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惠麗
(福建省泉州市新華中心小學 福建 泉州 362000)
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這個道理放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也同樣適用。小學生本就處于活潑好動的年級,在課堂學習中總是會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說小話、開小差等情況。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運用興趣教學法,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先激發(fā)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再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積極性,最后達到提升教學效率的目的。
在《九年義務制教育課程標準》中,明確規(guī)定了小學語文教學要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和綜合學習能力,教師要積極改善教學方式,調動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見,興趣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興趣教學法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尊重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從學生的實際學習角度出發(fā),以充分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目標,制定圍繞學生的教學計劃。這一點和當今社會主張的小學生素質教育理念不謀而合。興趣教學法可以有效激發(fā)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增加小學生對語文教學的參與性,鼓勵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達自我,尊重小學生的學習心理與學習方式,從而有效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
雖然小學語文是小學教育課程體系中的重要基礎課程,但就目前我國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來看,小學語文教學中仍存在許多教學問題。
首先,小學語文教學長久受到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延續(xù)“師尊生卑”的教學理念,大大減少了教師與學生的溝通機會,使得小學語文教師并不了解當代小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和學習需求,降低了教學效率;其次,在應試教育的大環(huán)境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過分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唯成績論”的教育方式嚴重阻礙了小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的提升,致使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遲遲得不到提升;最后,許多小學語文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手法過于單調無聊,“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屢見不鮮,小學生本就處于活潑好動的年紀,這樣的教學方式無異于是在壓抑小學生的學習天性。因此,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越來越低,導致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每況愈下。
3.1 轉變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小學語文教學應用興趣教學法的第一步,就是轉變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師要拋棄傳統(tǒng)教學理念中“師尊生卑”的錯誤觀點,尊重小學生在語文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進而激發(fā)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例如,在學習“電腦主宅”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在正式教學前,先讓學生暢所欲言,描述在自己的想象中,一所全部由電腦控制的房子是什么樣子的?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了解小學生對電腦住宅的想象程度,并根據(jù)小學生的實際想象空間來展開課堂教學。通過課前的想象時間來激發(fā)小學生對本課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了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
3.2 豐富教學手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興趣教學法主張,小學語文教師根據(jù)當今的社會發(fā)展特征來改善教學方式,積極吸收關于語文教學的新觀點、新知識,了解小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積極采納學生給出的教學意見。教師通過豐富教學手法的方式,來激發(fā)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調動小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從而有效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
例如,在學習“呼風喚雨的世紀”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式,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的廣泛資源庫來制定教學課件,并在課堂教學中播放。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教學方式的可視化優(yōu)點,迎合了小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過播放我國步入20世紀以來的科技發(fā)展縮影動畫,來提升學生對本課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
3.3 運用教學游戲,營造輕松歡快的教學氛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興趣教學法,最離不開的就是課堂教學小游戲。教學游戲完全符合了小學生年齡小、玩心重的心理特點,可以幫助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更好地引導學生參與教學;而且,設計與教學相關的小游戲,可以充分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有效提高小學生在語文教學中的參與積極性,進而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
例如,在學習“花鐘”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用“開花歌”來引導學生學習本課。“一月水仙清水養(yǎng),二月杏花伸出墻,三月桃花紅艷艷,四月杜鵑滿山崗……”用兒歌的形式作為本課的引入教學內容,既符合小學生的學習心理,又能充分激發(fā)起學生對本課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本課的教學效率,一舉兩得。
綜上所述,興趣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發(fā)揮,是建立在小學語文教師及時轉變教學理念的基礎上的,只有小學語文教師尊重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積極改進教學方式,豐富教學手法,才能通過興趣教學法來達到提升教學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