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順利
摘 要?歷史學科具有一定的時間長度,貫穿了由古至今的所有歷史進程,將學生所不知曉的過去一一展現(xiàn)在書本中。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使歷史學科的課堂變得枯燥、深奧難以理解,學生只能通過聽來獲取知識,不能參與到課堂中去進行有效的互動。而合作性教學可以將學生、教師、課堂三者進行融合,通過合作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本文對合作性學習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合作性;高中歷史;應用
中圖分類號:B0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31-0078-01
合作性學習是指:“教師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或團隊,布置相同的任務,擁有明確分工的互助性學習?!痹诟咧袣v史教學中使用小組或團隊合作的方式是一種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有效方式,能夠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歷史課堂中去,提高學生探索歷史的實踐能力,歷史素養(yǎng)的提升有助于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深入理解與運用。
一、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合作
高中歷史教學的內(nèi)容主要是歷史知識的深入探索,歷史抽象化知識的理解,所以對學生學習能力方面的要求可能會更加高、更加嚴格。在新課改下的歷史教學中,師生合作是十分重要的,傳統(tǒng)的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主要采用的是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教學中沒有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在此方式下教學效果低下,學生不能將課堂知識進行有效的吸收,所以通過師生合作的學習,不僅可以提高教學質量,還可以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活躍課堂的氛圍。例如,為學生講解《“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這一課內(nèi)容的課堂上,首先要求教師對本節(jié)課的歷史知識進行引導性的講解,如“百家爭鳴”的含義和主要的流派、流派的代表及影響等。之后教師以比較孔子、孟子、荀子的儒學思想為根本,創(chuàng)新提問與學生一起進行探究性學習,如,“孔子、孟子、荀子對‘人性的不同看法你認為對不對?為什么?你怎么看待這個問題?”最后教師與學生一起進行課堂小結,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想法進行課堂小結。在合作性學習中,教師起著引導和提示的作用,更多的是利用學生的自主探究開展課堂教學,這種方式的學習對學生的探究精神有了一定的培養(yǎng)。
二、在實際教學中注重學生與學生的合作
在新課程標準的背景下,要將學生放在教學的主要地位,明確教師組織者與引導者的身份,才能不斷推進課程的發(fā)展。所以小組合作模式的建立,可以使學生在一個相對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進行學習,主動思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辯論、交流、展示等形式來推進合作學習的開展。以《走向大一統(tǒng)的秦漢政治》為例,針對郡縣制和分封制的利弊,讓學生進行兩個不同方面的辯論,學生通過網(wǎng)絡搜集相關資料進行小組討論,每個成員將自己的觀點與思想互相分享,學生通過研讀資料以及教材中的內(nèi)容,通過分析和思考進行觀點的論述,最后在辯論中得出“郡縣制符合地方行政制度”這一結論。這樣的方式使學生歷史分析能力得到提升,在合作中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在歷史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三、創(chuàng)新型學生講課模式
合作性學習模式開展的重要方法就是使用新型的教學模式,即學生講課模式,這種方法有助于加強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能力的提升,從實踐中讓學生掌握知識,對知識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在建立學生講課的教學方式時,教師首先要進行講課的示范,之后與學生共同選擇學生授課內(nèi)容以及教學過程的設計。例如在進行《辛亥革命》教學時,可以根據(jù)已學課程內(nèi)容拓展授課,也可以是以復習為主的授課。在教學內(nèi)容確定完后,復習課程可以利用單獨授課的形式,新知識講述則需要多個學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對新知識的分析和探究制定教學過程。在教學完成后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通過自評和互評找尋小組中的優(yōu)點和缺點,教師再進行適當?shù)目偨Y和點評。通過合作性學習教學模式,有助于幫助學生加深知識的認知水平,還能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四、對學生合作學習進行合理的評價
在實際教學中需要教師建立小組進行合作性學習任務,在學生完成作業(yè)與習題后教師需要進行一定的合理評價。例如在《抗日戰(zhàn)爭》的課后作業(yè)完成后,首先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作業(yè)的檢查,發(fā)現(xiàn)自己或者是他人作業(yè)中存在的問題,在發(fā)現(xiàn)與糾正的過程中加強對知識的掌握。然后在課堂中對于小組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積極的反映,分析問題原因以及解決辦法,對作業(yè)有問題的小組成員應當采取一定的幫助,通過互幫互助增加學生與學生之間情感的交流。教師在課堂評價中,應結合小組討論成績、小組成員之間的配合程度等更多方面進行評價,不應以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這樣才能對學生的自信心進行培養(yǎng)。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合作性學習在高中歷史課程中應用逐漸廣泛,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和創(chuàng)新性的學生授課模式,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課堂中不僅收獲了知識還增加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情感交流。合作性學習的方式在歷史教學過程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許玉琴.巧借高中歷史教學三要素提升課堂學習效率[J].當代教研論叢,2020(05):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