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亞利
重視家庭教育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勉子立德、誡子自立、教子孝親、訓子以儉,培育孩子成為一個有良知、能自立、懂孝道、有責任心的堂堂正正的人,是我國家庭教育的主流。然而,2020年“新冠疫情”的發(fā)生,放大了當前我國家庭教育中存在的某些問題,如何充分發(fā)揮學校在家庭教育中的指導作用,以此整體優(yōu)化學生的成長過程和環(huán)境,成為我們必須回答的時代之問。
近年來,北京市朝陽區(qū)垂楊柳中心小學基于“讓生命陽光般燦爛”的辦學理念,在“我能幫到家長什么”到“聯合家長為孩子的成長做些什么”的理念轉變過程中,自覺履行指導和服務家庭教育的重要使命,引導家長落實在家庭教育中的主體責任,收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美國心理學家哈里森說,“幫助兒童的最佳途徑是幫助父母”。多年的學校教育實踐使我們深刻感受到,如果沒有相當水平的家庭教育做基礎,那么學校教育的任何努力都會事倍功半?,F實中,家長的學歷雖然不斷提升,但大多沒有教育專業(yè)背景,也缺乏育兒經驗,在陪伴孩子成長中常常會有一種無力感和焦慮情緒。為此,我校干部教師不斷修煉提升“修己以敬”的共情能力,以“我能幫到家長什么”的責任感,開發(fā)出指導服務家庭教育的系列課程,不斷提升家長的勝任力。
1. 針對學生成長關鍵期,開發(fā)家教指導系列課程
近幾年來,我校一直致力于學生成長階段的教育研究,開發(fā)出針對學生成長關鍵期的家庭教育指導課程,針對學生每一階段的特點精準施教。例如:我們通過開發(fā)一年級入學適應期的“幼小銜接課程”、三年級成長過渡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養(yǎng)課程”、五年級青春期前期的“接納感受科學溝通課程”和六年級畢業(yè)勵志期的“小初銜接課程”,并利用年級或班級家長會、騰訊會議等形式對家長進行培訓,幫助他們理解孩子不同階段的身心發(fā)育特點,做到科學合理地應對,從而避免家庭教育的誤區(qū)。
2. 針對普遍性育兒困惑,開發(fā)家教系列微課程
通過調研征集家長日常生活中的育子困惑,我校還開發(fā)錄制了家庭教育系列微課程。如“怎樣指導孩子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孩子做事磨磨蹭蹭,怎么辦?”“家有胖孩子,我們應該怎么辦?”等,每兩周向家長推送一節(jié),家長可以用孩子的教育ID號自主觀看。目前我校已經完成34節(jié)微課的錄制,并在區(qū)教委的支持下將其上傳到區(qū)家庭教育培訓平臺,不僅服務于我校家長,還給全區(qū)家長提供了實用性指導?!靶鹿谝咔椤逼陂g,我校還針對學生居家學習、親子關系緊張等問題,開設了“把握疫情的特殊時期提高家庭逆商”“看見感受 理解行為”等家庭教育指導課程,有些課程還被學習強國平臺收錄播放,服務于更多家長。
3. 針對親子關系改善,開發(fā)親子活動系列課程
在“新冠疫情”背景下,一些由親子關系引發(fā)的家庭矛盾讓我們深刻感受到:成長需要開展真誠對話,師生之間、教育者之間、親子之間、家校之間需要和諧共生的新人文關系。我校一直以來非常重視引導家長構建良好的親子關系,倡導實施家庭每日親子活動三課程—親子鍛煉、親子勞動、親子閱讀,以此培養(yǎng)家長的三個親子好習慣,促進良好家庭文化的形成。在此基礎上,學校還持續(xù)開發(fā)分年級親子活動課程,如一至六年級分別開設了“親子長走”“親子冷餐會”“親子登山”“親子種植”“親子一封信”“親子畢業(yè)典禮”等課程,以此增強孩子和家長的溝通,促進家庭關系的和諧幸福。
基于“我能幫到家長什么”的思維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可以使家長看到學校的努力,從而變審視為信賴。在此基礎上,我們又基于“聯合家長為孩子的成長做些什么”的初衷,通過一系列探索嘗試,攜手家長共同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1. 出版《家校鐘聲》教育讀本,引導家校間理解互信
家校共育離不開“共情”和“通心”。然而現實中,由于觀念沖突、公共事件、意外傷害等各種原因導致的家校矛盾在所難免,對此學校既不能過度放大,也不能漠視或忽視問題的存在,而應該在尊重事實的前提下積極出面解決,并將每一次對問題的處理都看作是鍛煉隊伍、引導家長、推動社會和諧進步的有利契機?;诙嗄陙韺倚_突問題的不斷梳理和反思,我校結集出版了《家校鐘聲》讀本。該書運用豐富的案例,全面展示了家校間各類沖突的發(fā)展過程,深入分析各類沖突的多維原因,提出化解沖突的合理策略,從而有效引導家長理性參與學校教育,為孩子的成長營造和諧環(huán)境。同時在書中,我們也表達了這樣的觀點:“最終,所有問題的解決都基于信任,信任是金,家長要信任老師,老師也要信任家長,家長和老師都要相信孩子,相信未來。”這是實現家校合作、互育共治,促進師生家長心心相通的重要原則。
2. 開設“百家講壇”課程,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家長育兒是天性,學校育人是天職,將天性和天職結合起來的家校共育,成為我校辦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校成立了家長教師協(xié)會,有700多名家長志愿者走進班級、年級,參與好書導讀、課外拓展、職業(yè)介紹等教學工作,形成了內容豐富的“百家講壇”課程。來自不同職業(yè)和崗位的家長在走上講臺的體驗中,更加理解教師工作的不易;教師在與家長們一起確定主題、溝通碰撞的過程中,也被他們的學識、精神深深影響,共育合力悄然而生。
3. 創(chuàng)設多種參與機會,讓家長深度融入校園生活
為了讓更多家長都擁有參與校園生活的機會,我校還讓家長志愿者們作為學校體育嘉年華、科學嘉年華、數學嘉年華等活動的裁判,期末“樂考”活動的考官、戲劇節(jié)的劇務及幕后化妝師,甚至是戲劇故事的編劇、導演或是本色出演的演員等。比如:學校戲劇社團精品劇目“甜甜的煩惱”的故事原型就是一個孩子真實的成長煩惱,家長和孩子在劇中本色出演,既強化了自身的反思,也給更多家長帶來教育啟迪。
學校作為專業(yè)的教育組織,要主動攜手盡可能多的教育要素,把家庭課堂、學校課堂、社會大課堂的各種影響力統(tǒng)一于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在“共情”“通心”的氛圍中,畫出最大最美的同心圓,為學生的成長有效助力。
1. 創(chuàng)設“楊柳書院”,打造社區(qū)文化高地
學校應該有做社區(qū)文化高地的擔當,敢于打破“圍墻”,發(fā)揮對區(qū)域的文化引領作用。2016年,我校在中華孔子學會國學教育研究會、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等部門的支持下舉辦落成“楊柳書院”。四年多來,書院網聚名家、大師,面向學生、教師、家長,每月免費開辦包括國學、教育、科學等內容的主題講座,累計達80多場,影響帶動了區(qū)域師生家長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正如“書院賦”中所說:稚子入書院,博覽群書,韜光養(yǎng)晦,修得鴻志翔宇寰;師者入書院,博觀約取,仰思圣賢,日新其德志高遠;家長入書院,弘揚家學,涵養(yǎng)家風,家校共育心相連。
2. 推送“誦讀課程”,涵養(yǎng)共同精神氣質
基于“讓生命陽光般燦爛”的辦學理念,為培養(yǎng)師生、家長“健康”“向上”“擔當”的共同精神氣質,我們圍繞這三個主題,以學校古詩文誦讀積累活動為基礎,以居家誦讀為重要實施途徑,開發(fā)出適合低、中、高不同年級的每周“一詩一課”,內容由經典篇章、視頻微課和童聲誦讀構成,每周五通過學校微信公眾號進行推送。在此過程中,教師踴躍錄制微課,學生積極錄制音頻,師生共讀、親子共讀,大家從經典中汲取智慧和營養(yǎng),共同收獲生命陽光。
3. 講述“地名故事”,創(chuàng)新家庭學習途徑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多種場合提到要記住鄉(xiāng)愁、豐盈鄉(xiāng)愁,他說:“記住鄉(xiāng)愁,就是要記住本來,延續(xù)根脈,傳承幾千年來深藏于我們文化基因中的家風祖訓、傳統(tǒng)美德和家國情懷?!蔽倚J艽藛l(fā),不斷創(chuàng)新家庭學習途徑。例如:我們組織開展了以學生家庭為單位的“講好朝陽地名故事”活動,內容包括“周總理為永安里命名”“習總書記到將臺植樹”“呼家樓的變遷”等。家長帶領孩子在走訪社區(qū),走進方志館、圖書館等過程中,了解家鄉(xiāng)的發(fā)展歷史、風俗人情,感受新中國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朝陽區(qū)的發(fā)展變化,幫助孩子從小就在內心植下愛家鄉(xiāng)的種子,激發(fā)愛祖國的情感。
(編輯 王淑清)
注釋:①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6年度課題“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落實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行動研究—楊柳書院的實踐探索”(課題編號:CDIB1624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