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玉虎
(河南省息縣中心醫(yī)院心內(nèi)科 息縣464300)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為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心臟功能及結(jié)構(gòu)異常造成射血能力受損或心室充盈的臨床綜合征,臨床多表現(xiàn)為乏力、體液潴留、呼吸困難等,是造成患者死亡主要因素[1~2]。臨床治療CHF 不僅是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提高心排血量、調(diào)節(jié)神經(jīng)內(nèi)分泌、改善心肌收縮功能更為重要。雷米普利、沙庫巴曲纈沙坦均為臨床治療CHF 的常用藥物,雷米普利為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ACE)拮抗劑,具有延緩心室重塑等效果;沙庫巴曲纈沙坦具有抑制血管收縮等效果。本研究選取我院154 例CHF 患者,旨在探究沙庫巴曲纈沙坦與雷米普利輔助治療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154 例CHF 患者,按治療方案不同分為A 組和B 組,各77 例。A 組男43 例,女34 例;年齡41~78 歲,平均(59.51±6.36)歲;病程1~10 年,平均(5.21±2.01)年;原發(fā)?。焊哐獕盒呐K病29 例,擴張型心肌病6 例,冠心病42 例;心功能NYHA 分級:Ⅲ級27 例,Ⅱ級50 例。B 組男46 例,女31 例;年齡39~77歲,平均(58.63±6.02)歲;病程1~11 年,平均(5.71±2.38)年;原發(fā)?。焊哐獕盒呐K病31 例,擴張型心肌病5 例,冠心病41 例;心功能NYHA 分級:Ⅲ級26 例,Ⅱ級51 例。兩組基線資料(年齡、原發(fā)病、性別、病程、心功能NYHA 分級)均衡可比(P>0.05)。
1.2 納入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經(jīng)超聲心動圖、心衰標志物、心電圖等檢查確診為CHF;無精神病史;患者及其家屬知情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對本研究涉及藥物過敏;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血流動力學紊亂;心律失常;合并肝、腎功能不全;嚴重惡性腫瘤。
1.3 治療方法 兩組均予以利尿劑、β 受體阻滯劑、洋地黃類制劑、螺內(nèi)酯等常規(guī)基礎(chǔ)治療。
1.3.1 A 組 采用沙庫巴曲纈沙坦(國藥準字H20170362)治療,口服,起始劑量為25 mg/次,若可耐受,于2 周后緩慢增加劑量至100 mg/次,2 次/d。持續(xù)治療6 個月。
1.3.2 B 組 采用雷米普利(國藥準字H20060766)治療,口服,起始劑量為1.25 mg/次,若可耐受,于2周后緩慢增加劑量至2.5 mg/次,1 次/d。持續(xù)治療6 個月。
1.4 療效評估標準 兩組均于治療6 個月后實施療效評估。無效:乏力、體液潴留、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心功能NYHA 分級無明顯改善;有效:心功能改善1 級,上述臨床癥狀明顯改善;顯效:心功能改善2 級及以上,上述臨床癥狀消失。將有效、顯效計入總有效。
1.5 觀察指標 (1)臨床療效。(2)對比治療前后兩組心功能指標,包括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左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VEDd)、左室收縮末期內(nèi)經(jīng)(LVESd),以改良Simpson 法檢測LVEDd、LVESd、LVEF。(3)對比治療前后兩組醛固酮(ALD)、血管緊張素Ⅱ(AngⅡ)、去甲腎上腺素(NE)水平,以放射免疫法檢測血清醛固酮、AngⅡ、NE 水平。
1.6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 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因子、心功能指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療效)以%表示,行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A 組無效6 例,有效27例,顯效44 例,總有效率為92.21%(71/77);B 組無效18 例,有效32 例,顯效27 例,總有效率為76.62%(59/77)。與B 組相比,A 組總有效率更高(χ2=7.108,P=0.008)。
2.2 兩組心功能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LVEF、LVESd、LVEDd 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LVESd、LVEDd 水平較治療前明顯降低,LVEF 水平較治療前明顯升高,且A 組LVEF 水平高于B 組,LVESd、LVEDd 水平低于B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心功能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心功能指標對比(±s)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P<0.05。
組別 n LVEDd(mm)治療前 治療后LVEF(%)治療前 治療后A 組B 組LVESd(mm)治療前 治療后77 77 tP 57.27±7.63 56.81±6.95 0.391 0.696 43.46±3.51*47.16±2.69*7.342<0.001 43.14±2.67 43.51±2.13 0.951 0.343 37.25±1.48*41.31±1.63*16.182<0.001 36.26±6.15 35.81±7.32 0.413 0.680 50.29±7.63*43.24±6.23*6.280<0.001
2.3 兩組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因子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ALD、AngⅡ、NE 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ALD、AngⅡ、NE 水平較治療前明顯降低,且A 組低于B 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因子水平對比(±s)
表2 兩組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因子水平對比(±s)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P<0.05。
NE(pmol/L)治療前 治療后A 組B 組組別 n ALD(ng/L)治療前 治療后AngⅡ(ng/L)治療前 治療后77 77 tP 309.34±19.47 303.87±18.21 1.850 0.074 247.86±16.71*283.56±18.43*12.592<0.001 221.04±8.65 218.41±8.16 1.941 0.054 98.24±7.58*113.61±7.72*12.884<0.001 2 520.45±302.51 2 462.63±295.22 1.200 0.232 1 582.35±114.34*2 169.29±198.17*22.511<0.001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CHF 發(fā)病率、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其發(fā)生機制多與心室重塑及神經(jīng)體液因素激活有關(guān),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過度激活會造成心臟衰竭發(fā)生有害效應,通常多表現(xiàn)為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紊亂、左室功能異常、體液潴留,甚至會造成壽命縮短等,嚴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4]。
雷米普利為第3 代長效非巰基ACE 拮抗劑前體藥物,在機體吸收后可水解為雷米普利拉,其不僅能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及AngⅡ生成、降低ACE 活性、減少激肽酶降解,同時還可作用于內(nèi)皮細胞,對抑制心肌重塑、擴張血管、延緩心力衰竭發(fā)生、發(fā)展具有良好效果[5]。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A組總有效率為92.21%高于B 組的76.62%,治療后LVEF 水平高于B 組,LVESd、LVEDd 水平低于B組(P<0.05)??梢姡c雷米普利輔助治療CHF 相比,沙庫巴曲纈沙坦效果更優(yōu),對心功能改善效果更為顯著。原因分析為沙庫巴曲纈沙坦為腦啡肽酶、AngⅡ受體雙重拮抗劑;沙庫巴曲為前體藥物,其進入機體后,可代謝成為腦啡肽酶抑制劑,且活性較高,通過抑制腦啡肽酶減少腦啡肽降解;纈沙坦能阻斷AngⅡ中Ⅰ型受體;兩者均能調(diào)節(jié)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過度激活狀態(tài)、減少腎素-醛固酮釋放,進而產(chǎn)生擴張血管,阻斷心室重塑,降低心臟前、后負荷,改善心功能效果[6]。
CHF 患者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過度激活,會導致大量ALD、NE、AngⅡ等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因子產(chǎn)生,促使病情惡化。有研究顯示,心力衰竭早期時,患者即使無明顯癥狀,但機體已激活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SNS),大量NE 通過腎上腺能神經(jīng)末梢釋放,進入機體血液循環(huán),從而使血清NE 水平急劇升高,導致能量消耗加快、心臟負荷加重等,其水平可反映SNS 激活狀態(tài);ALD、AngⅡ水平升高,早期可利于維持組織灌注,但長期過度激活會引起心肌耗氧量增加、血管張力升高、血管負擔加重,同時,ALD 過度分泌還會誘發(fā)細胞凋亡、心功能衰竭等[7]。本研究治療后A 組ALD、AngⅡ、NE 水平低于B 組(P<0.05)。表明與雷米普利輔助治療CHF 相比,沙庫巴曲纈沙坦能更有效調(diào)節(jié)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激活狀態(tài)。綜上所述,與雷米普利輔助治療CHF 相比,沙庫巴曲纈沙坦效果更優(yōu),改善心功能效果更顯著,能更有效調(diào)節(jié)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激活狀態(tài),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