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芳
“聽”作為英語四項基本技能之首,是語言知識的重要輸入過程,聽的能力是說、讀、寫等技能形成的前提和基礎。因而要想學好一門外語,不僅要進行閱讀和寫作能力的訓練,更要重視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
一、學生聽力能力分析
(1)英語基礎知識的障礙。聽力理解的過程是學生運用背景知識和聽力技能理解所聽信息的過程,學生對語言知識掌握程度的高低,直接影響聽力理解的反應速度。
首先是語音障礙。有些學生沒有掌握好單詞的正確發(fā)音,也就不能辨認易混的讀音,尤其是發(fā)音相近的詞。其次是詞匯語法障礙。學生英語詞匯量的大小、掌握的熟練程度及一詞多義或同音異義現(xiàn)象,都會對學生的聽力理解造成一定的影響。在聽力理解過程中,聽者不僅要辯音,還要領悟連貫語流,如果在連貫語中出現(xiàn)詞匯障礙,就會難辨其意。語法知識也是如此,它是我們正確理解有聲材料的必要條件,為我們正確理解信息提供必要的依據(jù)。三是語速問題。授課用的聽力材料語速較慢,久而久之,學生就形成了習慣,遇到正常語速的聽力材料時就不能適應了。
(2)母語干擾的障礙。部分初中學生受自身語言水平和語言環(huán)境的制約,還不能直接用英語進行思維,習慣于用中文逐詞逐句進行心譯,這樣就影響學生的反應速度,不能完全做到聽音會意了。
(3)心理因素的障礙。聽力理解過程是一個較為復雜的心理活動過程。有些學生一遇到不理解的單詞或句子就煩躁不安;有些學生甚至在聽之前就產(chǎn)生了畏懼情緒,這就無形中設置了信息輸入的障礙,降低了學生對信息加工的有效性。
二、聽力教學策略
(1)激發(fā)興趣,增強“聽”的效果:①創(chuàng)設輕松的聽力氛圍。老師在課堂上要營造輕松、愉快的聽力氛圍,消除學生的緊張、沮喪、反感等心理。有時為了培養(yǎng)學生敢于“聽”的信心,老師可以適當降低聽力的難度,向?qū)W生介紹相關的背景知識、英美國家的歷史、文化、習俗等。②激發(fā)學生的交際情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日常教學中,我們要有意識地從激發(fā)學生的交際情感開始,不斷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從而增強學生聽的效果。
(2)重視策略,提高“聽”的能力:①注重傳授語言知識,打好基礎。萬丈高樓平地起。要想達到高水平的聽力理解能力,必須先打好語言知識的基礎。因此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切實加強對學生的語音、語調(diào)訓練,從而提高聽力理解能力。②加強學生記憶訓練,提高效率:研究表明,聽的過程最難記憶的是中間部分信息,其原因在于注意力呈現(xiàn)“升—降—升”模式,也就是說聽者對信息的開頭和結(jié)尾兩部分注意力最集中,記憶中間部分時注意力分散。因此我們在聽力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學生記憶的訓練。例如在聽一段內(nèi)容時,提醒學生有意識地注意中間部分,即人為的形成“降—升—降”記憶模式,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聽力效率。
(3)指導方法,夯實“聽”的基礎:①聽——回答(listen and answer):指導學生聽后回答問題,驗證其是否理解所聽材料。②聽——重述(listen and repeat):指導學生將所聽的內(nèi)容重述出來,主要針對一些比較簡單的對話內(nèi)容。③聽——寫(listen and write):指導學生將所聽重要信息用筆記錄下來。我們可以按照聽完成句子,聽后填空,聽寫全文的順序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練習。旨在提高學生對所聽材料重點的把握。④聽——復述(listen and retell):指導學生在聽力之后進行口頭說、根據(jù)筆記口述或是聽后進行書面表達訓練。這種方法實施起來可能會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們可以先從讓學生復述課文開始練習,允許學生借助相應的重點單詞,圖片、手勢等來降低復述的難度??傊?,聽力能力與英語語言水平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奥牎奔仁钦Z言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我們進行溝通交流的實際需要。教師應該開展多樣化的活動進行聽力訓練,逐步提高學生“聽”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