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心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我們如今步入了“互聯網+”時代,越來越多的教師選擇讓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相整合,通過開展信息化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實現學習質量的提高。本文就從基于“互聯網+”背景的中職英語信息化教學應該遵循的幾點原則入手,為教師如何利用互聯網優(yōu)勢,開展信息化教學提出了幾點建議,以期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中職英語;互聯網+;信息化;英語教學
在“互聯網+”背景下,許多中職教師為了使英語教學課堂更加靈動更加豐富,都選擇了開展信息化教學,嘗試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并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成效,但同時在信息化教學中,也不乏存在一些教學問題,比如分不清教學主次,過于依賴信息技術,比如制作的課件不便于課上操作等等,教師要正確認識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輔助作用,合理利用信息技術,使其發(fā)揮出提高教學質量的價值。
一、中職英語信息化教學的幾點原則
(一)易于理解
通常中職學生的英語基礎是比較薄弱的,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也是需要教師進一步激發(fā)的,既然教師采取信息化教學方式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讓比較復雜的、學生存在理解難度的知識變得更加形象好理解,那么就應該遵循易于學生理解的教學設計原則,立足于學生的實際學情,讓信息技術與教材內容相結合,而不能脫離學生的英語基礎和理解能力。有些教師認為信息化可以直觀展示英語知識,比教師的口述講解更有助于學生理解,就將全部難點內容都拿來信息化教學,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容易出現學生被動畫、視頻等吸引,卻知識不過腦子或者聽過就忘的現象。
(二)主次分明
信息技術是教師展開英語教學的得力幫手,但也只是幫手而已,可是一些老師認為信息化教學,尤其是多媒體的利用可以吸引學生學習興趣,就將大部分的課堂教學安排成多媒體教學,甚至一些多媒體教學的內容只是單純地為了吸引學生而設置,沒有實際的教育意義,這使得英語課堂看似熱鬧實際卻偏離了教學目標?;凇盎ヂ摼W+”背景的英語信息化教學,教師要分清楚主次,讓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完全圍繞教學目標展開,以教學內容為中心,設計課堂內容、選擇相關的多媒體資料,體現英語教學的本質。
二、基于互聯網+背景的中職英語信息化教學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
在以往的中職英語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采取的都是老師拿著課本講,學生坐在座位上去聽去記的授課方式,單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對英語課沒有期待和興趣,甚至對于英語基礎比較差、自學自控能力的中職學生來講,上英語課就好像在聽天書一樣,他們不喜歡甚至逃避上英語課。而在“互聯網+”背景下的中職英語課堂,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比如采取微課教學法,或者情境教學法,等等,用這些新穎的教學方式打破傳統(tǒng)課堂上沉悶、枯燥的氣氛,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比方說我們在學習“my friends”這個知識點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Friends》(老友記)中的影視片段,通過視頻短片導入要講的課程,學生很容易就被影片吸引,他們開始嘗試著用短片中的句型、語氣去介紹自己的朋友,表現出了很積極的參與感。比如我們在學習“The day on my school”這個語法知識點時,為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表時間的詞匯的表達,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如制作PPT課件,第一張PPT顯示拍攝的老師早上起床的照片,并顯著標示出“six clock”、“get up”的詞匯,第二張PPT顯示拍攝的老師乘公交車去上班的照片,并顯著標示出“seven clock”、“by bus”的詞匯,第三張PPT顯示拍攝的老師中午在食堂吃飯的照片,并同樣標示出“twelve clock”、“have lunch”的詞匯,以此類推。學生很容易就會為這組課件所吸引,在配合上教師的講解,學生對詞匯、句式的掌握就更會簡單,也能夠感受到英語與我們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關。
(二)利用信息技術豐富學習內容
基于“互聯網+”背景的英語教學,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搜集更多的教學資源,用于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同樣,教師也可以把豐富學習內容的任務布置給學生,讓學生課下通過互聯網收集整理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知識材料。比如我們在學習“natural disasters”的內容前,教師可以提出預習任務,讓學生通過網絡搜集一些與自然災害相關的圖片、新聞或者知識,并在課上與其他同學分享。學生通過搜索會了解“tornado”、“tsunami”、“typhoon”、“flood”等詞匯,還會了解與自然災害相關的知識,增長學生的見識。再比如我們在學習與西方節(jié)日,如圣誕節(jié)有關的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課下通過網絡了解一下西方都有哪些節(jié)日,這些節(jié)日的由來以及風俗習慣都是什么,學生在信息搜索的過程中會領略到西方文化,也可以學習到許多教材中沒有的新詞匯。另外,讓學生利用互聯網搜集、獲取學習資料,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讓學生對英語知識表現出更強烈的求知欲望。
總之,“互聯網+”時代的帶來,給中職英語教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教師利用互聯網技術開展信息化教學,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在未來的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提高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能力,致力于為學生打造更加生動更加高效的信息化教學課堂,幫助學生感受英語學習的樂趣,從而優(yōu)化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 許丹丹.“互聯網+”背景下英語教學有效性與英語應用能力培養(yǎng)研究[J].廣西教育,2017(11).
[2] 沈嫣雯.信息化技術在中職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以時間狀語從句的教學為例[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6(17).
[3] 厲丹.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改革的相關思考[J].知音勵志,2016(19).
[4] 王紅霞.“互聯網+”背景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實踐及其成效[J].英語廣場,2016(08).
[5] 顧文婷.信息化技術支撐下的中職英語教學探索——以中職英語聽說課為例[J].學園,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