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云,戚露月,2*,章振林,岳 華
(1.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yī)院骨質疏松和骨病科 上海市骨疾病臨床研究中心,上海 200233;2.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內分泌科,蘇州 江蘇 215004)
多發(fā)性內分泌腺瘤2型 (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2,MEN2)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其由Sipple[1]在1961年首先報道,故又被稱為Sipple綜合征。該病呈家族或散發(fā)性發(fā)病,發(fā)病率約為2.8/10萬[2]。臨床上,MEN2依據不同表型又可分為MEN2A、MEN2B及家族性甲狀腺髓樣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3種亞型,其中MEN2A(在線人類孟德爾遺傳數據庫171400)是最主要的亞型,占所有MEN2病例的55%[3]。目前,國外已報道超過1 000例的MEN2A散發(fā)或家系病例[4],國內共報道80余例散發(fā)和90余例家系病例[5-8]。MEN2A患者的臨床表現為同時或先后出現2個或大于2個的特定性內分泌腺增生或腫瘤[9],但因病變出現時間早晚不一而常被漏診,早期明確診斷MEN2A對患者治療方式的選擇以及遺傳干預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對1個MEN2A家系進行臨床診療分析及致病基因鑒定,并結合相關文獻,探討MEN2A患者的臨床表現、診斷以及基因型與表型間的關系,旨在提高臨床醫(yī)師對此類少見內分泌疾病的認識。
本研究經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家系內所有參與研究的成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先證者(Ⅱ-3)為33歲的女性,父母為非近親婚配,其為第三胎第三產,足月順產,出生時身長、體重與同齡兒相當,既往體健。先證者母親(Ⅰ-2)與妹妹(Ⅱ-4)在外院被診斷為MTC,分別于55歲和26歲去世,先證者的2個姐姐(Ⅱ-1和Ⅱ-2)均健康,無類似病史(見圖1)。
圖1 MEN2A家系圖
先證者因“骨痛1年余,加重1周”至我科就診。詢問病史,患者自述1年前出現雙膝疼痛,1周前出現雙髖疼痛,疼痛持續(xù),不能自行緩解,下蹲、起立困難?;颊叱S斜忝?,夜間小便7~8次。體格檢查示,患者身高157.2 cm,體重38.0 kg,體質量指數為15.38 kg/m2;血壓140/80 mmHg,體溫36.6 ℃。實驗室檢查可見血鈣、甲狀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和降鈣素等均升高(見表1)。雙能X射線吸收儀(豪洛捷公司,美國)測定第1腰椎至第4腰椎、股骨頸和全髖骨密度Z值分別為-5.4 SD、-5.1 SD和-5.3 SD?;颊呒谞钕偌凹谞钆韵貰超顯示,左側甲狀腺下極背側見實性低回聲腫塊,形態(tài)不規(guī)則,甲狀旁腺腫瘤可能;雙側甲狀腺多發(fā)結節(jié);雙側頸部血管旁可見數個淋巴結。全身核素骨顯像結果顯示,全身多發(fā)骨代謝異常,顱骨彌漫性放射性攝取增高,呈“帽征”,兩側多發(fā)肋骨、雙側骶髂關節(jié)和雙側股骨對稱性放射性攝取增高,考慮為甲狀旁腺亢進(甲旁亢)骨病。遂以“多發(fā)性內分泌腺瘤”將患者收入外科病房,并行全身麻醉下左側甲狀旁腺腫瘤切除術、左側甲狀腺全部切除術、左側中央區(qū)頸淋巴結清掃術。術后標本經病理檢查診斷為左側MTC(直徑0.6 cm);左側頸部中央區(qū)1枚淋巴結見癌轉移;左側甲狀旁腺腫瘤呈多結節(jié)性生長,腫瘤有寬帶樣纖維分隔,局部有包膜浸潤,考慮為左側非典型甲狀旁腺腺瘤。免疫組織化學檢測結果示,腫瘤細胞內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降鈣素、突觸生長蛋白、CD56和PTH均為陽性,嗜鉻粒蛋白A為部分陽性,TG、CK19和半乳凝素3均為陰性,腫瘤細胞增殖指數為2%。術后監(jiān)測患者的血降鈣素、PTH、鈣等指標(見表1)。術后常規(guī)予患者碳酸鈣D3片600 mg每日1次、骨化三醇0.25 μg每日1次治療。術后4周,先證者的雙髖疼痛較前稍緩解,運動功能改善。
表1 先證者術前、術后檢查結果
1.RET基因突變檢測
(1)外周血基因組DNA提?。悍謩e采集先證者(Ⅱ-3)及其二姐(Ⅱ-2)外周血3 mL,置于乙二胺四乙酸抗凝管中。用全血DNA提取試劑盒(上海萊楓生物科技公司)提取血樣本DNA,用TU-1900紫外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公司)檢測DNA濃度。
(2)PCR擴增及突變檢測:從在線數據庫(Gen-Bank檢索號NC_000010)中獲得RET原癌基因的DNA序列。引物采用在線Primer 3軟件設計(http://bioinfo.ut.ee/primer3-0.4.0/),共21對,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引物序列參照文獻[10]),采用PCR進行外顯子擴增。反應體系共20 μL,包括1×PCR預混液緩沖液Ⅰ(TaKaRa公司)9.5 μL,Mg2+(TaKaRa公司)1 μL,dNTP[捷瑞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1 μL,Hotstar Taq DNA聚合酶(TaKaRa公司)1 μL,上下游引物各1 μL,超純水4.5 μL,DNA樣本1 μL。PCR反應條件為,預變性95 ℃2 min,變性94 ℃20 s,退火58 ℃~68 ℃(根據不同引物調整)40 s,延伸72 ℃1 min,共35個循環(huán);終端延伸72 ℃2 min。PCR產物經蝦堿性磷酸酶(Promega公司)和外切酶Ⅰ(EXO Ⅰ)(Epicentre公司)純化后,用美國應用生物系統(tǒng)公司(Applied Biosystems International inc.)(ABI)的BigDye 3.1試劑盒及ABI 3730自動測序儀進行測序。測序文件用PolyPhred軟件進行分析,再結合人工校對,記錄后整理出結果。
2.致病性及保守性分析:利用在線PolyPhen 2(http://genetics.bwh.harvard.edu/pph2/)及 Mutation Master(http://www.mutationtaster.org/)預測突變位點的致病性,使用UniProt(https://www.uniprot.org/)軟件分析突變氨基酸在不同物種間的保守性。
經Sanger法測序發(fā)現,先證者的11號外顯子發(fā)生雜合錯義突變c.1901G>A(見圖2),其編碼的蛋白質第634位氨基酸由半胱氨酸突變?yōu)槔野彼幔╬.Cys634Tyr)。先證者的健康姐姐及300例對照人群未發(fā)現上述基因突變位點。
圖2 先證者RET基因突變檢測結果
PolyPhen 2及Mutation Master軟件均預測該突變位點為致病突變,預測分數均為1.00 (見圖3)。UniProt軟件分析示,p.Arg634在不同物種間高度保守(見圖4)。
圖3 PolyPhen 2軟件預測突變位點的致病性
圖4 RET基因634位氨基酸保守性分析
本研究報道的MEN2A家系先證者以骨痛為首發(fā)癥狀,實驗室檢查顯示血鈣、PTH及降鈣素水平升高,B超檢查發(fā)現單側腎結石,最終經手術病理證實存在單側甲狀旁腺腺瘤和MTC,結合RET基因突變檢測結果,最終明確診斷為MEN2A。因先證者母親及妹妹先后在外院被診斷為MTC,由此推斷其母親及妹妹發(fā)病的分子遺傳學機制也可能為RET基因突變,故該家系為RET基因突變導致的MEN2A家系。
MEN2A是多發(fā)性內分泌腺瘤的一種亞型,臨床表現主要包括MTC、嗜鉻細胞瘤(pheochromocytoma,PCC)和原發(fā)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9],少數患者可出現肩胛間區(qū)皮膚苔蘚淀粉樣變和(或)先天性巨結腸[11]。在MEN2A患者中,MTC的發(fā)生率>90%[3],早期患者常無特殊癥狀,往往是經觸診和(或)甲狀腺影像學檢查時意外發(fā)現,檢測血清降鈣素水平以及甲狀腺超聲和甲狀腺結節(jié)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可確診[12]。PCC的發(fā)生率占MEN2A的40%~50%[3],常為雙側、多發(fā),患者臨床表現為陣發(fā)性高血壓、頭痛、心悸以及多汗等,可通過檢測血或24 h尿甲氧基腎上腺素及甲氧基去甲腎上腺素濃度進行定性診斷;CT或MRI檢查對PCC也有較好的診斷靈敏度,可用于定位診斷[13];功能影像學定位則首選碘-123-間位碘代芐胍核素顯像,其診斷PCC的靈敏度為85%~88%[9,13-14]。若未發(fā)現腫瘤但定性診斷高度懷疑為PCC,則可進一步予行氟-18-二羥基苯丙氨酸正電子發(fā)射斷層成像,其檢出PCC的靈敏度可達81%~100%[15]。在MEN2A中,PHPT的發(fā)生率為10%~20%[9],疾病隱匿,早期患者可出現口干、乏力、夜尿增多等癥狀,患者多因骨痛和(或)泌尿系結石癥狀而首診,測定血清游離鈣、PTH水平,并行甲狀旁腺B超或锝-99m-甲氧基異丁基異腈單光子發(fā)射計算機體層顯像以及全身核素骨顯像等輔助檢查,同時排除繼發(fā)性和散發(fā)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后,方可診斷該病。
1993年,Donis-Keller等[16]首次報道了MEN2A是由RET原癌基因突變所致。RET原癌基因位于染色體10q11.2上,其編碼的酪氨酸激酶受體包含3個功能結構域——胞外配體結合域、疏水跨膜結構域和細胞質結構域[17]。其中,胞外配體結合域包含一個富含半胱氨酸區(qū)域,而高度保守的半胱氨酸結構域對于二硫鍵的形成至關重要;其細胞質結構域含10個磷酸化位點,可與共受體GFRα1~GFRα4結合,促使胞內酪氨酸殘基磷酸化,通過下游的信號轉導,調控細胞的增殖和分化。突變體通過半胱氨酸間的二聚體化或者基因的劑量效應(突變型的擴增或野生型的缺失)增強了RET酪氨酸激酶信號轉導的功能,激發(fā)細胞內酪氨酸激酶自動磷酸化,導致細胞過度增殖以及腫瘤生長[17]。迄今報道的導致MEN2A的基因突變均為RET原癌基因突變,且其中85%的突變位于第11外顯子634位點[18],與本研究一致。另有報道顯示,少數突變位于第10外顯子的611、618、620位點和第11外顯子的631位點[2]。RET基因突變位點與MEN2A表型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美國甲狀腺協會[12]根據不同的RET突變位點將MTC風險分為中、高、極高3個等級。等級越高,意味著腫瘤侵襲能力越強,甲狀腺手術需要切除的范圍越大及預防性切除甲狀腺的年齡越小。位于第11外顯子的634密碼子p.Cys634位點突變(p.Cys634Arg或p.Cys634Gly、p.Cys634Phe、p.Cys634Ser、p.Cys634Trp、p.Cys634Tyr)屬于高風險,與攜帶其他突變位點的患者相比,攜帶該位點突變的患者除了發(fā)生MTC之外,同時伴有PCC、PHPT的可能性也最大。在MEN2A患者中,MTC表現出與年齡相關的外顯率[19-20],據報道,最小的患者只有5歲[18]。因此,美國甲狀腺協會建議,該突變位點攜帶者盡可能在5歲之前進行預防性全甲狀腺切除術(包括或不包括中央淋巴結切除術),并盡快開始PCC和PHPT的篩查[12]。國內最常見的RET基因突變位點也是第11外顯子的634、611、620、768位點[21-22]。根據美國甲狀腺協學風險分級,611、620、768位點突變提示MTC侵襲力為中度風險,同時在MTC的基礎上發(fā)生PCC和PHPT的可能性較小,尤其是768位點突變。本研究報道的該家系先證者為高風險(p.Cys634Tyr),就診時甲狀腺及甲狀旁腺已經累及,術后病理檢查結果證實MTC已發(fā)生局部淋巴結轉移。因先證者在甲狀腺手術之后進行基因診斷,因此對于其殘存的右側甲狀腺進行了密切隨訪,包括血清降鈣素和癌胚抗原水平檢測以及頸部B超檢查等。盡管先證者術后短期隨訪顯示,上述指標在正常范圍之內(見表1),但結合其基因診斷,仍建議其進行預防性右側甲狀腺切除及右側中央區(qū)頸淋巴結清掃手術,先證者表示愿配合密切隨訪,但暫時拒絕再次手術。
MEN2A患者的預后主要由其MTC病情程度決定,相較PCC及PHPT,MTC具有進展快、易侵襲、術后易復發(fā)的特點。研究表明,MEN2A患者中,MTC伴有淋巴結轉移者的術后復發(fā)率高達50%[23],并且復發(fā)風險可持續(xù)至術后20年左右[24]。因此美國甲狀腺協學指南推薦,MEN2A患者行MTC切除術后應進行長期隨訪,需每6個月監(jiān)測血癌胚抗原和降鈣素的水平。頸部體格檢查發(fā)現腫塊以及血生化檢測降鈣素升高的患者,需行頸部CT檢查以了解MTC復發(fā)情況[12]。MEN2A患者中,相較于MTC而言,PHPT惡性度低,手術可治愈,且術后復發(fā)率較低,約為4%[25],患者的預后良好。但MEN2A患者可能同時存在2個或2個以上的甲狀旁腺腺體的增生,因此PHPT術后也應重視監(jiān)測血鈣和PTH以及早發(fā)現新發(fā)甲狀旁腺腺瘤或增生。MEN2A患者預后的關鍵是干預術后復發(fā)的侵襲性MTC,這也是近年來該病在國際上的研究熱點[26]。Elisei等[27]開展的一項前瞻性、隨機、安慰劑對照Ⅲ期臨床試驗表明,RET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卡博替尼)相對安慰劑能夠顯著延長侵襲性MTC成年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11.2個月比4.0個月)。Chuk等[28]開展的一項Ⅰ期臨床試驗表明,卡博替尼能顯著降低侵襲性MTC兒童及青少年患者的降鈣素水平至基線的24%~87%。同時,對于攜帶RET基因突變且有生育要求的MEN2A患者,美國甲狀腺協會指南[12]建議進行體外受精,將排除RET基因突變的受精卵移植入宮內,通過遺傳干預,切實阻斷突變的RET基因在下一代傳遞。國內黃荷鳳院士研究團隊對攜帶RET基因突變的親代體外受精的受精卵進行RET基因單倍型篩選,對MEN2A患者的子代成功進行遺傳干預[29]。
總之,結合本研究報道的先證者及其家系成員的臨床特點及基因測序結果,先證者為RET基因突變導致的MEN2A診斷明確。結果提示臨床醫(yī)師應對MEN2A先證者及家系內成員進行積極的突變基因篩查,從而采取合理、全面的臨床干預措施,改善患者的預后及指導其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