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逢春 張?zhí)?/p>
摘 ?要:社會治理共同體已成為政治話語體系與學術話語體系中的重要范疇。作為“建設一個什么樣的社會,怎樣建設這個社會”這一問題的中國方案,社會治理共同體必然會成為彰顯“中國之治”制度優(yōu)越性的現(xiàn)實圖景。從理論的歷史譜系來看,當前中國場域中社會治理共同體的理論之根是中國傳統(tǒng)共同體思想,理論之本是馬克思共同體思想,理論之用是西方共同體思想。國家治理場域中社會治理共同體構建,遵循了組織化、失組織化到再組織化的歷史邏輯,秉承了從綜合治理、協(xié)作治理到共同治理的現(xiàn)實邏輯,彰顯了社會自治、社會法治與社會德治的未來邏輯。國家治理場域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需要通過“認識論”升華來重塑社會治理結構,需要通過“方法論”升華來重造社會治理過程,需要通過“價值論”升華來重置社會治理目標。
關鍵詞: 國家治理;社會治理共同體;理論譜系;建構邏輯;實現(xiàn)機制
“全球化進程帶來了許多亟待關注的問題和許多新的發(fā)展機遇,共同體是這些諸多問題與機遇中的核心。”[1]在國家治理場域中,如何調(diào)和身份、利益、文化的多樣性,進而實現(xiàn)政治統(tǒng)一、經(jīng)濟合作與社會凝聚,是社會治理現(xiàn)代化面臨的重大課題。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2]的重大目標,“社會治理共同體”迅速成為政治話語體系與學術話語體系中的重要范疇。諾曼·菲爾克拉夫 ( Norman Fairclough) 認為,“話語不僅是表現(xiàn)世界的實踐,而且是在意義方面說明世界、組成世界、建構世界?!盵3]社會治理共同體話語作為可以實現(xiàn)“價值”的符號,必將回應社會運行,建構社會認同,實現(xiàn)社會的價值引領。
國內(nèi)外學界對社會治理共同體已進行了諸多探索。在國外,往往以社區(qū)共同體(community)研究替代社會治理共同體(the social governance community)。德里克·珀杜(Derrick Purdue)、威廉·馬洛尼(William Maloney)等從“社會資本”的角度論證了社區(qū)治理對于促進鄰里構建伙伴關系的有效性[4]。塞繆爾·鮑爾斯(Samuel Bowles)和赫伯特·金迪斯(Herbert Gintis)通過實證研究認為,社區(qū)是對市場和國家失靈的補充,社區(qū)治理在未來的重要性可能會增加[5]。辛齊亞納·多羅班圖 (Sinziana Dorobantu)等人通過分析認為參與性社區(qū)治理能夠?qū)矝Q策制定發(fā)揮重要作用[6]。國外這種“社區(qū)”視角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研究,缺乏“整體”與“更大的背景”,沒有自覺站在“人類社會”的高度去深度思考未來社會治理問題。在國內(nèi),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之后,社會治理共同體研究迅速站上社會治理領域理論前沿。學界認為,社會治理共同體是推動“強政府—弱社會”過渡為“強政府—強社會”的社會建設需要[7],是黨從發(fā)現(xiàn)社會、關注社會、管理社會到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的邏輯遞進,標志著我國社會治理理論和實踐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8],是面對日益復雜的社會結構探索社會治理的系統(tǒng)化方案。有學者從“社會性”嵌入“治理性”的視角切入,探究社會治理共同體的內(nèi)在關系網(wǎng)絡構建機理及實現(xiàn)路徑[9],提出需要實現(xiàn)從“政府的”社會治理邁向“黨委、政府、社會、公眾”共同的社會治理。這些多角度、多方面的研究已然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關于社會治理共同體的既有研究仍然缺乏元理論、元問題、元設計的思考。如何以“文化自信”與“理論自覺”更新傳統(tǒng)研究慣例的潛在預設,深入把握當下國家治理的內(nèi)在規(guī)律,在理論視域內(nèi)對社會治理共同體的理論譜系、建構邏輯與實現(xiàn)機制進行深度審視,為中國特色社會治理思想發(fā)展提供重要生長點,具有學術與實踐層面的雙重緊迫性。
一、理論譜系:社會治理共同體思想的歷史考察
國家治理場域中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建構是一個社會治理的宏大敘事。對于這樣一個“整體性”的話語創(chuàng)新,必須在對共同體思想的歷史知識進行“傳統(tǒng)—現(xiàn)代—后現(xiàn)代”譜系學考察的基礎上,對中國傳統(tǒng)共同體思想實現(xiàn)繼承與轉(zhuǎn)換,對馬克思主義共同體思想實行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對西方社會共同體思想實施反思與批判,進而完成國家治理與社會治理的雙向解釋,才能具有堅實的理論根基。
1.中國傳統(tǒng)的共同體思想:社會治理共同體的理論之根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認識今天的中國、今天的中國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國的文化血脈,準確地把握滋養(yǎng)中國人的文化土壤。”[10]同樣,國家治理場域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理論建構,離不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社會治理共同體的構想正是來自中華民族傳統(tǒng)共同體思想的文化基因。中國傳統(tǒng)社會治理思想具有豐富多樣的類別和形態(tài),中國傳統(tǒng)的共同體思想始終貫穿其中,內(nèi)容豐富,觀點多樣。傳統(tǒng)的共同體思想具有高度抽象性、最大包容性以及超長歷史性,難以對其進行全面、完整、細致的考察,但是我們可以按照主要、主流、主旨的思路,對中國傳統(tǒng)的共同體思想進行回顧與反思,進而在國家治理場域中進行繼承與重構。
儒家思想構建了中國傳統(tǒng)社會治理思想的主體框架,是古代中國社會治理的主導思想。在儒家思想內(nèi)部,一直具有一種強烈的共同體意識;在儒家經(jīng)典中,持續(xù)存在對共同體建設的思考。在先秦時期,《論語》提到“和而不同”,倡導求同存異,提供了綱領式的共同體建設原則。《大學》講求的“修齊治平”之道、《中庸》中治理“天下國家”的“九經(jīng)”,設計了從個體道德實踐入手,推及社群、國家以至于天下的共同體建構路徑。西漢《禮記·禮運》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的理想,“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的描述,都充滿著對共同體的向往。道家思想主要體現(xiàn)在《道德經(jīng)》中,其中對“混而不同”和諧之治社會的期盼,對于構建社會治理共同體具有較高的現(xiàn)實價值。墨家追求“愛無等差”,主張“兼愛互利”,認為“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jié)用”乃是“天下之治道也”,也是中國傳統(tǒng)共同體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傳統(tǒng)共同體思想是中華民族長期社會實踐中凝煉成的寶貴財富,既是我們文化自信的不竭源泉,也是今天國家治理場域中社會治理共同體思想形成的歷史基礎。通過對中國傳統(tǒng)共同體思想的整體性詮釋,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共同體思想總體強調(diào)“責任先于自由”,普遍認為“義務先于權利”,一致體現(xiàn)“群體高于個人”,全面認可“和諧高于沖突”。[11]傳統(tǒng)共同體思想中民為邦本、德法共治、和而不同等內(nèi)容,對于中國國民性和社會治理體系的形成發(fā)揮過重要的作用,直至今天仍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12]當然,傳統(tǒng)共同體思想在當下境遇中也暴露出諸多弊端,例如,以倫理綱常束縛個性自由,以禮治方略阻礙法治建構,等等。因此,我們必須從正反兩個維度,對傳統(tǒng)共同體思想進行合理化“揚棄”,為實現(xiàn)傳統(tǒng)共同體思想“辯證的連續(xù)”打下基礎。
2.馬克思的共同體思想:社會治理共同體的理論之本
對共同體特征與規(guī)律的探索貫穿馬克思唯物史觀理論的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全過程,而馬克思的共同體思想經(jīng)歷萌芽、初創(chuàng)、形成、發(fā)展與完善等歷史分期,在感性經(jīng)驗與理性認識逐漸豐富基礎上,不斷得到完善。馬克思共同體思想是在探索“人該怎樣存在,社會該如何發(fā)展”這一宏大命題過程中,借鑒空想社會主義者對理想社會的天才設計,汲取盧梭“公意”學說的思想精華,對黑格爾共同體思想進行反思與批判,結合無產(chǎn)階級解放的時代要求凝練而成的。馬克思共同體思想以其無與倫比的科學性、革命性與批判性,為國家治理場域的社會共同體建設提供了堅實的元理論基礎。
馬克思共同體思想包含了共同體的建設必要、共同體的真實基礎、共同體的發(fā)展階段等豐富內(nèi)容。首先,馬克思論述了共同體建設的必要性。馬克思指出,個人的發(fā)展以及自由都不可能離開共同體,“只有在共同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13],共同體是個人實現(xiàn)發(fā)展、實現(xiàn)自由的平臺。其次,馬克思將人類的實踐活動確定為共同體的真實基礎。馬克思指出:“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zhì)上是實踐的?!盵14]在《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將人的“類本質(zhì)”界定為自由的有意識的實踐活動。馬克思超越了黑格爾先驗性的國家倫理意志,指出實踐活動構成了共同體的真實基礎。最后,馬克思基于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的正確把握,在《政治經(jīng)濟學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將社會共同體的演進劃分為人的“依賴關系”的自然共同體階段、物的“依賴關系”的“虛假共同體”階段以及“自由人聯(lián)合體”構成的“真正的共同體”三個階段。馬克思所描繪的第三階段共同體的形象,就是共產(chǎn)主義社會。建立一個“真正的共同體”,是馬克思共同體思想的出發(fā)點與歸宿點?!罢嬲墓餐w”既代表了共同體的整體精神,也代表了全部個體的精神。從虛假共同體向真正共同體的邁進,需要經(jīng)歷社會主義國家建設和發(fā)展的階段,即一個無產(chǎn)階級專政的過渡階段。
馬克思主義共同體思想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以“人與社會”的辯證關系為切入口,探索人性自由與社會發(fā)展的內(nèi)在一致性,是其“批判的武器”與“武器的批判”相互作用的結果,在理論與現(xiàn)實兩方面都展現(xiàn)了強大生命力。馬克思之后的西方諸多政治學家、社會學家,例如費迪南德·滕尼斯(Ferdinand T?觟nnie)、齊格蒙特·鮑曼(Zygmunt Bauman)、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等共同體主義者,都深受馬克思共同體思想的啟發(fā),但由于受到他們自身的階級立場的局限,都沒有把握其精神實質(zhì)。在國家治理場域,中國共產(chǎn)黨人準確地把握馬克思共同體理論,堅持與發(fā)展馬克思共同體思想,以“人的解放”為邏輯起點,以實現(xiàn)“自由人聯(lián)合體”為目的,緊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建造完成了社會治理共同體的宏大理論架構。
3.西方的共同體思想:社會治理共同體的理論之用
在西方,共同體思想從古希臘、古羅馬直至中世紀,一直都是政治哲學的主流觀念。古希臘的柏拉圖(Plato)、亞里士多德(Aristotle)提出了基于“善”的“公民共同體”,古羅馬的馬庫斯·圖留斯·西塞羅(Marcus Tullius Cicero)提出了基于“自然法”的“法的共同體”,中世紀的圣·奧勒留·奧古斯丁(Saint Aurelius Augustinus)提出了基于“神性”的“上帝共同體”,開啟了西方共同體研究的先聲。文藝復興之后,先有讓-雅克·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約翰·洛克(John Locke)等人基于社會契約論提出了“政治共同體”的主張;其后,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基于“自由”之價值提出了“最高的共同體”的觀點;而格奧爾格·威廉·弗里德里?!ず诟駹枺℅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則基于“絕對精神”提出了“倫理共同體”的理想,將共同體思想發(fā)展至新的境界。到了現(xiàn)當代,共同體思想在個人主義的侵蝕下曾經(jīng)一度式微,“由于現(xiàn)代社會復雜性的增加,以新自由主義為基點尋求社會治理確定性的話語體系正在逐漸失去其對于社會現(xiàn)狀和社會問題的解釋能力,并呈現(xiàn)出一種話語適應性的局限?!盵15]發(fā)展至今,受社群主義、共和主義的帶動,共同體思想才重新恢復了生機。
在西方,共同體思想具有哲學、政治學與社會學三條研究路徑。在哲學的視野下,柏拉圖認為個體的靈魂是維系于社會本體之上的,排除了人的個體任意性。亞里斯多德基于人在本質(zhì)上是“政治動物”“人類自然是趨向于城邦生活的動物”[16],推理出城邦是“公民的共同體”,區(qū)別于家庭共同體、村落共同體與經(jīng)濟共同體等“次級善”,是“至善的社會團體”,它成就了人之為人的高貴德性。在社會學的視野下,1887年,斐迪南德·滕尼斯(Ferdinand T?觟nnies)出版的《共同體與社會》提出并闡釋了“共同體”與“社會”這兩個對立性概念。在他看來,“共同體”是具有共同價值及融洽情感的“結合體”,是有機的生命;“社會”則是依賴于工具理性和功利主義的“聚合”,帶有鮮明個體主義色彩,是機械的形態(tài)。埃米爾·涂爾干(émile Durkheim)在 1893年出版的《社會分工論》里,認為古典共同體只是一種“機械的團結”,現(xiàn)代社會以“個人的相互差別為基礎”來構成社會,是一種奠基于勞動分工的“有機的團結”。[17]齊格蒙特·鮑曼(Zygmunt Bauman)在其《共同體》中則提出,“共同體和個人之間的爭執(zhí),永遠也不能解決”[18],若想擁有個人自由就必須失去共同體,如果在共同體之中就會逐漸失去個人自由。在政治學的視野中,主要有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的分野。自由主義者約翰·博德利·羅爾斯(John Bordley Rawls)依據(jù)威廉·馮·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的“社會聯(lián)合”概念,以“諸種社會聯(lián)合的社會聯(lián)合”[19]來表達“政治共同體”,強調(diào)個人優(yōu)先于共同體,正義必須優(yōu)先于善。社群主義者邁克爾·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則提出“構成性共同體”,以實現(xiàn)對“工具型共同體”以及“情感型共同體”的超越,主張共同體優(yōu)先于個人,善優(yōu)先于正義。[20]
在價值理性層面,西方共同體思想與當前中國國家治理場域中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思想存在“不可通約性”(incommensurability)①。如果我們不加分辨地借用,就意味著對西方政治哲學與政治道路的“前反思性接受”,因此必須以馬克思主義共同體思想為武器,對西方共同體思想進行科學批判。但是在工具理性層面,由于西方共同體的治理工具并非天然具有意識形態(tài)屬性,只要它符合客觀社會規(guī)律,就同樣適用于中國特色社會治理共同體的建構。因此,我們需要融通中外、積極對話,借鑒、利用和吸收西方的共同體思想資源與學術營養(yǎng),提出符合中國發(fā)展需要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理論創(chuàng)見。
二、建構邏輯:社會治理共同體話語的實踐必然
中國共產(chǎn)黨十九屆四中全會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回答了“應該如何科學治理社會主義國家”的重大理論問題,中國特色“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方案引起了全世界的矚目,提供了當代中國社會治理話語體系重構的“中國場域”,也使社會治理話語體系有了融通中外社會治理理論的“真實場域”。[21]社會治理共同體概念的出現(xiàn),是在“中國場域”破解社會治理問題過程中的話語轉(zhuǎn)換?!霸捳Z轉(zhuǎn)換是人類社會文化發(fā)展與傳承過程中始終存在的主題”,但是新“話語的生成有其深刻的社會根源,并受實踐方式和社會文化結構的影響”[22]。國家治理場域中社會治理共同體的構建,其背后必然存在深刻的歷史邏輯、現(xiàn)實邏輯與未來邏輯。
1.歷史邏輯:組織化、失組織化到再組織化
“歷史是從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歷史的聯(lián)系是不可能割斷的,人們總是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向前發(fā)展的。”[23]從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歷史傳承來看,“天下一家”的濟世情懷,“大同世界”的國家理想,造就了中華民族濃厚的“共同體”意識。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多年的持續(xù)探索來看,其跌宕起伏的社會治理實踐始終貫穿著“組織起來”的歷史邏輯。
“哲學就是一種建立在通曉思維的歷史和成就的基礎上的理論思維?!盵24]要完整理解今天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的理論意蘊,需要對新中國建立以來的社會治理實踐進行整體性回顧。新中國成立以前,中國社會是“熟人社會”,雖然有以禮治為核心的“差序格局”,“集體化”表現(xiàn)形式的家族制,但基層社會總體處于“自組織”狀態(tài)。新中國成立以后,通過革命型的方式,采取“組織化”的邏輯進路,推動中國社會從“無組織”到“有組織”轉(zhuǎn)變,從“舊組織”到“新組織”轉(zhuǎn)變,從“弱組織”到“強組織”轉(zhuǎn)變,在中國農(nóng)村實現(xiàn)了“人民公社制”為表現(xiàn)形式的“集體化”,在城市實現(xiàn)了以“單位制”為代表的“集體化”?!叭嗣窆缰啤迸c“單位制”的背后推力都是國家政權,其建立方式都是自上而下,因此都是“政治共同體”。[25]改革開放后,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建立與發(fā)展,引發(fā)了中國社會深度轉(zhuǎn)型,在社會治理中踐行了“失組織化”的邏輯進路,人民公社逐漸解體,單位制逐漸式微,使得社會結構的有機團結面臨挑戰(zhàn),社會原子化現(xiàn)象加劇,大范圍出現(xiàn)如尤爾根·哈貝馬斯(Jürgen Habermas)所說的“私人利益侵入公共領域”[26]的現(xiàn)象,中國社會出現(xiàn)了“共同體困境”。然而,“人在第一大形態(tài)只能是‘群體本位”[27],消解多元利益沖突、實現(xiàn)“美好生活”需要“共同體”的加持。當前社會治理中的區(qū)域化黨建、公共性構造、社區(qū)制發(fā)展,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都是推動“再組織化”、營造“社會治理共同體”的邏輯必然。
2.現(xiàn)實邏輯:綜合治理、協(xié)作治理到共同治理
在現(xiàn)代性的塑造下,個體會經(jīng)歷一個“脫域”的過程,社會進入“機械聚合”狀態(tài)[28],個體的自由與共同體的集體性可能會產(chǎn)生沖突,國家治理必須要回應這種沖突。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轉(zhuǎn)型進入了新階段。然而,作為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的社會治理已然成為相對短板。從后者的現(xiàn)實需要來看,當前亟需推進從綜合治理、協(xié)作治理到共同治理的邏輯演變。
在計劃經(jīng)濟時代,社會本身充滿同質(zhì)性,運行具有封閉性,結構具有穩(wěn)固性,社會治理還沒有從國家治理中脫離出來成為獨立的職能。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社會逐步開放,社會的異質(zhì)性不斷增強,“總體性社會”逐步解構,社會充滿著“流動的現(xiàn)代性”[29]。針對這樣的社會轉(zhuǎn)型,首先探索出來的是社會治理的綜合治理模式。社會治理的綜合治理模式以“權威—遵從”為特征,以“效率”為中心,強調(diào)政府部門權力的整合。綜合治理模式區(qū)別于西方的多中心治理話語體系,充分尊重了中國國情,彰顯著中國的制度特色,在今天的社會治理中仍然多有運用。但是,中國“超大型崛起”的過程也伴隨著“超大型治理”所帶來的巨大問題,人口流動規(guī)?;?、利益訴求多樣化與社會觀念多元化賦予了社會治理以巨大的不確定性、高度的復雜性,“單一主體”的政府已無法完成有效應對。因此,社會治理需要從“綜合治理”向“協(xié)作治理”邁進。社會治理的協(xié)作治理模式以“契約—服從”為特征,以“公平”為中心,強調(diào)國家、企事業(yè)單位、社會組織、社區(qū)、公民的互動。協(xié)作治理模式實現(xiàn)了社會治理權力的橫向分散,改變了傳統(tǒng)的單一線性治理權力分配模式,在當前的社會治理中仍然具有發(fā)展空間與積極意義。然而,在“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場域中,需要真正實現(xiàn)由協(xié)作治理向共同治理的轉(zhuǎn)變,從而實現(xiàn)“個體”與“集體”間的利益與責任整合。社會治理的共同治理模式以“服務—信任”為特征,以“人民”為中心,強調(diào)自治、法治、德治的結合,力圖實現(xiàn)國家“公權力”和市場“私權利”、個人“微權利”多元治理結構性力量的均衡[30]。社會治理由“協(xié)作治理”話語向“共同治理”話語的轉(zhuǎn)變,實際上是社會治理理念的一次深化。在共同治理模式下,才能達到“國家”與“社會”的良性互動,才能實現(xiàn)“個體”與“共同體”的雙向互構。
3.未來邏輯:社會自治、社會法治與社會德治
社會治理作為一個國家治理圖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形象、發(fā)展道路與治理能力的縮影。在“國家治理”場域中,社會治理共同體話語體系裹挾著中國實踐界對中國經(jīng)驗的沉淀和申發(fā),攜帶著當代中國學術界的想象與敘述,集中呈現(xiàn)了話語主體的價值追求、治理理念與方法選擇,展示了對未來社會治理的理想構造。面向未來的中國社會治理,以“共同體”話語演繹了社會自治、社會法治與社會德治的發(fā)展邏輯。
“社會治理中自治、法治與德治是可以結合而且必須結合的?!盵31]在《1844 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就提出了自己的社會自治思想,指出個人獲得自由支配自己的權利是社會自治的核心。無論是從理論歸依出發(fā)還是現(xiàn)實情況著手,都應該探索如何在完善社會治理體制、鼓勵社會參與、推進社會自治過程中,構建“國家—市場—社會”的新型關系。通過社會治理主體結構重建,形成“國家—市場—社會”的“合作的三維”,回應日益復雜的社會問題與社會需求,是現(xiàn)代社會治理的必然要求。法治是人類社會進入現(xiàn)代文明的重要標志,是現(xiàn)代社會治理的發(fā)展基石,也必然成為社會治理共同體的目標追求與實現(xiàn)手段?!吧鐣卫淼姆ㄖ位?,既包括社會治理體制、機制、制度的法治化,也講究實現(xiàn)路徑的法治化,即追求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的融合?!盵32]在社會治理共同體中,要通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明晰責權、化解矛盾,彰顯法治的“價值理性”的作用,展示法治的“工具理性”的功能。德治是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傳統(tǒng),是中國最大的“本土資源”。傳統(tǒng)的德治理論在當今已被賦予新的內(nèi)涵。在現(xiàn)代意義上,德治主要是一種非正式制度約束,是以道德規(guī)范來約束人們的行為從而形成社會秩序的治理觀念和方式。[33]在社會治理共同體中,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fā)展各方面”[34],實現(xiàn)個體之間相互信任,實現(xiàn)社會層面的價值承繼,實現(xiàn)國際層面的政治認同。只有在社會治理中實現(xiàn)自治、法治與德治的系統(tǒng)耦合,才能形成合理的未來“共同體”技術路線。
三、實現(xiàn)機制:社會治理共同體理想的現(xiàn)實路徑
“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既是歷史發(fā)展的趨勢又是現(xiàn)實治理的必然,既是理想的邏輯應當又是未來的理想目標。國家治理場域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不能超越歷史條件所提供的可能性,而是需要秉承歷史基因、結合現(xiàn)實國情、著眼未來空間,通過認識論、方法論與價值論升華,來推動這一系統(tǒng)工程的進展。
1.實現(xiàn)認識論升華:社會治理共同體的主體重塑
社會治理共同體作為一種社會治理話語構造,首先意味著社會治理結構的變化。在西方話語體系中,這種變化意味著多中心治理的呈現(xiàn),意味著“中心—邊緣”的消散。而在中國場域,這種“人人有責”式的社會治理結構重組乃是一種“一核多元”新型同心圓結構的建構。在同心圓結構中,中國共產(chǎn)黨擔當著“領導者”的角色,政府部門履行著“主導者”的職責,社會組織承擔著“輔助者”的功能,公眾發(fā)揮著“參與者”的作用,從而在“共建”理念下實現(xiàn)社會治理的“人人有責”。
在很大意義上,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意味著從“政府的”社會治理到“社會的”社會治理的轉(zhuǎn)向,這種轉(zhuǎn)向內(nèi)在地要求社會治理要從以科層治理網(wǎng)絡為中心轉(zhuǎn)向以民眾治理網(wǎng)絡為中心。然而,這里的“中心”乃是社會治理出發(fā)點與落腳點意義上的“中心”,并非治理主體構成的“中心”。在國家治理場域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敘事中,“黨委領導”是社會治理結構的第一特征,這也意味著社會治理體系的“中心”乃是“黨委”。這種“中心”特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黨始終處于“總攬全局、協(xié)調(diào)各方的領導核心”地位,成為社會治理共同體的頂層設計者,彰顯出執(zhí)政黨的領導力與引領力;另一方面,黨還要依靠和動員廣大基層黨組織以及共產(chǎn)黨員來覆蓋整個治理網(wǎng)絡,以此來實現(xiàn)強大的凝聚力與組織力。在同心圓結構中,黨是作為同心圓的“核”,發(fā)揮著核心政治力量的多種功能,推動著社會治理結構的調(diào)整與優(yōu)化。
在社會治理共同體的治理結構中,“政府負責”乃是社會治理共同體治理結構的第二特征?!罢撠煛钡纳鐣卫碓捳Z,賦予政府角色定位的相對中觀與具體。政府作為社會治理共同體的核心節(jié)點,因其在公共資源中的占有與分配能力,承擔著廣泛的治理責任。這些責任體現(xiàn)為三個方面:第一,政府應當建構社會治理共同體的具體運行規(guī)則,包含正式的制度設計與非正式的社會性合約塑造,推動社會治理共同體的互信、互惠與互動發(fā)展過程;第二,政府應當發(fā)揮資源優(yōu)勢和政策導向,通過多種機制來激發(fā)其他社會治理主體的能動性,提升社會治理共同體的活力;第三,政府要實現(xiàn)治理重心下沉,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實現(xiàn)精準化、高效能的公共服務供給,為社會治理共同體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動力。
“社會協(xié)同”與“公眾參與”是社會治理共同體治理結構的第三特征。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共同體治理結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一方面社會組織能夠填補社會治理中的政府治理空缺,另一方面社會組織能夠通過承接政府職能轉(zhuǎn)移,滿足多元化的用戶需求。公民在社會治理共同體治理結構中是最為基本的力量,社會治理共同體話語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公民的主體地位,實現(xiàn)了認識論的深化。公民可以借助居民委員會、業(yè)主委員會等載體,實現(xiàn)深層次、多維度的社會治理參與。
2.實現(xiàn)方法論升華:社會治理共同體的過程重造
如果說“人人有責”體現(xiàn)了社會治理主體的認識論深化,那么“人人盡責”則體現(xiàn)了對社會治理過程的方法論升華?!叭巳吮M責”,意在“共治”理念之下,通過體制、機制、平臺的塑造,充分發(fā)揮社會治理共同體中各治理主體的作用,實現(xiàn)對傳統(tǒng)治理方式的改進,形成社會治理的合力,促使社會治理效能提升。
社會治理共同體話語是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的兼容磨合。在政治哲學理論視野中,“共同體”一直與責任概念聯(lián)系在一起,這種責任不僅僅是一種抽象意義上的義務,更是一種治理實踐的要求。如何通過“人人盡責”促使社會治理共同體形成,需要多層面的建構。首先,在社會治理體制層面,需要構建整體性的治理框架。通過厘清社會治理多元主體的責任分工,避免因權責不清而導致的治理失靈問題;通過治理主體之間的垂直管理和橫向協(xié)作,實現(xiàn)社會治理體系的一體化運行;通過社會治理網(wǎng)絡的經(jīng)緯互構,實現(xiàn)社會治理的公私合作與集體行動。其次,在社會治理機制層面,需要完善法治—德治—自治的多維度治理機制。通過法治機制,實現(xiàn)社會治理的“公共性”與“私利性”的有機統(tǒng)一;通過德治機制,推動社會治理的“現(xiàn)實性秩序”與“境界性秩序”的相互促進;通過自治機制,達成社會治理的“參與性”與“合作性”的共同成長。最后,在社會治理平臺層面,需要搭建多樣化的參與平臺。一方面,要構建社會治理的實體平臺,推動社會治理中各利益相關方的協(xié)商、合作與直接參與;另一方面,要推動“互聯(lián)網(wǎng)+社會治理”的平臺建設,通過“網(wǎng)絡”與“現(xiàn)實”交融與鑲嵌,以智能社區(qū)治理為抓手,實現(xiàn)民主協(xié)商與科技支撐的相互促進。
3.實現(xiàn)價值論升華:社會治理共同體的目標重置
社會治理共同體話語的創(chuàng)立,是基于價值視角的“一致性”與“多樣性”的辯證統(tǒng)一。從邏輯設計來看,社會治理共同體的“人人享有”治理目標體現(xiàn)了社會治理的價值論升華。在社會治理共同體中,必須基于“共享”理念,進行社會分配制度創(chuàng)新,實現(xiàn)多元主體利益的多輪調(diào)適,在“最大公約數(shù)”基礎上,為各方共同參與提供激勵機制,進而推動社會走向“善治”。
從價值維度來看,社會治理共同體必須在馬克思主義社會正義理論指導下,通過國家治理場域的社會治理體系安排,形成多元主體差異化價值取向下的內(nèi)部共識,最終實現(xiàn)從“排斥他者”到“人人享有”的利益分配格局。[35]深層次理解“人人享有”的目標性,可以發(fā)現(xiàn)其包含三個層面的問題。第一個層面是享有的內(nèi)容,即“共享什么”?第二個層面是享有的機制,即“如何共享”?第三個層面是享有的結果,即“共享帶來什么”?在享有內(nèi)容層面,當前需要基于“發(fā)展性”,推動從物質(zhì)層面轉(zhuǎn)向精神層面轉(zhuǎn)變,推動從數(shù)量型發(fā)展向高質(zhì)量發(fā)展轉(zhuǎn)變,推動從區(qū)域?qū)用嫦蛘w層面轉(zhuǎn)變。在享有機制層面,當前需要基于“平衡性”,在國家—社會—公民的主體關系建構下,通過“表達—行權—分配—再分配—相容”的過程,建立基于權利共享、責任共擔理念的公民訴求表達機制、決策參與機制、利益再分配機制,達到個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平衡。在享有結果層面,當前需要基于“認同性”,實現(xiàn)個體層面上“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實現(xiàn)社會層面的長治久安、和諧穩(wěn)定,最終將“人人享有”置于國家治理的場域,實現(xiàn)國家層面的國家認同[36]。
四、結 ?語
“只有在共同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fā)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共同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盵37]社會治理共同體的理論創(chuàng)造,彰顯了人的社會性,闡明了人的存在形式。十九屆四中全會關于社會治理共同體的論述,是在馬克思主義共同體思想指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既秉承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大同理想,又汲取了西方社會治理思想中的一些合理因子。社會治理共同體作為黨和政府面對新的社會主要矛盾做出的戰(zhàn)略布局,是將我們所處的“新時代”置身于馬克思主義共同體演進過程中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的必然產(chǎn)物。
社會治理共同體思想是關于“建設一個什么樣的社會,怎樣建設這個社會”問題的中國方案。以共同體的理念為基點展開的社會治理話語的重構轉(zhuǎn)變了社會治理思維模式和行動方式。社會治理共同體呼吁每個公民都要以主人翁的意識及身份參與社會治理建設。社會治理共同體既是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基本場域,也必然成為彰顯“中國之治”制度優(yōu)越性的現(xiàn)實圖景。
注釋:
①庫恩第一次使用“不可通約性”術語是在其1962年出版的《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中,其意在描述前后相繼的兩種科學理論之間存在著某種程度上的不連續(xù)性(革命性),新舊理論之間無法做到完全互譯而沒有任何意義的損失,屬于各自理論的科學共同體之間的差別在于“我們將稱之為看待世界和在其中實踐科學的不可通約的方式 (incommensurability ?ways),這是科學革命最顯著的特征。”
參考文獻:
[1]布賴登 D,科爾曼 W.反思共同體:多學科視角與全球語境[M].嚴海波,等,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195.
[2]習近平.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N].人民日報,2019-11-06(1).
[3]費爾克拉夫 N.話語與社會變遷[M].殷曉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60.
[4]PURDUE D. Neighbourhood Governance: Leadership, Trust and Social Capital[J]. Urban Studies,2001,38(12):2211-2224.
[5]BOWLES S, GINTIS H. Social Capital and Community Governance[J].The Economic Journal,2002(112):419-436.
[6]DOROBANTU S, ODZIEMKOWSKA K. Valuing Stakeholder Governance: Property Rights, ?Community Mobilization and Firm Valu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7,38(13): 2682-2703.
[7]張磊.社會治理共同體的重大意義、基本內(nèi)涵及其構建可行性研究[J].重慶社會科學,2019(08):39-50.
[8]李勝.建設社會治理共同體 推進社會治理現(xiàn)代化[J].黨政干部論壇,2019(12):13-14.
[9]曾維和.社會治理共同體的關系網(wǎng)絡構建[J].閱江學刊,2020,12(01):78-85,122.
[10]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5-05(2).
[11]翟子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傳統(tǒng)價值觀的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與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J].學術交流,2019(05):57-64.
[12] 張林江.傳統(tǒng)中國的社會治理智慧[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4(12):86-89.
[13]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1.
[1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5.
[15][28] 王亞婷,孔繁斌.用共同體理論重構社會治理話語體系[J].河南社會科學,2019,27(03):36-42.
[16]亞里士多德.政治學[M].吳壽彭,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7.
[17]涂爾干.社會分工論[M].渠敬東,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0:91.
[18]鮑曼 Z.共同體[M].歐陽景根,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7.
[19]羅爾斯 J.正義論[M].何懷宏,何包鋼,廖申白,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530.
[20][美]桑德爾 M J.自由主義和正義的局限[M].萬俊人,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69-171.
[21]范逢春.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場域中的社會治理話語體系重構——基于話語分析的基本框架[J].行政論壇,2018,25(06):109-115.
[22]許蘇明.論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轉(zhuǎn)換[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16(02):5-9,134.
[23]習近平.領導干部要讀點歷史[J].中共黨史研究,2011(10):5-10.
[2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552.
[25]洪波.“個體-共同體”關系的變遷與社會治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J].浙江學刊,2018(02):82-89.
[26]哈貝馬斯 J.公共領域的結構轉(zhuǎn)型[M].曹衛(wèi)東,王曉玨,劉北城,宋偉杰,譯.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222.
[27]張曙光.“類哲學”與“人類命運共同體”[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5,55(01):125-132,174-175.
[29]鮑曼 Z.流動的現(xiàn)代性[M].歐陽景根,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2:1.
[30]劉金發(fā).構建中國特色合作治理:對西方治理模式的反思與超越[J].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2019,41(04):93-101.
[31]郁建興,任杰.中國基層社會治理中的自治、法治與德治[J].學術月刊,2018,50(12):64-74.
[32]范逢春,賀佳斯.法治視域下社會治理的三維分析與路徑創(chuàng)新[J].湖南社會科學,2016(06):58-62.
[33]郁建興.法治與德治衡論[J].哲學研究,2001(04):11-18,79.
[34]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001).
[35]張國磊,馬麗.新時代構建社會治理共同體的內(nèi)涵、目標與取向——基于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的解讀[J].寧夏社會科學,2020(01):12-20.
[36]林尚立.現(xiàn)代國家認同建構的政治邏輯[J].中國社會科學,2013(08):22-46,204-205.
[37]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1.
Social Governance Community in the Field of National Governance: Theoretical Origin, Construction Logic and Realization Mechanism
Fan Fengchun / Zhang Tian
Abstract: Social governance community has become a fundamentally important concept in political and academic discourse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plan on what a society to be built and how to build it will necessarily show advantages of "Chinese governance". In pedigree analysis, social governance community in the field of national governance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thinking of "community". It is later based on the "community" in Marxist theory and has borrowed the modern western theories on social governance community.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governance community follow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from organization through de-organization to reorganization, experiences the practical progress from comprehensive governance through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to co-governance, and shows development path from social autonomy to social rule of law and social rule of virtue. To construct this community, it is required to remodel social governance structure by epistemology, reconstruct social governance process by methodology and reestablish social governance goals by axiology.
Keywords: National Governance; Social Governance Community; Theoretical Pedigree; Construction Logic; Realization Mechanism
(責任編輯 ? 矯海霞)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專項項目“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場域中的社會治理問題研究”(17VZL007)及四川大學哲學社科青年杰出人才培育項目“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場域中的社會治理重大問題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20-7-15
作者簡介:范逢春 ?男 ?(1973- ?) ?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 ?行政管理系主任
張 ? 天 ?女 ?(1988- ?) ?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