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軍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qū)蔣王中學
目前,歷史教育界討論最多的就是歷史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yǎng)需要歷史教師通過精彩課堂來實現(xiàn),這就對高中歷史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有了思想,才會體現(xiàn)出較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才能在課堂上有自己獨特的授課方式,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學科素養(yǎng)。
人的思想高度是由閱讀決定的。在教學事務外,高中歷史教師還需要多讀書,因為,讀書能提高自身素養(yǎng)。關于讀書對教學的價值我總結為以下兩點。
第一,課堂拓展歷史知識的需要。歷史課堂是否豐富、生動,取決于歷史教師是否有淵博的歷史知識。一位知識貧乏的歷史教師是講不出精彩的歷史課的。歷史教師拓展歷史知識的最好途徑就是讀書,博覽群書對歷史教師特別重要。歷史教師想要讓歷史課有個性、有思想,就必須具有一定的文化積淀。通過閱讀,教師可以拓展自身的知識廣度和深度,提升歷史素養(yǎng)。
第二,教師獲得教學智慧的需要。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睆臍v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角度看,首先,閱讀史書可以幫助教師獲得教育智慧,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例如,我在教學《美蘇爭霸》一課時,打破傳統(tǒng)的史料教學方法,根據(jù)所看的書《火從天降》,引入越南女孩潘金淑的人生故事講述美蘇爭霸。我先引用了美聯(lián)社記者抓拍的在越南戰(zhàn)爭中反映潘金淑童年悲慘的一幅圖引入美蘇爭霸的情境教學;再用潘金淑長大后,被越南政府當作美帝國主義罪惡的活標本解讀兩大陣營的對峙原因、過程、影響;最后,我又用潘金淑中年的寬恕和為和平奔走的故事圖片來升華本課的主題,感悟人類對和平的向往。正因為有了閱讀體驗,我才能在本節(jié)課將人物故事作為史料,豐富、生動了歷史課堂。其次,博覽群書可以積累知識,幫助我們生成教學機智,應對教學中隨時出現(xiàn)的生成性問題。
文化如千年大樹之根,雖深藏在地下,但卻能顯露其巨大的力量。有文化底蘊的歷史教師具有以下特征。
1.堅定的教育信念。
教育信念是教師不斷進取的意志與動力,而堅定的教育信念是有文化底蘊的歷史教師的首要品質。
2.濃郁的人文情懷。
歷史教師的人文情懷來自于歷史學科內涵的人文屬性。歷史教師在上課時要凸顯歷史教育的人文性,這樣,我們的歷史課堂才能培養(yǎng)出具有歷史學科素養(yǎng)的學生。
3.較高的學術素養(yǎng)。
能否培養(yǎng)出具有學科素養(yǎng)的學生,取決于教師是否有較高的學術素養(yǎng)。除此之外,歷史教師還得掌握研究歷史的方法,能用通俗的語言解說復雜的歷史現(xiàn)象,解釋深奧的歷史哲學思想。當歷史教師具備了深厚的專業(yè)素養(yǎng),歷史課堂才會有歷史學科素養(yǎng)的意蘊和韻味,才能培養(yǎng)出有歷史學科素養(yǎng)的學生。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強調了學習與反思相互促進的重要價值。歷史教師除了通過學習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外,還要不斷反思,做一名反思型的歷史教師,不斷反思自己的學習、教學狀況。歷史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與多種因素有關,這需要歷史教師具有自覺反思的意識。通過反思,教師將不斷提升自己的感悟能力和課堂教學水平。歷史教師通過對教學進行反思不僅可以完善課堂教學流程,改進教學方式、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可以提升自己的反思能力,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
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歷史教師能在已有的教學效果上,不斷對歷史教學進行反思,從而超越原有的教學認識和水平。歷史教師還要有自由的思想,變通的思維,做到思維的多向性、多元性和開放性。
為了讓高中歷史教育充滿人文情懷,高中生有較高的學科素養(yǎng),歷史教師就要具備較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能善于理解復雜的歷史現(xiàn)狀和文化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