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莘塔小學 徐民英
記得一位專家問一線的教師他們是教什么的,幾乎所有的教師都回答了自己所教的學科名稱,少之又少的教師會回答“我教的是學生”。這一現(xiàn)象可以看出什么?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是以書本上的知識為主要教學內容,忽視了培育人才這一根本任務。一堂英語課上得是否成功,很多時候我們只在意教師講得是否精彩,而忽視了學生學得是否主動。作為教師應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改變自己的課堂形式,優(yōu)化教學過程,使教師和學生都能用最佳的時間和精力,得到教與學上最大的回報。但在現(xiàn)實的課堂教學中,仍然存在著諸如教師對教材解讀得不夠,教學目標定位得太淺,教學過程中的一把抓,組織活動時只流于形式,忽視學生的主體參與等等問題,這些問題導致了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
如何確立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我們可以以他們的參與度為參照。一堂課中,我們要看學生是在應付性學習,還是在自發(fā)性學習。
【片段】課堂上,老師設計了小組競賽的活動,把學生分成了若干小組。但每次布置任務的時候,總是選個別同學來回答問題或上臺表演,其他學生無事可做?;顒又斜憩F(xiàn)好的孩子可以為小組爭得一顆星星。在課即將結束時,老師選了每一小組其中一個學生數(shù)一數(shù)小組星星,并提問他:
T:How many stars does your group have?
Student 1:1,2,3...We have five.
T:Good!
T:How many stars does your group have?
Student 2:1,2,3...We have four.
T:OK!...
小組中其他學生有些竊竊私語,注意力不在老師這邊,整堂課教學效果不佳。
【反思】本節(jié)課中,教師只叫小組中個別同學參與教學活動,小組形同虛設,課堂上學生的參與度和參與面遠遠不夠。
《課程標準》倡導要關注學生的主體參與,明確提出教學中要采用合作的學習方式。因此,教師可以將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引進課堂。但是,在小組活動中,給組員安排學習任務是需要他們分工協(xié)作,共同參與的。這樣的小組合作才能推進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本節(jié)課中,教師可以改變一下活動方式。比如組織角色扮演,指定小組成員要共同參與完成。課程結尾可以讓每一小組一起來數(shù)數(shù)得到的星星,讓大家都參與到活動中;也可以讓小組中一個同學指定其他組員共同來數(shù)。在學生進行活動的時候,教師一定要隨時關注學生的投入狀態(tài),參與情況等,必要時調整教學設計,確保課堂中學生的參與度。
新課程提出:教師在教學中要用教材教,但不是生搬教材。言外之意就是教師除了要熟悉自己所教的教材,也要具備靈活處理學科知識的能力,能將相近的學科進行整合,也能將課堂上的一些突發(fā)信息靈活運用到課堂中。在日常的英語課堂中,教師經(jīng)常會在課堂上碰到各式各樣的突發(fā)事件。教師如果能妥善處理,那么正常的教學秩序就不會被破壞,自己也不會陷入困境,也能有效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片段】一次英語課上,教學內容為“Is there...?”的句型訓練,老師在非常用心地進行課堂教學,學生也在積極地參與。正當老師非常滿意這個教學狀態(tài)時,他發(fā)現(xiàn)一個小男生整堂課沒有抬頭看自己,只是一直低著頭在本子上自顧自地畫畫。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連老師在他身邊都沒有察覺。老師仔細看了看他的畫,原來畫的是一臺電腦,頓時很生氣,停下課來教育他。其他同學都愣在旁邊看老師批評那位同學。那堂課的教學任務被中斷,教學受到了影響。
【反思】本節(jié)課中,教師沒有控制好自己的脾氣,在全班學生面前批評那個孩子,因此在學生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也影響了其他同學的學習進度。作為教師,應善于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理變化,進行有效的引導和教育,化被動為主動,變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在課堂上,教師要做到眼中有學生,不能只關注自己的教學設計,要關注課堂中和學生有關的信息,并善于利用這些信息,進行加工處理,讓它增強語言的生活氣息,成為課堂教學的一部分。
老師看到這樣的狀況,可以對男生說:“Can I have a look at your picture?”得到他的允許后,把圖片展示給全班同學看:“Is the picture beautiful? Do you know what’s in the picture?”然后讓學生用“Is there...?”的句型猜一猜圖片里面有什么。這樣的設計把全班的注意力都吸引過來了。那個男生看到老師把他的圖片當作教具來使用,也會因此被老師吸引到教學中去。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所以,教師在課堂上如果能靈活處理突發(fā)事件,在這些信息上設計出讓學生愿意參與的活動,用互動貫穿教學,讓它們?yōu)檎n堂教學助力,使它們也變成課堂教學的一部分,這些突發(fā)信息就會拓展學生的思路,促使學生愿意自主參與課堂活動,從而讓他們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課程標準指出:教學的評估要符合學科的特點,遵循學科自身的規(guī)律。因此,在我們的教學中,評價手段要運用得恰當,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課堂參與。但有時候,教師在課堂上采用游戲活動式的評價,熱鬧非凡。教師對“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的著重點有點偏差,為了讓學生對課堂更加感興趣,讓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老師這邊,老師創(chuàng)造出了非常精彩的評價活動,學生的興奮點被激發(fā),但其實他們的注意力并不在老師傳授的知識點上,而轉移到其他不重要的地方,從而浪費課堂時間,也沒有習得語言知識。
【片段】老師課前準備了一只魔術箱,課上像魔術師一樣拿出一朵朵小紅花,獎給那些在課堂上積極參與活動的學生。開始的時候效果很好,學生們坐得規(guī)規(guī)矩矩,認真聽講,積極舉手,踴躍回答。老師非常滿意,不斷地將小紅花獎給學生,甚至戴到他們的頭上。得到小紅花的學生,手擺弄著獎品,頭轉到其他同學那炫耀,完全聽不見老師上課的聲音。沒有得到的學生非常失望,剛才那股興奮的勁兒也泄光了。課堂頓時變得鴉雀無聲,老師手足無措。
【反思】本節(jié)課中,教師使用了太復雜的方式對學生的課堂活動進行評價,占用了過多的教學時間。其實,不是所有的評價都需要這樣興師動眾的,我們可以悄悄地觀察學生的積極性并進行記錄。還有些競爭性評價,可以采用特殊的顯性評價,譬如直接記錄在黑板上。教師在評價時,切記不能過多占用教學時間,一定要讓兩者融合。評價活動應緊扣課堂教學中心,不要嘩眾取寵,更不能喧賓奪主。只有設計得當、有效的課堂評價,才能推動后面的教學順利實施,讓教學效果達到最佳狀態(tài)。本課中,教師甚至可以采用學生評價學生的方式,對積極參與活動的同學,讓其他孩子給予掌聲鼓勵。
作為教師,應該用心去關注每一位學生。但很多時候,我們往往重視優(yōu)等生、中等生,忽略了因種種原因導致厭學的學生。教師對不同學生有著不同的期望,從而在對待他們的態(tài)度上也產(chǎn)生了差異,這樣就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機會不均等。
教師在課堂上要注意面向全體學生,做到關注每一個孩子,努力發(fā)掘他們的閃光點,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精心設計活動環(huán)節(jié),要適時使用激勵性語言,從而把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出來,千萬不能遺忘那些特殊的個體。
【片段】班上有個男生,性格非常內向。英語學習不太積極,成績中等偏下。上課的時候,他不喜歡舉手,即使被老師喊到名字發(fā)言,也是站在座位上一聲不吭。久而久之,老師也不喊他了,同學們也慢慢地忘記了他的存在。他課堂上注意力也開始不集中了,經(jīng)常會走神,成績越來越不理想。
【反思】本節(jié)課中,老師在課堂上,給予這位男生的機會很少,久而久之他就對學習失去了興趣。教師應該對特殊的學生進行全面、科學地分析,找出最佳的方法,因材施教。
像本節(jié)課中出現(xiàn)的孩子,首先我們可以用教師的親和度去打動他。在課堂中多用期待、信任的眼光去投向他,讓他感受到老師對他的愛。之前課堂上他的不參與可能是問題太難,教師可以適時提問他一些簡單的問題,并及時給予表揚激勵。其次,我們在設計活動時,可以為這樣的孩子安排雙人合作、小組合作等不同的形式進行活動。課堂也會因小組合作學習而變得更加精彩,學生也會在小組活動中理解、掌握新知,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也會慢慢融入課堂,激發(fā)出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有時也可以分配給他們簡單的小任務,讓他們和小組成員共同合作,一起完成,從而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信任,讓學生獲得溫暖與被重視的感覺。
英語課堂教學不是一攤靜止的水,而是一條川流不息的河,它有無限的生命活力,但這個活力需要教師去激發(fā)。所以我們要以生為本,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發(fā)揮,課堂上才有真正的活力,學生也才能真正體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體驗到語言的成功感,從而更好地認識自我,發(fā)展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