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前度劉郎今又來

2009-11-23 06:20
文學界·原創(chuàng)版 2009年8期
關(guān)鍵詞:劉禹錫

洪 亮

亞里斯多德《詩學》認為:悲劇情節(jié)的核心是悲劇人物由順境到逆境的“突轉(zhuǎn)”。對劉禹錫而言,這個“突轉(zhuǎn),便是“永貞革新”。

“安史之亂”后,唐王朝走向中衰,吐蕃連年入侵,占領(lǐng)了風翔以西的大片土地。地方上藩鎮(zhèn)割據(jù),朝廷內(nèi)宦官專權(quán)。宦官專權(quán),是皇帝猜忌宿將造成的。肅宗首開宦官以“觀軍容使”參與軍隊的惡例。德宗朝又使宦官典禁軍?;鹿倏刂屏诉@樣機動和強大的軍隊,而又近在京師,這也就造成了宦官在后來一百年中掌握實權(quán)的基礎(chǔ)。德宗統(tǒng)治后期,藩鎮(zhèn)與宦官,出于各自的利益,已沆瀣一氣?!坝镭懜镄隆北闶窃谶@種背景下發(fā)生的。

《新唐書·劉禹錫傳》載:“時王叔文得幸太子,禹錫名重一時,與之交,叔文多稱有宰相器。,太子指德宗之子李誦,王叔文是太子身邊的侍棋,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出身寒微,頗具才干。但他深知德宗猜忌成性,從不惹是生非。一次,太子與身邊的侍讀議政,提到宮市之弊,并說:我見到皇上,一定要強調(diào)這件事。其他人都隨聲附和,王叔文不發(fā)一言。眾人走后,李誦留下叔文,問他為什么不講話。叔文回答;“皇太子之事上也,視膳問安之外,不合輒預外事。陛下在位歲久,如小人離間,謂殿下收取人情,則安能自解?”李誦這才恍然大悟,知道王叔文是為了保全自己的太子地位,從此益發(fā)信任。(見《舊唐書·王叔文傳》)

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德宗去世,四十五歲的太子李誦即位,是為順宗。他任命王叔文為起居舍人,“以翰林學士行宰相事”,同時還任用了王伾、劉禹錫、柳宗元,史稱“二王、劉柳”。

以“二王、劉柳”為首的革新派在順宗支持下,形成了一個以東南寒士為主要成員的政治集團,對德宗時代的弊端,實施了一系列改革:

一、蠲免百姓所欠諸色課制、租賦、錢帛,禁絕各種雜稅。

二、罷宮市和五坊小兒,?;鹿俟艺仁湃苏龁T俸。李誦在當太子時,已對宮市不滿。“宮市”指宮中外出購物。宦官往往仗勢壓低對方的價格,賤價買之,甚至白拿,恣意掠奪百姓財貨,白居易后來所寫《賣炭翁》,即描寫此事:“……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qū)將惜不得。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值!”“五坊小兒”指專為皇帝飼養(yǎng)鷹犬的宦官。他們“張捕鳥雀于閭里,皆為暴橫以取錢物。至有張羅網(wǎng)于門,不許人出入者?;蛴袕埦险?,使不得汲水,近之則日:‘汝驚供奉鳥雀。痛毆之。錢物求謝,乃去?;蛳嗑埏嬍秤谒粒盹柖?,賣者或不知,就索其值,多被毆罵”,簡直是光天化日之下的公開搶劫了。

三、貶謫貪污殘暴、民憤極大的京兆尹李實。李實被逐出京城時,百姓爭相用瓦石擲他,人人拍手稱賀。

召回德宗時被宦官弄權(quán)而流貶的直臣陸贄、陽城。當知道他們已卒于貶所時,就贈官以示褒獎,為他們平反冤案。

四、放出后宮宮女三百人及掖庭教坊女樂六百人,召其親族歸之。史載唐代宮女成千上萬,每年只有一次與親人相見的機會?!懊繗q上巳日,許宮女于興慶宮內(nèi)大同殿前與骨肉相見,縱其問訊家眷,更相贈遺。一日之內(nèi),人有千萬。有初到親戚便相見者,有及暮而呼喚姓第不至者,涕泣而入?!?南唐尉遲偓《中朝故事》)白居易的《上陽白發(fā)人》便是宮女命運的生動寫照:“上陽人,紅顏暗老白發(fā)新。綠衣監(jiān)使守宮門,一閉上陽多少春?!?/p>

五、罷例外進奉,即地方上除正稅而外的名目繁多的進奉。地方官借進奉之名,公然搜刮財富,把其中一小部分獻給朝廷,大部分中飽私囊,且由于熱心“進奉”而升官,真可謂“名利雙收”。不但逢年過節(jié)、皇帝壽誕進奉,更發(fā)展到“月進”乃至“日進”。

還有裁減宮廷內(nèi)部的匠工、相工、占星等冗食者。

六、抑制與打擊藩鎮(zhèn)勢力,如免去浙西觀察使李鏑的鹽鐵轉(zhuǎn)運使職務(wù),將此權(quán)收歸于中央。當時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韋皋,曾派副使劉辟進京,對王叔文進行利誘與威脅,要他把劍南三川之地割讓。王叔文當面怒斥劉辟,并幾乎殺了他,表達了嚴正的態(tài)度。

革新開始后,王叔文“引禹錫及柳宗元入禁,與之圖議,言無不從”(《新唐書·劉禹錫傳》),直接參與國家機密大事。劉禹錫幫助杜佑和王叔文掌握國家財脈,還負責收集情報,控制輿論,結(jié)納人才?!对葡呻s記》引《宣武盛事》載,劉禹錫極為繁忙,“門吏接書尺,日數(shù)千,禹錫一一報謝,綠珠盆中,日用面一斗為糊,以供緘封”。

這些雷厲風行的措施,立即招來了成比例或超比例增長的反對風潮。革新一開始,宦官俱文珍、劉立琦等便秘密派人去通知一些掌握軍權(quán)的將領(lǐng),要他們拒不交權(quán)。本來按照軍令,藩鎮(zhèn)諸將應(yīng)馬上趕到奉天(今陜西乾縣)集中,接受中央政權(quán)的統(tǒng)制。但當王叔文派遣的范希朝和韓泰到達奉天時,諸將一個也沒有來。這是“棋手”王叔文下的一步險棋,可惜未能成功。

更為致命的是,順宗是抱病即位的,即位前,他已患了中風不語癥,行動不便。俱文珍等又以此為借口,立廣陵王李純?yōu)樘?。再由韋皋等藩帥出面上表,“請權(quán)令皇太子親監(jiān)庶政”。貞元二十一年(805)七月,順宗被迫同意讓皇太子監(jiān)國。八月,順宗“內(nèi)禪”,稱太上皇,太子李純即位,是為憲宗,改元永貞。按照史書慣例,一年內(nèi)有兩個以上年號的,著錄從后。王叔文等從事的政治革新,時間雖在貞元二十一年的二至七月,但按習慣稱為“永貞革新”。

曇花一現(xiàn)的“永貞革新”,只維護了一百四十六天,就以“順宗內(nèi)禪”而告失敗。憲宗上臺第三天,便開始了毫不手軟的政治迫害。王叔文貶為渝州(今四川重慶)司戶。次年被賜死。王侄貶為開州(今屬四川)司馬,不久病死貶所。劉禹錫貶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馬,柳宗元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馬,韓泰為虔州(今江西贛州)司馬,陳諫為臺州(今屬浙江)司馬,韓曄為饒州(今江西波陽)司馬,凌準為連州(今廣東連縣)司馬,程異為郴州(今屬湖南)司馬,韋執(zhí)誼為崖州(今海南瓊山)司馬。史稱“八司馬”。

元和元年(806),太上皇李誦不明不白地死于宮廷。

歷史往往是勝利者書寫的。王叔文因出身寒微,在看重閥閱門第的唐代典籍中,常常被描寫成持寵驟升、專搞陰謀的“小人”。北宋范仲淹則明確肯定:“叔文以藝進東宮,人望素輕。然傳稱知書,好論理道,為太子所信。順宗即位,遂見用,引禹錫等決事禁中。及議罷中人兵權(quán),牾俱文珍輩;又絕韋皋私請,欲斬劉辟,其意非忠乎?”(《述夢詩序》)王安石也說:“余觀八司馬,皆天下之奇才也?!薄按税巳苏?,既困矣,無所用于世,往往能自強以求別(列?)于后世,而其名卒不廢焉?!?《讀柳宗元傳》)明清之際的思想家王夫之則贊揚“永貞革新”:“革德宗末年之亂政,以快人心,清國紀,亦云善矣?!?《讀通鑒論》)

鑒于以上論見,我們甚至可以從范仲淹主持的慶歷新政、王安石主持的熙寧變法中,看到永貞革新的影子。侯外廬先生在《中國思想通史》中說:“王安石不但肯定劉、柳是奇才,更贊美劉、柳被斥后的堅持不屈。因為王安石的變法思想正是劉、柳傳統(tǒng)的繼

續(xù)。”當然,“繼續(xù)”并不是重復與翻版。

唐代有些詩人,是少數(shù)民族的后裔,如白居易的祖先是龜茲人,元稹的祖先是鮮卑人。劉禹錫的祖先則是匈奴人。他的七世祖劉亮,仕于北魏,隨魏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始改漢姓,入河南洛陽籍。劉禹錫的父親劉緒,因避安史之亂,隨家族東遷,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劉禹錫生于嘉興,少年時代在江南度過,直至十八歲。他對江南一往情深,自稱“越客”、“越郎”、“江南客”。

劉禹錫“三科及第”后,又在杜佑手下掌書記。杜佑為杜牧的祖父,《通典》的作者,劉禹錫必定受過他的熏陶。當他雄姿英發(fā),懷著一片“抱國松筠心”投身其中的“永貞革新”失敗后,滿腹的學識才華,只能退而求其次地蘊發(fā)于詩文。束裝南下,與韓愈相會于岳陽樓,曾有詩云:“今朝會荊蠻。斗酒相宴喜?!痹缒杲系乃畾馀c詩風,又潛移默化地使他寫下七絕《望洞庭》: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翠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把月下洞庭凝縮為一件精美絕倫的工藝品,使讀者如置千里洞庭于掌上,愛不釋手。

這種胸襟氣度,大概還有匈奴血統(tǒng)的遺傳,又溢而成為兩首傳世之作,即在貶地朗州所寫的《秋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知春色嗾人狂。

“試上”二句是說:登上高樓,秋風撲面,骨峻神清,難道不知道,迷人的春色只會使人沉醉、癲狂?再次表達了對“秋日勝春朝”的確信。這是對宋玉《九辯》以來悲秋傳統(tǒng)的一次突圍與超越。

雖然又回到了江南,但與少年時代所居的江浙富庶之區(qū)畢竟不同。朗州“地居西南夷,土風僻陋”,在唐代屬下州,只管轄武陵、龍陽二縣。中唐以來,司馬多用來安置貶謫的官員,沒有實權(quán)。也就是說,即使在如此僻陋的下州,劉禹錫也沒有施政的機會?!跋驺渲疄I,寒暑一候。陽雁才到,華言罕聞。猿哀鳥思,啁啾異響。暮夜之后,并來愁腸?!?《上杜司徒(佑)書》)正是他痛苦心情的自然流淌。但從精神上講,朗州又屬于屈原當年流放之地,是一塊沃土。劉禹錫后來在《劉氏集略說》里回憶:“及謫于沅、湘間,為江山風物之所蕩,往往指事成歌詩;或讀書有所感,輒立評議?!彼敃r就居住在城東為紀念屈原所建的招屈亭畔。《采菱行》末四句言:“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煙起。一曲南音此地聞,長安北望三千里?!迸c屈原當時的心情,何其相似乃爾!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就在朗州所轄的武陵境內(nèi)。與眾多前賢一樣,劉禹錫也寫了一首《桃源行》,寫到漁人離開時,卻強調(diào)說:“漁人振衣起出戶,滿庭無路花紛紛。翻然恐迷鄉(xiāng)縣處,一息不肯桃源住。桃花滿溪水似鏡,塵心如垢洗不去?!北憩F(xiàn)了他毫不留戀“世外桃源”,執(zhí)著于人間、以俟用世的精神。

在不斷寫信求助、謀求量移以近京城的盼望與失望的交替煎熬中,九年過去了。元和九年(814)年底,終于盼到了朝廷的詔書。柳宗元是先到朗州,然后與劉禹錫結(jié)伴抵達長安的。在亢奮中,劉禹錫吟下:

云雨江湘起臥龍,武陵樵客躡仙蹤。

十年楚水楓林下,今夜初聞長樂鐘。

自比“臥龍”,可見意氣之豪。

當時的重臣李吉甫、李絳,都曾經(jīng)為劉禹錫的量移出過力。他的老上司杜佑,致書告以“浮謗漸消”、“期以振刷”的消息。特別是裴度,與劉禹錫的母家有親戚關(guān)系,唐代文人很看重這點,因此與劉交誼很深。宰相武元衡,對于“永貞人士”的召回,則持強烈的反對態(tài)度。

元和十年(815)三月,劉禹錫與柳宗元等人到長安玄都觀看花,寫下了《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

唐代長安有春天看花的習俗。暮春時節(jié),居民觀賞牡丹,“車馬若狂,以不耽玩為恥”。劉禹錫后來的《賞牡丹》也寫到: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

牡丹別名“木芍藥”,芍藥為草本,又稱“無骨牡丹”,故云“無格”。芙蕖即荷花,純凈淡雅,但比起牡丹,卻顯得情韻不足。

在劉禹錫眼中,不要說牡丹,就是楊柳也勝過桃李:“城中桃李須臾盡,爭似垂楊無限時”(《楊柳枝詞》)?,F(xiàn)代作家廢名在小說《墓》中,也有相似的意思:

“楊柳而外,山阿土埂,看得見桃杏開花,但這格外使人荒涼。因為,從我們來看,桃花總要流水,所謂花落水流紅……”

廢名若隱士,純寫自然感觀。劉禹錫為貶臣,自是語中帶刺。以唐代不被看重的桃花喻指權(quán)貴,而且點出他們是在排擠自己出朝的情況下才被拔擢的。這首詩矛頭所向,刺痛了眾多臣僚乃至憲宗本人。憲宗本來就是通過逼宮方式登上皇位的,對永貞黨人素有宿怨。這次是在藩鎮(zhèn)勢力日熾,一些有識之士紛紛要求起用人才的情況下,才勉強同意召回永貞人士的?,F(xiàn)在這些人不但不謝罪感恩,反而語多怨刺;舊恨新仇,一并發(fā)作,永貞人士又一次難逃劫數(shù),離京遠貶:

虔州司馬韓泰為漳州刺史,永州司馬柳宗元為柳州刺史,饒州司馬韓曄為汀州(今福建長汀)刺史,朗州司馬劉禹錫為播州(今貴州遵義)刺史,臺州司馬陳諫為封州(今廣東封川)刺史。

諸州之中,播州最遠。當時,劉禹錫的母親年老多病,風燭殘年。柳宗元站出來說:“播(州)非人所居,而夢得(劉禹錫的字)親在堂,萬無母子俱往理?!闭埱笈c劉禹錫對換,把條件較好的柳州讓給劉禹錫,顯示了膽肝相照、真情畢露的高尚品格。御史中丞裴度也為之緩頰,向憲宗進言:“禹錫誠有罪,然母老,與其子為死別,良可傷!”“明日,禹錫改任連州刺史?!睉椬谑窃谂岫纫浴翱謧菹滦⒗碇L”的提醒下,才這樣做的。

赴任途中,劉、柳二人又結(jié)伴同行。在衡陽分手時,柳宗元贈詩規(guī)勸劉禹錫:“直以慵疏招物議,休將文字占時名?!闭l也不曾料到,這次分手,便成永訣。

連州即今廣東連縣,地處海隅,也即“八司馬”之一凌準當年的貶所。凌準雙目失明,死于佛寺,情形是很凄慘的。劉禹錫卻心志不墮,于政事之余,仍然心系朝廷。元和十年(815)六月,藩鎮(zhèn)李師道“遣盜伏于京城,殺宰相武元衡、中丞裴度,衡先死,度重傷而免。憲宗特怒,即命度為宰相,淮南用兵之事,一以委之”(《舊唐書·吳元濟傳》)。

裴度在元和十二年(817)十月,命李想率官軍雪夜奇襲叛軍巢穴蔡州城,生擒藩帥吳元濟,平定了淮西叛亂。劉禹錫出于內(nèi)心的狂喜,寫信稱贊裴度“文武侄績,冠于古今”,并寫《平蔡州三首》,內(nèi)中有言:“忽驚元和十二載,重見天寶承平時?!?/p>

元和十四年(819),劉禹錫近九十歲的老母去世,他卸任扶柩回洛陽原籍守喪。十一月,途經(jīng)衡陽,又聞柳宗元卒于柳州。而衡陽,正是他們當年分手之地!既喪慈母,又失良朋,若新傷之再割,無以復加矣。他“驚號大叫。如得狂病。良久問故,百哀攻中。涕

演進落,魂魄震越”(《祭柳員外文》),仿佛生命的一部分也隨之消失了。

柳宗元臨終留書,拜托劉禹錫為其撫養(yǎng)遺孤和編集遺稿,料理身后之事,劉禹錫后來盡力去做了。

元和十五年(820)正月,憲宗為宦官陳弘志所殺,穆宗李恒即位,改元長興。長興元年(821)冬,劉禹錫改任夔州刺史。夔州即四川奉節(jié)縣,也即歷史上劉備托孤的白帝城。

穆宗昏庸無能,窮奢極欲,對朝廷黨爭,不是束手無策,就是處置乖方。

劉禹錫在夔州兩年多,為柳宗元編定了遺集。對他的創(chuàng)作而言,最大的收獲,則是學習當?shù)孛窀?,寫下多首竹枝詞,并在引言中說:“昔屆原居沅、湘間,其民迎神,詞多鄙陋,乃為作《九歌》,到于今,荊、楚鼓舞之。壤達了自己的追慕之情。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元晴卻有晴。

以天氣的“晴”與“不晴”,來比喻歌聲的“有情”與“無情”,這種諧音手法,饒有風趣。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歷來以花比女子,水比男子,此詩反用,別出心裁。而這種深沉熾熱的情感,正是民歌的精髓所在。民歌給他的創(chuàng)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日出三竿春霧消,江頭蜀客駐蘭橈。

憑寄狂夫書一紙,住在成都萬里橋。

這是一幅出色的速寫。春天的早晨,入蜀的客船停泊在江邊。江岸上一位年輕的婦女托船上的客人替她捎一封信給遠在成都的丈夫。用“狂夫”而不用“拙夫”,表達了她對丈夫既愛又怨的復雜情感。

山上層層桃李花,云間煙火是人家。

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畬。

陸游《入蜀記》載:三峽“婦人汲水,皆背負一全木盎,長二尺,下有三足。至泉旁以勺挹水,及八分,即倒坐旁石,束盎背上而去”。燒畬則指燒草成灰,以作肥料,此項為男子勞動。

古希臘伊索有一則螞蟻與蟬的寓言。蟬成天歌唱,螞蟻終日聚食。到了冬天,蟬向螞蟻借食,遭到螞蟻的嘲笑。而在劉禹錫筆下,勞動與唱歌是當?shù)厝粘I钪械囊浑p翅膀,不可偏廢,這才是健美而又充實的審美人生。

竹枝詞不拘平仄,頗似樂府,便于演唱。白居易在《憶夢得》詩中有“幾時紅燭下,聽唱竹枝詞”,并自注:“夢得能唱竹枝詞,聽者愁絕。”

劉禹錫還有不少民歌體的絕句,其魅力并不亞于他的《竹枝詞》,如《踏歌詞》其一: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連袂行。

唱盡新詞歡不見,紅霞映樹鷓鴣嗚。

長江一帶稱情人為“歡”。而鷓鴣的叫聲又好似“行不得也哥哥”。此詩暗寓了姑娘對情郎的勸告與祈求。

新詞宛轉(zhuǎn)遞相傳,振袖傾鬟風露前。

月落烏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鈿。

前二句狀歌舞之盛,繼而寫游童居然在歌闌舞罷處拾到首飾,閑閑一筆,補足了歌舞忘懷的歡樂氣氛。

又如《堤上行》其二:

江南江北望煙波,入夜行人相應(yīng)歌。

桃葉傳情竹枝怨,水流無限月明多。

水流煙波,月明遍灑,既是目睹,又象征民間“相應(yīng)歌”中愛情的綿邈不絕,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再如《浪淘沙》其五:

濯錦江邊兩岸花,春風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鴛鴦錦,將向中流匹晚霞。

將:攜帶。據(jù)說在錦江中洗濯,彩錦會倍加艷麗。三、四句言,女郎把剪下的鴛鴦錦帶到江中洗濯,就像晚霞凝泊在江面上一樣。

日照澄洲江霧開,淘金女伴滿江隈。

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

江隈:江水彎曲處。江中金沙,夾雜于泥沙之中,在水曲流緩之處,容易沉積。可見劉郎用詞之準確。

王夫之在《姜齋詩話》中,稱劉禹錫的七言絕句為“小詩之圣證”。

在這些委婉動情、似怨似慕的民歌體詩中,也有一些,結(jié)合自己的身世之嘆,是金剛怒目式的表達。如《竹枝詞》其七:

瞿塘嘈嘈十二灘,此中道路古來難。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

人們知道水中有礁石??梢圆扇〈胧┍M量避開。但在官場上,有些人居心叵測,動輒構(gòu)陷,真是防不勝防!這首詩,千秋之下,仍使人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

長慶四年(824)正月,穆宗卒,敬宗李湛即位。夏,劉禹錫調(diào)任和州(今安徽和縣)刺史,顯然離長安更近了。在《秋江早發(fā)》中,當年唱《秋詞二首》的精神復又振起:

輕陰迎曉日,霞霽秋江明。

草樹含遠思,襟杯有馀清。

凝睇萬象起,朗吟孤憤平。

渚鴻未矯翼,而我已遐征。

因思市朝人。方聽晨雞鳴。

昏昏戀衾枕,安見元氣英?

納爽耳目變,玩奇筋骨輕。

滄洲有奇趣,浩蕩吾將行。

出川以后,他沿途覽景,留下不少佳什。在湖北大冶東,高峻的西塞山出現(xiàn)在眼前,這里是三國時東吳的江防要塞。他感慨萬端,寫下了《西塞山懷古》:

西晉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獲秋。

從這首七律開始,他的懷古詩已臻于中唐的巔峰狀態(tài),冷峻道勁,不同凡響。在和州,他遙想興會,寫下著名的《金陵五題》,盡管當時還未到過金陵。其《石頭城》云: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并在《自序》中說:白居易讀到后,“掉頭苦吟,嘆賞良久,且曰:‘《石頭》詩云:“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后之詩人不復措辭矣?!钡拇_,“寂寞回”情味特佳。潮響城愈靜,似乎潮水也在感嘆六代繁華的逝去,而發(fā)出“空空”的哀音。領(lǐng)略過、享受過明月的人們?nèi)缃癜苍?而明月圓了又缺,缺了又圓,亙古不變,徘徊于城堞之上。秦淮河是不夜的,如今卻有了最凄清的夜。

《烏衣巷》云:

朱雀橋邊野草花,鳥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才寫“朱雀橋”,便接以“野草花”,既狀其荒蕪,又為“百姓”作襯也;及寫“烏衣巷”,又接以“夕陽斜”,既象征門第之衰落,又為“燕飛”作襯也。清人施補華評此詩:“若作燕子他去,便呆。蓋燕子仍入此堂,王、謝零落,已化作尋常百姓矣。如此則感慨無窮,用筆極曲?!?《峴傭說詩》)

劉禹錫的這些懷古詩,標志著魏晉以來懷古詩的最終成熟,也開了后代懷古詩詞的無數(shù)法門。情、景、史、理相襯相得,已達化境。四者中,理為靈魂。即使在其他類型的詩中,也閃耀著這種“激情的理性”,如“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流水淘沙不暫停,前波未滅后波生”、“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都充滿新陳代謝的哲理、達觀向上的情懷。

在和州,劉禹錫一如在夔州一樣,關(guān)心民瘼。初至和州,正值一場嚴重的旱災之后,哀鴻遍野,滿目瘡痍,他招撫流民,發(fā)展生產(chǎn),實施過引江水灌溉的辦法。但仍希望回歸朝廷,其《望夫石》云:

終日望夫夫不歸。化為孤石苦相思。

望來已是幾千栽,只似當時初望時。

借以表達自己的忠貞,也隱含對當年參與“永貞革新”精神的不悔追求。

寶歷二年(826)冬,他盼到調(diào)回洛陽的詔書。離開和州。專程游覽了向往已久的金陵,又在揚州與神交多年而未曾見面的白居易相遇。兩人生于同年,此時都已五十五歲,無窮的身世之感,不禁悲從中來。白居易寫了《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

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

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對劉禹錫的遭遇表示了極大的同情。

劉禹錫也即席回贈了一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詩中寫了三種人。一種是與自己同被貶謫的老友如柳宗元等,早已受磨難而去世,作者借用空吟向秀的《思舊賦》的典故來悼念故人。向秀與嵇康為友,嵇康被害后,向秀過其舊居,在“寒冰凄然”的黃昏中聽到“鄰人有吹笛者”,乃作《思舊賦》,劉郎稱之為“聞笛賦”。另一種指雖受貶謫而得以幸存者,包括自己與白居易。人事滄桑,歸來之后已恍如隔世,就像《述異記》里的王質(zhì),入山砍柴與仙人下棋,一局終而斧柄已爛,世上已過了百年。第三種人則指那些以別人為“沉舟”、“病樹”(這是柳、劉、白等共同的命運)而坐享榮華的新貴。聯(lián)想到作者曾寫過“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不難看出“桃千樹”與“千帆”、“萬木”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就在北上洛陽途中,長安又發(fā)生了一次宮廷政變?;鹿賱⒖嗣鞯热藲⒑α颂凭醋冢瑩砹⒔{王李悟。另一批宦官頭目王守澄等又殺了劉克明,立李昂為帝,是為唐文宗,改元大和。

劉禹錫在洛陽閑居,韓泰因赴湖州刺史任,由長安出發(fā),經(jīng)過洛陽。劉禹錫觸動往事,寫下《洛中逢韓七中丞之吳興口號五首》,茲錄前兩首:

昔年意氣結(jié)群英,幾度朝回一字行。

海北天南零落盡,兩人相見洛陽城。

自從云散各東西,每日歡娛卻慘凄。

離別苦多相見少,一生心事在書題。

他依然把“永貞革新”的志士稱作“群英”,并以發(fā)憤著述,“一生心事在書題”作為精神的支柱。封建時代知識分子的理想是立德、立功、立言,在政治上遭受打擊,無用世機會后,便轉(zhuǎn)向立言。先于劉禹錫的司馬遷如此,后于劉禹錫的蘇東坡也是如此。劉禹錫的傳世詩文,多是在“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的貶謫生涯中完成的。

在洛陽閑居整整一年后,由于宰相裴度的推薦,劉禹錫赴長安任主客郎中,后兼任集賢殿學士,負責刊輯經(jīng)籍,搜求佚書。

在長安,他又寫了《再游玄都觀絕句》:

百畝中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詩前還有一段小引:

余貞元二十一年為屯田員外郎時,此觀未有花。是歲出牧連州,尋貶朗州司馬。居十年,召至京師。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滿觀,如紅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時之事。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復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觀,蕩然無復一樹,惟兔葵、燕麥動搖于春風耳。因再題二十八字,以俟后游。時大和二年三月。

詩人當年寫看花詩諷刺權(quán)貴,再度被貶,一直過了十四年,才又還京。這十四年中,皇帝由憲宗、穆宗、敬宗而文宗,換了四個。當年的“桃千樹”,自是“蕩然”了,以致游人絕跡。就是那位精心種桃的道士,也不知何處去了。當然,“種桃道士”的歸去,正是“桃花凈盡”的原因。當年被執(zhí)政與新貴肆意迫害、幾欲置于死地的劉郎,今天又重來了。沒有比親眼看到道觀由喧囂變?yōu)橐黄氖徃钊诵牢康牧恕_@是辛辣的諷刺,輕蔑的嘲笑,也是對當年革新活動全然肯定的宣言!這首詩對歷史上屢陷逆境的知識分子的鼓舞,是怎樣形容也不為過分的。直到二十世紀,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還在《笑忘錄》中精辟地破題:“人同權(quán)力的斗爭實際上是記憶同忘卻所進行的斗爭?!?/p>

劉禹錫后來又幾經(jīng)沉浮,晚居洛陽。英邁之氣,老而未衰?!妒悸勄镲L》是他對早年所作《秋詞二首》的長長的回應(yīng):“……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云睡眼開。天地肅清堪四望,為君扶病上高臺?!?/p>

這種“英邁之氣”,貫穿他的一生,筆者言猶未盡,還想征引劉禹錫異時異地的三首短詩。

元和十年(815),楊敬之被貶為吉州司馬參軍時,曾寄詩給當時貶為連州刺史的劉禹錫,劉禹錫答詩云:

飽霜孤竹聲偏切,帶火焦桐韻本悲。

今日知音一留聽,是君心事不平時。

《后漢書·蔡邕傳》載:蔡邕到吳地,聽到吳人燒桐木做飯的爆烈聲,知道是段好木料,即從火中搶出制成一張琴,果然音色優(yōu)美。因琴的尾部有焦痕,故稱“焦尾琴”。詩中說:飽經(jīng)風霜的孤竹制成的管樂器,聲調(diào)格外激越;經(jīng)過火烤的桐木制成的弦樂器,音韻自然悲憤。劉禹錫在《彭陽唱和集引》中也說自己:“……中途見險,流落不試。而胸中之氣伊郁蜿蜒,泄為章句,以遣愁沮,凄然如焦桐孤竹,亦名聞于世間?!?/p>

第二首是作于夔州的《竹枝詞》: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見金。

第三首則作于重返長安以后:

曾向空門學坐禪,如今萬事盡忘筌。

眼前名利同春夢,醉里風情敵少年?!?/p>

劉禹錫《贈樂天》詩有“在人雖晚達,于樹似冬青”,特別是《贈樂天詠老見示》的結(jié)句“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借用現(xiàn)代作家廢名的一句話,可譯為:“山色如畫,晚照宜人,在我簡直是一種晨光?!?/p>

一位當代詩人也寫過:

不要小瞧了夕陽

那熱力十足的惜別的燃燒

帶著一股發(fā)狠的鐵的氣味

和老得不能再老的姜的辣味……

(這是書稿《流放的詩魂——寂寞天地間的精神行走》中的一章——洪亮附注)

猜你喜歡
劉禹錫
賞牡丹
陋室銘
劉禹錫買鏡
劉禹錫:半生坎坷天涯遠,歸來仍如少年郎
劉禹錫再游玄都觀
柳宗元與劉禹錫的友情
劉禹錫與《陋室銘》
漫畫
劉禹錫憤寫《陋室銘》
上林县| 明星| 富川| 青铜峡市| 宣武区| 和硕县| 博罗县| 阿勒泰市| 龙山县| 东丽区| 汝阳县| 称多县| 乐东| 读书| 苏尼特左旗| 云安县| 南靖县| 浙江省| 砀山县| 沙河市| 大城县| 海淀区| 柳江县| 淮南市| 甘肃省| 胶州市| 平乡县| 班戈县| 曲阳县| 宾阳县| 湟源县| 武义县| 伊吾县| 庆安县| 方正县| 灵宝市| 吉安市| 容城县| 库车县| 阳春市| 江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