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義烏市星光實驗學校 張 沛
馬卡連柯說:“一所學校如果沒有良好的德育教育,就是在向社會輸送廢品。”德育教育對人良好品德的形成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培智學校屬于特殊教育,培智兒童的智力障礙是明顯的。具體表現(xiàn)在智力損傷嚴重,行為緩慢,理解能力跟不上,記憶能力差,言語表達存在障礙等。為了讓培智兒童能夠健康地回歸生活,德育教育就顯得十分重要。
培智學校屬于特殊教育學校,在培智學校開展德育教育應該遵循培智學生特點。教師要掌握培智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對于培智學生獨有的行為、獨有的“語言”,我們要學會理解。我們知道,特殊教育學校中的特殊學生障礙種類各不相同,而且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也千差萬別。所以,培智教育學校在開展德育教育時應該根據(jù)培智學生個人的實際情況進行。首先,把培智學生的德育教育融入到《個別化教育訓練方案》中,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其次,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德育教育,讓學校每一個教師把德育教育融入到自己的課堂中,從而潛移默化地進行德育教育。例如,在語文課堂中學習《認識人》時,就滲透基礎性的道德認識;在體育教學中,讓培智學生在互相幫助中體會友誼與團結的力量;在美術課堂中,讓他們認識到我國源遠流長的繪畫歷史,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感。教學實踐表明,把德育滲透到平時的各科教學中去,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還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有利于學生樹立獨立自強的人格。
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們知道,培智兒童在社會生活與家庭中常常會受到某些冷落或歧視,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樣享受生活的溫暖,這在一定程度上會讓他們的缺陷程度加重。他們膽小而任性、蠻橫而無理,常常表現(xiàn)出一種防衛(wèi)的心理或姿態(tài)。自信心的不足,自卑心理的產(chǎn)生,都嚴重影響了培智兒童的學習與生活。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必須以滿腔熱情來實施關愛教育,對他們充分地理解與信任,促進他們的智力發(fā)展,并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讓不良行為習慣慢慢淡化。例如,在學唱《我們愛老師》這首歌時,就先與他們交流:“你喜歡老師嗎?為什么喜歡呢?”這樣簡單的問題能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每個學生都能說出自己喜歡老師的原因,或喜歡哪一個老師,原因是老師幫我穿衣服、教我畫畫、唱歌等。當學唱完這首歌曲后,再提出問題:“這首歌好聽嗎,你最想唱給誰聽?”“唱給老師聽!”他們不假思索地回答。通過實施關愛教育,幫助學生養(yǎng)成尊重老師、遵守紀律等習慣。
德育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潛移默化地進行。培智學校要借助各種活動促進培智兒童個性的發(fā)展,利用節(jié)日等契機,讓培智學生參與其中。如在助殘日開展的文藝匯演中,組織他們跳《左手右手》這個舞蹈,其中有“在困難來臨的時候,請你舉起你的左手,左手代表著方向,它不會向困難低頭……”這樣的歌詞,通過聲情并茂的音樂與舞蹈動作,讓他們在舒緩的音樂中穩(wěn)定情緒、陶冶情感、樹立自信,從而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不僅如此,舞蹈還能鍛煉學生的體質,幫助他們訓練肢體的協(xié)調(diào)性。他們在舞蹈中聽著優(yōu)美的音樂,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感受音樂藝術形象,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領略了歌曲的內(nèi)涵,就能夠培養(yǎng)培智兒童獨立自強的個性。無數(shù)的教育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在培智學校中開展德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德育教育不僅能讓學生學到很多知識,還能讓培智兒童的思維和情感得到進一步的升華,從而有效地促進他們的個性發(fā)展。
現(xiàn)代教育理論告訴我們,德育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靈魂。眾所周知,學校是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徑。因此,學校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在未成年人的人格發(fā)展與品格形成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培智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們需要不斷優(yōu)化德育教育形式。通過開展校內(nèi)與校外等活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如社會實踐活動、娛樂活動等,如通過課外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而社會實踐活動可以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在德育教育中,經(jīng)常開展課外實踐活動能幫助培智學生更好地了解社會,培養(yǎng)他們對社會的積極感情。實踐證明,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學生之間可以更加友好地相處。同時,還增強了學生的勞動意識、科學意識與遵紀守法意識等。在此基礎上,還開展征文比賽活動來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如在開展《給父母的一封信》征文比賽中,讓他們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愛,以及生活的艱辛。這樣,不僅培養(yǎng)學生積極進取的精神,也從中學會了感恩。
總之,在培智學校開展德育教育對促進培智兒童健康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知道,培智學校的教育對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這就需要教師充分掌握培智學生的特點,并把德育工作滲透到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唯有這樣,才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培智兒童的心靈,從而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