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通州小學 王鈺玲
英語繪本具有畫面唯美、色彩豐富、句式反復、富有韻律且寓意深遠等教學優(yōu)勢,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實現(xiàn)英語啟蒙教學的有效性。通過繪本閱讀,學生在認知學習、語言發(fā)展、人格涵養(yǎng)、審美情趣與語言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等方面都能有所成長,可以說,繪本是最貼近小學生內心世界與精神世界的閱讀材料。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可以在主教材的基礎上,適當?shù)厝诤现黝}相近、具有教學意義的繪本故事,借助繪本的力量促進英語教學的情境化、生活化,深化學生在閱讀中的參與、感受與實踐,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我們可以嘗試以繪本為媒介,拉近教學內容與學生精神、學生生活實際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在英語教學中找到共鳴,找到樂趣,點燃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表達、自主創(chuàng)造的積極性。在此,我將就如何將主教材與繪本教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并結合入境、融境與悟境這三個過程,談談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幾點看法。
繪本,也就是圖畫書,它是一種以圖文交織的故事呈現(xiàn)方式,繪圖與文字同樣靈動,起著訴說故事的作用,因此,除了故事主線,繪本的故事情境顯得更加生動具體,富有感染力,在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上有著得天獨厚的教學優(yōu)勢。在語篇教學時,我們就可以巧妙地插入繪本故事,以繪本故事創(chuàng)設更加原生態(tài)的、有活力的語言情境,以故事讓語境變得更加具體生動,讓語言任務變得更加明確有意義,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讓學生輕松地走進課堂,走進故事,走進情境。在鮮活的故事語境、輕松的話題氛圍中,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實現(xiàn)教學的無痕過渡,發(fā)揮繪本故事在情境化教學中的優(yōu)勢。
如在教學譯林版五年級下冊《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這單元“Story time”時,我在教學設計中,就嘗試以“doing housework”為主線巧設活動貫穿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并在教學過程中,融合繪本故事《Five Little Monkeys W ith Nothing to Do》,以五只可愛活潑的小猴子,營造出充滿生活化、童真化的閱讀氛圍,引導學生跟著語篇及五只小猴子,一起“doing housework”,創(chuàng)設了幫助父母洗碗、洗菜、整理書桌等實踐任務,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化身小猴子,快樂地進入到本課的主題閱讀中,實現(xiàn)文本與故事的交叉閱讀。在這個過程中,我明確教學主題,在主題語境的基礎上,將語篇教學與繪本故事整合在一起,引領學生在讀繪本的過程中走進主題,在讀語篇的過程中輸出教學內容,深化理解,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整合語篇與故事,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在這個過程中,繪本故事對于情境的創(chuàng)設以及學生的入境體驗都起到了推動的重要作用。
美國教育心理家布魯納在闡述閱讀時曾這樣說:“一開始,教師得先為兒童讀故事,慢慢地,用比較戲劇化的方式,來呈現(xiàn)整個作品?!逼鋵?,這也給我們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指明了方向,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遵從兒童的心理特征,從貼近學生內心世界的故事著手,把閱讀變成一個讀故事的愉悅過程。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我們可以將繪本有機地融合在主題教學之中,以繪本為背景,在活動之中巧妙地融合繪本故事,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豐富學生的語言實踐,讓閱讀教學更飽滿,讓閱讀活動更多元,更有趣。
如在教學譯林版五年級上冊《Unit 7 At weekends》這單元“Story time”時,我在教學過程中,融合了繪本故事——《Zob is bored》。在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中,我向學生介紹了新朋友——Zob(外星人佐伯),引領學生一起探究“Zob has a very busy schedule.”在這個過程中,我利用思維導圖,將他的schedule以“week”為核心,分為“weekdays”和“weekends”。通過探究“W hat does he do at weekdays(on Monday/Tuesday/W ednesday/Thursday/Friday)?”復習之前我們學習過的工作日的表達方式,在“W hat does he do at weekends?”的探究中,順利過渡到我們語篇內容的學習,在busy和bored的鮮明對比中,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如何讓每一天都過得充實而有意義。在主教材教學的基礎上,融合主題相同或語言點相同的繪本故事,能夠給語言實踐任務的設計注入新的活力,讓原本機械化的語言訓練變得生動飽滿,為構建情境化英語課堂加分。
繪本故事雖然句式簡單,內容不多,但卻有著深遠的哲理與寓意,值得我們去探究、去拓展、去討論。在閱讀教學中,我們可以在單元主題討論的基礎上,以繪本為切口,就某個話題或是某個觀點進行深度剖析與探討,以此升華閱讀主題,提升閱讀品質,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閱讀之中,以故事為媒介,讓他們有更多自己的閱讀體驗,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自我參與、自我感悟。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善于去挖掘主教材與繪本故事中的內在含義,引導學生通過角色扮演、主動發(fā)現(xiàn)、情境游戲等形式,去感知故事的內在含義,讓學生在讀完之后有所感悟,有所收獲。
如在教學譯林版六年級下冊《Unit 1 The lion and the mouse》這單元“Story time”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不能以貌取人,同伴間應互幫互助”的深意,在拓展閱讀中,我為學生帶來了充滿溫情的繪本故事——《The Tiger W ho Came to Tea》。在這個故事閱讀中,我巧妙地運用彩泥和玩具等實物,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將老虎來喝下午茶時吃光的東西逐一呈現(xiàn)出來,在這個充滿想象和溫情的故事體驗中,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老虎要吃人”是大人的想法,在孩子們的眼里老虎就像一只大貓,它笑容可掬,彬彬有禮。通過這個繪本故事,學生再一次理解了,我們不能以貌取人,小老鼠也有大能量,大老虎其實也很溫柔,以此深化情感教育,讓學生在閱讀時有更多的思考。在英語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學生思維與情感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由教學及生活,進行有意義的思考,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主的深度學習。
總之,英語繪本鮮活、生動、富有韻律和深遠的寓意,非常適合我們開展有意義的閱讀教學,句式教學以及讀寫訓練有著豐富的英語教學價值。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可以在潛心研究主教材的基礎上,適當?shù)厝诤侠L本故事,以經(jīng)典的、有意義的、與學生閱讀水平相適應的繪本故事,豐富我們的課堂教學,讓閱讀更有質感,更有層次感,讓課堂更加飽滿,更加貼近學生的內心世界,有效提高學生閱讀、理解以及欣賞的語言能力及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