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紀濤
摘? ?要? ?教材插圖是教材編輯意圖的體現(xiàn),跟教材選文一樣承載著教育功能,具有一定的教學價值。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兩冊的插圖分為三類,其中,以課文內插圖的教學價值最高,可以直接進入教學程序,為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服務。在課堂導入、教學展開、課堂結束、課后學習任務群中充分挖掘插圖的教學價值,可以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語文教師應樹立語文課程資源意識,重視和挖掘教材插圖的教學價值。
關鍵詞? ?教材插圖? 必修教材? 核心素養(yǎng)? 統(tǒng)編版語文? 教學價值
教材插圖跟教材選文一樣,都是教材編輯意圖的體現(xiàn),甚至其幅面大小、版面位置和文字說明等都蘊涵著教材編輯意圖。套用契訶夫論劇本創(chuàng)作“掛槍”的說法,你第一幕寫墻上掛著一把槍,那么你在后邊一定要放槍,要不你這把槍就不必掛在這兒[1]。教材中插圖的作用也如此,否則就不必印在教材中?!安鍒D作為語文教材的一個組成部分,對美化教材的呈現(xiàn)形式、提升教材的品質品位,對廣大師生的教學實踐都具有重要意義?!盵2]插圖是教材的重要內容,也是重要的教學資源,語文教師應“積極利用與開發(fā)各種課程資源,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3]。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上下冊的插圖具體有哪些類型?又有著怎樣的教學價值?這些都是值得關注和研究的問題。
一、教材插圖的類型
按照不同的角度、方法和功能,教材插圖有著不同的分類結果。依照插圖內容,分為實物圖、人物圖、示意圖、景物圖。依據(jù)插圖組織形式,分為獨立圖、發(fā)散圖、序列圖、多層圖[4]。根據(jù)繪畫技法,分為手繪插圖(鉛筆畫、鋼筆畫、水彩畫、中國畫、油畫、版畫等)和計算機插圖[5]。
就中學語文教材來說,“插圖的類型,一是封面圖,二是文前的彩色插圖(封面后、正文前的銅版紙上的若干幅插圖),三是單元導語頁背景插圖,四是課文內插圖。版式設計的小圖忽略不計”[2]。在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中,只有封面圖、單元導語頁背景插圖和課文內插圖這三類,并無文前的彩色插圖,因為必修教材上下冊的封面后和正文前均無插圖。從總體上看,教材插圖類型多樣,有利于達到2017年版課標所說的“教材要適應高中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身心發(fā)展的需要”“要鼓勵教師積極調動各種資源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的教材編寫目標與要求[3]。
二、教材插圖的教學價值
1.封面圖的教學價值
必修教材上下兩冊的封面圖都是組合式的多層圖,并非單幅的獨立圖。在組合方式上,主要是利用書法作品和傳統(tǒng)山水繪畫作品組合。解析上冊封面圖,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書法作品位居中央位置,其上下均為傳統(tǒng)山水繪畫作品,主要景物是舟船水面;解析下冊封面圖,《阿房宮賦》的書法作品位居上部,中下部分則為傳統(tǒng)山水繪畫作品,主要景物是松山樓閣。從設計理念上說,這些插圖都取材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充滿濃郁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氣息。特別是書法、繪畫等作品形式,生動地傳達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志趣。在整個封面中,書法題字“語文”放在左上角位置,極為醒目。上冊的色調,上部為紅褐色,下部為灰黑色,莊重而不失熱烈;下冊的色調,整體為古黃色,有種古畫年久泛黃的歷史感,濃郁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書法、繪畫及其位置關系和色彩格調,這諸多因素使封面的版式設計、構圖、色調等方面,保持了明顯的一致性和相通性。
就教學價值來說,封面圖決定著學生看到教材的第一印象,影響著學生對語文教材、語文學科、語文學習的情感認知水平。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6]??傊匦藿滩纳舷聝缘姆饷?,用書法、繪畫等制作插圖,注重思維性、審美性和文化性,凸顯了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具體課文的教學中,《沁園春·長沙》《阿房宮賦》書法作品等插圖內容,跟課文的關聯(lián)性較強,雖然未必可以直接進入教學程序,但有助于學生喚起學習認知、理解課文內容和提高學習質量。
2.單元導語頁背景插圖的教學價值
單元導語頁背景插圖,其數(shù)量取決于教材單元的數(shù)量。必修教材上下冊都是8個單元,所以單元導語頁背景插圖也各有8幅。按照插圖中的景物、人物等,并結合單元導語,大致整理出單元主要內容和主題,然后,將插圖和單元主題內容相配合,根據(jù)單元順序,見表1。
根據(jù)統(tǒng)計列表,可以看出插圖跟單元主題和選文內容具有緊密的關聯(lián),形成了單元導語和背景插圖相互融合映照的形態(tài),頗能給人圖文并茂之感。特別是上冊的第一單元,江洲百舸爭流,跟第1課《沁園春·長沙》直接關聯(lián),起到了順勢開啟學習《沁園春·長沙》等課文的作用;第二單元,水稻豐收田間忙,呈現(xiàn)了熱火朝天喜豐收的場面,跟第4課的《喜看稻菽千重浪》直接相關,跟第6課《芣苢》中的“采采芣苢”、《文氏外孫入村收麥》中的“一竿晴日舞比鄰”的關聯(lián)度也很高。下冊第一單元,秦始皇兵馬俑場面,威武雄壯,視野宏闊,很有震撼力,使人聯(lián)想到那個諸侯爭霸、戰(zhàn)事頻仍的時代圖景,而第1課《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的“千乘之國”“加之以師旅”,《齊桓晉文之事》中的“齊桓晉文之事”,都跟軍隊、士兵或戰(zhàn)爭有關,第2課《燭之武退秦師》《鴻門宴》的內容,跟軍隊、戰(zhàn)爭更是直接相關。這些插圖都有力地烘托了單元導語文字和單元課文的內容,營造了學生學習單元課文的氛圍。第五單元,革命導師促膝論談,馬克思和恩格斯處在插圖的正中央,濃濃而又長長的胡須,深切對視的目光,腿部膝蓋相接,象征著促膝砥礪,兩邊蔥蘢蒼翠的綠樹象征著革命友誼之樹常青,烘托了單元導語所說的“抱負與使命”以及作者深厚的感情。第10課《在〈人民報〉創(chuàng)刊紀念會上的演說》《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正是單元導語及其背景插圖的具體展開,插圖對整個單元課文所起到的導入作用是非常明顯的。
從教學價值上說,這些背景插圖增強了學生的直觀印象,加深了學生對單元導語、單元主題和單元內容的理解。在具體課文的教學中,單元導語頁背景插圖大多并無直接教學功能,也未必能夠直接進入教學程序,雖然舍去并不妨礙閱讀單元導語和課文,但卻導致單元導語頁只有導語文字而形成大幅面的空白。少了視覺的效果和意境的渲染,單元導語頁的美感特質就減損很多,最終也會影響單元導語頁在學生學習語文時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審美教育等綜合教育效果。教材編寫者對這些插圖的選擇和設計,秉循了2017年版課標關于教材應適應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應具有開放性和選擇性”的編寫建議[7]。
3.課文內插圖的教學價值
跟前兩類插圖相比,課文內插圖數(shù)量最多。尤其是下冊,幾乎每篇課文都有插圖,數(shù)量相當可觀。從插圖組織形式來說,必修教材的插圖基本上都是單幅的獨立圖。這主要是因為高中課文篇幅較長,采用序列圖或連環(huán)畫的形式而完整地圖解課文內容,必將耗費大量版面。其實,教材對插圖的處理非常符合高中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高中學生處在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發(fā)展的過渡期,逐漸轉向以理性思維為主的認知學習階段,課文內插圖的數(shù)量適當?shù)厣儆谡n文篇目的數(shù)量,實屬正?,F(xiàn)象。令人稱道的是,教材仍然配上了相當數(shù)量的插圖,兼顧了學生直觀感性的身心發(fā)展需要,導向對課文的學習。統(tǒng)計必修教材上下冊的課文內插圖,大多有名稱,但少數(shù)并未命名,為便于描述,就根據(jù)課文名稱和插圖主要內容作標注,詳情見表2。
必修教材上冊共有選文(含第五單元整本書閱讀的《鄉(xiāng)土中國》)32篇,課文內插圖總數(shù)是12幅;下冊共有選文26篇(含第七單元整本書閱讀的《紅樓夢》,雖是長篇小說,也有1幅插圖),課文內插圖總數(shù)是23幅之多。單純看一冊教材的插圖總數(shù),下冊幾乎是上冊的兩倍。再看插圖課文的數(shù)量比,上冊是37.5%,下冊約為88.5%,后者約為前者的2.4倍。在教學中,教師應對插圖進行規(guī)劃和開發(fā)。
必修教材的課文內插圖,精美而有文化內涵。教學價值極為突出,可以直接進入教學過程,為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服務。其價值主要有二。
(1)將插圖應用于語文教學過程。在導入過程中,就可以利用插圖引出課文,檢驗學生課前預習的成果,或引導學生感悟和思考文章的風格。例如上冊第1課《沁園春·長沙》,插圖是毛澤東手書《沁園春·長沙》,這是必修教材兩冊課文中唯一的一幅壓題插圖。所謂壓題插圖,就是將插圖跟標題排在一起,甚至是插圖位居標題的上方。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呈現(xiàn)這幅插圖,引導學生根據(jù)書法作品識讀文字,檢驗課前預習和背誦這首詞的具體效果。隨后,引導學生觀察和感受書法作品的藝術風格,等待時機成熟,再將這種認識順勢遷移到對課文的研讀中,借此感受和體悟詞作的藝術風格。再如下冊第9課《說木葉》的插圖《落木寒泉圖》,教師在導入新課時,引導學生觀察插圖中的樹木,辨析“落木”“落葉”“木葉”究竟指哪個部位?學生眾說紛紜,甚至有人將“落木”說成是樹木的主干。教師既能了解學生預習課文的情況和學生的認知水平等學情,也能引導學生趁熱打鐵地研讀課文,找到“落木”“落葉”“木葉”的語段,分辨三者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這就緊扣住了文藝評論和隨筆重視概念辨析和論述邏輯的文體特點,不僅直接落實“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的素養(yǎng)”,而且有效落實“思維發(fā)展與提升”“文化傳承與理解”,可謂一石三鳥。
在課文教學的展開過程中,插圖也有著極高的教學價值。例如下冊第2課《鴻門宴》的插圖,其教學價值相當豐厚。其一,充分利用插圖上的人物座次,引導學生研讀課文中關于鴻門宴座次的文字,就可水到渠成地落實“語言建構與運用”和“文化理解與傳承”;其二,專門關注插圖中人物的動作,研讀“項莊拔劍起舞”和“項伯亦拔劍起舞”等語句,并解讀樊噲闖帳的語句,也可自然而然地落實“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文化理解與傳承”。再如下冊第8課《中國建筑的特征》,插圖有四幅之多,引導學生口頭說出或用筆寫出“斗拱”“昂”“龍吻”等建筑構件和特征,再尋找原文的有關句段,兩相對比,體味課文語言的簡明扼要和通俗易懂,領悟中國建筑的“詞匯”和“文法”,這可以較好地落實“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以及“文化傳承與理解”。教材中可資利用的插圖其實還有很多,比如上冊第15課《我與地壇(節(jié)選)》的插圖,可用來尋找課文中的景語,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下冊第4課《竇娥冤(節(jié)選)》的插圖《法場上發(fā)誓愿》,可以借此開展研讀唱詞、品味動作等活動;下冊第12課《祝?!返牟鍒D《祥林嫂》,可以引導學生觀察祥林嫂的竹籃、破碗乃至神情特征等內容,回扣課文相關的語句和段落,從圖文比較來評說祥林嫂的變化和心理。
在課堂教學結束的時候,可緊扣插圖升華學生的感悟與認識。例如,上冊第4課《喜看稻菽千重浪》,其插圖是人物照片,可以用來作為課堂教學的結尾:袁隆平熱愛水稻,盯著稻穗上的稻粒,那樣忘情和專注,這就是勞動使人沉醉、幸福的寫照;同學們閱讀書籍,盯著一張張書頁,也會有這樣沉醉、幸福的體驗,閱讀的勞動,同樣使人沉醉、幸福。再如下冊第10課《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的插圖《位于英國倫敦海格特公墓的馬克思墓》,即可利用插圖來設計課堂結束語:學完《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我們的耳邊仿佛還回蕩著恩格斯對馬克思的高度評價;再看一看照片中馬克思的雕像,雖然馬克思靜靜地躺在公墓里,但是他的著作、他的精神和他的思想?yún)s永久地站立在一代又一代人們的心中,他的英名和事業(yè)將永垂不朽。
(2)將插圖應用于課后的學習任務群設計。根據(jù)插圖來設計課后學習任務群,有著很大的創(chuàng)造空間。例如上冊第8課的插圖《琵琶行》,我們作為觀者,看到畫面上是琵琶女抱著琵琶,坐在船頭上,卻背對著我們,望著江面上無限的遠方,令人猜想琵琶女的演奏實況、音樂效果和情感變化。據(jù)此設計學習任務群:為圖畫配解說詞,應選用課文中的詩句來描述畫面,并說明理據(jù)。葉圣陶先生說:“圖畫不單是文字的說明,且可拓展兒童的想象,涵養(yǎng)兒童的美感?!盵8]通常來說,課文內插圖跟課文有著緊密的關聯(lián),然而一些插圖所對應的課文細部,并不是非常精準、固定的,充滿著審美想象的空間和思維探究的意味,想要精準釋讀圖像或為圖像配好解說詞,學生就要仔細地觀察、想象,并經(jīng)過分析和綜合,才能準確地理解和表達。這樣的教材插圖,應充分挖掘其教學價值,通過語言的建構與運用,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再例如下冊第1課中的插圖,是宋刻本《論語》的書影,起止句“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到“為赤則非邦也與宗廟……”并無句讀。教師可用此設計課后學習任務群:一是截取課文中的這部分文字,將其按照插圖的版式變成豎排本的形式,并印制成活頁材料,發(fā)給學生來斷句、標點。二是指導學生在豎排版的活頁材料上圈點勾畫,針對有所感悟的字詞句寫批注,少則兩三條,多則不限。當然,還可以仿照插圖中的這種形式,直接找到繁體字豎排本的《論語》,選取初中學過的《〈論語〉十二章》等相關語段,將具體書頁放大并復印成活頁材料,供學生斷句、標點以及批注。當然,這樣的學習任務群也可以用來為預習服務,這是由學情所決定的,但兩者的設計思路仍是一致的。葉圣陶先生說:“理想的辦法,國文教本要有兩個本子:一種是不分段落,不加標點的,供學生預習用;一種是分段落,加標點的,待預習過后才拿出來對勘?!盵8]在這樣充滿傳統(tǒng)文化氣息的學習任務群中,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落實,也就自蘊其中。
插圖是教材的副語言,有其形象性、趣味性、直觀性、啟迪性,是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活化知識內容和連通生活歷史的重要形式。對語文教學來說,教材插圖是語文教學不可忽視的重要資源,語文教師應樹立語文課程資源意識,重視和挖掘教材插圖的教學價值,引導學生以圖讀文、以圖證文、以圖解文、以圖說文,形成文本教學與插圖教學的相得益彰,促進語文教學走向深度教學,從而落實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周先慎.從林沖看《水滸傳》的人物描寫[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2] 劉真福.初中語文教材插圖科學性與適用性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6(01).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 宋振韶.教科書插圖的認知心理學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6).
[5] 張蓓.小學教科書插圖的科學性和適用性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7(06).
[6] 戴新,馬國龍.“樂學”與學生的心理新奇需求[J].中學語文教學,2000(08).
[7] 葉圣陶.小學高級學生用《開明國語課本》編寫要旨[C].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
[8] 葉圣陶.《精讀指導舉隅》前言[C].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
【責任編輯? 關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