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衛(wèi)
摘? ? 要:神入歷史試題凸顯歷史學科能力和歷史學科特點,有利于高考核心價值的落實,拓寬了命題路徑。教師可以通過讓考生以歷史人的身份感受歷史、讓考生體會歷史人對以后歷史的感受、讓考生以歷史人的身份決策和讓考生分析歷史人在同時期不同空間的可能情況四個途徑來命制神入歷史試題。
關(guān)鍵詞:神入;歷史試題;命制
神入歷史的試題,就是讓考生以歷史人的身份神入到歷史環(huán)境中去思考和解決問題。神入歷史的考題,其突出優(yōu)點是考生能在當時的歷史環(huán)境下思考,不會以今人的標準苛求前人,有一種歷史的同情之理解,非常有利于培養(yǎng)考生的歷史理解素養(yǎng)。目前這樣的考題在全國和地方高考卷中還不多見,應(yīng)該得到更多的關(guān)注和研究。下面談?wù)劚救说膰L試。
一、神入歷史試題命制的嘗試
(一)讓考生以歷史人的身份感受歷史
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shè)和設(shè)問,使考生以歷史人的身份去理解和感受歷史,既可以是選擇題命制,也可以是非選擇題命制。
例1? ?毛澤東剛把革命隊伍帶到井岡山,當時革命隊伍中不大可能出現(xiàn)的想法是
A.覺得這是革命勝利的正確道路
B.對這一做法心存疑惑
C.這只是無奈、暫時的權(quán)宜之計
D.覺得艱苦渺茫想逃跑
例2? ?在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建立的過程中及建立之后,世界上主要國家對這一新的國際秩序感受各不相同:①先悲后喜的獲勝者;②得勝得利不得勢的衰敗者;③得勝得利而寢食難安者;④心有不甘的獲勝者;⑤先喜后悲的獲勝者;⑥極不服氣的屈辱者;⑦被排斥的孤獨者。與此相對應(yīng)的國家正確的是
A.美、英、法、意、日、德、蘇
B.美、法、英、意、日、德、蘇
C.美、意、英、法、日、德、蘇
D.美、英、法、意、日、蘇、德
例3?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問題。
材料:1792年9月,為了和東方這個遙遠而神秘的國度正式建立起商業(yè)和政治上的聯(lián)系,當時的英王喬治三世借著為乾隆皇帝祝壽的名義,向中國派遣了一支由馬戛爾尼勛爵率領(lǐng)的官方使團。這支由800多人組成的龐大船隊,帶著精心準備的19宗、590件充分反映歐洲現(xiàn)代文明成果的禮物,遠渡重洋,經(jīng)過10個月的航行,在1793年7月順利抵達中國天津的大沽口……在馬戛爾尼要求覲見乾隆皇帝時,清朝的官員硬是逼著使團人員像朝貢國的使臣一樣行三叩九拜之禮……遭到馬戛爾尼的強烈反對。
——周英杰:《大歷史的小切面——中國近代史的另類觀察》
問題:結(jié)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設(shè)身處地地想想,在禮儀問題上清朝皇帝和官員與英方的使團成員分別有什么樣的感受,并說明有這樣感受的原因。
【評分說明】感受的表達可分三等:表達錯誤、表達有些問題但基本正確、表達到位。原因注重自圓其說的程度:比較牽強、比較有道理、解釋充分)
【解析】以上試題通過題干告知時間、事件,要求考生設(shè)身處地地以當時人的身份去思考,即讓考生神入歷史,這樣就與當時的歷史背景緊密聯(lián)系,培養(yǎng)了學生的歷史意識、時空觀念和歷史解釋能力,凸顯了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忌豢赡芡ㄟ^死記硬背來獲得答案,只能以當時人的身份去思考、理解和判斷。
(二)讓考生體會歷史人對以后歷史的感受
所謂讓考生體會歷史人對以后歷史的感受,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歷史人穿越到以后的歷史;另一種就是后人穿越到以前的歷史。這兩種情況都能讓歷史人去感受以后的歷史。
例4?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問題。
材料:中世紀的歐洲,每一個人既是國王的臣民,更是上帝的子民。遍布鄉(xiāng)村的教堂、不停穿梭于村野的神甫,給山村注入了神秘的氣息,也使鄉(xiāng)村生活的每一秒及每一個角落都洋溢著虔誠。
那時的人們把現(xiàn)世看成苦難的贖罪地,人生在世,不是為了享受,而是為了贖取自己的罪惡,以便升入天堂。為了達到這一目標,人們嚴格遵守基督教教義,標榜赤貧,從肉體上折磨自己(所以那時出現(xiàn)了很多修道院,有那么多的修士和修女)。有的寧愿離開城市跑到?jīng)]有人的深山老林,開荒種地,極端的人甚至會把自己放到井里或懸崖峭壁上的山洞里修行。
在中世紀的道路上,隨時都流動著那些虔誠的朝圣者,奔向羅馬,奔向耶路撒冷。許多人寧愿面對躲在黑黑的暗室里的教士們,吐露自己的心事。
在中世紀的歐洲,哲學成為宗教神學的婢女,教育成為宗教擴張的工具,文學成為宗教教義的衍生物,藝術(shù)成為宗教神靈的催化物。教會還憑借手中握有的無可匹敵的政治經(jīng)濟力量,將教會的文化鉗制政策轉(zhuǎn)化為現(xiàn)實的威力,如書刊的查禁、對異端的鎮(zhèn)壓,宗教的怪光流溢于歐洲大地的上空。
當時的歐洲可以說是廢黜百家,獨尊神學。普天之下,莫非教土;率土之濱,莫非教徒。
——陳偉國:《高中歷史新課程教學札記五:歐洲宗教改革》
(1)根據(jù)以上敘述,用幾個關(guān)鍵詞概括歐洲人基本的精神狀態(tài)。
(2)假如我們能穿越時空來到中世紀的歐洲,把我們的精神狀態(tài)也帶到中世紀的歐洲,當時的歐洲人會怎么看待我們?
【解析】本題通過材料和第一個問題讓考生知道歐洲中世紀時人們的基本精神面貌,為第二個問題的回答奠定基礎(chǔ)。第二個問題就是讓考生明白我們現(xiàn)代人的精神狀態(tài)與中世紀歐洲人的巨大差異,讓考生換位思考,以中世紀歐洲人的角度看待我們,特別能考查考生的歷史意識和歷史理解素養(yǎng)。
(三)讓考生以歷史人的身份決策
通過創(chuàng)設(shè)情境和設(shè)問,使考生以歷史人的身份在當時的歷史環(huán)境下面對真實問題做出決策,既可以是選擇題命制,也可以是非選擇題命制。
例5? ?西安事變發(fā)生后,日本對解決此事最有可能選擇的做法是
A.趁機殺蔣,報仇雪恨
B.討伐叛亂,武力救蔣
C.停止內(nèi)戰(zhàn),和平解決
D.挑唆矛盾,陷入內(nèi)戰(zhàn)
例6? ?抗戰(zhàn)勝利后,蔣介石三次電邀毛澤東赴重慶談判,請你想想:毛澤東接到電報邀請會有怎樣的心理感受?請說出有這樣感受的原因。根據(jù)你對當時情況的了解,你覺得去談判該做好哪些方面的準備?
【解析】“毛澤東接到電報邀請會有怎樣的心理感受?請說出有這樣感受的原因”這一設(shè)問和要求讓考生神入到歷史環(huán)境中,“根據(jù)你對當時情況的了解,你覺得去談判該做好哪些方面的準備?”這必須在當時的情況下思考問題,是個真實的歷史問題,考生得設(shè)身處地地思考,自己就是歷史的決策者或謀士。本題能考驗考生思考問題的全面性、預(yù)見性,很能體現(xiàn)考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綜合素養(yǎng)。
(四)讓考生分析歷史人在同一時期不同空間的可能情況
上述三種神入歷史的命題路徑都是側(cè)重時間的變化,也可以有側(cè)重空間的變化。
例7?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1711—1799年),即乾隆帝;喬治·華盛頓(1732—1799年),美國首任總統(tǒng),美國之父。他們同一年去世,但卻是同時不同代的人。如果華盛頓到中國訪問,首次進行對話,下面對話不合理的是
[選項 華盛頓 乾隆帝 A 我建立了一個新國家 那你一定是皇帝了? B 我是總統(tǒng),干幾年就交給別人了 把江山拱手讓給外人,瘋了嗎? C 江山是人民的,不是我的 你打下的江山不是你的,這是什么道理? D 國家主權(quán)屬國民全體 哦,你說的是主權(quán)在民嗎? ]
例8?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問題。
材料一:王直(1501—1559)為了通商,曾一度對官府存有幻想,但結(jié)果是:“王直以為靖海有功,官府會改變對他的態(tài)度,松動海禁,允許通番互市??墒牵斔坳P(guān)獻捷,乞通互市時,‘官府弗許。明廷不但不答應(yīng)王直的請求,反趁他‘以遍舟泊列表之際,命參將俞大猷統(tǒng)舟師數(shù)千圍攻?!币曰鸺粐?,怨中國益深,且渺官軍易與也。他突圍逃往日本,積蓄力量之后,又帥眾駕船返回浙洋。”其最終結(jié)果是被官府誘捕、處決。
——以上摘自王加豐《歷史教育應(yīng)關(guān)注群體和個人的命運》
材料二:比他稍后,英國的大海盜德雷克(1540—1596)的命運與他完全不同。蘇聯(lián)學者曾說:“德雷克成為一個海盜并不是因為智力過人和敢于冒險,他只是一個股份公司的老板,英國女王伊麗莎白本人就是這個股份公司的股東之一。女王用自己的私資裝備了船只,并與這些海盜們分享利潤,同時從這個‘冒險事業(yè)中索取絕大部分利益。”
——以上摘自王加豐《歷史教育應(yīng)關(guān)注群體和個人的命運》
材料三:1581年4月,女王伊麗莎白一世親自登船賜德雷克皇家爵士頭銜。1588年,德雷克成為海軍中將,在軍旅中曾擊退西班牙無敵艦隊攻擊。德雷克則被封為英格蘭勛爵。1596年1月27日,他因痢疾病逝于巴拿馬。
——百度百科:弗朗西斯·德雷克
問題:王直與德雷克的人生境遇有何不同?結(jié)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不同的原因。想象一下:如果王直活在當時的英國,或者如果德雷克活在當時的中國,人生境遇會怎么樣?從中能得到什么認識?
【解析】想象王直和德雷克互換生活地,人生境遇會有何不同,這實際上就是在神入歷史的情況下進行歷史解釋。
二、神入歷史試題的優(yōu)點
(一)從考查的內(nèi)容和要求看,凸顯歷史學科能力考查和歷史學科特點
歷史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它的過去性,歷史學科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根據(jù)史料盡可能地去復(fù)原過去的歷史,要盡可能地在當時的歷史環(huán)境里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神入歷史的試題就是要求考生必須有這方面的意識和能力,能充分考查考生的歷史意識和時空觀念,這是其他路徑命制的歷史試題所無法比擬和取代的。
(二)從考查的功能看,有利于高考核心價值的落實
高考改革確立了“一核”“四層”“四翼” [1]的評價體系?!耙缓恕本褪恰傲⒌聵淙?,服務(wù)選才,引導教學”。實踐表明,神入歷史試題有利于“一核”目標的實現(xiàn)。
從“立德樹人”看,神入歷史試題有很突出的優(yōu)勢。神入歷史試題使考生身臨歷史環(huán)境當中,成為歷史中的人物,對歷史有一種感同身受的同情之理解,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的熏陶有獨特的優(yōu)勢。比如重慶談判這道題,讓考生想想毛澤東接到電報邀請會有怎樣的心理感受,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學生在明白了毛澤東的兩難處境及其原因后,最終還是去了,毛澤東的高瞻遠矚、大無畏的偉大形象自然在考生的心中潛滋暗長,育人于無形之中,而且效果顯著。
從“服務(wù)選才”看,有利于人才選拔。神入歷史試題無法從教科書中找到現(xiàn)成的答案,只有通過自己的思考,根據(jù)自己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組織個性化的答案,突出思維、運用等能力的考查,能比較客觀地反映考生的能力素養(yǎng)水平,而且是側(cè)重于層次比較高的能力素養(yǎng)。因此,神入歷史試題非常符合選才的要求。
從“引導教學”看,非常有利于新課改教學的推進。神入歷史試題以能力和素養(yǎng)立意,教科書無法提供答案,只能提供思考和組織答案的知識背景,考生只能根據(jù)自己積累的課內(nèi)外知識和經(jīng)驗,經(jīng)過深入思考,能靈活運用知識才能作答,這有利于轉(zhuǎn)變中學歷史教學灌輸式的教風和死記硬背的學風,因為這種考題讓灌輸式的教學和死記硬背的學習變得無用武之地。教師為適應(yīng)能力和素養(yǎng)立意的考題,必然會改進自己的教學,注重課堂教學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這樣就會在新一輪課改中,“教”“考”相互促進,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三)從命題路徑看,拓寬了命題路徑
以考生和命題者與歷史時空的關(guān)系看,至少有四條命題路徑:第一,以當下人站在歷史高處回看歷史,分析歷史知識和解決歷史問題命制試題;第二,以當下與歷史有密切聯(lián)系的現(xiàn)實問題為題材命制試題,考查歷史與現(xiàn)實的聯(lián)系;第三,讓考生設(shè)身處地地以歷史人的身份來感受歷史或面對當時的實際問題來命制試題;第四,以當下和歷史為基礎(chǔ),命制展望或想象未來社會的試題。
目前絕大多數(shù)歷史試題都是通過第一條路徑命制的,也有些歷史試題是通過第二條路徑命制的,但不多,通過第三條路徑命制的歷史試題偶爾會有,數(shù)量更少,通過第四條路徑命制的歷史試題至今還未見過。本文對第三條路徑如何進一步細化,以何種題型進行命制,通過這條命題路徑命制的試題有何優(yōu)點等問題做了粗淺的探索。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考試中心.中國高考評價體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