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法律關系客體與權利客體辨析

2020-11-18 08:54趙萬忠
法制與社會 2020年30期

趙萬忠

關鍵詞民法典制定 法律關系客體 權利客體 社會關系說 行為說

自從薩維尼提出法律關系概念后,圍繞法律關系客體與權利客體,學者們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關于法律關系客體與權利客體之間的關系就已經(jīng)有諸多說法,進一步關于法律關系客體與權利客體各自是什么又有不同主張。法律關系客體與權利客體的爭論不僅涉及到我國民法典的制定,還涉及人格權的立法爭議。學界認為,民法總則應規(guī)定民事客體,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以下簡稱《民法總則》)卻沿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的立法體例,即在民事主體之后沒有繼續(xù)專門規(guī)定民事客體制度?!?020年5月28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已將人格權獨立成編,但關于法律關系客體、權利客體以及人格權客體及其相關問題的爭議還將繼續(xù)。

一、法律關系客體與權利客體之間的關系

學界關于法律關系的客體與權利客體的關系主要形成同一說和區(qū)別說。

一是同一說認為,“民事法律關系客體,是主體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所共同指向的對象,也稱民事權利客體。”“法律關系客體又稱權利客體”。意大利學者雷默·弗朗切斯凱利也持同一說。

二是區(qū)別說認為,“物”與“行為”分別作為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不妥的。在民事法律關系中,物只能作為權利的標的,不能作為客體。單純的物和行為同樣不能成為民事法律關系的要素。只有把它們結合為“體現(xiàn)一定物質(zhì)利益的行為”,方可成為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該學者將行為界定為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權利的客體是上位概念,而權利的標的則成了下位概念,權利標的有“物”“貨幣與有價證券~知識產(chǎn)品”等。

另有學者認為,“民事法律關系既是主體各方之間的關系,其客體就應是主體各方的共同客體,既是權利客體,又是義務客體。否則,若只是一方主體的客體,那就只是權利客體或義務客體,而非法律關系客體。”該學者將所有的民事法律關系分為兩種,一種是絕對民事法律關系,一種是相對民事法律關系。絕對民事法律關系的權利客體就是義務客體。相對的法律關系的權利主體可受領義務主體給付行為,如果義務主體不給付,權利主體可請求其為給付行為,因此“從邏輯上說,權利主體的支配對象是自己的受領行為和請求行為?!?/p>

二、法律關系的客體

關于法律關系的客體學術界觀點紛呈?!靶袨檎f”認為,把法律關系客體抽象為“行為”是較好的選擇,主要理由是:法律的調(diào)整對象是行為,行為是準確把握權利和義務的內(nèi)涵和外延的關鍵。法律是針對行為而設立的,對于法來說,不通過控制行為就無法調(diào)整和控制法律關系。“多客體說”認為,法律關系的客體是多樣性的,可以概括為“國家權力”“物”“行為”“法人”“人身、人格”“精神產(chǎn)品”和“信息”七類?!皩ο笳f”認為,法律關系客體是權利主體的權利與義務所指向的對象。包括“國家、社會和個人的基本經(jīng)濟、政治和精神文化財富、物、非物質(zhì)財富和行為結果?!薄吧鐣P系說”認為,法律關系的客體是為法律所確認和保護的并通過法律關系主體行使權利與義務的行為加以調(diào)整的社會關系。在上述說法中,新近的研究成果表明,“行為說”似乎再次異軍突起。

三、權利客體

關于權利客體學術界主要也有各種說法?!靶袨檎f”認為,法律關系是人和人的關系,法律關系總是針對人的作為,它以人的作為而不是物為客體。新近的研究成果中,高健、孫偉英等支持行為說。”“利益說”認為,權利之內(nèi)質(zhì),原屬特定利益,此特定利益之本體,謂之權利之客體。圳”“對象說”認為,物權,以一定之物為其權利之對象;債權,以特定人之行為為權利對象。此對象,即此之所謂私權之客體?!傲x務主體說”認為,權利客體,乃義務主體。權利客體一詞,亦有廣狹義之分。就廣義而言,包括履行義務及負擔責任之人。就狹義言,則僅指履行義務之人。然又無論其就廣義或就狹義言,其與權利主體雖均為法律上之人格者,而卻處于對立地位?!谑菣嗬腕w,固非為權利主體之一部分,亦非如往昔傳統(tǒng)學說之以物為權利客體也。圳”“分層說”認為,權利客體有兩種,第一種是指支配權和利用權的標的,此乃狹義的權利客體,這是第一順位的權利客體;第二種是指主體可通過法律行為處分的標的,這是第二順位的權利客體。第一順位的權利客體是物,以及如精神作品和發(fā)明無體物?;谔幏值谝豁樜豢腕w產(chǎn)生的權利,是第二順位的權利客體。在此基礎上,我國有學者認為,根據(jù)權利的層次,權利的客體可相應地分為多個層次,第一層次的權利客體是客觀存在,包括有體物和無體物;第二層次權利客體是第一層次的權利;第三層次的權利客體是第二層次的權利,其后依次類推。

四、法律關系客體和權利客體辨析

法律關系客體和權利客體的關系以及法律關系客體與權利客體“是什么”的各種觀點,學者們在不同的語境下從不同的角度闡述各自的看法,在對各種觀點評述之前必須解決兩個前見問題。

首先,必須明確法律關系客體和權利客體的概念,沒有統(tǒng)一的概念則各種觀點沒有可比性。

其次,還必須明確法律關系客體和權利客體的作用,這樣才能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得出較為客觀公正的結論。

(一)需要解決的兩個前見問題

1.法律關系客體的概念和作用

法律關系客體的概念學界也有多種說法。最早使用“法律關系”一詞的是古斯塔夫·胡果。法律關系的概念是薩維尼對整個大陸法系具有深遠影響的《當代羅馬法體系》一書中首先提出來的。薩維尼并未明確法律關系概念,他描述法律關系為“由法律規(guī)則規(guī)定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對于法律關系客體的概念,我國多數(shù)學者認為,“民事法律關系客體是指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所指向的對象”;雖有不同表述,但差別不大。由于學術界有學者認為權利客體與義務客體不同(李錫鶴),本文認為,即使在債權法律關系中,債權和債務指向的對象也是相同的——交付行為,并非請求-受領行為。否則,如果債權和債務指向的對象不同,債權人和債務人就不可能有任何交集關系發(fā)生。為了強調(diào)權利客體與義務客體的同一性,法律關系客體的概念可界定為“權利和義務所共同指向的對象”。但“對象”是抽象的概括,為了方便闡述,法律關系的客體應是具體的客觀存在。

薩維尼提出法律關系概念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用法律關系這張網(wǎng)將博大精深、內(nèi)容龐雜的民事法律制度有規(guī)律的聯(lián)接起來,追求體系的邏輯性。法律關系本身的作用就是為了完成法律體系的架構。在這張網(wǎng)里,法律關系客體只是其中一個要素,它的作用很明顯就是通過確定權利客體之所在從而確定法律關系之所在。換句話說,哪里有權利,哪里就有法律關系。所有權就形成所有權法律關系,債權就可形成債權法律關系。由此推之:權利客體與法律關系客體是相同的。

2.權利客體的概念和作用

關于權利客體的概念,上文在介紹權利客體的各種觀點時關于權利客體的概念有多種說法。權利的客體是對權利設立在何種基礎之上的說明。在認識論哲學認為,客體是主體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察知的客觀存在,為了與法律關系客體保持一致,根據(jù)權利的本質(zhì),法學上的權利客體可以界定為“能滿足人的需要的并能為權利主體的自由意志可以支配或認識并能夠據(jù)以實現(xiàn)自己意志的對象”。

關于權利客體的作用,權利由內(nèi)在要素和外在要素組成,內(nèi)在要素就是法律上的資格和權利主體的自由意志,前者是權利的內(nèi)在形式要素,后者是權利的內(nèi)在實質(zhì)要素。權利的外在要素包括權利涉及的主體和權利涉及的客體。對內(nèi)在要素的分析就是對權利本身的分析,對權利外在要素的分析并不是對權利本身的分析,它的作用在于與內(nèi)在要素結合起來達到對權利進行分類的目的。權利的核心要素是自由意志,但自由意志是抽象的,看不見,也摸不著。由于意志是不可測量的,為了從外部將這種自由意志固定下來,有必要引入權利客體要素。權利是自由意志的外部定在,權利的客體則是權利的外部定在。可見,權利客體的作用在于從外部圈定權利的邊界,以區(qū)分具體權利的不同,進而對權利進行分類??腕w對于民法的形式理性的基本作用正是建立在它對權利的界定上??梢栽O想,在每一個圈里(諧音是權利),廣義的人是主體,人追逐或不追逐利益的活動(行為)是內(nèi)容,活動(行為)針對的那個利益存在是客體。利益存在具體分為物質(zhì)的存在(物權、債權)和觀念的存在(人格權、知識產(chǎn)權)。

(二)對各種觀點的述評

1.法律關系的客體和權利客體的關系,“同一說”抑或“區(qū)分說”

德國學界不討論法律關系的客體,他們只研究權利的客體,日本和我國臺灣地區(qū)仿效德國。這些國家和地區(qū)已經(jīng)默認了法律關系客體與權利客體具有同一性。無論“同一說”還是“區(qū)分說”,都給我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即法律關系的概念與權利的概念究竟是何關系,這是解決法律關系的客體與權利客體關系問題的前提。

權利是私法的核心(學界有“法律關系核心說”,在此不做討論)。法律關系就是以權利為基礎在人與人之間構建起來,“法律關系的本質(zhì)應該被界定為是個人意志的獨立支配領域。”權利的本質(zhì)盡管有自由意志說、利益說、資格說、法力說等,但自由意志被認為是權利要素的核心,可見法律關系的概念與主觀權利的概念基本上是等同的。薩維尼認為,我們可以通過考察個人意志支配的客體從而對法律關系的不同類別作出大致的區(qū)分。個人的意志首先是對本人發(fā)生作用,其次是對外發(fā)生作用。而外部世界又可以分為不自由的自然和具有同樣自由本質(zhì)的有意志者,即他人。因此“個人意志的支配客體主要有三種:本人,不自由的自然和他人。”在此基礎上,薩維尼在否認人格權的前提下,首先依據(jù)支配對象的不同將物權和債權分開,其次又將婚姻、繼承等家庭方面的權利從債權中分離出來,從而形成了潘德克頓體系。薩維尼正是通過對主觀權利的分類實現(xiàn)對法律關系的分類。權利存在的最初目的就是利益切分,權利客體的存在在于區(qū)分權利,法律關系的存在是為了體系的構建,法律關系客體的存在就是為了區(qū)分法律關系。有何種權利,就有何種法律關系,法律關系客體和權利客體都在于對法律關系和權利分類,區(qū)分了權利就區(qū)分了法律關系,法律關系的客體一定是權利客體。上文介紹的“區(qū)別說”,不論是“行為說”還是前蘇聯(lián)的“社會關系說”,均沒有抓住法律關系與權利的本質(zhì)聯(lián)系,具體的反駁將在下文討論中展開。

2.關于法學上客體——法律關系客體和權利客體各種觀點的述評

前面已經(jīng)論證了法律關系客體和權利客體具有同一性,下文述評的重點就是權利客體的各種觀點,兼評法律關系客體學說中的“社會關系說”。上文法律關系客體與權利客體的觀點中,“多客體說”是“對象說”的展開,其內(nèi)容異曲同工,“對象說”是一種便于概念描述的概括性表達,上文已經(jīng)說明權利客體的作用主要在于區(qū)分權利,權利客體就必須是具體的客觀存在,相比較而言,“多客體說”更接近我們正在討論的法律關系客體和權利客體的目標?!傲x務主體說”存在主體與客體不分之嫌。由于“義務主體說”的缺陷甚為明顯,下文不再討論。這樣以來,法律關系客體中的“社會關系說”,法律關系客體和權利客體中的“行為說”“利益說”“分層說”和“多客體說”就成為本文需要述評的觀點。

(1)對“社會關系說”的述評。該說存在以下缺陷:

首先,該說用一個更大的概念去界定說明一個小概念,這樣的結論不僅對研究毫無意義,而且有邏輯性錯誤。法律關系僅是社會關系的一部分,如果說法律關系的客體就是社會關系,那就像有人問“中國在哪兒”,答日“在亞洲”,“亞洲在哪里”,答日“在地球上”一樣。這樣的回答沒錯,但卻背離了提問者的初衷,與提問者的目標且行且遠。研究法律關系客體目的是想弄清楚其客體到底是什么?或具體是什么?而“社會關系說”卻將答案指向了它最初的源頭。該說并非答非所問,而是離題太遠。

其次,該說外延不夠嚴謹。道德關系、友情關系、宗教關系也是社會關系,卻不是法律關系。

再次,在“法律關系的客體即被法律所確認并加以調(diào)整的社會關系”的觀點中,主體已經(jīng)不是法律關系中的具體參加人,而是立法機關,立法機關的意志和行為所指向、影響、作用的對象當然是社會關系。但法學中的法律關系是現(xiàn)實生活中法律主體之間形成的權利和義務關系,它是立法調(diào)整的結果。法律主體的意志是如何實現(xiàn)自己的權利,怎樣履行自己的義務,其行為指向是構成權利和義務客體的東西。而且社會關系與法律關系是內(nèi)容與形式的關系,并非客體和主體的關系。這兩對不同的對應范疇,不能交叉使用。

(2)對“行為說”的述評。該說存在以下缺陷:

首先,法律關系可分為靜態(tài)的和動態(tài)的法律關系(權利亦如此),在靜態(tài)的法律關系下,權利人與義務人已經(jīng)存在法律關系了,這時并沒有行為發(fā)生。例如甲買了一套房子并未居住使用,甲已經(jīng)與不特定的人之間形成了所有權法律關系卻沒有任何行為發(fā)生。行為說只看到權利主體行使權利的行為(甲居住)或權利被侵害時,權利主體與義務主體形成動態(tài)法律關系的情形,而未關注靜態(tài)法律關系的存在。

其次,如果行為是客體,那么權利義務均要指向這個“行為”,即使在動態(tài)的法律關系里,這個“行為”是誰的行為?是權利人的行為還是義務人的行為?可權利人的行為與義務人的行為并不相同,既不相同,何談共同?

最后,債權關系的客體是行為沒錯,但物權關系的客體如果是物權人的支配行為和不特定義務人不作為行為,則客體就等同于法律關系的內(nèi)容或權利內(nèi)容了,出現(xiàn)內(nèi)容和客體不分的情形。

行為只是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的方式,并非權利義務共同指向的對象。就好比“吃飯”,“吃”是行為,“飯”是對象,當我們問“行為說”“你吃的是什么?”時,他的回答是“吃”,而不是“飯”。

(3)對“利益說”的述評。“利益說”的優(yōu)點:法律是行為規(guī)范的總稱,同時也是社會利益的分配器,但行為并非任何時候都出現(xiàn)在法律關系中,而利益卻永恒的存在于法律關系中。社會利益就像一塊大蛋糕,法律按照標準將蛋糕切成無數(shù)塊。有些蛋糕,你拿與不拿,利益已經(jīng)在那里,法律已經(jīng)開始保護了(物權和人格權),可行為在哪里?有些蛋糕,你拿了但還沒有食用,法律也開始保護了,行為又在哪里?只有你的蛋糕被他人侵奪或損害,法律加以保護時行為才出現(xiàn)??梢姡瑯邮窍雽嗬腕w進行提煉歸納,“利益說”比“行為說”更加嚴謹。而且“利益說”還能更好的涵蓋公法上的法律關系。例如在憲政法律關系中,國家是義務人,人民是權利人,國家賦予人民廣泛的權利的同時,國家既要保護人民權利,又要不干涉人民權利。和私法關系一樣,憲政法律關系同樣有靜態(tài)和動態(tài)之分,但最終憲政法律關系保護的是人民在政治國家應當享有的各種需求利益。刑事法律關系保護的是國家保護的國家、人民和團體的不受犯罪行為侵犯的各種利益,訴訟法律關系的保護的是訴訟主體所享有的程序合法和裁判公正的訴訟利益。這樣看來,“利益說”明顯優(yōu)于“行為說”和“社會關系說”,利益存在于所有的法律關系和權利中。

但是,“利益說”仍然存有一個致命的缺陷:權利客體的作用在于區(qū)分權利從而區(qū)分法律關系,利益極具抽象性,實難堪此任。有學者提出可以用利益的內(nèi)容區(qū)分權利。意大利學者認為“客體并不是必不可少的,沒有客體權利也能夠存在?!币虼藱嗬膮^(qū)分只能從內(nèi)容出發(fā),而不能從客體出發(fā)。利益內(nèi)容就是權利內(nèi)容,的確,每個權利的內(nèi)容不同,就像每個人的長相不同一樣,長得再像的人總有細微差別,同樣的,再相近的權利其內(nèi)容總有差別,用利益的內(nèi)容區(qū)分權利是可行的。但如此一來,又會存在兩個問題:

首先,任何權利都必將涉及客體,否則主體的自由意志就沒有一個外部的客觀定在,盡管并不是所有的客體都能夠以有體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但內(nèi)容的外部定在無法察知。

其次,內(nèi)容和客體等同,權利和權利客體等同,則法律關系制度和權利制度就要推倒重來。

可見,“利益說”作為法律關系客體和權利客體的說法最終只能被否定。

(4)對“分層說”的述評。“分層說”至少是在“多客體說”的基礎上提出來的?!胺謱诱f”存在以下缺陷:“分層說”對權利分層的做法沒有問題,使權利的強弱程度以及權利的生成過程清晰可辨。依據(jù)對權利分層再對權利客體分層,第一層次權利客體沒有問題,第二層次以后的權利客體存在問題。

首先,第二層次以后的權利客體都為權利,則權利客體區(qū)分權利的作用喪失殆盡。

其次,權利是抽象的,而研究權利客體的目的為了使權利的客體盡量具體化,通過明確權利客體可以確定權利之所在,若第二層次以后的權利客體是權利,與權利客體的研究目的背道而馳。

再次,第二層次以后的權利都以前一層次的權利為客體的說法不夠準確。比如,國家用國有土地為甲設定了一個建設用地使用權,甲的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客體是土地所有權嗎?可甲只有使用收益權沒有所有權。當然,甲用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給銀行,銀行取得的抵押權的客體是建設用地使用權沒有錯。同樣,動產(chǎn)質(zhì)權的客體是所有權的話,那就違反了流質(zhì)條款。

(5)對“多客體說”的述評。學者們煞費苦心研究法律關系客體和權利客體,其目的大多都是為了為法律關系客體和權利客體提煉出一個上位概念,以適用于所有的法律關系和權利。這種研究方法本也無可厚非,概念法學以構建合乎邏輯的體系為己任,但在法律關系客體和權利客體的問題上,這種歸納推理的方式至少目前是行不通的。從對以上各種觀點的述評看,盡管學者們極力論證各自學說的合理性,但最終不免出現(xiàn)掛一漏萬、捉襟見肘的結局。究其原因:

首先,生活是復雜的,權利是多樣的,就目前的情形看,我們很難為各種各樣的權利抽象一個既能區(qū)分權利,又具有共性的存在于所有權利中的共同客體。

其次,盡管權利概念是抽象的,但每一個權利是具體的,而且不只有法定權利,還有大量的廣義權利(法益)也需要保護,隨著社會發(fā)展,一些意想不到的廣義權利出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中,比如親吻權、養(yǎng)狗權、安寧權、悼念權、同居權、貞操權、生育權等。

換句話說,正當利益無處不在,而司法機關又不能拒絕審判,司法機關在法定權利之外一旦保護了某個利益,就意味著司法者創(chuàng)設了一個新的權利。天下之大而權利如此之多,要想抽象出法律關系和權利的共同客體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們所能做的只是確定各項權利的客體,而法律關系的客體只能是各項權利客體的具體羅列而已。因為從權利的本質(zhì)出發(fā),經(jīng)過研究發(fā)現(xiàn),論者通過研究權利本質(zhì)試圖對權利進行精確的定義,但是他們都沒有成功。他們發(fā)現(xiàn)從單一的要素出發(fā)并不能準確地界定權利的本質(zhì),問題在于權利不是一個抽象概念,而是一個類型概念。拉倫茨認為主觀權利是一個類型概念,基于類型化思考的一個基本前提——“類型不能定義,只能描述?!睓嗬且粋€類型概念從側(cè)面印證了多客體說的合理性。本文贊同多客體說。至于“多客體說”的每個權利的“客體”究竟怎樣確定,上文“多客體說”內(nèi)部也有不同看法,那是另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