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連喜
【摘 要】 隨著教學現(xiàn)代化的逐步深入,多媒體聲像越來越多地介入語文閱讀教學中,但是,不是所有的語文閱讀教學都適合多媒體聲像,尤其是對文學作品的閱讀教學,更應慎重使用多媒體。筆者從“文學作品的自身特點”“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文本的解讀”以及“課堂結構的組成”等四個方面論述了自己的觀點。
【關鍵詞】 留白;文學作品教學;多媒體聲像
中國畫有“留白”說,中國戲劇有“虛擬”說,吟詩作文有“懸念”說,目的都是給觀眾或讀者留點遐想和創(chuàng)造的空間。由此我想到了當今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多媒體聲像。
隨著教學現(xiàn)代化的逐步深入,多媒體聲像作為一種教學輔助手段,越來越多地介入到語文閱讀教學中,成為語文教師的“新寵”。但是,我個人認為,文學類作品的閱讀教學,不宜過多使用多媒體聲像。
不可否認,多媒體集文字、圖形、圖像、聲音、動畫、視頻及通信于一體,在語文教學的直觀化、形象化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提供的聲像清晰、直觀、生動,能使學生輕而易舉地直觀其形象,耳聞其聲音,快速進入情境,從而使整個課堂生動、高效、富有張力。但是,請大家不要忘記,文學作品最重要的存在形態(tài)是意象,它是作家的感知、情感、理智等心理因素所構成的復雜的經驗世界,即審美經驗。它凝結并傳達著作家的情感和生命體驗。同時也會引發(fā)讀者從自我出發(fā)進入作者的情感和生命體驗,也就是說,是意象使作者與讀者達到了心靈的共鳴,也是意象使文學作品實現(xiàn)了它的美育功能。而多媒體教學往往最容易忽略文學作品的這一重要特征,簡單地以直觀形象取代文學意象,毫不留情地把學生的思維高度統(tǒng)一起來,這是嚴重違背文學審美規(guī)律的。
如果從學生接受的角度看,要進入作品審美經驗世界,聯(lián)想、想象、創(chuàng)造是極為重要的途徑。閱讀教學中的“留白”也就是留下了供學生思索和解答的空間,留下了給學生想象的領地。而多媒體聲像卻僅憑瞬間的媒體直觀形象,把學生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空間塞得滿滿的。這樣做大大阻礙甚至扼殺了學生的聯(lián)想、想象、創(chuàng)造等能力。愛因斯坦曾言:“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無限的。”想象力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更是創(chuàng)造型人才必備的智能因素。因此,萬不可讓多媒體這一“緊箍咒”束縛了學生的思維想象空間。
文學作品教學一直是語文學科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承載著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任務。對文學作品的解讀,必須建立在讀者的個性體驗和獨特的感悟之上,而學生直接的生活體驗和間接的生活體驗都是有限的,積累也不豐富,感悟也還不是很靈敏,也許正是這個原因,使得一些教師千方百計地要把自己的見解強加給學生,讓他們見自己所見,想自己所想。殊不知,這樣實則大大傷害了學生的領悟積極性,損傷了學生的審美胃口。有位評論家曾這樣評說《阿Q正傳》的欣賞過程:“看第一遍,我們會笑得肚子痛;第二遍,才咂出一點不是笑的成分;第三遍,鄙棄阿Q的為人;第四遍,鄙棄化為同情;第五遍,同情化為深思的眼淚;第六遍,阿Q還是阿Q;第七遍,阿Q向自己身上撲來;第八遍,合二為一;第九遍,又一次化為你的親戚故舊;第十遍,擴大到你的左鄰右舍;十一遍,擴大到全國;十二遍,甚至洋人的國土;十三遍,你覺得它是一面鏡子;十四遍,也許是警報器……”如果沒有“留白”,如果只有教師實化了的“阿Q”,讀者還會有以后再讀的體悟與快樂嗎?也正如審美學家所言:“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痹趺茨苡枚嗝襟w提供的“一個哈姆雷特”去取代學生頭腦中的那“九百九十九個哈姆雷特”呢?因此,文學作品的教學過程,可恰當運用多媒體聲像創(chuàng)設情境,展示與文章有關的圖片、影像,但均以不影響學生的形象思維的培養(yǎng)和對文本的獨立、獨到的理解為前提。
其實,文學作品教學中的“留白”,還給讀者留下了許許多多的疑問,生疑和解疑,從有疑到無疑,這是教學應遵循的規(guī)律,從留下疑問到通過求索達到無疑的過程,是學生學習長進的過程。而多媒體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大大縮減了學生的課堂參與機會,限制了師生的課堂互動,拋棄了問題意識,削弱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更重要的是,它掩蓋了語言文字本身的功能與魅力,敗壞了學生咬文嚼字、揣摩品味的學習語文的心態(tài)和習慣。因此,文學作品的教學課堂也需要“留白”。
文學作品的留白,是創(chuàng)造者留給欣賞者的快樂源泉,是執(zhí)教者留給學生的無盡探討之謎和審美享受之源泉。所以,對文質兼美的文學作品,與其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的“聲像”取代,還不如讓學生自己去感悟那“霧里看花”“水中望月”之美。因為,美的感受是不能統(tǒng)一的,任何“實”的東西都代替不了作品的神韻!我們的教師與其辛辛苦苦地制造出一個個實化了的“意象”,還不如留下許多空白,引導學生自己去品味作品的韻,去感悟作品的神,去探尋作品的美。
綜上所述,對文學類作品的教學,多媒體的直觀展示很可能限制學生的思維,束縛他們的自由想象能力和對作品的再創(chuàng)造能力,更有可能摧毀學生的審美感受及課堂參與意識。鑒于此,筆者主張,對文學作品的教學應當慎用多媒體聲像。對文學作品的教學,我們的教師可不可以借用一下中國畫的“留白”藝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