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海衛(wèi)
(河南科技大學 人文學院, 河南 洛陽 471023)
唐代河洛文人群體唱和詩是河洛詩歌中一段恢宏的樂章,在河洛文學與文化中也占重要地位。文人間的寄贈唱和雖不似君臣應制唱和那樣隆重、盛大,具有鮮明的政治色彩,但它同樣具有深刻的政治意義。文人唱和活動的興衰,成為觀察不同時期政治狀況的一個重要窗口。河洛文人的生存狀況、人生苦悶、仕宦變遷、詩酒風流、河洛節(jié)序風光、人情物態(tài)、唐代唱和詩的發(fā)展成熟等,皆可藉此得以具體呈現(xiàn)。其價值可以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唱和活動的興衰成為時代政治的風向標。河洛文人群體唱和活動雖然縱貫整個李唐,但唱和的內(nèi)容、規(guī)模、頻次等,在不同時期有著顯著的差異,這與時代政治的影響密不可分。初唐是河洛唱和的興起期。高宗時期政治穩(wěn)定,兩都并行。文人間的唱和,較之宮廷應制,更加隨性暢意。優(yōu)裕的政治地位愉悅著文人的心情,刺激著他們的唱和興致。調(diào)露二年(公元680年)上元夜,陳子昂與長孫正隱等6人同題唱和《上元夜效小庾體同用春字》。規(guī)模更龐大的宴飲唱和由高正臣主持,參與者有王勔、崔知賢等21人。高賦《晦日置酒林亭》,群友和以《晦日宴高氏林亭》。又有《晦日重宴高氏林亭》《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等。可見唱和活動之頻繁,文人春風得意,詩酣情濃。
盛唐是河洛唱和的低谷期。隨著政治中心的轉移,長安成了文人逐夢之所。河洛失去了濃郁的唱和氛圍,文人的文學活動場受限,唱和趨于稀疏。據(jù)陶敏、傅璇琮先生《唐五代文學編年史·初盛唐卷》所考: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左右,王翰與祖詠游宴唱和。開元二十年三月,王維、儲光羲在洛陽唱和。天寶六載(公元747年)春末夏初,錢起與張萬頃唱和。天寶八載秋,皇甫冉在洛與河南少尹鄭某唱和。天寶十一載或稍前,張諲罷員外郎閑居洛陽,與李頎唱和?;矢θ皆诼迮c劉方平、張諲、僧湛然交游唱和。[1]663-879文人唱和活動的規(guī)模、影響都相形見絀。
中唐政治局勢更加動蕩不安,強藩對峙皇權,宦官把持朝政,南衙北司相爭,仕階層各種變革的努力,如永貞革新等,最終還是被無情的現(xiàn)實扼殺。但“國家不幸詩家幸”,被排擠出政治中心的文官,或留守、或分司、或致仕、或歸隱、或退閑于東都等,分別形成以裴、白和韓、孟為中心的兩大文人唱和群體。河洛唱和不僅達到了高峰,而且成為反觀時代政治的風向標。
晚唐政局混亂,朱溫挾宣宗移洛。文人生存境遇險惡,凋敝的時代和戰(zhàn)亂的社會使文人喪失了自信與熱情,大規(guī)模的集體唱和已成過眼云煙,河洛詩壇歸于寥落。偶見的東都唱和氣象失去宏大,情懷不再熱切,格調(diào)趨于感傷。如溫庭筠《和太常杜少卿東都修行里有嘉蓮》已無復劉、白等人的豐贍與縱恣,也不見昌黎的恢宏與鋪張。韋莊《和集賢侯學士分司丁侍御秋日雨霽之作》更是色彩悲涼,詩人如此心緒,不能不說是時代之使然。
2.豐富的唱和內(nèi)容彰顯出不同時期的政治狀況。這尤其鮮明地表現(xiàn)在武皇時期,當時政局穩(wěn)定,治理有序,有許多盛大的送別唱和。如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則天命李嗣真等10人為十道存撫使,合朝有詩送,編為《存撫集》十卷。其中杜審言、崔融、蘇味道諸人詩最顯,如杜審言《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撫河東》。優(yōu)越的政治地位賦予文官優(yōu)雅從容的心態(tài),同僚之間有夜值唱和。如證圣元年(公元695年),楊思再為鸞臺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作《春夜宿直》,沈佺期有《和中書侍郎楊再思春夜宿直》?;蕶嗟姆€(wěn)固使政治氣氛變得更加寬松,早期的酷吏政治有所改變。圣歷三年(公元700年)十月大赦天下,張昌宗有觀赦詩,張說作《和張監(jiān)觀赦》。中唐的及第宴飲唱和,反映出政局相對穩(wěn)定時期,文人的躊躇滿志。如韓愈《燕河南府秀才得生字》、白居易《東都冬日會諸同年宴鄭家林亭(得先字)》。隨著宦官專權、藩鎮(zhèn)割據(jù)的愈演愈烈,中央集權受到嚴重挑戰(zhàn),韓愈《月蝕詩效玉川子作(憲宗元和五年時為河南令)》寓莊于諧,以求懲奸除惡,澄清寰宇。憲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裴度領兵平淮西吳元濟,途經(jīng)女幾山,賦詩曰“待平賊壘報天子,莫指仙山示武夫”;韓愈《奉和裴相公東征途經(jīng)女幾山下作》反映了平叛的自信與豪情。又《和李司勛過連昌宮》云“宮前遺老來相問,今是開元幾葉孫”[2]卷10:1071,則流露出盛世不在,感時傷懷之意。晚唐詩人感慨時事,悼古傷今。曹鄴《和潘安仁金谷集》云:“太守龍為馬,將軍金作車。香飄十里風,風下綠珠歌。莫怪坐上客,嘆君庭前花。明朝此池館,不是石崇家。”[3]卷593:6875詩人通過對史事的反思,哀嘆盛衰之無常。
3.不同的唱和關系反映出政治斗爭的復雜性。中唐黨爭的復雜性也可從不同唱和關系中得以窺視?!芭@睢眱牲h明爭暗斗,水火不容,其勢力此消彼長。文宗曾感慨:“去河北賊易,去朝廷朋黨難!”[4]卷245:8021其緣于牛僧孺、李宗閔在策試中抨擊時政,招致時相李吉甫不滿,埋下黨爭禍根。白居易在李宗閔的密友楊虞卿撮合下,娶楊汝士妹妹為妻,又與皇甫镈為兒女親家。他雖置身事外,但與牛黨成員關系更密切,政治上多有同情。大和三年(公元829年),令狐楚為東都留守,白居易以太子賓客分司洛陽,作《將至東都先寄令狐留守》,劉禹錫有《和留守令狐相公答白賓客》。會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作《六年立春日人日作》懷循州長史牛僧孺、潮州長史楊嗣復,封州長史李宗閔。三位牛黨要員皆在李黨得勢時被遠放。白居易與李德裕洛下唱和較少,李入相后,也借白老病之由,拒引其入朝為相,惟恐黨爭加劇。劉禹錫周旋于牛李兩黨要員之間,與牛僧孺、李德裕都有唱和,關系頗為微妙。牛僧孺乃“牛黨”之中堅,在黨爭中失勢,暫退東都,劉與其交游。如《牛相公留守見示城外新墅有溪竹秋月親情多往……兼命同作》《和牛相公南溪醉歌見寄》《酬思黯見示小飲四韻》。劉與“李黨”黨魁李德裕唱和也頗多。李作《近于伊川卜山居將命者畫圖而至欣然有感聊賦此詩兼寄上浙東元相公大夫使求青田胎化鶴》,劉有《和浙西李大夫伊川卜居》。敬宗寶歷元年(公元825年)十二月,李德裕遭李逢吉排擠,仍為浙西觀察使,在潤州。是年在伊川營建平泉山莊,故有此唱和。[5]136開成元年(公元836年)七月,李德裕由滁州刺史遷太子賓客分司,歸平泉別墅。劉禹錫也于本年秋,由同州刺史改為太子賓客、分司東都,二人唱和更頻,如《初歸平泉,過龍門南嶺,遙望山居即事》《和李相公初歸平泉過龍門南嶺遙望山居即事》,不乏期愿之詞。此言是否由衷,值得思考。瞿蛻園云:“蓋元和以后,士大夫朋黨恩仇翻云覆雨,殊難究詰,有始相仇而繼相好者,有跡雖同而心則異者,大和、開成間尤甚。禹錫與居易周旋于京洛貴人之間,固猶不能不假其噓吸以沾微祿,命儔嘯侶,引唱彼和,亦聊復爾爾,不得不然。居易之于令狐楚,禹錫之于牛僧孺,尤未必出于由衷之言,連篇累犢,浮光掠影,按之殊無實也?!盵6]1608:《劉禹錫交游錄》對劉、白等人在復雜黨爭關系中的唱和實質進行深層剖辨,耐人尋味。同樣處于復雜關系中的還有張籍,有《和令狐尚書平泉東莊近居李仆射有寄十韻》詩。令狐楚本“牛黨”后期中堅人物令狐绹之父,為李吉甫所重,但與元稹交惡,也為李紳所沮。裴度被李吉甫排擠出朝廷分司東都,張與裴交厚。楚與德裕結鄰而居,張籍對兩人皆有溢美之詞。
4.文人政治地位的遷變反映出時局的波詭云譎。唐代社會的政治動蕩,也在唱和主體的宦海沉浮中得以呈現(xiàn)。初唐御用文人往往成為宮廷皇權爭奪的犧牲品,如宋之問《寒食江州滿塘驛》寫懷洛思歸,沈佺期《和上巳連寒食有懷京洛》期待友人歸來。不同政治勢力明爭暗斗,使文人職位變動不居,洛陽成為他們政治上的避風港。大和八年,裴度被排擠出朝,出任東都留守。白居易《和裴令公一日日一年年雜言見贈》《對酒勸令公開春游宴》、劉禹錫《酬樂天請裴令公開春加宴》皆勸其功成身退后及時行樂。大和九年甘露之變,宦官大肆屠殺朝臣,朝野震駭。裴度于洛建綠野堂,與白、劉等人酣飲終日,吟詠醉里乾坤。開成二年,牛僧孺由淮南節(jié)度使出為東都留守。白有《同夢得酬牛相公初到洛中小飲見贈》《酬思黯戲贈同用狂字》《酬思黯見示小飲四韻》《酬思黯相公見過弊居戲贈》等詩唱和?!杜f唐書·牛僧孺?zhèn)鳌芬嘌云洹奥宥贾谟跉w仁里”,“常與詩人白居易吟詠其間, 無復進取之懷?!盵7]卷172:4472劉禹錫《尉遲郎中見示自南遷牽復卻至洛城東舊居之作因以和之》云:“曾遭飛語十年謫,新受恩光萬里還。朝服不妨游洛浦,郊園依舊看嵩山?!糇鞴Τ赏松淼?,如今只是暫時閑?!盵6]卷24:737僚友遠謫而還,詩人勸其不妨暫且偷閑,暢游嵩洛,將來功成身退,再歸洛安享。
1.真實展現(xiàn)了河洛文人的日常生活情事。睿宗太極元年(公元712年)正月,韋嗣立為國子祭酒,張說、崔泰之、崔日知皆分司東都。嗣立有詩懷驪山別業(yè),諸人皆有和作。三月,韋嗣立自湯還洛,經(jīng)龍門北溪,又有詩贈三人,張說有《奉酬韋祭酒嗣立偶游龍門北溪忽懷驪山別業(yè)呈諸留守之作》《奉酬龍門北溪作》《酬韋祭酒自湯還都經(jīng)龍門北溪見贈》。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冬,崔日知作詩述懷,韋嗣立、崔泰之、魏奉古和之,成一卷,張說另作《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答序》?;驅戦e情逸懷。如劉禹錫《和牛相公春日閑望》《和仆射牛相公春日閑坐見懷》,裴度《夏中雨后游城南莊》、白居易《奉酬侍中夏中雨后游城南莊見示八韻》《和鄭元及第后秋歸洛下閑居》等。
2.具體再現(xiàn)了文人群體的仕途顛沛。穆宗長慶元年(公元821年)十二月,令狐楚由郢州刺史授太子賓客、分司東都。大和六年,令狐楚由天平軍轉任河東節(jié)度使,白居易《送令狐楚赴太原》、劉禹錫《和白侍郎送令狐相公鎮(zhèn)太原》抒發(fā)了難舍的離愁別緒。大和三年,元稹罷浙東觀察使,赴京任尚書左丞,經(jīng)過東都與白居易相聚數(shù)日,唱和留別。大和五年,劉禹錫由禮部郎中改遷蘇州刺史,赴任途經(jīng)洛陽,與白居易相聚半月之久,“朝觴夕詠,頗極平生之歡,各賦數(shù)篇,視草而別。”[8]卷68:1445白與東都留守李逢吉相迎宴送,白作《送劉郎中赴任蘇州》,劉答《將赴蘇州途出洛陽留守李相公累申宴餞寵行話舊形于篇章謹抒下情以早仰謝》《赴蘇州酬別樂天》;白有《福先寺雪中餞劉蘇州》,劉以《福先寺雪中酬別樂天》答謝。白《醉贈劉二十八使君》表達了對友人多舛命運的同情,劉作《醉答樂天》。大和七年,劉作《郡齋書懷寄河南白尹兼簡分司崔賓客》云:“謾讀圖書三十車,年年為郡老天涯……還思謝病吟歸去,同醉城東桃李花?!盵6]《外集》卷2:1139白為河南尹,作《和夢得》。崔群卒于洛中,劉在蘇州作《樂天見示過敦詩舊宅有感一篇,吟之泫然,追想昔事,因成繼和,以寄苦懷》,自注:“敦詩與予友樂天三人同甲子,平生相約同休洛中?!盵6]《外集》卷4:1231劉遷汝州刺史,經(jīng)洛陽赴任,與裴度、白居易、李紳等人唱和。裴作《喜遇劉二十八偶書兩韻聯(lián)句》《劉二十八自汝赴左馮,涂經(jīng)洛中相見聯(lián)句》。大和九年,劉赴同州任經(jīng)東都,與裴、白、李紳等人聯(lián)句。開成元年秋,劉自同州刺史遷太子賓客分司洛陽,與裴、白唱和更頻。劉作《自左馮歸洛下酬樂天兼呈裴令公》,白答《喜夢得自馮翊歸洛兼呈令公》。武宗會昌二年劉禹錫卒,在洛陽生活約六七年。崔玄亮以太子賓客分司洛陽,白寄詩寫老友歸來重聚之歡,劉禹錫作《河南白尹有喜崔賓客歸洛兼見懷長句,因而繼和》。洛陽成為文人心靈的歸所。白居易于文宗大和三年罷刑部侍郎,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自此不復出。會昌二年致仕,至會昌六年八月終老,居洛17年,時間最長?!额}酒甕呈夢得》云:“麹糵銷愁真得力,光陰催老苦無情。凌煙閣上功無分,伏火爐中藥未成。更擬共君何處去,且來同作醉先生?!盵8]卷33:752詩人逃于醉鄉(xiāng),尋求精神解脫,消解人生失意,這也是中唐文人共同的內(nèi)心酸痛。劉《酬樂天偶題酒甕見寄》云:“從君勇斷拋名后,世路榮枯見幾回。門外紅塵人自走,甕頭清酒我初開?!涡蚁嗾型硖?,洛陽城里好池臺?!盵6]《外集》卷4:1229他們看透了人世的冷暖、名利的虛浮。相同的功業(yè)志向、相似的仕途遭際、相契的人生情懷,使他們最終走向洛陽這塊心靈樂土。大和三年,崔玄亮以秘書少監(jiān)改曹州刺史,辭病不就,歸洛閑居,有《和白樂天(時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大中六年(公元852年),許渾在虞部員外郎分司任,與河南尹劉瑑多有唱和,如《分司東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劉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韻》《川守大夫劉公早歲寓居敦行里肆有題壁十韻今之置第乃獲舊居洛下大僚因有唱和》等。
3.生動呈現(xiàn)了河洛文人群體的詩意棲居。河洛唱和展現(xiàn)了文人高雅的生活情趣?;蝠B(yǎng)鶴以悅性,如大和二年白居易赴刑部侍郎任,有雙鶴在洛,裴度喜之,遂請代養(yǎng),作《白二十侍郎有雙鶴留在洛下予西園多野水長松可以棲息遂以詩請之》。白《酬裴相公乞予雙鶴》、劉禹錫《和裴相公寄白侍郎求雙鶴》、張籍《和裴司空以詩刑部白侍郎雙鶴》皆即事以和?;蛲媸遭?,李紳從蘇州寄來太湖石形狀奇特,牛僧孺作《李蘇州遺太湖石奇狀絕倫因題二十韻奉呈夢得、樂天》,劉禹錫《和牛相公題姑蘇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蘇州》、白居易《奉和思黯相公以李蘇州所寄太湖石奇狀絕倫……呈夢得》,皆欣然以和,劉因物喻志,白借物明理,更顯情志?;蛸p花種花,游目騁懷,如白《杏園花下贈劉郎中》《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張籍《同白侍郎杏園贈劉郎中》、劉《酬白樂天杏園花》;或新成水齋、別墅、莊園等,可安身棲心。如白《府西池北新葺水齋,即事招賓,偶題十六韻》、劉《白侍郎大尹自河南寄示池北新葺水齋即事……兼命同作》、雍陶《和河南白尹西池北新葺水齋招賞十二韻》,白《奉和裴令公新成午橋莊綠野堂即事》、姚合《和裴令公新成綠野堂即事》、劉《奉和裴令公新成綠野堂即書》、《和思黯憶南莊見示》,李德?!堵逯惺烤佣嘁云饺姾衾@方外方之名……奉寄劉賓客》、劉《和李相公以平泉新墅獲方外之名因為詩…兼見寄之什》等。
攬洛中名勝也是文人的一大樂事??傻轻栽?,如宋之問《下山歌》,王無競、賈曾《和宋之問下山歌》;可攀王屋,如白居易《濟源上枉舒員外兩篇因酬六韻》;可探古寺,如白居易《獨游玉泉寺》《題玉泉寺》,徐凝《和夜題玉泉寺》《和川守侍郎緱山題仙廟》?;蛟L行宮,如韓愈《和李司勛過連昌宮》,發(fā)思古之幽情;或踏秋遣興,如白居易《秋游》、徐凝《和秋游洛陽》,白《和令公問劉賓客歸來稱意無之作》寫與劉、裴三人秋游賞菊之樂;或賞冬雪,如劉禹錫《和令狐相公以司空裴相見招南亭看雪四韻》、張籍《和戶部令狐尚書喜裴司空見招看雪》,許渾《蒙河南劉大夫見示與吏部張公喜雪酬唱輒敢攀和》等。
1.展現(xiàn)了洛中物態(tài)風光之美。洛中風物之美,多體現(xiàn)于詠物唱和,寫各種花姿神韻。有夭夭碧桃,如蕭慤《奉和詠龍門桃花》;有柔艷的薔薇,如裴潾《題薔薇架十八韻》、白居易《裴常侍以題薔薇架十八韻見示因廣為三十韻以和之》;也有婷婷清蓮,如溫庭筠《和太常杜少卿東都修行里有嘉蓮》。洛中風光美主要呈現(xiàn)于游賞唱和。正如慧開禪師所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無門關》之十九)嵩云洛水、春花秋月等綺麗風光皆入我胸臆?;蛞髟亜尤舜汗猓鐒ⅰ堵逯性绱嘿洏诽臁?、白《和夢得洛中早春見贈七韻》,白《洛陽春贈劉李二賓客(齊梁體)》、劉《和樂天洛陽春齊梁體八韻》、《同留守王仆射各賦春中一物從一韻至七》、《喜晴聯(lián)句》;又有早春奇雪,如盧仝《苦雪寄退之》、韓愈《辛卯年雪》;或狀夏日雄奇飛瀑,如韓愈《盧郎中云夫寄示送盤谷子詩兩章,歌以和之》;或寫綿綿秋霖,如劉、白、王起《秋霖即事聯(lián)句三十韻》,韋莊《和集賢侯學士分司丁侍御秋日雨霽之作》等;也有平泉嫵媚新月,如李德?!短渡舷惨娦略隆?、劉禹錫《和李相公平泉潭上喜見初月》。
2.展現(xiàn)了洛中濃郁的人文風情。首先是洛城濃郁的節(jié)日風情。這主要體現(xiàn)于節(jié)令唱和,上元夜觀燈,車水馬龍,滿城若狂。調(diào)露二年上元夜,陳子昂與長孫正隱等6人同題唱和,長孫正隱《上元夜效小庾體同用春字序》敘洛城繁華、文士游興之盛。開成二年上巳洛濱祓禊,熱鬧非凡,閃亮全城,堪比蘭亭之會。參與者有東都留守裴度、河南尹李玨等15人。劉禹錫作《三月三日與樂天及河南李尹奉陪裴令公泛洛禊飲各賦十二韻》。裴度由東都留守出為河東節(jié)度使,作詩寄白居易,憶去歲眾人祓褉洛濱之歡。白《奉和裴令公三月上巳日游太原龍泉憶去歲禊洛見示之作》追憶了修禊之盛況,《三月三日祓褉洛濱序》曰: “開成二年三月三日,河南尹李待價以人和歲稔,將禊于洛濱。前一日啟留守裴令公,令公明日召太子少傅白居易……四門博士談弘等一十五人,合宴于舟中。由斗亭歷魏堤,抵津橋,登臨溯沿,自晨及暮,簪組交映,歌笑間發(fā)。前水嬉而后妓樂,左筆硯而右壺觴。望之若仙,觀者如堵,盡風光之賞,極游泛之娛。美景良辰,賞心樂事,盡得于今日矣。”[8]卷33:757
其次是河洛文人的詩酒風流。宴飲洛下,詩酒唱和,更是一道亮麗的人文風景,金谷會飲已成佳話。初唐文人發(fā)其端,《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為分韻賦詩,摹寫洛下宜人春色,抒寫聚飲之樂。中唐文人臻其至,或寫雪中宴飲,如白居易《洛下雪中頻與劉李二賓客宴集,因寄汴州李尚書》、劉禹錫《和樂天洛下雪中宴集寄汴州李尚書》?;驅懺绱悍抛?,白作《早春醉吟,寄太原令狐相公、蘇州劉郎中》,劉有《和樂天洛下醉吟,寄太原令狐相公,兼見懷長句》。劉、白之間的唱和,后來編成《劉白吳洛寄和卷》。開成五年秋,八十一歲的王起任東都留守,判東都尚書省事。白、劉、王又連宴以暢其意,白作《會昌春連宴即事》敘其歡吟。劉將其任汝州刺史以來與白的唱和詩編為《汝洛集》,《汝洛集引》曰:“大和八年,予自姑蘇轉臨汝,樂天罷三川守,復以賓客分司東都。未幾,有詔領馮翊,辭不拜職。授太子少傅分務,以遂其高。時予代居左馮。明年,予罷郡,以賓客入洛,日以章句交歡。因而編之,命為《汝洛集》?!盵6] 《外集》卷9:1500此后又將其游宴唱和之作編為《洛中集》與《洛下游賞宴集》。開成二年,裴、白、劉聯(lián)句,有《度自到洛中與樂天為文酒之會時時構詠樂不可支則慨然共憶夢得亦分司至止歡愜可知因為聯(lián)句》。會昌五年三月,白居易在香山組織“七老會”,同年夏又有“九老會”,皆傳為洛中風流。
其三是洛中文人淳厚的情愫。洛中風俗淳厚,文人間的深情厚誼也通過唱和細致地呈現(xiàn)出來。有懷洛思歸之情,如杜審言《春日懷歸》,蘇颋《和杜主簿春日有所思》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有依依之別情,如宋之問《春日鄭協(xié)律山亭陪宴餞鄭卿同用樓字》。有別后之思念,如元、白分別后,元有寄詩,白作《微之見寄與竇七酬唱之作本韻外加兩韻》。徐凝《和嵩陽客月夜憶上清人》表達了對道友的思念。有對友朋的悼亡之情,如盧藏用《宋主簿鳴皋夢趙六予未及報而陳子云亡今追為此詩答宋兼貽平昔游舊》。有兄弟間的手足情,如白居易《和敏中洛下即事(時敏中為殿中分司)》以南朝謝氏兄弟自比。有訪友約客的期待之情,如韓愈《同竇、韋尋劉尊師不遇(三字為韻,愈分得尋字)》、白居易《期宿客不至》、徐凝《和侍郎邀宿不至》。有守歲辭舊的懷遠之情,如白居易《歲夜詠懷兼寄思黯》、牛僧孺《樂天夢得有歲夜詩聊以奉和》、盧貞《奉和劉賓客二十八丈歲夜詠懷》。有喜迎新正的共賀之情,如開成三年,白居易《新歲贈夢得》、劉禹錫《元日樂天見過因舉酒為賀》。會昌二年,白與洛陽令南卓唱和,有《喜入新年自詠》《酬南洛陽早春見贈》以賀新歲。也有對故郡的懷念之情,開成三年春,白作《憶江南詞三首》抒寫對杭州、吳宮的美好回憶,期待重游故地。劉作《和樂天春詞,依〈憶江南〉曲拍為句》以訴衷情。
1.推動唱和詩從和意走向和韻。如陳子昂《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仍采用傳統(tǒng)四言詩體,沿襲著六朝和意不和韻的體式。和詩的用韻大致分和詩、依韻、用韻、次韻四種類型?!痘奕昭绺呤狭滞ぁ吩诤晚嵣弦延兴黄?。唱詩用“華、家、花、斜”四字,劉友賢云:“春來日漸賒,琴酒逐年華。欲向文通徑,先游武子家。池碧新流滿,巖紅落照斜。興闌情未盡,步步惜風花。”[3]卷72:793用韻用字完全相同,在順序上,前兩句相同,后兩句相交。完全可視為用韻唱和,已有次韻意味。更具深意的是,和詩中,崔知賢用“華、霞、花、家”,陳子昂用“家、華、花、霞”,韓仲宣用“華、家、花、霞”,陳嘉言用“華、家、花、霞”,有三字與唱詩相同,可以視為用韻而和。若對此四詩進行單獨考察,前兩首用韻而和,后兩首完全可視為次韻之作。明人胡震亨曰:“盛唐人和詩不和韻,……至大歷中,李端、盧綸野寺病居酬答,始有次韻;后元白二公次韻益多;皮、陸則更盛矣?!盵9]卷3:25此論已為學界認可,在此似乎當重新審視。中唐河洛唱和在用韻上也有創(chuàng)變。如白居易《微之見寄與竇七酬唱之作本韻外加兩韻》,紀昀評曰:“和詩有此加韻之例,后人罕用?!盵10]卷42:1486
2.形成了唱和詩新的審美風味。在劉、白唱和群體的閑適風味之外,韓、孟唱和群體又呈現(xiàn)出雄奇怪異的審美風味。主要成員有盧仝、劉叉、皇甫湜等,他們求新求變,尚奇求怪。如韓愈《盧郎中云夫寄示送盤谷子詩兩章,歌以和之》云:“昔尋李愿向盤谷,正見高崖巨壁爭開張。是時新晴天井溢,誰把長劍倚太行。沖風吹破落天外,飛雨白日灑洛陽。”[2]卷7:813這種氣勢和想象,使人猶見太白風神。或以文為戲,寓莊于諧,空際盤旋,怪誕離奇。如盧仝《月蝕詩》、韓愈《月蝕詩效玉川子作(憲宗元和五年時為河南令)》。韓愈《辛卯年雪》云:“崩騰相排拶,龍鳳交橫飛。波濤何飄揚,天風吹幡旂。白帝盛羽衛(wèi),鬖髿振裳衣。白霓先啟途,從以萬玉妃?!盵2]卷7:774盧仝《苦雪寄退之》云:“云頹月壞桂英下,鶴毛風剪亂參差?!劦牢黠L弄劍戟,長階殺人如亂麻?!盵3]卷389:4388韓愈等人棄大道而覓羊腸,絕華筵而拾野疏,或用長篇大韻,鋪排形容,《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湜時為陸渾尉)》云:“山狂谷狠相吐吞,風怒不休何軒軒。擺磨出火以自燔,有聲夜中驚暮原。天跳地踔顛乾坤,赫赫上照窮崖垠。截然高周燒四垣,神焦鬼爛無逃門。三光弛隳不復暾,虎熊麋豬逮猴猿。水龍鼉龜魚與黿,鴉鴟雕鷹雉鵠鹍。燖炰煨爊孰飛奔,祝融告休酌卑尊,錯陳齊玫辟華園,芙蓉披猖塞鮮繁。千鐘萬鼓咽耳喧。”[2]卷6:684皇甫湜原唱無存,韓詩和韻,震蕩險澀,翻空出奇,奪人心魄。故清人趙翼曰:“韓、孟尚奇警,務言人所不敢言?!盵11]卷4:1173又或搜奇奪想,《和虞部盧四酬翰林錢七赤藤杖歌》云:“赤藤為杖世未窺……途經(jīng)百國皆莫識,君臣聚觀逐旌麾。共傳滇神出水獻,赤龍拔須血淋漓。又云羲和操火鞭,暝到西極睡所遺?!仗脮兠咭须粦簦w電著壁搜蛟螭。”[2]卷6:711詩人造語險怪,虛實相生,無中生有,把難得一見的赤藤杖寫得光怪陸離,令人心悸魂驚,體現(xiàn)出韓孟詩派的鮮明特色。這不僅發(fā)展了唐詩的表現(xiàn)技巧,更確立了新的審美風格。
3.豐富了唱和詩的表現(xiàn)形式。河洛唱和既有傳統(tǒng)的一唱一和、一唱多和,又有反復酬唱,組詩相和,如李紳《和晉公三首》等。不僅有同題共作、分韻賦詩,還有疊章聯(lián)句、多輪唱和。唱和的規(guī)模、體制不斷擴大,唱和次序更具創(chuàng)意,讓人眼花繚亂。如《會昌春連宴即事》,劉、白、王三人依次各賦一句,往復唱和,次序分明。開成二年,裴、白、劉聯(lián)句,有《度自到洛中與樂天為文酒之會時時構詠樂不可支則慨然共憶夢得亦分司至止歡愜可知因為聯(lián)句》。三人先各賦一句,以示相迎。然后裴、白各兩句寫吟詠游賞,再由劉唱裴和、白唱劉合,最后是裴、白唱而劉和。三人更相迭唱,反復摹寫洛下風光,抒寫游樂之歡,暢敘深厚友情。韓、孟聯(lián)句更喜用險韻硬語,元和六年,兩人在長安唱和傾箘倒廩,長篇大韻,鋪張揚厲,互不相讓,有《會合聯(lián)句》《城南聯(lián)句》等。在東都嚴格意義上的唱和流傳無幾,如《莎柵聯(lián)句》云:“冰溪時咽絕,風櫪方軒舉。(韓)此處不斷腸,定知無斷處。(孟)”[2]卷6:679韓之硬澀、孟之寒苦依然可見。這種異彩紛呈的聯(lián)句,將河洛唱和推向高潮,成為宋人心馳神往的洛下風流。
4.完善了唱和詩的表現(xiàn)功能。唱和詩的各種功用在河洛唱和中盡得彰顯。這些唱和詩或用于交際應酬,無論是官方應酬,還是個人私交,或夸贊重臣命官的功業(yè)德行,或寬慰友人的失意情緒,或溢美詩友的才藝等,不一定都是由衷之言,卻都能產(chǎn)生良好的社交效果,增進互信,貼近關系。此功能雖有歷史繼承性,但河洛文人運用得更加充分、嫻熟、自然,如劉、白與牛李兩黨成員之間的唱和等?;驗榱诵蓍e娛樂。河洛文人在留守、分司、歸養(yǎng)、致仕、終老洛陽期間,或以之作為政治生活的休閑調(diào)節(jié),或作為退隱生活的娛樂,在詩酒唱和中放松了身心。這種功能被劉、白為中心的文人群體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并形成河洛風流?;蛞庠谑銓懡髴选⒔涣髑楦?。無論是抒寫對友人、故土、舊居等的懷念之情,還是與知交、友人、親朋等分享快樂,抑或表達對權要名人的尊重仰慕之心等,皆能增進唱和者之間的感情,也使河洛唱和詩較之南朝更具情感深度?;蛞庥故驹娝?、逞才斗能。河洛文人往往以詩相仇,炫博逞富,在詩才上爭奇巧,在詩藝上斗尖新,以韻相難。既切磋提高了詩藝,也加深了彼此友情。除了劉、白等人眾多的聯(lián)句外,韓、孟文人群體唱和表現(xiàn)得更為突出。這些顯然既超越了前人,又影響到來者?;蜃非箫L雅審美。有時可能純粹出于審美需要,或登山、或臨水、或即席,觸景生情,感懷而歌。如寫景詠物唱和、游賞唱和等,有的風流儒雅,韻致悠長;有的硬語盤空,雄奇險怪。
綜上所論,唐代河洛文人群體唱和詩成為體察唐代政治變遷、文人心靈、文學發(fā)展、地域文化風俗等的一個重要窗口。它對宋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唱和行為產(chǎn)生了廣泛深刻的影響,尤其是河洛文人群體與吳中文人群體。前者有張齊賢、吳育、錢惟演、歐陽修、文彥博、司馬光、邵雍等人,后者有曾大父、徐師閔、元絳、周必大、楊萬里等人,從耆英會、同甲會、五老會、真率會、三老會等,皆可窺其端詳。筆者曾以白居易的宋代接受為視角,對此作過具體探討,此處不再贅筆。元祐蘇軾、蘇轍、黃庭堅等人承襲元、白,次韻酬唱,甚至往復八九,流入“以才學為詩”。于技巧更加純熟,于性情卻漸唱漸遠,未免為文造情。嚴滄浪謂“和韻最害人詩”[12]《詩評》:193,王弇州云:“和韻聯(lián)句,皆易為詩害而無大益,偶一為之可也。然和韻在於押字渾成,聯(lián)句在於才力均敵,聲華情實中不露本等面目,乃為貴耳?!盵13]卷1:962諸論對后世文人唱和詩的發(fā)展都不無啟示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