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史學品牌誕生于2010年前后,是從“新史學&多元對話系列”這套叢書開始的,基于回答如下問題:如何把新的史學研究方法運用到中國學者的研究中去?我們需要以什么作品和實踐來呼應新史學的挑戰(zhàn)?在此基礎上,經(jīng)過近十年積累拓展為多個系列,著力發(fā)掘青年學人與開拓史學議題,在學術界、出版界引起了較好的反響,成為學術圖書品牌化的一面旗幟。未來,新史學品牌會著力推動史學品牌的社會傳播,加強學術的普及化,塑造更加精彩的歷史閱讀氛圍。
【關? 鍵? 詞】新史學品牌 ;“新史學&多元對話系列” ; 青年學人;學術普及
【作者單位】譚徐鋒,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中圖分類號】G239.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0.20.002
很多人問我,“新史學”這一品牌是如何來的?我都強調必須回到2000年前后的學術與文化氛圍。
當時,學界對于史學研究的反思相當強烈,文學研究、哲學研究也試圖向歷史靠攏,以至于有人擔心史學會被蠶食。不過,史學不少同仁的心態(tài)相當開放,愿意嘗試甚至爭論一些重要的命題。比如就我印象所及,對于什么是社會史,就有多次討論,盡管沒有得到什么具體的結論,但引發(fā)了后續(xù)的研究,將研究方法與領域引向深入。
其實,自梁啟超先生1902年提出“新史學”這一概念以來,真正落到實處的時間并不是很長。由于各種原因,到改革開放以后,才慢慢以社會史、社會文化史的名義在大陸有了較為深厚的積累。不過,這里面也存在不小的問題,就是并非把社會史當作一種方法,而是更多當作一種研究領域,無形中有著自我設限。
一、“香山論劍”
2002年,梁啟超提出“新史學”概念的百年之際,梁啟超曾外孫、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楊念群教授召集歷史學、社會學、人類學、文學、法學等學科的知名學者匯聚香山,探討多學科交叉的背景下,歷史學如何與社會科學展開對話的問題。會址選在香山梁啟超墓附近的臥佛山莊。開幕式形式自由,松散地環(huán)繞梁墓憑吊一番,周圍山林擁翠,樹影婆娑,頗有紀念的意味。參會者進入臥佛山莊的四合院,迎面而來的是楷書名家張志和的巨幅書法,上書梁啟超先生《新史學》一書中的名言,“歷史者敘述人群進化之現(xiàn)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算是對這位中國新史學首倡者的致敬。會場上,各路人馬展開了激烈的討論甚至爭論,人稱“香山論劍”。會議論文集和討論記錄形成厚厚的兩大本,在青年學子中間傳誦一時。
作為大會的召集者,楊老師以為,“史學在很大程度上被壓抑了” 。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由西方渡來的人類學、社會學等社會科學,及其對新文化史、歷史記憶、全球史、圖像史和歷史書寫的關注,給歷史學帶來很大沖擊。在這個當口,歷史學需要以新的研究方法,或者說方法論的自覺反思對此做出回應。不過,“香山論劍”提出了問題,但沒有立即解決問題:如何把新的史學研究方法運用到中國學者的研究中去?我們需要以什么作品和實踐來呼應新史學的挑戰(zhàn)?我們當時想到的是,是以新方法和新思路來撰寫論著,進而形成叢書,將新史學這一理念貫徹到研究工作當中,于是有了“新史學&多元對話系列”這一套叢書的出版。
“新史學&多元對話系列”這套叢書由楊念群教授主編,首先推出的是他自己的《再造“病人”——中西醫(yī)沖突下的空間政治(1832—1985)》和王笛教授的《街頭文化——成都公共空間、下層民眾與地方政治(1870—1930)》。前者試圖探討晚清以來中國人如何從“常態(tài)”變成“病態(tài)”,又如何在近代被當作“病人”來加以觀察、改造和治療的漫長歷史,“治病”已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醫(yī)療過程,而是變成政治和社會制度變革聚焦的對象,個體的治病行為也由此變成群體政治運動的一個組成部分。作者從醫(yī)療史與社會史的角度入手,揭開了一片新天地。后者以其在學術的重要性和原創(chuàng)性、深入的研究、方法的精湛、論證的力度,以及對城市史研究領域的重大貢獻,于2005年榮獲兩年一度的“美國城市史研究學會最佳著作獎”。
兩本書的推出,吸引了眾多的學術目光,使得這套叢書的起點很高。不過如何延續(xù),其實經(jīng)歷了不短的徘徊期。對于叢書的延續(xù),當時讓人躊躇很久。一個契機是,吳飛教授關于華北某縣的書稿來到了我們案頭,如何操作?把人類學的東西放進去合適嗎?當時,有人是猶豫的,我則覺得既然是多元對話,人類學不是最為重要的維度之一嗎?有何不可呢?于是,叢書第三本就是吳飛教授的《浮生取義——對華北某縣自殺現(xiàn)象的文化解讀》,將人類學的角度引入,真正實現(xiàn)了叢書名的“多元對話”,讓讀者看到了更豐富的角度。
此書的設計邀請了著名設計師蔡立國先生擔綱,他不負所托,將華北鄉(xiāng)村的蒼涼感與本書相關內容結合,封面一出,很多人贊不絕口。這一本書的推出,也讓我們的推廣方式發(fā)生了變化,開啟了新史學沙龍的活動系列。更要緊是,當時吳飛教授還是三十出頭的年輕人。這讓我們意識到,新史學其實應該有一個吸引與爭取優(yōu)秀年輕作者的傾向,借助他們的銳氣與才氣勾勒出不一樣的學術景觀。
二、板凳一坐十年冷
當下有不少學術叢書,學術叢書的出版有很多模式,標準與速率不同,效果也就有很大的差異。
對于“新史學&多元對話系列”,我們力求寧缺毋濫,不為追求數(shù)量而犧牲品質,為了好的書稿愿意默默守候?!坝幸槐咀鲆槐荆髡呤钦l,哪門哪派,都不重要。我們做了長期的準備,堅持個二十年,不信不能成為一種現(xiàn)象,在當代史學史上被記上一筆。”這是楊老師這些年給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因為都有著精益求精的追求,這也成為我們天生的一種愿景,與時風逆向而行。
現(xiàn)在學術研究與學術出版既是最好的時代,也可能是最壞的時代。最好的時代,是說學術資助很多,學者能夠得到的資源比此前多;最壞的時代,是說很可能給了資助,就需要盡快見成效,盡快有成果,盡快出書,而相對急躁語境下的學術成果,就可能不那么靠得住。慢工出細活,在學術研究這一行當,可謂至理名言。
每當看到出版市場很多叢書滿坑滿谷地出現(xiàn)時,我們除了警惕,還是警惕。因為我們知道,真正厚重的作品絕對不是玩人海戰(zhàn)術可以計日程功的,所以“新史學&多元對話系列”這套叢書顯得尤其慢,至今十三年,也才出到20多種,近乎每年兩種的節(jié)奏,有的年份因為耐心等候作者交稿,甚至顆粒無收。然而在我們看來,這都是值得的,靜待一本力作的交稿與誕生,也是一段美好的回憶。
這里面無疑是想塑造一種風氣,就是寧缺毋濫,寧恨勿悔。比慢,比誠,比實,相對于驟然而起的學術景觀,我們更愿意做一個手藝人,相信好的學術研究往往不是學術速成,更不可能是人海戰(zhàn)術所能奏效的。
三、與青年學人共同成長
有次應武漢大學歷史學院魏斌教授的邀請,在珞珈山分享學術出版心得,剛剛成為正教授的胡鴻專門提到,某一個早上接到我的約稿電話,很是激動了一下。這一細節(jié)我記得很清楚,他當時很詫異。新史學這套文庫得到了很多前輩的大力支持,這是我們極為感激的。但是最為重要的是,我們對年輕學者非常關注,時刻準備注意他們的發(fā)表,試著將他們的不少想法轉化為學術作品,因為這是一個最有生命力與成長空間的群體。
“新史學&多元對話系列”里面吸納了不少年輕學者的作品,很多是這些學者的博士論文或第二本書。其中可見的是,張藝曦《陽明學的鄉(xiāng)里實踐——以明中晚期江西吉水、安福兩縣為例》、李碧妍《危機與重構——唐帝國及其地方諸侯》、胡鴻《能夏則大與漸慕華風——政治體視角下的華夏與華夏化》、胡恒《皇權不下縣? ——清代縣轄政區(qū)與基層社會治理》、徐前進《一七六六年的盧梭——論制度與人的變形》、仇鹿鳴《長安與河北之間:中晚唐的政治與文化》、周健《維正之供——清代田賦與國家財政(1730—1911)》。這些作品以其新穎的視角、清新的文風,讓我們感受到年輕學人的魅力,也受到國內學界乃至文史愛好者的追捧。
我們后續(xù)待出的作品中,還有很多年輕人的作品,如果不是過于挑剔,我相信,這些作品會逐漸延伸成一條足夠豐富的脈絡,讓我們看到當今中國史學界的新鮮力量。關注年輕學者,正好比我們是一個年輕學術出版品牌一樣,是期待能從無限可能中汲取智慧,不僅僅是做學術園地的守株待兔者,而是進入學術場域,將有待深入開采的學術作品進行深度的耕耘,甚至允許一些試錯,鼓勵更多人嘗試新視角,與他們共同成長。這樣的努力越多,或許中國史學的前景才會更加遼闊。
四、由一到多
“新史學&多元對話系列”著力開辟了一些新的史學領域,深度介入社會史、文化史、醫(yī)療史、身體史、情感史、環(huán)境史、概念史等領域。截至2020年3月,“新史學&多元對話系列”已出21種圖書,數(shù)量并不算大,但每本都有亮點,學術質量都比較過硬,每本都能重印,甚至銷量數(shù)萬冊。在學術類圖書中,這一系列的市場表現(xiàn)堪稱出色。
代表性作品如楊念群教授《再造“病人”——中西醫(yī)沖突下的空間政治(1832—1985)》一書揭示出,“東亞病夫”的稱謂既是中國人被欺凌的隱喻,也是自身產生民族主義式社會變革的動力。因此,“治病”已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醫(yī)療過程,而最終演變成政治和社會制度變革聚焦的對象。該書在當代中國醫(yī)療社會史領域具有開創(chuàng)之功,曾被中國27家媒體評為2006年度十大好書,不但在大陸學界廣受好評,還將由Peter Lang出版社推出英文本。
黃興濤教授《重塑中華——近代中國“中華民族”觀念研究》將傳統(tǒng)的精英思想史與新文化史的方法結合起來,對近代中國“中華民族”觀念的孕育、形成、發(fā)展及其內涵做了細致梳理和深度闡釋,登了近五十個榜單,被譯為數(shù)十家媒體年度好書,作者還為此被《中華讀書報》評為年度學者。
胡鴻教授《能夏則大與漸慕華風——政治體視角下的華夏與華夏化》成為《經(jīng)濟觀察報·書評增刊》的年度十大好書。該書被《中華讀書報》《新京報》等媒體評為年度十大好書,英文版將由美國BRILL出版社推出。
王東杰教授《聲入心通——國語運動與現(xiàn)代中國》考察清末以來的國語運動,考察了其與國家建構、文化理想、地方觀念、階級意識等范疇的互動,是一項非常扎實的研究,被《新京報》評為年度十大好書。
然而,史學出版的天地遠遠不止于此。史學研究風格不同,只要言之有據(jù)、言之有物,皆可謂好作品,為此,我們將“新史學&多元對話系列”擴展為“新史學文庫”,形成了八套叢書?!靶率穼W文庫”并不只“新史學&多元對話系列”這一個系列。在十余年的運作過程中,我們投入極大熱情,不斷伸展選題觸角,相繼推出多個子系列:“中華學人叢書”(覆蓋了更多樣的研究取向和史學流派,出版羅志田教授《道出于二:過渡時代的新舊之爭》、桑兵教授《清末新知識界的社團與活動》等圖書);“新史學文叢”(收入“長論文”性質的作品及史學名家隨筆集,出版黃興濤教授《“她”字的文化史:女性新代詞的發(fā)明與認同研究》(增訂版)、侯旭東教授《寵:信-任型君臣關系與西漢歷史的展開》等);“新史學譯叢”([日]丸山真男《福澤諭吉與日本近代化》、《中國文學中的孤獨感》等);“法國大革命史譯叢”([法]古斯塔夫·勒龐《法國大革命與革命心理學》、[美]譚旋《路易十六出逃記》等);“新史學紀事”(《章開沅口述自傳》等);“民國北京史叢書(《北京的洋市民:歐美人士與民國北京》等)”……這些系列都有很多后續(xù)作品有待出版,如“中華學人叢書”已出版有38種,在學術界樹立了較好的口碑,后續(xù)還有40種作品有待出版。我們期待以更加豐富的內容與形式,全方位呈現(xiàn)史學研究的魅力,進而拓寬讀者的歷史視野。
五、新史學的未來
中國出版現(xiàn)在已經(jīng)進入一個相對飽和的狀態(tài),需要做的是如何提升出版品質與服務效率。新史學所設想的,其實是要做一做減法,在量上做減法,而在如何推動一本書更好地進入讀者的視野這一層面,則要做加法。
今后需要努力的除了夯實既有基礎,我們還會嘗試非虛構作品的推動,尤其是原創(chuàng)的輕學術作品。除了在學術界內部發(fā)掘,可能更需要廣義的文史學者參與進來,圍繞一些重要命題、人物、事件展開,撰寫一般讀者喜愛的歷史作品,為歷史知識的普及奠定一些根基。這不僅是擴大銷量,而且更重要的是傳播新鮮的學術理念,讓更多讀者感受到精彩研究的魅力,進而提升我們的學術品鑒力。與此同時,我們也在拓展新史學的邊界,將譯叢、文叢與傳記納入,使得這一不斷推陳出新的理念能夠更加豐滿。
作為學術出版者,我們在研究態(tài)度上要嚴謹,但是在傳播形式上卻不應故步自封。我們應更加開放,最大限度去擁抱多介質,不僅是線下圖書沙龍的分享、社交媒體的編讀互動、圖書的數(shù)字化,而且還包括傳播、宣傳的視頻化,多拓展線上分享與討論,吸引更多人關注史學新知識,培養(yǎng)歷史思維。只有更多人關注歷史,才可能把歷史之門打開,進而豐富我們對世界和自我的認知。這一努力,應該能夠突破很多傳播上的壁壘,將學術出版的空間拓展得更加開放。
歷史學是中國學術研究最有成就的學科之一,而國人對歷史又有著天然的興趣,所以如何將推動學術發(fā)展與傳播史學新知結合起來,可能是我們下一步努力的方向,這不僅是技術問題,也涉及我們自身的表述策略。歷史學應該成為一種思考方式,而不僅是歷史知識的積累和記憶,也遠遠不是所謂記誦之學。尤為要緊的是,如何更加客觀地看問題,更加歷史地研究問題、面對問題,使我們更加多元地認識歷史與社會,其實可以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我一直深深感到,一方面學者有史學與知識界愈發(fā)邊緣化的擔憂,但另一方面一些學者本身只是叫嚷與抱怨而已。其實,作為史學家參與整個社會的文化建設有著天然的優(yōu)勢,如果沒有充分的參與意識,而是作壁上觀,偶爾哼哼唧唧,這似乎對改變我們的文化氛圍毫無幫助。期待通過我們扎實而有效的付出,改變我們的文化空間,進而讓歷史研究變得更有活力。好在未來還有足夠豐富的時間,而新史料的拓展也變得越發(fā)寬廣,有心人完全可以悠游于歷史之海,而新史學則甘愿作一永恒的路標,與讀者和學者一起守候在至臻之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