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闡述了高職英語閱讀在線開放課程的研究背景?;趯嬛髁x學習理論等相關理論的分析,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評價方式三方面提出了高職英語閱讀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初步構想。并做出總結與展望。
【關鍵詞】高職英語閱讀;在線開放課程
【作者簡介】張慧(1984.07.23-),女,漢族,陜西延安人,碩士研究生,延安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度陜西省職教學會課題 “網絡在線課程背景下的高職高專英語詞匯教學微課資源建設研究”(項目編號:SXJYB19-34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信息通訊技術的提升,開放教育資源的發(fā)展勢頭迅猛,隨之而來,中國MOOC平臺、知到,智慧職教等平臺興起,我國教育界對信息化教學寄予厚望。那么,究竟應如何借助在線教學平臺,移動終端等信息化教學手段有效地推進英語教學改革,構建網絡信息化英語教學新模式,成了時代賦予英語教師的使命。
一、研究背景
高職英語是高職教育中一門重要的公共必修課程。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0)57 號文件《關于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規(guī)定,高職英語教學應以“培養(yǎng)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為目標,突出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針對性”。
針對延安職業(yè)技術學院2016-2018 級高職高專的學生(包括五年制)入學成績展開調查,學生入學成績平均分為187 分,最高分368 分,最低分150 分;英語的平均分36 分。除此之外,分析高職學生的英語心理及認知特點,不難看出,高職高專學生思維敏捷,喜歡新鮮事物,但英語學習興趣不濃,自主學習的能力有待加強。基于此,筆者嘗試利用在線開放課程平臺等信息化教學手段和工具,整合教學資源,探索研究線上線下混合式的教學模式,從而提升學生的語言學習興趣,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
二、 理論依據(jù)
在線課程作為在信息技術加速發(fā)展的背景之下興起和普及的教學形式。在線課程是綜合了眾多教育教學理論的觀點,從而形成了在線課程建設的理論基礎。
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環(huán)境包含“情境”“協(xié)作”“會話”等要素?;诖?,學習的本質是學習者之間交流、溝通的過程,教師作為引導者,幫助學生搭建出學習情景,引導學習者主動收集學習資料,相互溝通交流,完成知識建構。
在線課程可以輔助教師為學習者搭建良好的學習情景。教師整合線上線下優(yōu)質的學習資源,通過網絡學習平臺與學習者共享,設計個性化、差異化的教學,同時充分利用學習平臺的交互功能以實現(xiàn)師生互動。
2.人本主義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是以人本主義心理學為基礎,代表人是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A.H. Maslow)和羅杰斯(Carl R. Rogers,1902-1987)。羅杰斯提出了“自由學習”和“學生中心”的學習與教學觀。該理論重視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認知、情感等內部心理活動研究,主張換位思考,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樂趣,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投入學習過程。關注學生個別差異,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同時也關注師生關系,重視營造輕松地課堂氛圍。
3.認知負荷理論。認知負荷理論是由認知心理學家約翰·斯威勒(John Sweller)提出。認知負荷理論認為有三種類型的認知負荷:內部認知負荷,外部認知負荷和相關認知負荷,教師進行在線課程視頻拍攝的過程中,通過視頻涉的方式設置更加真實的語言場景,透過語言知識與實際生活場景的銜接,結合學習者心理及認知特點,增加相關聯(lián)負荷。除此之外,在線課程的設計中充分運用現(xiàn)代信息手段,通過大量的音視頻更加生動形象地呈現(xiàn)學習內容,以此降低其認知負荷,建立學習自信心。
三、 高職高專英語閱讀在線開放課程的初步構想
1. 明確課程目標。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0)57 號文件《關于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指出,對高職英語教學要貫徹教育部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改革的精神,體現(xiàn)了 “以應用為目的,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以“學生為中心”、融“教學做”為一體的教學理念,以此培養(yǎng)實用性人才。
基于此,英語閱讀在線課程的設計,需符合學習者職業(yè)需要,能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平臺的搭建需符合高職學生學情,通過耳目一新的便捷的方式,在吸引學習者注意力的前提下,引導學生借助網絡平臺“溫故知新”,并結合線上線下的學習資源舉一反三,同時,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為更好地提升英語綜合運用能力打好基礎,從而對進一步提高高職英語教學的發(fā)展起到了推進的作用。
2. 整合教學資源。(1)制訂教學大綱。 結合在線開放課程特點,分析說明課程主要內容及分值比重,以此為理論依據(jù),更好地指導課程建設。在線學習者依據(jù)大綱要求,完成相關內容的學習,學生宏觀地安排學習計劃。
(2)梳理教學知識點。高職英語課程,以《新視野英語教程》為例,為36學時,4學分。10個單元拆分成4個體裁,即Narration(記敘文)、Argumentation(議論文)、Exposition(說明文)、Description(描寫文)共20個知識點。
(3)整合課內外資源。在線課程擁有豐富資源,教師分析高職學生學情,依據(jù)大綱所確定的學習目標,查找相關的文章,以供學生選讀,從而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也能減少學生學習的盲目性,學生可以最大化地提高學習效率。
(4)完善教學課件和視頻。線課程的主要呈現(xiàn)形式是微課視頻,在視頻拍攝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微課方式能靈活運用圖片、音視頻等資源,使靜態(tài)的學習動態(tài)化,同時整合教學資源,將語言知識點與相關的社會文化緊密斜街,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常見問題,從而提高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習自主性,突出“以學生為中心”。
(5)強化平臺交互性。在線課程是師生通過在線學習平臺完成教與學的任務,更重要的是通過線上學習平臺,實現(xiàn)了師生、生生的完美交互討論。課前,教師通過查看學生預習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調整教學重難點;課后,學生線上討論,建立良好的交流溝通的學習氛圍,互助合作;教師及時對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反饋,并為后續(xù)教學任務的更新和完善奠定基礎。
3. 教學評價體系。課程考核是衡量課程學習效果的重要依據(jù)。在線課程評價的形式為形成性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兩種。形成性考核包括學生平時筆記、視頻學習、單元測試、討論互動等。終結性評價包括中期考試及期末考試兩項成績,考核方式為在線考核。綜合成績中視頻學習、筆記、單元測試以及課堂互動占50%,其中測試占 20%,期末考試占 30%,總分以百分制計算。
四、 高職英語閱讀在線課程建設過程中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
1. 在線課程建設需加強學習自主性。人本主義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在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更應實行網上自主學習,信息化教學需要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局限,滿足不同學習者不同的學習需求,學習時間及空間的選擇更加彈性,有助于學習者將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
2. 在線課程建設需實現(xiàn)因材施教?;趯W習者個體身心發(fā)展的差異,為了能最大限度地尊重學習者的個性特點,幫助每位學習者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教師需要分析所有學習者的特點,要充分了解學習者的知識、能力、素質特點,進行分層與個別化教學,充分體現(xiàn)因材施教的原則?;诖?,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提供豐富的在線資源,并根據(jù)學習者的情況,設置不同的教學任務,引導學習者針對性地學習,以提高其學習效率。
3. 在線課程建設需加強學習交互性。學習者成為教學過程的主體,也是本研究中的主要研究對象。鑒于在線課程的學習的過程中,師生、生生在時間與空間上的差異,故而,在線課程的建設中應更加重視師生與生生之間的提問、答疑、交流討論、資源共享以及評價,以此強化教師的督促、引導與評價作業(yè)。同時,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思考,提高其合作與交流能力。除此之外,在線學習,也要關注學習者與在線資源之間的交互,教師根據(jù)學情的分析,從而優(yōu)選合適的、豐富的學習資源,并通過任務的設置,引導學生合理應用在線資源,進而提升其學習效果。
五、 總結與展望
高職英語課程,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為目標,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與改革,以新穎的課程設計和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順應教育信息化發(fā)展,在線開放課程將互聯(lián)網與教育更好地融合,能夠打破傳統(tǒng)教育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實現(xiàn)了課堂的翻轉和變革,符合現(xiàn)代學習者的心理與認知特點,給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帶來了極大的機遇和挑戰(zhàn)。
參考文獻:
[1]Bowers-Campbell Joy. Take It Out of Class: Exploring Virtual Literature Circles[J]. Journal of Adolescent & Adult Literacy, 2011,54(8):557-567.
[2]卓秀霞.近五年國內翻轉課堂研究文獻綜述[J].考試周刊,2018 (1):7-8.
[3]楊曉宏.我國網絡課程研究熱點與趨勢分析[J].現(xiàn)代遠育,2018 (3):6-11.
[4]任軍.高校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推進策略研究[J].現(xiàn)代教育技術, 2017(27):74-78.
[5]陳麗.術語“教學交互”的本質及其相關概念的辨析[J].中國遠程教育,2004(03):12-16.
[6]楊九民,李麗,劉曉莉,等.在線開放課程中的交互設計及其應用現(xiàn)狀分析[J].電化教育研宄,2018,39(11):61-68.
[7]陳麗.遠程學習的教學交互模型和教學交互層次塔[J].中國遠程教育,2004(05):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