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滄縣大官廳鄉(xiāng)大官廳小學,河北 滄縣 061734)
從小學三年級起,學生就開始接受作文訓練,作文教學可以說是是整個語文學科教學的半壁江山,但是在實際教學之中,當前作文教學卻往往陷入了學生難學、教師難教的令人頗為尷尬的境地。那么,教師應當如何有效實施作文教學呢?下面,筆者結合近年來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在這方面的幾點思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興趣不會憑空而來,教師要善于發(fā)揮主導性作用以激發(fā)學生的作文興趣,使學生從“要我寫”的被動心理狀態(tài)向“我要寫”的主動心理狀態(tài)轉變。
在一個班級里,學生的能力層次各異,教師制定作文訓練目標時,對不同能力層次的學生提出的要求要力求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能力較強、基礎好的學生,學習要求較高;能力稍弱、底子薄的學生,要求可以適當降低。從而使每一個學生都感到完成學習任務是力所能及的,學習有成就感,從而喜歡上這項學習內容。否則客觀上很有可能促使學生萌生畏難之心,進而滋生厭學情緒。同時,教師在進行作文指導時乃至日常的教學中,都應當對學生充滿信心,相信自己的學生能順利完成寫作任務,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學生的寫作潛能。
有心理實驗顯示,當處于吊橋一類的略帶恐懼或危險的環(huán)境中,人們比較容易培養(yǎng)感情,就是有名的吊橋效應。運用吊橋效應,圍繞作文訓練精心營造一個令學生驚心動魄或流連忘返的情境,讓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在活動過程中,學生的激動與狂喜就會形成強制性條件反射。久而久之,一提起作文學生自然而然就會迸發(fā)激情,學習的興趣將會有較大的提高。
小學作文教學,主要就是要指導學生能靈活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用恰當?shù)恼Z言如實表達出來。唐朝大詩人杜甫教導后人:“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葉圣陶老先生曾說過:“語文教學無非是個例子?!倍幦虢滩牡奈谋径际菍<覍W者們經過調查研究之后精挑細選的優(yōu)秀篇目,是各類文體的標本,是學生學習最好的材料,也是最佳的寫作模仿對象。因此,作文教學實踐中,教師必須重視閱讀與寫作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將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起來。通過引導學生對范文多方的閱讀,讓學生慢慢領會其中寫作的方法,潛移默化學習了名家名篇的主體構思和布局謀篇,領悟對事物的觀察方法及其表現(xiàn)形,積累寫人狀物繪景的優(yōu)美語句,并逐漸學會在寫作中巧妙加以用。
此外,教師還應著力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一是有計劃??梢愿鶕W生的實際情況幫助他們制定科學的閱讀計劃,在先易后難的基礎上,注重可操作性與漸進性;二是有選擇。應當結合學生的能力層次實際,引導學生選擇有利于強化自己薄弱環(huán)節(jié)的書作為課外讀本。譬如,有的學生遣詞造句能力不強,教師可以向他們推薦一些經典的文學名著,以增強其文字基本功和文學底蘊;三是有筆記。要引導學生做好課外閱讀筆記。書中的知識點可以記下來,書中的精妙之處可以記下來,書中的疑惑可以記下來,書中的感悟可以記下來。
作文評改不是作文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終點,而是教學過程的一次升華,是一個全新的起點。教師要自覺更新教學理念,積極轉變教學方式,采取多種教學手段,不斷優(yōu)化作文評改模式。
學生自改。有人說過,文章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改出來的。在指導學生自改作文前,教師應當先教給學生作必要的修改示范,予以切實有效的引導和指點,讓學生掌握修改的方式方法。學生自己反復修改作文若干次直到自己覺得較為滿意為止,這其實就是一次再學習、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雖然所用的時間和精力較多,但是對學生的寫作水平的提高頗為有效,特別是那些寫作水平中下的學生更是如此。
學生互改。教師收集作文并經查閱之后,可以組織學生通過學習小組或同桌之間互相評改。這樣的評改模式,一是促進學生之間互相交流,有利于學生互相學習,因為同齡人是最容易產生心靈共鳴的;二是有利于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還可以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濃厚興趣。
集體評議。教師選出優(yōu)秀的習作若干篇,請作者現(xiàn)場朗讀,然后學生展開討論,注重引導學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而改之”。教師還可以挑選一些有代表性的不同層次作文展開比較評議,當然作者要保密,要求學生做到公平、公正、不嘲諷,在以后的學習當中注意避免犯類似的錯誤。
教師批改。這是學生作文評改的常規(guī)武器。教師首先要有賞識意識,重視積極的鼓勵作用,變批改為鑒賞。既讓學生意識到教師時刻在關注著他的細微進步,他的習作也有可取之處,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從而激發(fā)他的寫作熱情。當然,對于學生習作中的不盡如人意之處,教師要特別注重人文關懷,與學生共同研究寫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對寫作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應多言其不足,多提要求,讓學生“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相反,對于寫作能力稍弱的學生,要多肯定其成功之處,努力挖掘其閃光點,促使學生能夠揚長避短,樂而知之。
作文與生活的聯(lián)系是非常緊密的,凡脫離了生活實踐的作文,往往內容空洞無物且缺乏真情實感。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課上,應結合教材,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安排一些課外活動或學習實踐活動。比如進行助人為樂一類的作文訓練時,由于如今的小學生有過類似生活經歷不多,故而寫起作文來往往東拼西湊,要么扶老奶奶過馬路,要么就是幫助迷路的小朋友找媽媽等,基本毫無真實性可言。巧婦尚且難為無米之炊。為此,教師可以提前組織學生開展到社區(qū)或者敬老院開展義務勞動等課外實踐活動,并注意在活動過程中真實感受。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真知,吸取生活的養(yǎng)料,這可以使他們獲取豐富多彩的作文素材,使他們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
“水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弊魑慕虒W不能畢其功于一役,需要我們教師在新課改的浪潮不斷摸索,勇于破解教學實踐中的難題,自覺更新教學理念,采取更加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方法,著力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為其以后的學習上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