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義坤
(福建省詔安縣南詔鎮(zhèn)中心小學,福建詔安 363500)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小學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小學語文教師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等于教給學生一把打開知識大門的金鑰匙,讓學生自主學習,受益終身。同時,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才能提高識字教學效率。筆者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深入研究識字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總結(jié)出充分調(diào)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的有效教學方法,讓學生學得輕松,記得牢固,做到識用結(jié)合。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生探求知識和獲得能力的一種最有效的方法。教師應該想辦法讓學生對學習漢字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有了識字的興趣,就有了主動探究的欲望。
由于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的保持時間較短,一般不會超過十幾分鐘。所以教學時,筆者根據(jù)低年級學生對新鮮事物感興趣、好奇心強的年齡特點,把所要認知的字編成謎語,讓學生猜一猜、記一記,再與同學進行交流。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能大大刺激學生主動識字的欲望,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從而達到良好的識字效果。例如,教“說”字出示謎語“八個兄弟在說話”;教“朋”字出示“月月相逢敘友情”;教“合”字則貼出“一人一張口”;教“碧”字亮出“王先生和白先生同時坐在石頭上”……讓學生猜謎識字,來激活他們的思維,他們很快就說出了謎底。也可讓學生根據(jù)生字自編謎語,如有的學生根據(jù)“朝”字自編了一個字謎:“十月十日”是“朝”;“師”“帥”二字,學生編成“多一筆,教學生;少一筆,帶士兵”;“器”是“一條狗四張嘴”。教師還可以設計啞謎,用動作演示的方法,如“眨眼”,學生做動作“眨眨眼睛”,容易識記“眨”是“目”字旁,跟眼睛有關。通過猜字謎、編字謎,讓學生在玩謎語中識字,使學生的興趣濃厚,既能記住字形,又能理解字義。
小學生都很喜歡聽故事。在生字詞教學中,筆者巧妙利用編故事的方法,將一個個抽象的漢字轉(zhuǎn)化為一個個動聽的故事,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字詞的興趣,更好地幫助學生加深對生字詞的印象,從而讓學生輕松記住字形,這也是一種高效的識字方法?!鞍巍焙汀皾姟币恢币詠矶际菍W生容易混淆的兩個字,在教學時,筆者讓學生試著將其編成故事,學生都躍躍欲試。一個來自農(nóng)村的學生搶了先,他激動地說:“爺爺在田里種了些蘿卜。到了秋天,爺爺和奶奶帶著我和妹妹去收蘿卜。爺爺拔呀拔,不知是蘿卜太大,還是爺爺沒力氣,怎么也拔不動。爺爺喊來奶奶一起拔,可還是拔不出來。爺爺又叫我一起拔,就差那么一點點,蘿卜還是沒拔出來。最后,把只有一點點力氣的小妹妹也請來一起拔,終于把大蘿卜拔出來了??粗筇}卜,我們高興得跳起來?!甭犕旯适?,筆者問學生:“我們拔蘿卜用的是身體的哪個部位?”“手?!惫P者高興地說:“從剛才的故事中我們知道,拔蘿卜用的是手,還要多一點‘朋友’(‘友’字多一點),就能拔出大蘿卜,這就是‘拔’字。你們記住了嗎?”“記住了!”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對于“潑”字,一個學生編了這樣的故事:“暑假到了,爸爸帶著我和哥哥到游泳館學游泳。第一次來到游泳池,我和哥哥就高興地互相潑水。不一會兒,我們的頭發(fā)就全濕了,水順著頭發(fā)直流下來。這就是‘潑’字。”學生紛紛為該同學點贊。在教學“家”字,向?qū)W生介紹“豕”字在古代是豬的意思時,就有學生開始大膽地編故事:在家里蓋房子養(yǎng)豬,這就是“家”。一句句充滿童趣的話語從學生的口中說出,我們不得不承認課改解放了學生的口、手,也放飛了學生的思維。
再如,教學“治”字時,如果僅僅讓學生記住“治”是“三點水加上臺字”,學生可能容易遺忘,印象不會深刻,更不明白為什么是三點水。筆者給學生講了“大禹治水時先挖了很寬的溝,然后把挖起來的泥沙挑到溝的兩邊砌起土臺,最后把水引到溝里疏通”的故事。這個故事讓學生既理解了大禹治水的方法,更明白了“治”是由“三點水”和“臺”組成的。教學其他生字時,也可鼓勵學生把多個字編入一個故事,從而加深印象,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思維能力。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戲是由愉快原則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游戲是低年級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如“找朋友”的方法。學習生字新詞時,教師可用卡片把要學習的生字的偏旁、部首和部件拆開分給學生,手持卡片的學生散亂開來,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卡片尋找可以組成字的同學,和他站在一起。這樣學生便能對所學字形有一個深刻的印象,輕松地掌握生字詞。這樣的識字訓練,讓學生的精力更集中,興趣更足。
常用的游戲還有“送生字寶寶回家”“卡片釣魚”“開火車”……這些都是學生百玩不厭的。游戲成了識字教學的有效載體。經(jīng)常開展豐富多彩的游戲,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可主動地識字。學生多種感官同時參與識字活動,充分調(diào)動了識字興趣,讓識字學習不再是一種負擔。
現(xiàn)行漢字大部分是形聲字,利用“聲旁表音、形旁表義”的形聲字構成規(guī)律,教學生認識一個基本字后,可利用“熟字加偏旁、熟字換偏旁、熟字去偏旁”的規(guī)律進行擴展。例如,“青”字,學生認識后,就有“有水是清泉,有目是眼睛,有蟲是蜻蜓,有米更精神等”順口溜,教師可以讓學生學著例句編寫順口溜,從而認識更多的字。還可以通過編兒歌幫助學生迅速識記漢字,也便于理解記憶。學生一旦會變換偏旁學習漢字,就容易辨認并識記大批漢字,形成自學形聲字的能力。
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漢字。我國從倉頡造字開始,文字便以一種方方正正的形式存在著,并在世界歷史上絢麗綻放。筆者認為,很有必要強調(diào)要從小教育學生了解祖國漢字的發(fā)展歷史。漢字的產(chǎn)生非常有意思,字畫同源,象形性是漢字的重要特點之一。有的漢字形象化突出,圖畫感強。很多甲骨文獨體字,如“水、火、山、月、日、鳥”等,都是象形性很強的字。教學時,可先出示該字的甲骨文符號或圖畫,或是在黑板上書寫出來,有的像是畫簡筆畫,讓學生看一看、想一想、猜一猜,然后再出示生字。有時也可讓學生感興趣地學著畫一畫、寫一寫。這在教給學生識字方法的同時,也讓學生初步了解了漢字的發(fā)展、演變過程,在古今對照中識字,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和自豪感,從而抒發(fā)熱愛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感情[1]。
識字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在識字教學中,我們要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依據(jù)識字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學情,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方法,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活動中,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情境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有效提高識字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