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甫釗
(成都師范學院附屬實驗學校 四川 成都 611130)
一個知識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健全的人卻難于用知識去彌補。由此可見,擁有良好的道德是一個人的立足之本,他不能被錢,知識以及技能所代替。教師不僅僅只是傳授知識,他還肩負著培育樹人的重任,這對教師提出了很大的挑戰(zhàn)。要始終堅持將學科特點與樹人完美結合。因此,我國教育研究人員以及德行方面的教師,要努力探索更加適宜的教學模式。下文,本人針對基于基于立德樹人的小學數(shù)學德育教育思考展開討論,以供參考。
學生階段的培養(yǎng),應該越早越好。他們的思想和道德統(tǒng)統(tǒng)處于可塑性。因此教師在課堂中不僅僅要傳授基本的學科知識,更重要的是幫他們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數(shù)學本身的特點就是要求學生具備細心觀察、全面分析、邏輯思維、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教師要對其開展基本的教學知識讓他們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數(shù)學活動中。課堂活動經(jīng)常開展一些小競賽,小游戲來增加師生間的互動,促進師生情感的交流。要培養(yǎng)他們不怕困難,敢于挑戰(zhàn)的精神。但是并非單獨地看重那些聽話乖巧地“好學生”,而摒棄調皮搗蛋的“壞學生”。教師應一視同仁,不偏見,不偏袒。發(fā)現(xiàn)每一位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根據(jù)其性格特點將他的閃光點發(fā)揮到正道上。將品德教育運用在課堂上,努力將每一個學生培養(yǎng)成為真正的國家棟梁。
例如,在課堂中對于教師給出的題目,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認為正確的答案。對于真正的答案,教師應給予夸獎,這將增強學生對數(shù)學的信心。但是對于錯誤的答案,教師不應該去嘲笑挖苦,而是耐心聽取學生做題的想法,然后發(fā)現(xiàn)錯誤,并且糾正錯誤。給與鼓勵,防止學生喪失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同時可以在講題過程中時不時講一下數(shù)學溯源,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以及懂得知識的來之不易,使之更能珍惜當下的學習生活。
學校是學生進行學習知識和成長的主營地,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幾乎所有時間都是在學校中度過的。校園的一草一木,一墻一瓦,都將對小學生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良好的校園氛圍將對學生的學習以及德行的培養(yǎng)都具有重大意義。我們要充分發(fā)揮黑板報、廣播站、校報和宣傳櫥窗的主陣地作用。適當設置人文景觀,充分利用教室內外墻壁的宣傳作用。或者在學校設置體現(xiàn)公民道德規(guī)范、職業(yè)道德要求、素質教育實施、課程改革目標、人文精神培養(yǎng)、終身發(fā)展需要等內容要求的名人名言語錄牌和匾牌。
例如,學校制作一些名人事跡和照片的相框,掛在每個班級的墻上。學校要求每個班級選出一句育德育人的名人名言,并制作成條幅掛在每個班級里。同時,學校在食堂、圖書館等門前都掛上與德育有關的名人名言。像是“道德普遍地被認為是人類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諣柊吞亍边@樣的名人名言。同時,小學學校要建設一個小型圖書館,里邊要有一些與德育方面相關的,適合小學生觀看的書籍。這樣做,建立良好的校園文化,可以讓學生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下受到渲染,從而在核心素養(yǎng)下提高學生的德育教學。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師德是為師之本,是教師的靈魂,是他們人格特征的直接體現(xiàn)。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言行舉止應該格外注意。以身作則不僅僅是對家長的要求也是對教師的考驗。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唯一可以接觸到的人就是家長和老師,而教師則是他們這一天下來接觸最多的人。在這個階段中,教師在課堂中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成為小學生模仿的對象??赡苣闵晕⒁粋€不好的舉動都可能給小學生留下不好的影響。作為一名授課優(yōu)秀的好老師簡單,但成為一名培養(yǎng)學生德行的教育工作者卻很難。
例如,教師在課堂中不說臟話并且要求他們不要說,那么小學生就會認為說臟話是不對的。教師在和學生以及其他人進行交流時要使用禮貌,恰當?shù)脑~語。那么小學生也會模仿著正確地與他人交流。教師在教師自覺地愛護公共設施,不隨意毀壞,那么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會形成維護公共設施地好習慣。要把德行地教育貫徹并且深入人心。使學生不僅學習到新的知識,還能增加新的品德。總之,德育教育現(xiàn)已是重中之重。做人的根本不在于成就有多大,而在于道德有多高。德育教學對于小學數(shù)學教學是一種很重大的挑戰(zhàn),需要教師在數(shù)學教學之中運用合適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使小學生從小對德行就有一個是非標準,也可以提高小學生的道德素質。因此,小學教師在向學生講述學科知識的同時,要結合科目核心素養(yǎng)與精神價值觀等,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學。此外,教師也要對德育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和認知,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進行探索和創(chuàng)新德育的開展模式,從而提高學生的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