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婷婷
(江蘇省鹽城市大豐人民醫(yī)院心內科,江蘇 鹽城 224100)
高血壓屬于心腦血管疾病之一,在臨床中比較常見,同時也是導致老年人發(fā)生意外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1]。據(jù)相關研究指出,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發(fā)生率呈現(xiàn)出遞增趨勢,對于此需要做好護理干預,使血壓水平得到有效控制,避免心臟不良事件發(fā)生[2]。本文分析在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護理中應用綜合護理干預的臨床價值,報告如下。
從我院擇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36例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將其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18例患者中,男10例,女8例,病例擇取年齡49~77歲,平均(58.67±5.78)歲,病例擇取病程3~15年,平均(5.79±1.74)年;研究組18例患者中,男11例,女7例,病例擇取年齡50~78歲,平均(58.70±5.81)歲,病例擇取病程2~15年,平均(5.80±1.65)年;從一般資料組間對比結果來看,并無統(tǒng)計學差異。
對照組18例患者行以常規(guī)護理,為患者創(chuàng)造良好住院環(huán)境,保持病房整潔、干凈狀態(tài),定時開窗通風,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并監(jiān)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輔助患者開展血壓檢查、心電圖檢查等。研究組18例患者行以綜合護理干預,除常規(guī)護理內容之外,還涉及到以下護理措施:①健康教育。首先了解患者的實際情況,如過敏史、家族病史,并結合患者的學歷水平,通過有效方式開展健康教育工作,增加患者對疾病和治療知識的認識,使其依從性提高。向患者發(fā)放高血壓防治手冊,并開展知識講座,對患者服藥予以指導,涉及到用藥方法、劑量、時間等,另外發(fā)放定時服藥小盒,方便患者定時定量用藥。組織患者及家屬開展心健康大講堂活動,邀請科室高年資醫(yī)生共同針對高血壓的防治進行針對性講座,以增加患者對疾病認知的認識。②心理護理。以患者病程、病情為依據(jù),了解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情緒,并據(jù)此開展針對性心理疏導和安撫,以溫和的語氣、和藹的態(tài)度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給予其關懷和溫暖,使其不良情緒得到緩解,同時也取得患者信任,使其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工作。③飲食護理。對患者飲食給予指導,要求患者戒煙戒酒,同時禁食高脂肪類食物,日常飲食應以高蛋白、高纖維素、低鈉食物為主,并堅持少食多餐的進食原則。④運動護理。護理人員以患者實際情況為依據(jù),并結合患者的日?;顒又贫ㄟ\動計劃,囑患者最好在午后進行運動,特別注意的是,冬季、清晨不適宜運動,另外在運動過程中需要做好監(jiān)護工作,如果出現(xiàn)不適癥狀應及時停止,并在原地休息,待不適癥狀均消失之后才能起身,另外運動方式的選擇應以散步、慢跑、游泳、打太極拳等有氧運動為主,注意控制運動時間以及運動量,每次運動時間控制在20~30分鐘。⑤病情監(jiān)控。護理人員需要定時對患者各項生理指標進行測定,如血壓、心率等,另外還需要對各項檢測結果進行記錄,如果發(fā)現(xiàn)異?,F(xiàn)象,應及時向醫(yī)師報告,并輔助醫(yī)師做好急救處理工作。
對兩組護理干預前后收縮壓、舒張壓進行分別測定,并對兩組心臟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進行統(tǒng)計,涉及到心臟梗死、心律失常以及猝死。
利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7.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通過(±s)表達,用t值檢驗,計數(shù)資料通過(%)表達,用x2檢驗,若P<0.05確認組間數(shù)據(jù)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從血壓水平上來看,護理干預前,研究組收縮壓為(148.63±10.82)mmHg,舒張壓為(98.14±8.48)mmHg,對照組收縮壓為(148.59±10.91)mmHg,舒張壓為(98.63±8.47)mmHg;護理干預后,研究組收縮壓為(128.58±8.47)mmHg,舒張壓為(80.17±5.16)mmHg,對照組收縮壓為(136.46±10.71)mmHg,舒張壓為(90.74±5.41)mmHg;護理干預前兩組收縮壓以及舒張壓對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護理干預后兩組收縮壓以及舒張壓均下降,研究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從心臟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來看,研究組1例心臟梗死,無其他心臟不良事件,對照組3例心臟梗死、2例心律失常、2例猝死,研究組心臟梗死以及心律失常、猝死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高血壓發(fā)病率高,而且容易出現(xiàn)致殘和并發(fā)癥,容易與其他疾病合并出現(xiàn)。通常情況下,高血壓早期無明顯癥狀,因此不容易發(fā)現(xiàn),確診之后患者需要通過終身用藥的方式控制疾病,而這也給患者造成一定誤區(qū),即過分注重用藥治療,而忽視非藥物因素對疾病的影響。實際上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防治的關鍵在于控制非藥物因素[3]。對于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來說,要想提高其生活質量,則需要有效控制血壓水平,藥物控制雖然可以取得良好效果,但如果其他因素未得到有效控制,則病情容易反復,甚至產生嚴重后果[4]。本次研究中,針對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行以綜合護理干預,并與常規(guī)護理作對比,結果顯示,護理干預后研究組收縮壓和舒張壓均低于對照組,同時研究組心臟梗死、心律失常、猝死等心臟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說明綜合護理干預的應用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壓水平,使心臟不良事件發(fā)生率降低。綜合護理干預不僅具備全面性特點,同時也具備系統(tǒng)性優(yōu)勢,其利用健康教育、心理護理、飲食指導、運動護理等方面內容,提高患者的健康認知程度,緩解不良情緒,使其不良生活習慣得到糾正,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發(fā)展。對于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來說,有效護理干預措施不僅可以使其不良情緒得到改善,還可以使生活質量得到提升,對患者而言有重要意義。據(jù)相關研究指出,綜合護理干預在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可以取得顯著效果[5]。同時相比于常規(guī)護理,綜合護理干預更加人性化,與患者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相符合,臨床效果更佳。
在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護理中應用綜合護理干預的不僅可以有效控制血壓水平,還可以避免心臟不良事件發(fā)生,臨床價值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