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山西天鎮(zhèn)盤山石窟調(diào)查

2020-12-21 03:19:58趙慧建
大眾考古 2020年1期
關鍵詞:盤山羅漢石窟

趙慧建

自北魏以降,山西地區(qū)佛教蓬勃發(fā)展,開窟造像之舉層出不窮,石窟寺遍布全省各地,晉北地區(qū)是石窟寺分布較為集中的區(qū)域之一。有學者曾對晉北地區(qū)吳官屯、焦山寺、魯班窯、鹿野苑等小型石窟群進行過現(xiàn)場勘察和研究。盤山石窟坐落在天鎮(zhèn)縣玉泉鎮(zhèn)滹沱店村東偏南,開鑿于明代弘治年間(1488—1505),為明代石窟造像中的佳作。但是,由于明代已處于石窟開鑿的衰落期,開鑿的石窟規(guī)模小且分布不集中,所以學術界對其保存狀況并未給予足夠的關注。對于盤山石窟的描述最早始于清代,清雍正四年(1726),天鎮(zhèn)縣首任知縣陳際熙主持撰修的《天鎮(zhèn)縣志》中記錄了盤山石窟的情況,對石窟的歷史淵源、造像、碑文等進行了介紹。

石窟概況

盤山石窟洞窟規(guī)模不大,僅有兩窟,在盤山東崖壁上利用山腰間暴露出的垂直崖面進行開鑿,坐東朝西,俗稱大石洞、小石洞。北邊一窟為大石洞,亦稱“仙人洞”,洞口鑿于崖面上,形勢險要,入洞需經(jīng)過獨木橋—“仙人橋”,現(xiàn)在已改為鐵制棧道?!队赫戽?zhèn)縣志》記載,“右窟仄峭壁,臨深谷,無徑可入,從旁作石磴如左窟,窟外嵌石,石上懸木,側(cè)身摹巖以度,內(nèi)設牀一,人容可七八” ,洞內(nèi)塑送子觀音像。南邊一窟為小石洞,亦稱“觀音洞”?!队赫戽?zhèn)縣志》記載,“左窟,鑿石磴三十余級,約尺許,上必側(cè)足,內(nèi)石佛三”,洞內(nèi)正壁雕鑿普賢、觀音、文殊菩薩三大士像,左右壁脅侍有16羅漢。窟因寺而得名,山上有顯化寺,俗稱盤山寺、盆兒寺、盤山顯化寺,始建于唐,明宣德年間(1426—1435)重建,根據(jù)光緒庚寅年(1890)《天鎮(zhèn)縣志》中《天城城東古剎四裹山重修寺記》和《重修顯化寺碑銘》記載,明弘治五年(1492),游擊將軍董公“鑿深洞于后,建邃閣于前” ,從而形成石窟、寺院兩部分,正德二年(1507)寺院正殿毀于火災,后經(jīng)過多次擴建修繕,至清宣統(tǒng)(1909—1911)時,已建成三重院落,四十余間殿廡樓閣,形成八大景致,融釋、道、儒于一寺的名勝,20世紀60年代寺院建筑拆毀,現(xiàn)逐步恢復修建。盤山石窟作為顯化寺院的附屬體,也是僧俗信徒禮拜和禪修的場所,石窟內(nèi)造像雕刻水平較高,技藝精湛,為明代石窟造像中的佳作,2004年6月被公布為第四批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保存現(xiàn)狀

盤山石窟僅有南北兩座洞窟,坐東朝西。為行文方便,現(xiàn)將北窟編號為第1窟,南窟編號為第2窟。下面分別進行敘述。

第1窟(北窟)

洞窟平面近方形,窟頂由西向東略微向上傾斜,平頂,面寬3.62米,進深3.75米,高2.65米。在正壁(東壁)及南北兩壁有長方形壇基,東壁壇基略高,壇寬1.05米,高0.85米,南北兩壁前設低壇基,壇寬0.45米,高0.6米。

石窟利用山腰間的垂直崖面略加修整進行開鑿,窟門為長方形,寬1.65米,深0.3米,高1.85米,無門簪裝飾,窟門正上方有三角形凹槽裝飾??唛T左上方、右上方各有一方形柱洞,對應窟門左下方、右下方也各有一方形柱洞,推測此前有木構窟檐建筑。據(jù)照片資料可知,窟門此前有磚構窟檐,現(xiàn)不存??唛T左右兩側(cè)各有一石碑,但已漫漶不清。

石窟正壁(東壁)原有雕像,后被鑿毀,在原雕像輪廓的基礎上,塑送子觀音像,該雕塑頭后有圓形頭光,面相近方圓,額際間有明毫,雙肩微溜,衣紋簡潔明朗,雙手抱男女幼童,下部殘?,F(xiàn)殘高1.25米。近幾年來,當?shù)氐纳颇行排趬闲滤馨僮討蛴^音像,觀音塑像頭飾中央為佛像,面相豐圓,彎眉修目,凝睇平視,眉間有明毫,頸粗短,上有蠶節(jié)紋,寬肩挺胸,手抱幼童,結跏趺坐于仰蓮座上,仰蓮座上幼童或站或坐,活靈活現(xiàn)。泥塑高1.6米,蓮座高0.28米,寬1.1米。正壁上有題字,正上方“三清四帝”,左“□是乾□”,右“人間天上”。

左壁(北壁)正中有一豎行題字“懼王法獨守清規(guī)”,靠近西側(cè)鑿有一石碑,刻勒石之人及年代,現(xiàn)可見“鑿石之人,賀鳳、張元、師雨,嘉靖二十七年起三十年完”。

右壁(南壁)正中有一豎行題字“怕生死不貪名利”,與北壁對應。題字下方鑿有一石碑,刻功德之首及名號,現(xiàn)可見“功德之首,劉廷奎、馮王、原鉁仝、僧人普慶建”,應為主要出資人。

窟頂素面,無裝飾。

第2窟(南窟)

洞窟平面近方形,平頂,面寬3.5米,進深3.6米,高2.65米。東壁前壇基略高,寬1.16米,高0.7米,南北兩壁前設低壇基,壇寬0.48米,高0.52米。

石窟利用山腰間的垂直崖面略加修整進行開鑿,首先鑿出較淺的矩形框,框內(nèi)正中開窟門,窟門為長方形,寬1.45米,深0.52米,高1.93米??唛T正上方鑿有兩個圓形門簪,直徑0.16米。門簪上方鑿有長條狀凹槽??唛T左上方,右上方各有一方形柱洞,對應窟門左下方,右下方各有一十字形柱槽。窟門左右兩側(cè)各有一石碑,字跡已漫漶不清,無法識別??唛T北側(cè)底部鑿有一引水槽,應為排除窟內(nèi)積水之用??唛T前石磴兩側(cè)各有兩列柱洞,無規(guī)律。石磴下部還有一柱礎石,推測窟前應有木構窟檐。

石窟內(nèi)共存28尊石刻造像。正壁(東壁)壇基上正中雕鑿三大士像,從北至南分別為普賢菩薩、觀音菩薩、文殊菩薩,三尊造像形象特征基本相同,僅以持物、手印、坐騎的不同而顯示各自不同的功德和智慧。其中主尊觀音像最具代表性,頭頂束高發(fā)髻,兩耳下垂有耳鐺,為花朵狀,面部刻畫較為生動,開臉圓潤,寬額豐頤,雙目低垂,下頜圓闊,頸部有蠶節(jié)紋,有圓形頭光。軀體豐腴飽滿,上身尤為突出,身穿曳地長裙,胸部正中有法輪,有臂釧和手釧,瓔珞掛于胸部兩側(cè),雙肩披帔帛,帔帛繞過臂腕后分別垂于身體正前方和左側(cè),下身著長裙。右腿支起,左腿下垂,跣足。雙手合十,坐姿自在優(yōu)雅,現(xiàn)莊嚴相。觀音坐騎為金毛犼,半跏趺坐于犼上。犼的造型非常獨特,頭像龍,身似獅,尾巴上翻,形似卷云,正面大部分被觀音雙腿遮掩。造像通高1.7米,身高1.5米,坐騎高0.6米。

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在造型、服飾及局部雕刻等方面,與觀音像有些許不同,坐騎和手中的持物也各有不同。文殊臉龐方正,凝睇平視,身穿僧袍,左手持靈芝式如意,右手搭于右腿上,半跏趺坐于青獅之上,獅體高大雄健,顯得非常自然。造像通高1.6米,身高1.35米,坐騎高0.6米。文殊菩薩右側(cè)石桌上有寶瓶和鸚鵡的圖案。普賢造型與文殊相似,身穿僧袍,左手持經(jīng)卷,自由坐于白象之上,值得注意的是,按照經(jīng)典記載,普賢所乘大象應為六牙白象,但這尊普賢像坐騎只有四牙,和佛教經(jīng)典記載明顯不符,體現(xiàn)了比較獨特的藝術特色。造像通高1.6米,身高1.26米,坐騎高0.6米。普賢左側(cè)雕鑿一童子,有三髻,形象富有個性,簡潔而概括。三大士像緣起于宋代,至明代流行起來??咧姓谠煜?,體態(tài)曲線十分柔美,衣褶線條十分流暢,身下的坐騎白象、金毛犼、青獅皆匍匐于地,似乎受到了佛法的感召,十分乖巧溫順。整個畫面布局協(xié)調(diào),給人以整齊肅穆之感。

洞窟內(nèi)現(xiàn)存的造像雖色彩鮮明,但并非舊作。近年來,出于保護造像的樸實愿望,當?shù)氐纳颇行排畬κ邇?nèi)的造像重新涂刷了顏料,因為這些保護措施沒有科學的考證和專家的指導,修復過后表面光鮮的佛像其實是對文物的破壞。

左壁(北壁)、右壁(南壁)壇基上方雕鑿羅漢各8尊,左右對稱,圓形頭光,均倚坐,面貌棱角分明,老態(tài)龍鐘,猶如飽經(jīng)滄桑的老僧形象,姿態(tài)各異,形象生動,衣紋線條婉轉(zhuǎn)自如,疏密有致,起伏流暢。眾羅漢雕刻細膩,臉上的皺紋、身上的僧袍與衣褶的處理無一雷同。南北兩壁雕鑿的16尊羅漢手中所持法器、所結手印皆不相同,有笛子、拄杖、念珠、拂塵等。羅漢手中所持之物,除了作為羅漢日常修行外,還象征著羅漢的法力。羅漢像通高0.85米,身高0.75米。北壁八尊羅漢下首三尊人物造像似身著少數(shù)民族服飾,倚坐者通高0.78米,手持法器者通高1米,中間人物僅有上半身形象。與此對應,南壁八尊羅漢下首三尊人物造像身著明代服飾,倚坐者通高0.8米,手持法器者通高0.84米,中間人物亦僅有上半身形象。工匠們以形寫神,通過簡潔洗練的手法和造像表情、衣飾、體態(tài)等細微的變化,表現(xiàn)出其豐富的精神世界。

窟門南北兩側(cè)內(nèi)壁各有一護法神。北側(cè)護法神圓形頭光,金剛杵平端在手中,身穿甲胄,腰系革帶,雙足著靴,下束戰(zhàn)裙,裙擺呈尖狀向一端飄擺,氣宇軒昂,通高1.28米,像高1.15米。南側(cè)護法神服飾與北側(cè)相同,通高1.1米,像高0.97米。該窟的護法神造像被雕鑿得魁武勇猛,并且頗具動勢,極富特色。

窟頂素面,無裝飾。

價值評估

盤山石窟歷史悠久,造像保存完好,以高超的施工技藝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在我國明代雕塑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座集歷史、藝術、科學價值于一體的寶貴文化遺產(chǎn),是了解和研究我國晉北地區(qū),特別是大同天鎮(zhèn)地區(qū)明代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乃至宗教等方面的重要資料。盤山石窟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盤山石窟的開鑿是佛教由西域向內(nèi)地傳播的結果,對佛教文化在晉北地區(qū)的傳播及涵化具有重要作用。盤山石窟的營建與該地區(qū)眾多歷史人物有密切的聯(lián)系,可以證實、訂正、補充文獻的記載。盤山石窟和其周圍環(huán)境共同構成了歷史上僧俗信徒日常生活、禮拜和禪修的場所,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明代大同天鎮(zhèn)地區(qū)的宗教信仰和祈求風調(diào)雨順、子孫興旺的樸素價值觀。

盤山石窟造像在遵從佛教教義規(guī)范的基礎上,吸收了明代以前石窟造像的藝術特色,在造型藝術、美學特征等方面創(chuàng)造了具有自己特色的造像風格,堪稱明代雕塑藝術的代表,顯示了中國明代佛學思想的特色。中國古代的工匠在雕鑿過程中,追求神似,盤山石窟雖為小型石窟,但是現(xiàn)存的雕像保存完好,人物眾多,雕刻精細,宛如塑出,寫實性較強,各雕像莊嚴肅穆,神態(tài)安詳,在典雅與自然之中透露出幾分神秘,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不僅是佛教藝術的結晶,而且對研究明代建筑、服飾以及各種器具等均有著重要的文物價值,為研究晉北地區(qū)佛教造像藝術、雕刻史提供了重要的實物材料。盤山石窟利用山腰間暴露出的垂直崖面進行開鑿,與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共同構成雄渾壯美的獨特景觀,融合了人文和自然的審美價值。

盤山石窟開鑿在崖面峭壁上,形勢險要,反映出古代工匠高超的施工技藝,是古代工程技術發(fā)展史上的典型實例,其洞窟內(nèi)的彩塑和造像都是中國古代傳統(tǒng)工藝的典型代表。

(作者為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盤山羅漢石窟
盤山抗日根據(jù)地舊址
求知(2023年10期)2023-10-26 01:00:12
石窟與云Sushi Hanzo
形態(tài)各異的石窟(上)
磐安縣盤山中心成人(社區(qū))學校
——培訓掠影
磐安縣盤山中心成人(社區(qū))學校
顧繡羅漢朝觀音圖軸
紫禁城(2020年7期)2020-07-25 02:39:56
少林功夫拳(四)
夜宿石窟
夜宿石窟
貪珠羅漢
寶藏(2017年2期)2017-03-20 13:17:14
岑溪市| 平和县| 贺州市| 化州市| 云和县| 镇沅| 佛坪县| 和平县| 桦川县| 防城港市| 丹东市| 嘉鱼县| 荔波县| 喀什市| 九台市| 罗田县| 远安县| 湘阴县| 东乡县| 安阳市| 莒南县| 阳东县| 沙坪坝区| 民勤县| 自治县| 宁晋县| 精河县| 绥宁县| 承德县| 察雅县| 柳江县| 铜山县| 金塔县| 诸城市| 渭源县| 兴安盟| 吴川市| 贺兰县| 阜宁县| 讷河市| 三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