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穎
深圳海關通過實施青年理論學習研究工程,構建以理論學習為基礎、青年干部為主體、研究和解決問題為導向、政產學研用協(xié)同的青年人才綜合培養(yǎng)體系,為強化青年干部理論武裝,打造高素質人才隊伍探索出一套系統(tǒng)化解決方案。
加強組織推動,搭建高標準平臺。一是建立青研組,把理論學習抓牢。由政治部下發(fā)指導意見,在各部門單位成立青年理論學習研究組,定期組織青年干部開展理論知識學習、業(yè)務現(xiàn)場觀摩、跨課題交流等研學活動。二是堅持以上率下,把課題研究管住。由各部門單位指定一名領導干部擔任青研組組長,牽頭青研組工作,做好任務分工、落實研學督導,并為理論研究提供場地、經費等條件支持。三是精選理論導師,把青年干部教好。在全關范圍挑選一批政治過硬、業(yè)務專精、具有課題研究經驗的優(yōu)秀干部擔任理論導師,實行研究課題導師負責制,并根據(jù)課題評審結果考評其工作。
抓好理論研究,創(chuàng)新高水平成果。一是抓學習提升,打造“高起點”。建立“青年人自主學、青研組互相學、培訓會集中學”三級學習機制,邀請專家教授開展專題輔導講座、培訓會及課題一對一指導,將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始終。二是抓結對攻關,推動“高效率”。以理論導師為核心、研究課題為單元建立“導師+學員”課題組團隊,共同開展課題攻關,發(fā)揮課題組團體作戰(zhàn)、攻堅克難的整體性優(yōu)勢。三是抓課題評審,實現(xiàn)“高水平”。建立課題成果“初評、復評、終評”三級評審機制,創(chuàng)新“成果展示、亮點解讀、團隊答辯加論文書面評審”的“3+1”綜合評審模式,促進理論研究價值彰顯、亮點突顯、成效明顯。
建立轉化機制,促進高質量發(fā)展。一是建立上報推薦機制。各職能部門主動對接評選出的優(yōu)秀研究成果,將匯總的好經驗好做法及時報送上級部門,為復制推廣爭取試點,并定期跟蹤轉化效果,推動研究成果促中心、提質效。二是建立培育孵化機制。跟進指導未能入選最終評審但具有潛在價值的培育課題,實現(xiàn)成果迭代、質量升級。三是建立研用結合機制。引導一部分課題在研究過程中先行先試,對其提供資金、平臺等要素支持,建立“邊研究、邊應用、邊改進”的研用結合模式,促進理論成果提前轉化、取得實效。
注重全面提升,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一是發(fā)揮主體作用讓青年有為。充分發(fā)揮青年干部在理論學習、選題研究上的自主性及在論文撰寫、展示答辯中的能動性,培養(yǎng)“勤于學、敏于思、善于做”的復合型人才。二是完善激勵機制讓導師有“榮”。在啟動儀式和成果評審會上,通過為導師頒發(fā)聘書、集體宣誓、導師亮點解讀、上臺領獎等環(huán)節(jié)設置,營造學術氛圍,增強理論導師的身份認同感、榮譽感。三是建立推薦制度讓人才有位。采用各部門單位推薦、政治部審核的方式,評選表現(xiàn)突出的課題組成員作為“青年理論學習標兵”,建立“青年理論學習研究人才庫”,作為評優(yōu)評先和選人用人的重要參考。
青研工程實施一年多來,實現(xiàn)“三個突破”。一是理論創(chuàng)新突破,形成理論研究課題成果105項,其中5項成果獲總署試點認可。二是人才培育突破,評選青年理論學習標兵23名,青年理論創(chuàng)新能力顯著增強。三是成果轉化突破,部分課題成果初步釋放轉化紅利,累計為企業(yè)減免稅費4000萬元、每年節(jié)省進出口成本達1.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