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白蒲高級中學
陶淵明并不是不想做官,少年時的陶淵明像古代大多數(shù)知識分子一樣產(chǎn)生了大濟蒼生的理想抱負,擁有不屈于命運、敢于同天斗的雄心壯志。他的理想是實現(xiàn)他的“猛志”,與精衛(wèi)、刑天等英雄人物流芳千古。
“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園日涉以成趣”“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有的歡樂是劫后余生的慶幸,有的是久別重逢的親情的撫慰,有的是樂天安命的自我安慰。但這些遠遠不能真正治愈陶淵明心靈上的千瘡百孔。
放棄理想的詩人內(nèi)心是痛苦的,是理想信念毀滅的崩潰無奈之舉,是無可奈何不得已而求其次的選擇?!斑_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边@種認識越清醒,決定越?jīng)Q絕,失望就越徹底?!拔也荒転槲宥访祝垩蜞l(xiāng)里小人”是他辭官的直接原因,但根本原因是“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聘”。整個社會,整個時代,沒有人理解,無人想解,無人能解。這種痛苦和孤獨在他與官場訣別之初應(yīng)當更加強烈。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陶淵明對自己誤落塵網(wǎng)痛心疾首,迷途知返,“自免去職”,不是貶黜,是主動離職,是主觀上對蕓蕓眾生的世俗生活的摒棄,選擇放棄世俗,就選擇了孤獨。
“或棹孤舟”,“懷良辰以孤往”,我們從多處看到他形單影只,寂寂而行。
“門雖設(shè)而常關(guān)”,“請息交以絕游”。其實也不是必須那么孤獨,只是不愿庸俗。他關(guān)閉了大門和心門,選擇了孤獨。
“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边x擇一個人飲酒,目的是,說服自己要快樂,表現(xiàn)自己的開心,但終究還是輸給了自己的內(nèi)心。因為這是時代所帶給他的無藥可醫(yī)的孤獨。
孤獨是智者的獨歡,孤獨的盡頭是自由。
西哲叔本華說:一個人只有在孤獨的時候才能成為自己。他若無法享受孤獨,就不會喜歡自由,因為只有在孤獨的時候,他才是真正自由的。
自由之境,并非遙不可及,“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它可以是獨處時的一杯酒;“云無心以出岫”,它可以是日暮時的一片云;“鳥倦飛而知還”,它可以是一幅倦鳥歸巢圖……
陶淵明流連于大自然的萬物中,它讓我們在孤獨至微的境地中澄懷觀道,反省自己的靈魂,探究生命的本源,思考人生的意義,并在糾結(jié)與痛苦中自我救贖,最終超脫。
他來到田園,變成了一個自由的人,獨立人格得到自由的伸展。雖處孤悶,也得自在;雖宿孤寂,也得自洽;雖游孤境,也得自由。生活的滋味,往往從孤獨中可以尋得。獨樂,是不為孤悶所困,也有心靈的充實。獨醒,是不為眾樂迷惑,也有生命的自由。
這只歸去的鳥,充分享受著田園寧靜安謐自由的歡樂,那里再也沒有爾虞我詐,也沒有處心積慮,那一切的藩籬都已拆除;再也沒有那種擔驚受怕的惶恐和向鄉(xiāng)里小人折腰的不堪,而只有那煢煢特立之人格。
蔣勛說:孤獨是生命飽滿的開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名叫孤獨的花園。別人進不來,自己出不去,自己在花園里看花開花落……在這座花園中,我們賞玩它的陽光、雨露、草木,在抵抗了生命中所有的困境之后,擷走那屬于自己的孤獨之花,飽滿而璀璨。
“獨愴然而涕下”是一種悲古的孤獨,“獨坐敬亭山”是一種悠閑的孤獨,“獨釣寒江雪”是一種清寂的孤獨,“楊柳岸,曉風殘月”是一種凄涼的孤獨,“對影成三人”是一種高潔的孤獨,而我最喜歡陶淵明“悠然見南山”的那一種恬適的孤獨。
心游孤境,無上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