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春華
(遼東學院,遼寧 丹東 118000)
《高級英語》是基礎英語在大學高年級的延伸。它作為英語專業(yè)高年級的一門重要課程,既要訓練學生綜合英語技能,也要培養(yǎng)學生對課文的分析和欣賞能力、邏輯思維與獨立思考能力。因此,高級英語教學應往深廣度上發(fā)展,圍繞知識點的教學,是遠遠達不到《大綱》對高級英語教學的要求。英語高年級的學生經過兩年的語言學習和技能訓練,已經過了基本的語言關,所以更多地應把重點放在大綱所要求的“對名篇的分析和欣賞能力、邏輯思維與獨立思考的能力”上,因而對其中文學作品的閱讀、鑒賞顯得尤為重要。文學能夠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獲得審美感受并在與文學的相互進入融合中構筑主體的精神境界?!陡呒売⒄Z》課程中的文學教學正是以此為契機,使學生既有的語言知識和語言能力得到再認識、再實踐和進一步提高,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美學鑒賞能力。
我國美學宗師宗白華在《美學散步》中談論說,美是一種崇高的“意境”,包括藝術和現實兩種境界,藝術的美“空靈”且“充實”,現實的美“原始”且“自然”,上升到哲學層面表現為“中庸與凈化”。朱光潛也“談美”,他認為美是實用的、科學的、藝術的,作為一種出世的精神,美不僅怡情養(yǎng)性,還可以使人“無所為而為”,達到“免俗”的目的,尤其是在文學領域,要“不失其赤子之心”。無獨有偶,西方著名的美學家席勒對美也是情有獨鐘,他在《審美教育書簡》中論述到,美是可以潛移默化的。文學審美以文學文本或相關文本為載體,借助文學理論和方法解析文本風格、特點、內涵、外延等文學特質,以最終獲得審美感受或體驗。通過文學審美不僅可以陶冶人的心靈、行為和語言,還可以達到提升人的審美文化素養(yǎng)的目的??梢?,文學審美是一種較高的素質和能力。
由于學生的背景知識、英語水平、心理流向及思維活動等差異,在教師教授了某一文學知識后,有的學生即可能利用這一既得知識發(fā)現課文的某一鑒賞點并主動地進入審美或評價的閱讀階段,而有的學生可能仍不能運用頭腦里存儲的相關的文學知識進行閱讀、評價。同時,學生對高級英語課程和文學教育的理解以及學習動機等方面的差異導致的不同態(tài)度,教師自身的觀念、水平、教學方法等,也會影響學生對文學知識的接受。
首先,教師應該從文學鑒賞的角度關照每一篇課文的文學性,指導學生去感受文學魅力,體會作品中的語言美和修辭美,培養(yǎng)學生對文學的學習趣味和鑒賞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在同一篇文章中會出現大量的同義詞。盡管意義相近,運用在不同的語境中,體現了作者不同的寫作意圖。因此,掌握近義詞之間的細微差異成為了該課程的重要任務之一。另外,各種不同的修辭手法的運用讓讀者對文字過目難忘,印象深刻。如在《女性的職業(yè)》中伍爾夫通用了 “家中天使”作為符號,象征維多利亞時代強加在女性身上的傳統(tǒng)角色,接著用“殺死家中天使”比喻自己脫離憐惜男性這一傳統(tǒng)女性角色的決心。殺死家中天使后,伍爾夫又指出阻礙女性的額障礙“依然務必巨大,而且這些障礙很難定義?!弊詈笏偨Y道:“在這個一直由男人控制的房子里,應該要有自己的房間,作為第三個比喻“自己的房間”,作者督促女性思考自己的新角色,通篇的隱喻描述更加清晰而具有說服力。教師在教授過程中要一步步引導學生真正掌握該隱喻的修辭意義和功能,使學生和作者一起思考自己的角色。
其次,高級英語課文體裁廣泛,有議論文,說明文,描寫文,記敘文,戲劇等,結合課文背景知識與英美文學史相關知識,在讓學生感受不同的文學體裁的基礎上,教師應該帶領學生細讀文本挖掘課文主題,同時將思政教學引入主題分析中去,豐富學生的鑒賞題材。例如“ The Way to the Rainy Mountain”這篇散文可被視為作者的一次尋根之旅。作者將祖母的個人經歷與基奧瓦人的民族文化傳統(tǒng)緊密地編織在一起,將對基奧瓦文化的追憶喻為一次朝圣之旅,表達了作者對基奧瓦民族歷史的緬懷,體現了作者難以割舍的民族情結和他亙古不變的基奧瓦民族身份認同。這篇文章內涵豐富,主題深刻,教師可引導學生加深對主題內容理解,引導學生共同追憶本土文化之源,重新審視并反思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珍視并傳承我國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來發(fā)揚光大。
第三,高級英語課程不是文學課程,因此教學要結合其特殊性融文學審美于高級英語教學之中。在精講細講的同時,還要挖掘審美教育的內容,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確定教學內容和審美教育內容的結合點,提高學生的文學審美修養(yǎng)和水平。
第四,高英課程中的文學教育能夠把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的短期目標和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審美、辨析能力的長期目標相結合。要真正做到這些,需要我們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要求教師不但要調控好課內的文學教學而且要指導好課外的文學閱讀。課堂學習和課外學習之間不應該有什么明確的界限。課堂學習不是外語學習的全部,課外學習是學生外語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對學生的課外學習進行引導,要提供建議,并進行檢查督促。需要注意的是,課外文學閱讀與課內教學不一樣。課外閱讀對話關系變得單一,只是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單獨對話。課外文學閱讀與課內是基礎與拓展的關系,它往往帶有隨意性、個別性,因此教師不能強行規(guī)定學生的閱讀內容。因為文學不僅是一種知識,更是一種情懷。
高年級英語教學離不開文學審美,盡管目前英語專業(yè)學生已認識到文學審美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價值,但是他們自身的文學審美水平還很低,而且他們在文學審美的心理機制方面流露出很多問題。對英語教師而言,要立足學生文學審美的現狀,采取積極措施,幫助學生樹立文學審美意識,糾正他們的文學審美態(tài)度,提高他們的文學鑒賞力,才能實現他們文學享受的目標,并最終促進他們整體素質的和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