求在進行血氣分析時,對其質(zhì)量的控制工作要格外嚴謹。血氣標本與其他血液的采集方法是不同的,對采集功能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護理人員應當時刻保持嚴謹?shù)墓ぷ鳡顟B(tài),將血液采集后,要立即送檢,避免出現(xiàn)不必要的誤差,從而保證血氣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只有保證血氣分析結果的準確性,才能讓臨床醫(yī)生更好的為患者治療,有效緩解患者的疾病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