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立芳,殷懷堂
(1.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 100106;2.北京戎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195)
近年來,隨著國內淘汰、報廢和收繳廢舊爆炸物品數量的不斷積累,其安全銷毀逐漸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關注。但是目前廢舊爆炸物品的專業(yè)銷毀設備存在技術落后、自動化程度不高、安全可靠性不足等缺點,成為爆炸物品安全銷毀的突出問題[1-2]。現階段部分地區(qū)只能參照民用爆炸物品的銷毀方式,利用傳統(tǒng)的燃燒法或爆炸法進行銷毀[3],這些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①部分爆炸物品銷毀不能充分地燃燒、爆炸,殘渣必須經過分揀與二次處理;②爆炸法本身使用的民爆物品危險系數高,銷毀時操作不規(guī)范極易發(fā)生爆炸事故,且易造成彈藥爆炸拋灑飛濺,造成流失;③爆炸物品銷毀處理時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所以對銷毀場地選擇要求苛刻,需將爆炸物品長途集中運往專用銷毀場地,運輸成本及運輸過程中的危險性增加;④過期彈藥性質十分不穩(wěn)定,運輸、搬運彈藥過程容易產生爆燃安全隱患,同時存在流失風險[4];⑤在銷毀過程中由于靜電、雜散電流、近距離操作、沒有安裝防護隔板,威脅到操作人員的生命安全。
為解決專業(yè)銷毀技術欠缺的問題,落實國家“軍民融合,軍轉民用”的戰(zhàn)略部署,研制了全自動爆炸物品銷毀方艙,此銷毀方艙將作業(yè)現場無人化、自動化以及防靜電、雜散電流設計理念植入爆炸物品銷毀的全過程,是安全、可靠、就地銷毀爆炸物品的新裝備。
為實現該系統(tǒng)的高機動性,滿足設備的快速轉場運輸及機動銷毀作業(yè),整套裝置置于方艙內。系統(tǒng)自備移動式發(fā)電電源,可以滿足在野外無市電情況下長期銷毀作業(yè)的要求。
系統(tǒng)采用標準方艙,機械臂投料機構、銷毀機構、燃燒裝置安裝于方艙內。自動控制系統(tǒng)采用PLC核心部件,配以HMI人機交互界面,為銷毀操作人員提供良好的人機接口。利用攝像機采集現場圖像,并實時顯示設備運行狀況,遠程監(jiān)視各個工序動作,使整個銷毀過程可視化。整體布局如圖1所示。
注:1-方艙;2-電氣系統(tǒng);3-升降支腿;4-轉運機構;5-機械臂;6-爐體機構;7-排煙管;8-爐底;9-燃燒器;10-液壓閥組;11-遠程控制箱;12-柴油發(fā)電機組;13-料斗機構。圖1 全自動爆炸物品銷毀方艙系統(tǒng)Fig.1 Fully automatic explosive destruction shelter system
1)結構組成。方艙艙體采用框架及大板結構,每塊板片用鋼質型材作為骨架,方艙大板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能滿足設備安裝和車載運輸環(huán)境的要求。板片合攏時,在板片端面之間焊接金屬彎角件,以保證板片之間的連接強度(剛性連接)。板片與板片的內、外拼角處安裝鋁包角,采用膠接加鉚接的方式,起到緊固、密封和裝飾的作用。防止產生靜電,方艙內澆注防靜電地板,地板和艙底之間具有良好的泄漏靜電電荷通路,方艙內部采用分艙室結構,保證銷毀安全,防止焚燒爐燃燒及銷毀過程中產生的高溫對其他元器件造成影響,艙內距離取料艙室外壁1 m與2 m處設置隔墻,隔墻使用保溫材料,將方艙分為3個艙室,分別為配電艙室、銷毀艙室、取料艙室(見圖2)。
圖2 銷毀方艙Fig.2 Destruction shelter
方艙的調平裝置由機械執(zhí)行機構、液壓驅動機構以及電氣控制機構組成。①機械執(zhí)行機構:由支腿、導向機構以及方艙與支腿連接機構組成。其中支腿是以液壓缸缸體為主體,加裝支腿底盤和防護罩;液壓缸與支腿底座采用球頭連接,底座采用雙層嵌套式結構。②液壓驅動機構:可將機械能轉換為液壓能,又將液壓能轉化為機械能,通過油液壓力、流量以及流量方向,實現支腿的伸縮。③電氣控制機構:分為檢測顯示單元和控制單元兩部分,水平傳感器、壓力傳感器、顯示儀表為檢測顯示單元,可編程控制器、隔離繼電器等輔助繼電器為控制單元。
2)工作過程。銷毀方艙與轉載車輛到達銷毀場所,啟動電氣控制系統(tǒng),首先按動支腿伸按鈕,液壓支腿支起方艙與載車脫離,此時,載車可駛離,待載車離開方艙后,按動支腿降按鈕,方艙四條支腿開始收縮直至艙體與地面接近時停止,啟動工作準備按鈕,四條支腿根據地勢最高點開始調平,使艙體處于水平狀態(tài),準備就緒,可以進行銷毀作業(yè)。當需要排渣時,啟動一鍵排渣按鈕,四條支腿將方艙升至距地面800 mm處且按調平控制策略使方艙處于水平時,爐底翻板打開,殘渣排出。
3)外形尺寸:3 500 mm×2 200 mm×2 550 mm;質量:6 500 kg;總功率:5.5 kW。
全自動取料裝置用來向爐體輸送被銷毀物品,實現遠距離全自動操作,快速精準地完成取料與投料的過程。
1)結構組成。全自動取料裝置主要由銷毀物品轉運機構、銷毀物品投料機械臂、料斗機構、傳動機構組成(見圖3)。①銷毀物品轉運機構:機構采用懸掛設計方式,轉運過程中不會顛簸。②銷毀物品投料機械臂:機械臂由旋轉馬達、伸縮油缸、平衡油缸組成,通過位移傳感器和絕對值編碼器采集的數據進行PID調節(jié)反饋,完成精確定位以及動態(tài)調節(jié)。③料斗機構:軌道采用阻尼設計,防止在下滑過程中料斗盒之間產生碰撞。④料盒回收裝置:采用滑軌式結構,將投完料的空料盒滑入外部回收斗中。
注:1-銷毀物品轉運機構;2-銷毀物品投料機械臂;3-料斗機構;4-料盒回收裝置。圖3 全自動取料裝置Fig.3 Fully automatic reclaiming device
2)工作過程。工作燈開啟,將待處理的銷毀物品分揀后放入料斗機構上,將料斗機構置于轉運機構,鎖緊裝置起作用,運送至方艙外,給出信號,料斗架上升至工作臂初始位置,鎖緊裝置松開,料斗架自動平移,置于初始位置,以備開始工作,完成銷毀物品轉運。遠程操作給出信號,工作臂開始工作,伸縮油缸根據位置傳感器反饋定位后,平衡油缸伸出,旋轉油缸開始運送,臨近的料斗盒在重力的作用下到達抓取位置,運送接近投料口時,防護門開啟,平衡油缸縮回,物料倒入銷毀爐體內,平衡油缸伸出,旋轉油缸運送空料斗盒至回收位置,平衡油缸縮回,伸縮油缸下降,空料斗盒劃入回收斗中,完成一次投料。料架機構放置3排共18個料盒,以上工序自動循環(huán),完成一批次的投料。
3)性能指標。銷毀雷管,完成一次循環(huán)投料20 s;銷毀子彈,完成一次循環(huán)投料30 s;外形尺寸:830 mm×400 mm×1 250 mm。
銷毀機構是焚燒抗爆的主要載體。雷管、子彈等需銷毀物品在明火及熱的作用下會燃燒或爆炸,產生的破片和沖擊波被限制在抗爆爐體內,這就要求爐體要有足夠的抗爆能力。爐體的設計綜合考慮單次銷毀藥量、效率、安全性等因素,設計爐體的抗爆能力為75 gTNT當量,爐體主要技術參數根據下列公式計算得到:
炸藥在有限空間爆炸的最大準靜態(tài)壓力可用Carlsonl[5]提出的公式 (1)計算得到:
(1)
式中:p為準靜態(tài)壓力,MPa;m為炸藥的質量(TNT當量),kg;V為密閉空間的體積,m3。
爐體的設計厚度可用式(2)計算得到:
(2)
式中:δ為罐體的壁厚;p為壓力;d為罐體的外徑;σ為材料在相應使用溫度下的抗拉強度;s為安全系數。
1)設備結構。銷毀機構組成包括以下部分:①排煙管:排煙管的排煙通道為“之”字形,防止破片飛出;②爐體機構:爐體的材料選用優(yōu)質耐熱鋼鑄造而成,極大地提高了爐體的抗爆性能。為提高爐體抗爆強度,爐體上下均采用喇叭口結構;為提高爐體的保溫及隔熱性能,爐體外圍用厚約40 mm保溫材料包裹,外部用4 mm厚的鋁板罩面;③爐底:選用耐熱鋼鑄造,爐底采用液壓翻轉式設計,當固體殘渣需要排出時,底板翻開,銷毀的殘渣在重力的作用下排出,爐底有旋轉的凹槽,高溫下形成的液態(tài)金屬殘渣順著凹槽流入回收盒(見圖4)。
注:1-排煙管;2-爐體機構;3-爐底。圖4 銷毀機構Fig.4 Destruction mechanism
2)工作過程。當開始工作時,用鎖緊裝置將排煙管固定在爐體之上,爐膛溫度上升至300 ℃時,自動控制系統(tǒng)將要銷毀的物料投入爐內,持續(xù)銷毀。如果銷毀的是雷管,銷毀任務全部完成之后一次性排渣;如果銷毀的是子彈,根據子彈不同類型,銷毀1~2 h要進行一次除渣。
3)性能指標。爐體容積:0.18 m3;爐體抗爆能力:75 gTNT當量;爐腔溫度:300~900 ℃(可調);爐體外型尺寸:直徑720 mm,高度800 mm。
銷毀作業(yè)和排渣作業(yè)需要方艙處于水平狀態(tài),要使方艙快速進行調平,方艙四點調平的控制策略[4]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方艙自動調平控制系統(tǒng)由檢測單元與控制單元組成,檢測支腿高度與傳感器水平角度,經信號變送和濾波后讀入控制器進行程序控制,采用四點支撐追逐式調平控制策略,先根據前后、左右兩水平傳感器的輸出數據,判斷出四條支腿中的最高支腿,該最高支腿不再升降,其余支腿根據“只升不降”原則,以不同順序或方式上升,直至方艙水平。調平控制策略如圖5所示。
圖5 四點支撐追逐式調平控制策略Fig.5 Four point support chasing leveling control strategy
機械臂的旋轉馬達、伸縮油缸、平衡油缸之間配合通過有線遙控方式來完成,從而實現了取料、投料、回收料斗盒的過程。此外在遙控器上設計了高、低速兩檔切換開關,分別用于雷管和子彈兩種不同爆炸物品銷毀效率的調整。由于銷毀物品的品種不同,投料的間隔時間就不同,所以投料控制系統(tǒng)以動態(tài)銷毀效率參數為核心,采用閉環(huán)PID控制算法,根據預設的銷毀效率,匹配旋轉、伸縮速度,實現不同爆炸物品的銷毀效率。通過控制油液流量來控制馬達轉速。由PLC和比例控制器控制,PLC輸出控制電信號,比例控制器對該信號進行PID放大和U/I轉換輸出控制比例電磁閥實現流量控制。同時,控制系統(tǒng)采集旋轉編碼器與拉線位移傳感器的相應參數進行閉環(huán)檢測校正,從而提高各個系統(tǒng)的動態(tài)控制精度。
為檢測爐體是否滿足設計技術指標75 gTNT當量的抗爆能力,采用分類分批待銷毀量遞增的方式分別進行了①50 gTNT藥柱爆炸試驗;②75 gTNT藥柱爆炸試驗;③45發(fā)8#雷管爆炸試驗(約計相當于75.6 gTNT當量),外殼為有色金屬材料。試驗后,檢測部門給出了試驗檢測報告,爆炸物品銷毀爐爐體無任何損傷。
2019年4月,全自動爆炸物品銷毀系統(tǒng)在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qū)進行銷毀試驗。銷毀試驗現場如圖6所示,本次試驗銷毀廢舊彈藥性能俱不穩(wěn)定,包括廢舊導爆管雷管4 000發(fā);各類廢舊子彈70 016發(fā),其中51式橡皮子彈3 791發(fā)、64式橡皮子彈31 464發(fā)、空包彈604發(fā)、轉輪手槍彈1發(fā)、小口徑子彈8 704發(fā)、獵槍彈5 752發(fā);大口徑子彈285發(fā);制式雜彈19 415發(fā),銷毀后殘渣如圖7所示。
圖6 銷毀試驗現場Fig.6 Destruction test site
圖7 銷毀后殘渣Fig.7 Residue after destruction
此次銷毀作業(yè)共用時4 h,銷毀過程中從排煙管飛出的殘渣最遠距離為3 m、銷毀徹底。整個銷毀過程安全可靠、規(guī)范有序,通過對此次實爆銷毀試驗進行分析研究,全自動爆炸物品銷毀方艙與開放式銷毀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
1)安全性高。銷毀系統(tǒng)采用封閉式爐體銷毀作業(yè)的方式,具有隔熱、防靜電、防磁場與雜散電流的功能,滿足安全要求;
2)銷毀徹底。銷毀對象無需進行二次處理,不留安全隱患;
3)環(huán)保無污染。將在高溫下能溶解的金屬物質(子彈銷毀過程產生的鉛、錫等)進行回收,再次利用,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4)機動性強。爆炸物品的銷毀對場地沒有嚴格要求,系統(tǒng)的運輸、展開和撤收方便;
5)銷毀場地要求低。銷毀系統(tǒng)具備防爆性能,對銷毀場地要求不高,僅需半徑30 m的作業(yè)區(qū)域即可展開銷毀,解決了廢舊彈藥運輸成本高和流失風險的問題;
6)自動化程度高,作業(yè)人員少。銷毀人員距離設備30 m以外進行有線操控,完成取料、倒料、銷毀、排渣的自動銷毀作業(yè),確保銷毀人員的人身安全;
7)銷毀效率高。自動銷毀系統(tǒng)正常銷毀效率值為:子彈12 000~36 000發(fā)/h,雷管8 000發(fā)/h,銷毀效率高。
全自動爆炸物品銷毀方艙以就地銷毀為目的,遠程操控,安全實用,結構緊湊,機動能力強,自動化程度高,保證了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提高了爆炸物品銷毀自動化的工藝水平,對改善我國爆炸物品的銷毀現狀,具有借鑒與推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