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蘇軾、劉克莊稱賞過趙鼎臣之詩嗎?

2020-12-07 06:15張繼定
關東學刊 2020年2期
關鍵詞:蘇軾

張繼定

[摘要]曾棗莊先生主編的《中國文學家大辭典(宋代卷)》“趙鼎臣”辭目曰:“蘇軾稱賞其‘辭源江海浩奔忙,句法風騷森出入之句,以為‘極為雄偉?!瓌⒖饲f謂其詩‘才氣飄逸,記問精博,……推挹甚高。”上述對趙鼎臣的兩處敘介有違事實。稱賞趙鼎臣那聯(lián)名句的是《雪浪齋日記》作者曾某,而非蘇軾;劉克莊稱許的“才氣飄逸……”者,乃《竹隱集》(十一卷)作者徐似道,而非《竹隱畸士集》作者趙鼎臣。

[關鍵詞]蘇軾;劉克莊;趙鼎臣;徐似道;中國文學家大辭典

[作者簡介]張繼定(1941-),男,浙江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金華321004)。

趙鼎臣(1170-約1224),字承之,自號葦溪翁,又號竹隱畸士,韋城(今河南滑縣)人。元祐六年(1091)進士,紹圣二年(1095)登宏詞科,授太學博士,后因故被貶越州從事。三年后回北方,先后在地方幕府和朝廷史館任職,曾官秘書少監(jiān)、右文殿修撰、太府卿和知鄧州。趙氏多才多藝,詩文兼擅,是北宋后期的著名作家。曾棗莊先生主編的《中國文學家大辭典(宋代卷)》(以下簡稱“曾編”)“趙鼎臣”辭目,以較多的篇幅對其生平和文學成就予以介紹,是必要和恰當?shù)?。但其中亦有若干值得商榷之處,特別是以下這一段:“鼎臣與王安石、蘇軾等人交好,多相倡和,故詩文具有門徑。蘇軾稱賞其‘辭源江海浩奔忙,句法風騷森出入之句,以為‘極為雄偉(《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二引)。劉克莊謂其詩‘才氣飄逸,記問精博,警句巧對,殆天造地設,推挹甚高”,就存在著敘說不實、張冠李戴、以訛傳訛之誤。

曾編“鼎臣與王安石、蘇軾等人交好,多相倡和”之說,脫胎于《四庫全書總目<竹隱畸士集>提要》(以下簡稱《提要》)。對《提要》這一失實的說法,已有傅璇琮先生總主編的《中國古代詩文名著提要·宋代卷》(以下簡稱“傅編”)和岳振國先生的《對<四庫全書總目>中關于趙鼎臣評價的考辨》一文先后提出過質(zhì)疑或考辨。本文謹就曾編后兩個失實的問題分別予以辨正。

一、稱賞趙鼎臣那一聯(lián)名句的是《雪浪齋日記》作者。并非蘇軾

曾編提到的趙鼎臣詩句“辭源江海浩奔忙,句法風騷森出入”,出自《竹隱畸士集》卷三的一首集字韻七言古詩。詩題頗長,類似詩的小序:“昔官會稽,故侍講呂公原明丈,請以其孫揆中者娶余之長女。既受幣矣,無何,揆中與余女未成婚而俱卒。濟陰簿本中,則揆中之弟也,近于同舍林德祖處見其所與石子植唱和詩,子植又余太學之舊僚也。故次其韻,因寄呂,兼以簡石,且請德祖同賦?!?/p>

請別忽視這一詩題的作用,它不僅交代了本詩寫作的背景和緣由,也對我們了解詩人當時的交游,體味全詩所表達的思想情感也有著重要的意義。詩曰:

我昔江湖百憂集,侍講寄書猶墨濕?;橐龈傋鞲彩挚眨赵抡嫒缣杓?。哀哉大耿已川逝,秀矣小馮今玉立。詞源江海浩奔茫,句法風騷森出入。石郎與我金石交,每懷見君嗟靡及。種桑自比侯千戶,力田不愿爵一級。頗聞杖屨約招攜,應許蓬茅助營葺。欲討明珠救子饑,老矣安能發(fā)鮫泣!

按:趙鼎臣是在崇寧元年(1102)太學博士任上因故被貶到越州為錄事的。在越州期間,故侍講呂希哲(字原明)之孫揆中(即呂本中之弟)與趙之長女的這一樁已定婚約,卻因二人雙雙先卒而夭折。仕途受挫和長女未婚先逝,如雪上加霜,詩人憂郁哀傷不已,心情遭受沉重的打擊。越州從事三年任期過后,詩人被調(diào)回北方,先后在張近之高陽、太原幕府任職,一直沉于下僚。政和六年,趙鼎臣為開封府尹的幕僚,從同在開封府衙任職的友人林德祖處讀到時在濟陰縣任主簿的呂本中寫與石子植(系趙舊時在太學博士任上的同僚)一首集字韻七古詩,不禁有感而發(fā),于是步呂詩之韻,寫了一詩以寄呂,“兼以簡石,且請德祖同賦”。該詩雖先從貶官越州,愛女未婚先卒寫起,但卻涵蓋了后半生的曲折經(jīng)歷和憂憤交織的人生感受。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世事的變遷,對友人的憶念及對其才華的稱賞,對官場的厭倦和對隱居生活的向往,都在詩中有著不同程度的表現(xiàn)。詩中那一聯(lián)“辭源江海浩奔忙,句法風騷森出入”,是他對友人呂本中氣勢奔放,句法有序,意蘊深厚的詩篇的形象描繪,譽之為“極為雄偉”并不為過。只是此“極為雄偉”的贊語并不是如曾編所說的出于蘇軾之口,而是出于《雪浪齋日記》。

《雪浪齋日記》屬于詩話類筆記,大約成書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初期。但該書已散佚多時,宋元書目未見著錄,卷帙和作者均不詳。其所佚的內(nèi)容,散見于宋元時期的詩話、筆記等書,其中《苕溪漁隱叢話》計錄存三十九則,《詩話總龜》十二則,《詩人玉屑》十則,《詩人廣記》五則,《說郛》四則,另有《竹莊詩話》、《雙溪醉隱集》等亦有個別條目稱引,去其重復者,計有四十多則,其中以評述唐宋著名詩人為多,詩學觀點近于江西詩派。從諸書對其稱引之多,可看出它在當時的影響頗大。

《雪浪齋日記》的作者姓名和身世雖然不詳,但據(jù)《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四引《雪浪齋日記》云:“予祖湘潭公《皖城詩》云:‘江涵秋潦鱸魚美,岸人春風荻筍斑。荊公和此詩,今集中云‘送某如皖城者是也?!边@就為后人提供了探尋作者姓氏和身世的線索。據(jù)華中科技大學岳珍先生及臺灣世新大學黃啟方先生等學者先后考證,《雪浪齋日記》的作者應是曾鞏之弟曾宰(即作者所云的“予家湘潭公”)的某個孫子(曾宰有經(jīng)、綬、純、約四個兒子,其長子經(jīng)和二子綬之子有可能即為《雪浪齋日記》的作者)。至于其中哪一位是《雪浪齋日記》的作者,名字是什么,還有待學界進一步考索。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該書作者為曾鞏之弟曾宰的一位孫子(我們姑且稱之“曾某”吧),江西南豐人,而絕不會是出生于四川眉山的大詩人蘇軾。

曾編謂“蘇軾稱賞其‘辭源江海浩奔忙,句法風騷森出人,極為雄偉”之句,并在此句之后加括號附注它引自“《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二”,意在說明蘇軾這一“稱賞”之出處。曾棗莊先生和吳洪澤先生合著的《宋代文學編年史》(二)也載有這樣一段話及附注。但我們翻檢《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二,其原文卻是“《雪浪齋日記》云‘……辭源江海浩奔忙,句法風騷森出入,此趙鼎臣詩,極為雄偉”,并無曾編所說的“蘇軾稱賞”之語,而只是說“《雪浪齋日記》云……”。所以曾編此句最后的括號內(nèi)的注引是不準確的,有違《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二的原文,其失誤就在于把蘇軾認作《雪浪齋日記》的作者了。

不過,曾編出現(xiàn)這一失誤,亦有其緣由。推究起來,可能與蘇軾把自己在定州所得的一塊觀賞石的安放場所取名為雪浪齋,并為之撰寫過一篇《雪浪齋銘并引》有關。該齋銘曰:“予于中山后圃得黑石,白脈,如蜀孫位、孫知微所畫,石間奔流,盡水之變。又得白石曲陽,為大盆以盛之,激水其上,名其室日雪浪齋云?!边@說明“雪浪齋”只是蘇軾安置雪浪石的房間名稱,并非他為自己取的一個別號?!堆├她S日記》的作者曾某想是看過蘇軾的《雪浪齋銘》,出于對蘇軾的崇敬或感到這一齋名頗有點詩意,便借以自號,將自己所撰詩話稱之曰《雪浪齋日記》。后之不及細察者,便以為雪浪齋乃蘇軾之別號。例如南宋錢塘人徐光溥在其所編的《自號錄》中就把蘇軾安放雪浪石的房間所取之名稱“雪浪齋”當作蘇軾個人之自號了。另有南宋末年同屬錢塘人的學者范唏文(字景文,號藥莊)也曾視“雪浪齋”為蘇軾之別稱。范在其所撰的《對床夜語》卷一云:“詩曰:‘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東坡謂韓退之‘始去杏飛蜂,及歸柳嘶蛩與詩意同。……”其實,所謂“東坡謂韓退之……”,乃《雪浪齋日記》中評論韓愈《征蜀聯(lián)句》中的話,范唏文《對床夜語》直把《雪浪齋日記》作者當成蘇軾了。不知曾編是否受到徐光溥《自號錄》或范唏文《對床夜語》的影響,但不管是誰,把“雪浪齋”當成蘇軾的自號,將《雪浪齋日記》作者稱賞趙鼎臣那一聯(lián)“辭源江海浩奔忙,句法風騷森出入”詩句說成是“蘇軾稱賞”,都有張冠李戴之嫌。上文已指出,趙鼎臣寫作含有這一聯(lián)名句的七古詩的時間是政和六年(1116),而蘇軾早在此詩問世前的政和元年(1111)前已仙逝,僅憑這一點,即可以看出“蘇軾稱賞”趙鼎臣此詩句的說法之無稽了。

二、劉克莊稱許的“才氣飄逸……"者乃徐似道,而非趙鼎臣

曾編“趙鼎臣”辭目計500多字,三分之一篇幅取材于《四庫全書總目·<竹隱畸士集>提要》。應該說,《提要》對《竹隱畸士集》及其作者趙鼎臣合乎史實的介紹是被曾編采納了,但其失實的部分不幸也被曾編所接受沿用。除了上文提及的“鼎臣與王安石、蘇軾交好,多相倡和”失實一例之外,《提要》另一更大的失誤,即對所引劉克莊《后村詩話》兩段文字作了的錯誤的理解:

“《竹隱集》十一卷,多其舊作,暮年詩無棗本”,所紀卷目多寡頗不合,疑克莊所稱十一卷者,乃專指其詩而言也。

劉克莊稱其詩,謂“才氣飄逸,記問精博,警句巧對,殆天造地設,略不戟人喉舌,費人心目”,推挹甚至。今克莊所摘諸句,已多佚其全篇,而即所存觀之,工巧流麗,其才實未易及??饲f之言,故非溢美。

按:上面兩段不相連續(xù)的文字,引號內(nèi)的幾句,是劉克莊《后村詩話》的原文,其余的都是館臣《提要》對《后村詩話》原文的錯誤詮釋。第一段“多其舊作”的“其”,劉克莊指的是《竹隱集》十一卷的作者徐似道,但在館臣眼里,這一個“其”與后面四個“其”字所指代的都是《竹隱畸士集》的作者“趙鼎臣”。這實在是對劉克莊原文的極大誤解。曾編不察,輕信該《提要》之錯誤理解,在“趙鼎臣”辭目中轉(zhuǎn)引了館臣“劉克莊謂其詩‘才氣飄逸,記問精博,警句巧對,殆天造地設”這段話,導致了以訛傳訛之誤。

關于館臣這一誤解,傅編也曾指出過:“館臣所引劉克莊語,見《后村詩話》續(xù)集卷三,稱‘徐淵子有《竹隱集》十一卷云云??夹焖频雷譁Y子,號竹隱,見《誠齋詩話》、樓鑰《石屏詩集序》,則劉克莊所評非趙鼎臣,館臣以集名略似而誤?!贝苏f已點出館臣對克莊詩評的誤解,只是由于傅編為所編之書凡例所限,并未專題予以申述。

人們或許會問:《后村詩話》續(xù)集卷三既然明確記載“徐淵子有《竹隱集》十一卷”,館臣和曾編怎么都視而不見,僅因其集名與趙鼎臣《竹隱畸士集》名稱略似,便把兩者相混淆呢?怎么會因兩者“卷目多寡頗不合”,而“疑克莊所稱十一卷者,乃專指其(趙鼎臣)詩而言”,甚至將劉克莊稱許徐似道淵子“才氣飄逸……”的詩評“張冠李戴”地錯安到了趙鼎臣的頭上呢?

為使讀者對這一問題有一個清晰的了解,現(xiàn)擬從以下幾方面予以必要的說明和論證。

1.館臣和曾編此誤,首先在于未曾辨別《后村詩話》的不同版本。

自宋末以來,劉克莊《后村詩話》刻有多個版本,常見的計有宋刊本、四庫全書本(以下簡稱四庫本)、四部叢刊本、豫園叢書本和中華書局本(以下簡稱中華本)等等。各種版本的目錄、章節(jié)、文字或有不同的差異和缺失。館臣《提要》所引《后村詩話》對《竹隱集》作者的詩評,出自四庫本之卷七,而傅編所依據(jù)的則是王秀梅校點的1983年出版的中華本,兩種版本的目錄和文字存有若干的差別,倘不加比較和??保鶗斐砷喿x者的誤判。試看《后村詩話》四庫本和中華本各自對《竹隱集》作者詩文的敘介和評論。

四庫本《后村詩話》卷七曰:

口口(按:上脫“徐淵”2字)子《賀周益公致仕啟》云:“清朝無事,元老辭榮……”云云??诳冢ò矗荷厦摗皽Y子”2字)此作佳甚,然為詩名所掩,故不甚流傳。

著有《竹隱集》十一卷,多其舊作,暮年詩無棗本。諸詩如見石湖放翁誠齋一輩人。又才氣飄逸,記聞精博。警句巧對,天造地設。略不戟人喉舌,費人心思。

品在姜堯章諸人之上。集中及晚作尤佳者,昔已入絕句詩選。今摘其警句于后。……

中華本《后村詩話》續(xù)集卷三曰:

徐淵子《賀周益公致仕啟》云:“清朝無事,元老辭榮?!睖Y子此作甚佳,然為詩名所掩。淵子有《竹隱集》十一卷,多其舊作,暮年詩無棗本。此公曾見石湖、放翁、誠齋一輩人,又才氣飄逸,記問精博。警句巧對,殆天造地設,略不戟人喉舌,費人思索。人品在姜堯章諸人之上。集中及晚作尤佳者,昔已有絕句詩選。今摘其警句于后?!?/p>

上引《后村詩話》兩種不同版本的文字,內(nèi)中各有脫漏或差異,也各有優(yōu)劣。四庫本曰“諸詩如見石湖、放翁、誠齋一輩人”,語意含混,中華本日“此公曾見石湖、放翁、誠齋一輩人”,則句顯意豁?!按斯保侵改纤卧娙诵焖频溃潜彼卧娙粟w鼎臣。因為趙鼎臣早在北宋宣和六年左右即已離世,不可能見到南宋時期的“石湖、放翁、誠齋一輩人”。惟“人品在姜堯章諸人之上”此句,四庫本句首無“人”字,倒顯得比中華本含蓄而準確,不過,倘館臣將它理解為趙鼎臣“品在姜堯章諸人之上”,這樣的比較以及“諸詩如見……”的比喻又顯得不倫不類,畢竟他們之間所處時空相距已頗遠了。

看來,傅編日“館臣所引劉克莊語,見《后村詩話》續(xù)集卷三,稱‘徐淵子有《竹隱集》十一卷云云”,所引之文字并不完全準確。因為館臣所見之《后村詩話》版本那兩段文字恰巧正漏缺“徐淵”“淵子”這關鍵的文字。倘若館臣《提要》所依據(jù)的《后村詩話》版本有“徐淵子《竹隱集》十一卷”這樣完整的句子,則《竹隱集》的作者為誰,已一目了然,館臣豈會故意隱去作者的姓字呢?(倘那樣,就不只是疏忽大意,而是有意欺世了,相信館臣決不會如此。)事實是館臣采用的是四庫本的《后村詩話》,該版本卷七“《竹隱集》十一卷”句子前面缺失了“徐淵子”3字,才致館臣產(chǎn)生了誤解。遺憾的是,當代出版的曾編并未發(fā)現(xiàn)這一誤解,于是又以訛傳訛地沿襲了下來。

2.其次,館臣和曾編此誤,是失于不曾細心研讀所依據(jù)的四庫本《后村詩話》有關文字。

應該說,雖然館臣所依據(jù)的是四庫本《后村詩話》那兩段文字,缺失“徐淵子”完整姓字,客觀上造成了館臣“張冠李戴”之誤。不過,如果館臣主觀上能仔細研讀該版本卷七那兩段詩文評介文字,原也可以探尋出該評介的對象是徐淵子而非趙鼎臣的線索。

其一,《賀周益公致仕啟》中的周益公,即周必大,是南宋慶元年間的丞相,益公是朝廷給他的封號。早在乾道八年(1172)徐淵子似道任吳縣尉時,就與周必大結識,后來間有詩文往來,徐對周的學問和政績表示出由衷的景仰。慶元元年(1195),七十歲的周必大多次上書朝廷致仕,獲準后回到廬陵家居,當時徐淵子尚在廬陵郡太和縣令任上,憑他對周氏的了解和親密關系,就近撰寫《賀周益公致仕啟》當是順理成章的。而趙鼎臣乃北宋后期的官員和詩人,早在宣和六年前已去世,怎么可能給數(shù)十年后的致仕丞相發(fā)賀信呢?

其二,從四庫本卷七“諸詩如見石湖、放翁、誠齋一輩人。又才氣飄逸,記聞精博。警句巧對,天造地設。略不戟人喉舌,費人心思。品在姜堯章諸人之上……”這段文字,也不難推知,北宋時的作家趙鼎臣,不可能見過南宋“石湖、放翁、誠齋”等著名中興詩人,而徐似道,卻與他們互有倡酬,有較深的交往,其才華頗得他們的賞識。范成大(石湖)稱其“風流車馬客”,陸游(放翁)譽其“徐卿赤城古仙子,十年四海推才華”;徐似道知太和縣時,曾謁楊萬里(誠齋),贄以詩,楊即席酬和,后又在《誠齋詩話》中稱引其詩句。有眾多的事例表明,徐似道才是劉克莊所稱許的“才氣飄逸……”者。

其三,四庫本卷七劉克莊摘錄《竹隱集》作者的多篇詩作警句,其中有“一瓶儲粟一囊錢,兒學箕裘女紡磚。更買小丘吾事畢,勘書評畫了殘年”(生)一詩。詩后雖未明注其出處和作者姓字,但在該書卷八卻有“徐淵子詩‘紡磚字……”之印證,連類而及,與此詩同時被《后村詩話》所摘錄的那批詩篇警句自然也出于徐似道之手,這同樣證實了《竹隱集》(十一卷)作者是徐似道而非趙鼎臣。

3.從南宋以來的多部方志的記載可以證明《竹隱集》(十一卷)乃徐似道的文集。

(1)陳耆卿纂《(嘉定)赤城志》卷第三十三曰:“徐似道,黃巖人。字淵子,歷官告院、知郢州、太常丞、禮部司封郎官、起居舍人、權學士院遷秘書少監(jiān),終朝散大夫、提點江西刑獄。自號竹隱,有文集藏于家。”此后明代葉良佩纂《(嘉靖)太平縣志》、明代袁應祺、牟汝忠修纂的《(萬歷)黃巖縣志》等都有類似《(嘉定)赤城志》這樣的記載。

(2)王詠霓纂《(光緒)黃巖縣志》:“徐似道字淵子號竹隱?!小吨耠[集》?!?/p>

(3)喻長霖纂《(民國)臺州府志》卷七十五:“《竹隱文集》十一卷,宋徐似道撰?!羌姟都味ㄖ尽贰!叮螒c)太平志》云:‘其詩文散見于《鶴林玉露》、《困學紀聞》等書。劉后村摘其警句為圖。遺集刻本失傳。今《江湖集》呈進本有其一卷,余姚黃氏錄藏?!逗蟠逶娫挕罚骸鞙Y子有竹隱集十一卷,多其舊作,暮年詩無梓本。才氣飄逸,記問精博,警句巧對,殆于天造地設,略不戟人喉舌。品在姜堯章諸人之上?!?/p>

從以上數(shù)部地方志的記載,均可知悉徐似道生前確實著有《竹隱集》(或日《竹隱文集》)。其中民國《臺州府志》介紹得尤為詳細,文中還引用了《后村詩話》的敘介,明言“徐淵子有竹隱集十一卷,多其舊作,暮年詩無梓本”。雖然《竹隱集》十一卷本自元代以來已失傳,但該集詩文及其暮年之作仍有不少散見于南宋以來的筆記、類書和各式詩文總集之中。有些詩篇或警句還被《后村詩話》所摘錄,可惜竟被館臣誤為趙鼎臣的作品。然而只要細心翻檢宋元以來的有關文獻,還是可以證實這些詩篇和警句的真正作者就是自號竹隱、字淵子的徐似道。自然,清乾隆時期的館臣無法看到民國刊刻的《臺州府志》,只能閱讀到乾隆之前有關方志,而當代出版的曾編是完全有條件查閱上述方志,避免跟著《提要》誤解《后村詩話》那段詩評的。

4.將曾編“徐似道”辭目與“趙鼎臣”辭目相對照,也可見證后者“張冠李戴”之誤。

曾編“徐似道”辭目在介紹徐之履歷和當時幾部著名筆記對徐詩名作的評述之后,特別強調(diào):“劉后村《后村詩話》記其佳句甚多,如‘北風萬籟白宮征,南日一軒真褲襦,‘索醉寧傾問字酒,忍饑不取作碑錢、‘鬲上村坊酒,眉尖野店茶之類(續(xù)集卷三),大抵俱為晚唐家數(shù)。其文如《賀周益公致仕啟》、《立皇太子制》等,每為時人稱道?!小吨耠[集》十一卷,不傳。”這段介紹顯然與曾編依奉的館臣《提要》所引《后村詩話》詩評有相似之處??磥?,該辭目的撰稿者似乎有意回避劉克莊《后村詩話》贊許徐似道“才氣飄逸,記問精博,警句巧對,天造地設”那段理應引用之關鍵文字,以免與同書的“趙鼎臣”辭目的引文發(fā)生“撞車”,引起讀者生疑。但是細心的讀者依然會從該辭目“《后村詩話》記其佳句甚多”、其文如《賀周益公致仕啟》和“著有《竹隱集》十一卷”等記敘中,發(fā)現(xiàn)它們與同書的“趙鼎臣”辭目有類似或相同之處。由此自然也不難得出《提要》和曾編所引的劉克莊《后村詩話》稱許的“才氣飄逸”者是徐似道,而非趙鼎臣的結論。

本文先后考析了曾編“趙鼎臣”辭目存在兩處失實的問題,兼及《四庫全書總目<竹隱畸士集>提要》中失實敘介的辨析。其實,從宋代以來的諸多文獻中證實館臣《提要》和曾編這一張冠李戴之誤的例子還有一些,限于篇幅,這里就不再一一列舉了。

應該指出的是,古籍或辭書(包括權威性名著)存在少數(shù)失誤,有著客觀或主觀方面的原因,本來難以完全避免,讀者自不宜求全責備。本文只是本著實事求是、對讀者負責的精神,提出上述幾個問題予以探討,絕無對名著名家不敬之意。文中不當之處,祈望專家和廣大讀者有以正之。

猜你喜歡
蘇軾
“蘇說蘇軾”蘇軾與圓照
從善如流
題西林壁
蘇軾錯改菊花詩
但愿人長久
蘇軾吟詩赴宴
蘇軾愚鈍讀書法
蘇軾愚鈍讀書法
蘇軾發(fā)奮識遍天下字
識人
海盐县| 长阳| 漠河县| 吉林省| 蛟河市| 吉木萨尔县| 眉山市| 上虞市| 临澧县| 兴隆县| 沂南县| 合阳县| 桃园市| 积石山| 翼城县| 张北县| 长兴县| 正蓝旗| 江华| 蓝田县| 万山特区| 兰考县| 望奎县| 祁连县| 自贡市| 嵊州市| 牙克石市| 阿坝县| 泗阳县| 叶城县| 阳谷县| 白河县| 额济纳旗| 兴安县| 张北县| 洞头县| 阳谷县| 宜州市| 金溪县| 梨树县| 武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