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聲波,蘇 陽
(暨南大學 歷史地理研究中心,廣州 510632)
吐谷渾是東晉南北朝時期由鮮卑慕容氏與青藏高原北部的羌人建立的多民族共同體國家,疆域極盛時東起隴南白水江、洮河上游,西抵新疆車爾臣河上游,北界祁連山脈—庫姆塔格沙漠,南隔昆侖山—巴顏喀拉山脈與當彌(一作多彌)相鄰。北魏取其隴南地,隋煬帝竟滅其國,列置郡縣。隋亡,吐谷渾可汗慕容伏允乘亂復國,并與唐朝對抗。貞觀九年(635)伏允死,長子慕容順率吐谷渾本部降唐。
吐谷渾王族慕容氏與直接統(tǒng)治的羌人共同生活數(shù)百年,逐漸融合成吐谷渾人,其他鮮卑大姓則被分封到周邊地區(qū),如北周時吐谷渾有“趙王”那蔞氏、“蒿頭川王”拓跋氏,隋初有“渾項王”拓跋兀思、“敦善王”破丑氏、“名王”拓跋木彌(《舊唐書》卷198《吐谷渾傳》)。羌酋亦有封王者,如鐘存首領鐘利房之為“定城王”,宕昌首領梁屈蔥之為“名王”(《隋書》卷85《元諧傳》、《新唐書》卷221《吐谷渾傳》)。蕭梁時,渾主始稱可汗,其后所封諸王,除慕容氏子弟可能是虛封外,異姓王多屬實封,因之吐谷渾國行政體制分為本部與藩部兩個圈層。入唐之后,唐朝即按其兩個圈層分而治之:其本部仍然保留吐谷渾國名號,成為唐朝的藩屬國,以伏俟城為行政中心,境域包括今青海湖一帶、共和盆地及柴達木盆地北部,直到龍朔三年(663)為吐蕃所滅;東部河湟隴南地區(qū)沿北魏舊制設置為鄯、廓、岷、洮、疊、宕等幾個“羈縻式正州郡”,黃河河西九曲(今青海海南州東部及黃南州)、岷山河曲(今四川阿壩州北部)及大積石山(今阿尼瑪卿山)—白蘭山(今布爾汗布達山)地區(qū),為異姓鮮卑與原住羌人融合而成的黨項羌居住地,至遲到貞觀十二年,陸續(xù)設置為數(shù)十個羈縻州,高宗時漸次被吐蕃兼并。大積石山又稱雪山,其南至紫山(今巴顏喀拉山)之間,是由柴達木盆地南遷的白蘭部族居地,原為吐谷渾藩部,吐谷渾滅亡后自立為國,顯慶元年(656)為吐蕃所滅。本文所論“吐谷渾地區(qū)”,即包括前吐蕃時代之白蘭、吐谷渾國及唐在吐谷渾故地所置羈縻府州在內(nèi)。
吐谷渾不在“東晉十六國”之列,正史記載十分簡略,歷史地理面貌比較模糊,到唐初,見于史籍的事跡才多了起來。不過,研究者仍然鮮少,如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在相關圖幅標出了吐谷渾的位置,而沒有一幅完整的吐谷渾疆域圖;周偉洲《吐谷渾史》(1985、2006年,以下省稱周著),大致復原了吐谷渾的疆域,部族分布與城池建設也有涉及;繼出的呂建?!锻磷迨贰?2002年)屬土族通史性質(zhì),于吐谷渾國部分未超過周著;新出的李文學《吐谷渾史研究》(2020年),則屬吐谷渾政治、民族、文化專題研究,雖涉及疆域而未涉及交通格局。只有陳良偉《絲綢之路河南道》(2002年,以下省稱陳著),通過對吐谷渾遺址的考古調(diào)查,結合東晉南北朝時期使者、僧侶、商人、軍隊活動情況,基本復原了吐谷渾地區(qū)的交通道路走向;因南朝稱吐谷渾為“河南國”,遂統(tǒng)稱之為“絲綢之路河南道”,以區(qū)別于河西走廊的絲綢之路主干道。
交通道路既是一個地區(qū)的“骨架”,也是一個地區(qū)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因此陳著為我們進一步研究吐谷渾歷史地理提供了堅實基礎。但可惜周著和陳著都沒有結合唐初在吐谷渾地區(qū)設置的幾十個羈縻州來研究城池分布和交通節(jié)點,不僅研究工作不能再深入一步,而且已復原的城池位置和道路走向也有一些問題,以至于對交通格局的整體判斷出現(xiàn)一定偏差。
吐谷渾地處高原,人口不多,按理交通不會很發(fā)達,但因其地理位置關系,在中原分裂割據(jù)的東晉南北朝時代,卻成為絲綢之路河南道的必經(jīng)之地。隋唐之際,東有新興的中原王朝,西有強大的西突厥,西南有迅速崛起的吐蕃,各方勢力角逐此間,各色人物往還不絕,由西域經(jīng)此直達西南、由關中經(jīng)此直達吐蕃的漫長交通干線頻繁使用,支線不計其數(shù)。結合唐初藩屬吐谷渾國城鎮(zhèn)和羈縻州的建置來看,俱屬于以吐谷渾舊都樹敦城(今共和縣城恰卜恰鎮(zhèn))為中心,東北經(jīng)湟水羈縻州通鄯州,東經(jīng)河西九曲羈縻州通河、洮,東南經(jīng)岷山河曲羈縻州通疊、松,南、西南、西三面經(jīng)白蘭雪山羈縻州通白蘭、當彌、鄯善、且末,西北直通沙州,北經(jīng)浩門水羈縻州通涼、甘的交通系統(tǒng),可分為四大干道及十幾條支線,非陳著所謂西蜀、河南、柴達木、祁連山“四分道”可以籠括,下面試逐一討論(岷山河曲地區(qū)的交通道路,筆者已有討論[1],本文從略)。
自吐谷渾舊都樹敦城往東北,經(jīng)赤嶺、承風嶺(戍)入牛心川至鄯城鎮(zhèn),轉(zhuǎn)東南至鄯州。此為吐谷渾通往中原的交通孔道,亦為唐蕃大道重要路段。
樹敦城是吐谷渾舊都。赤嶺即今日月山,今湟源縣西南的日月山口是北魏、唐初關防所在。承風嶺,即今拉脊山西段,嶺上有戍,是吐谷渾與隋朝互市地(釋道宣:《釋迦方志》卷上)?!锻ǖ洹肺髌娇ほ分輻l載:“西南到寧塞郡(廓州)廣威縣故承風吐谷渾界三百里?!薄顿Y治通鑒》胡三省注誤引為:“承風嶺在廓州廣威縣西南?!背酗L戍實在廣威縣西北,今湟中縣南上新莊鎮(zhèn)上馬臺村三岔(一說貴德縣北尕讓鄉(xiāng)千戶村)。
西魏涼州刺史史寧曾與突厥木汗可汗從涼州出兵南下攻打吐谷渾,其中木汗一路從北道趨賀真城,史寧一路取南道“逾山履險,遂至樹敦”(《北史》卷61《史寧傳》、《資治通鑒》卷166),在攻下樹敦城后,又回軍與木汗可汗會于青海。唐儀鳳三年(678),先鋒劉審禮與吐蕃接戰(zhàn)于青海湖南,李敬玄率領的大軍克服承風嶺泥濘狀況至樹敦城,遂后期?!奥剟⑸袝?審禮)沒吐蕃,著靴不得,狼狽而走”(《太平廣記》卷255《嘲誚》),原路退回鄯州。由是可知,樹敦城在承風嶺西南、青海湖以南的共和盆地。
《元和郡縣圖志》卷39《隴右道》廓州條載:“州西至吐蕃界樹〔敦〕(郭)城三百二十里”,其后又說“積石軍在州西南一百五十里”,“金天軍在積石軍西南一百四十里洪濟橋”。唐廓州治今化隆縣群科鎮(zhèn)上古城,積石軍在貴德河陰鎮(zhèn),金天軍在洪濟橋,又西乃至樹敦城,可知樹敦城在洪濟橋西三十里左右,即今共和縣城恰卜恰鎮(zhèn)一帶[2]212[3]。
唐初《釋迦方志》卷上載:“鄯城鎮(zhèn),古州地也,又西南減百里至故承風戍,是隨(隋)互市地也。又西減二百里至清海,海中有小山,海周七百余里。海西南至吐谷渾衙帳。”此行程出承風戍西行,下赤嶺,右側可以望見青海湖,而非抵達湖邊。又西南行,所至吐谷渾衙帳,必指樹敦城,亦即宋云西行所至之吐谷渾城(考詳“磧尾道”條)。
樹敦城地望,舊時多以為在今共和盆地的赤水城,但具體位置仍有分歧,一說在今共和縣鐵蓋鄉(xiāng)東南黃河岸或曲溝,一說在今共和縣倒淌河一帶。按筆者下文所考,赤水城在赤水側近,今興??h境,所以樹敦城非赤水城;曲溝是大莫門城所在,亦非樹敦城,而考古發(fā)現(xiàn)則比較支持共和縣城恰卜恰鎮(zhèn)說。如李智信曾考察位于共和縣城南近郊恰卜恰河北岸上塔買村一處南北長270米、東西寬245米的古城遺址,認為其應屬于南北朝時期的遺存,且規(guī)模略大于伏俟城內(nèi)城,懷疑是吐谷渾樹敦城[4]。則恰卜恰鎮(zhèn)應即《新唐書·地理志》鄯州條所載莫離驛,在樹敦城近傍。
牛心川即今南川河,鄯州在今青海樂都縣,鄯城鎮(zhèn)在今西寧市。自赤嶺東北行經(jīng)臨羌城也可至鄯城鎮(zhèn)。臨羌城即今湟源縣城,居住在此的黨項酋長拓跋吳伽“以貞觀七年款關內(nèi)附,有詔封西平郡王,兼授西平州刺史”[5]。“西平”本是鄯州郡號,此“西平州”乃羈縻州,在鄯州西境,疑治臨羌城。臨羌城至鄯州間的湟水北岸還有幾條支線,通往青海湖北岸及浩亹河(今大通河)流域的吐谷渾境,與伏俟北路(詳后)相接。
自樹敦城沿莫賀川(今恰卜恰河)東南行,經(jīng)大莫門城、洪濟鎮(zhèn)至澆河城渡河,東至廓州與清水路相接,再東南至枹罕(河州)。澆河城為此路重要節(jié)點,故以名之。
《太平寰宇記》卷155廓州達化縣條載:“澆河城,亦謂之故廓州,在縣西一百二十里。古老傳云趙充國所筑,或云吐谷渾舊城。晉永平拜吐谷渾主阿豺為安西將軍、澆城公,即理此是也。故洪濟鎮(zhèn)城,后周武帝逐吐谷渾出后筑,在今縣正西二百七十里,以為羌界?!贝酥^澆河城曾為北周廓州治,在今貴德縣城河陰鎮(zhèn)。唐廓州移治今化隆縣群科鎮(zhèn)上古城,達化縣在廓州西三十余里,治今尖扎縣康揚鎮(zhèn)簸箕灣村[6]141,則澆河城至廓州一百五十余里。澆河城在吐谷渾時代已是四大戍地之一,唐貞觀末又成為統(tǒng)領河西九曲地區(qū)的羈縻靜邊州都督府治地[7],高宗時靜邊州內(nèi)徙關內(nèi)道,澆河城改置積石軍?!对涂たh圖志》廓州條載:“積石軍,在州西南一百五十里。……金天軍,在積石軍西南一百四十里。”《通典》寧塞郡條載:“西至積石軍一百八十里,西南至積石軍一百六十一里?!焙笳呔_至個位,可以相信。金天軍治洪濟橋南,合計唐廓州城西至洪濟橋約三百里。洪濟橋北亦建有城,即北周所筑洪濟鎮(zhèn),東距廓州達化縣二百七十里(《太平寰宇記》卷155廓州達化縣條),與橋南城為姊妹城[8]159。
考古工作者曾在洪濟鎮(zhèn)西發(fā)現(xiàn)一座南北朝至唐時期的曲溝古城(舊屬曲溝鄉(xiāng)菊花村,今沒入水庫),南北長420米、東西寬400米,東、西兩面各有一座城門,門外有甕城,曾被疑為樹敦城遺址[6]149,但筆者認為應是大莫門城址。開元十六年(728),“隴右節(jié)度使鄯州都督張忠亮引兵至青海西南渴波谷,與吐蕃接戰(zhàn),大破之。俄而積石、莫門兩軍兵馬總至,與忠亮合勢追討,破其大莫門城”(《舊唐書》卷196《吐蕃傳》)??什ü燃纯砂魏?一作苦拔海),在青海湖東南,大莫門城又在其南,以處莫賀川谷口(大莫門)得名。與積石軍同年增設之莫門軍,蓋本欲置于大莫門城,故名,后因未收復大莫門城而暫駐洮州城。然由“俄而積石、莫門兩軍兵馬總至”觀之,開元中莫門軍當已遷回大莫門城,乃得與積石軍兵馬及時援助張忠亮。
嚴耕望早已畫出澆河道的基本走向(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第2冊《唐代長安西通隴右河西道河湟青海地區(qū)交通網(wǎng)合圖》)[9],但沒有命名,而且自金天軍至澆河城一段是沿黃河南岸而行,核之沿途陡峭峽岸的地形,很不合理。另外,嚴圖自金天軍往東還畫有一條經(jīng)百谷城直達河州的支線,但沒有深論,有人認為此道并不存在[10],筆者表示贊同。
澆河道經(jīng)河州入中原,較之赤嶺道更為捷近,但需多次涉渡黃河,并翻越今貴德縣東的申寶山和循化縣東南的小積石山,比較崎嶇難行,故軍事意義重于商旅意義。吐谷渾曾多次與西秦、北魏爭奪澆河、枹罕等城,澆河道即雙方軍隊出入必經(jīng)之道。隋征吐谷渾,宇文述軍發(fā)自西平,經(jīng)赤嶺道循青海北岸取伏俟城;楊雄軍則發(fā)自枹罕,取澆河道取樹敦城。唐儀鳳年間吐蕃東寇廓、河等州(《舊唐書》卷196《吐蕃傳》、《資治通鑒》卷202儀鳳元年閏三月條),也當經(jīng)由澆河道。
澆河城北有支線至承風戍,廓州城南北與清水路相交。
自鄯州南行,度拔延山(今拉脊山),經(jīng)廓州南渡黃河,溯清水川(今隆務河)南行,至今青海澤庫縣城澤曲鎮(zhèn)知合龍村吐谷渾城址,與赤水路相接;又南,至今河南縣城與洮河路相接;又南,至今河南縣柯多鄉(xiāng)香扎寺,與通往岷山河曲地區(qū)的積石道相接。陳著已畫出此路,但未命名[8]137。按此路縱貫清水川,可以“清水路”名之(筆者曾命名為“小榆路”)[7]。
廓州南黃河渡,在今隆務河口稍西一點的地方,即《水經(jīng)注》所記廣違城渡,“自北魏以來,廣違渡一直是黃河上的渡口之一”[11]。
清水川是《南齊書》所記吐谷渾四大戍地之一,然其具體所在,多有爭議。
秦裕江、呂建福認為清水川即今興??h曲什安河,其理由是《水經(jīng)注》卷2云清水川東有河厲橋,而河厲橋在曲什安河河口偏北黃河上,遺跡尚存[12][13]。按河厲橋?qū)嵲诮裱h(詳后),曲什安河河口偏北之黃河橋遺跡應為駱駝橋,故不足以證明曲什安河為清水川。
張步天認為清水川即今興??h大河壩河[14]。按此河應為赤水(詳后),為四大戍地之赤水城所在地,不得為清水川戍地。
李文實則說:“我頗設想此橋(河厲)當在〔岷山〕(賜支)河曲峽谷中,清水川在澆河郡(今貴德縣)迤西共和縣境內(nèi)……(今共和縣境內(nèi)……亦有清水河,與黑水相對而言)?!盵15]335然查諸地圖,未見共和縣境有清水河。
松田壽男認為清水川在青海循化縣西保安河(今同仁縣隆務河)一帶[16]。查清代、民國分省圖幾乎都標注隆務河為清水河,1949年后標注為保安河,1955年后稱隆務河。今分縣圖亦有標注隆務河支流年智河上游為清水河者。
佐藤長、周偉洲認為清水川在今循化縣東清水鄉(xiāng),即《水經(jīng)注》卷2所云臨津水,理由是河厲橋在此河河口[2]217[17]58。按此河較小,清代以來地圖多未標名,偶有稱其為清水河者。清水鄉(xiāng)置于1956年,鄉(xiāng)治始見于清末地圖,標注為“清水驛”。
綜合以上諸說,同時符合《水經(jīng)注》“河厲在清水川東”、《南齊書》清水川為吐谷渾四大戍地之一以及歷史上曾有清水河之名這三個條件的,只有同仁隆務河與循化清水河。但后者條件不如前者充分,尤其是其河谷地勢較為狹窄,難當四大戍地之實,其有“清水”之名,蓋受酈學“河厲臨津說”的影響,非自古而然。而隆務河谷中發(fā)現(xiàn)多處南北朝至唐時期的城址,其中向陽古城規(guī)制較大,很可能就是吐谷渾清水戍之所在,故唐初羈縻肆州治此[7]。
隋代以前,前秦、西秦、后秦、北魏先后據(jù)有河州(枹罕),而吐谷渾稱臣于東晉、南朝,故由河西走廊通過扁都口進入吐谷渾浩門水、湟水流域的絲綢之路,不能取由河州繼續(xù)南下,而改由清水路進入岷山河曲地區(qū)而達松、茂。來自西域的使者、商隊、僧團如要前往東晉、南朝,此路不失為重要捷徑,尤其是南段連接伏羅道之后。
西秦曾以白石城和白石川為基地,往攻吐谷渾的泣勤川、長柳川和渴渾川,渾主樹洛干屢戰(zhàn)屢敗,被迫退往白蘭[8]325。據(jù)《水經(jīng)注》,白石川水南徑白石城西而注漓水(今大夏河),則白石城即唐初淳州索恭縣(今臨夏縣麻尼寺溝鄉(xiāng)韓家門村。陳著推測白石城在今甘肅夏河縣甘加鄉(xiāng)斯柔村[8]149;一說在今甘肅清水縣西北白駝鄉(xiāng)[18]),唐開元三年置鎮(zhèn)西軍(《元和郡縣圖志》卷39《隴右道》河州條)。泣勤、長柳、渴渾三川當在河西九曲地區(qū),西秦軍大概也是取由清水路。
今澤庫縣城所在之澤曲,疑即泣勤川。“泣勤”,蓋“西嵹(漒)”之異譯,澤曲正在西嵹山西側。知合龍古城為清水路與赤水路連接處,位置重要,很可能是設置于貞觀六年的羈縻橋州治地。而清水路南端的今河南縣柯多鄉(xiāng)香扎寺,據(jù)《舊唐書·地理志》(以下簡稱《舊唐志》)所載道里數(shù)據(jù)測算,應當是羈縻祐州治地(詳見“積石道”條)。
自澆河道中的洪濟鎮(zhèn)渡河南下,經(jīng)羈縻玉州、伏羅川、沙州至長柳川,與赤水路—洮水路相接,是樹敦城通往洮、岷、疊、松地區(qū)的重要干道。
羈縻玉州,由《舊唐志》所載道里數(shù)據(jù)測算,在今貴南縣沙溝鄉(xiāng)查納寺古城[7],即伏羅川入河處,后改置金天軍。屬縣有帶河縣,當在州西南黃河岸。
伏羅川,最早見于《魏書·吐谷渾傳》:“慕利延死,樹洛干子拾寅立,始邑于伏羅川,其居止出入擬于王者?!薄读簳ず幽蟼鳌穭t說:“慕延死,從弟拾寅立,乃用書契,起城池,筑宮殿,其小王并立宅?!焙隙^之,似言吐谷渾新主拾寅在伏羅川建立王城(其實就是一個陪都),但伏羅川究竟在哪里,眾說不一。
伏羅川系因北魏晉王伏羅征討吐谷渾所至而得名。《魏書·晉王傳》載:“(伏羅)軍至樂都,謂諸將曰:‘若從正道,恐軍聲先振,必當遠遁。若潛軍出其非意,此鄧艾擒蜀之計也?!扉g道行。至大母橋,慕利延眾驚奔白蘭,慕利延兄子拾寅走河曲?!憋@然,大母橋的位置是確定伏羅川的關鍵。
清人丁謙認為:“伏羅川,即湟水上源,今稱博洛克克河?!?丁謙:《魏書西域傳地理考證》卷4)但佐藤長指出:“大母(d’aimn)是蒙古語dam(聯(lián)絡)對應的吐谷渾語,大母橋(Damgüür)即聯(lián)絡橋的意思。它是聯(lián)絡黃河南北的重要地點?!盵2]217、223他認為大母橋應即《水經(jīng)注》所記吐谷渾所造的“河厲橋”,在今循化縣東清水河河口之東的臨津關。然而《水經(jīng)注》載“清水川東有河厲橋”,倘若河厲橋即大母橋,則伏羅川與清水川位置重疊,明顯不合理。
據(jù)李文實考證,“大母橋當為赤水上的橋,即今共和縣曲溝水入河處,在恰卜恰東南,居〔岷山〕(賜支)河曲西端。在晉時前涼、前秦、南涼及南北朝時北魏均名其地為赤水,西魏始改稱樹敦城。隋移赤水鎮(zhèn)于今興海縣,于其地置河源郡;唐于樹敦城置金天軍,亦即〔洪〕(興)濟梁所在?!竽浮敒楫?shù)赝琳Z,或即吐谷渾語。伏羅此次行軍,蓋不取道澆河郡,而徑由臨津渡河至樂都,逾赤嶺直搗赤水,慕利延猝不及防,驚奔白蘭,而拾寅則退走阿曲,兩人均系南奔?!彼M而認為伏羅川“實即曼頭山(今共和縣南山)之陽,也即是今恰卜恰、曲溝(赤水)與曼頭城(隋時遠化縣治)所構成的三角地帶”[15]330-332。核諸史實,上述晉王伏羅經(jīng)由赤嶺道進兵及樹敦城位置的觀點未必成立,但大母橋位于曲溝入河處的觀點則屬可取。前考大莫門城即曲溝古城,“大母”與“大莫”發(fā)音相似,當系同音異譯。要之,大母橋即今共和縣東南之黃河橋,伏羅川在橋東,即今貴南縣北的沙溝。晉王伏羅到達鄯州(樂都)后,出乎吐谷渾人的意料,并未取由赤嶺大道,而是改越拔延山(今拉脊山)取澆河道而來,故渾主猝不及防。
一說伏羅川即今青海烏蘭縣、德令哈市境已干涸的都蘭河。嚴耕望以為,伏羅川為今都蘭縣南布倫吉爾河[19]。百度百科對伏羅川的解釋是:“吐谷渾王城,在今青海都蘭縣諾木洪一帶。公元452年,拾寅繼承吐谷渾王位后,把政治中心從莫何川西遷到這里。這是吐谷渾建立的第二個政治中心。”此觀點或源于《資治通鑒》胡三省注:“居伏羅川,猶未敢遠離白蘭之險也?!鄙w因“慕利延眾驚奔白蘭”,后人乃猜度伏羅川近于白蘭山,而白蘭山即今都蘭縣南的布爾汗布達山,故有伏羅川在都蘭之說,亦有伏羅川在今興??h一帶之說[20]58。但此說不能解釋大母橋與伏羅川的關系,且晉王伏羅并未渡河追擊慕利延,伏羅川到白蘭山還有相當遠的距離。胡注乃臆度之辭,不足憑信。
佐藤長注意到伏羅川有拾寅所建王城,但他誤以為此即渾主樹洛干始居之莫何川王城。受此影響,周偉洲也說“伏羅川即莫何川,從樹洛干以來均為吐谷渾之中心”,于是考定莫何(慕賀)川為今貴德縣莫渠溝[17]36,但佐藤長考定為今興??h大河壩河[2]215。呂建福進而提出,“另一座橋架設在莫何川通向曼頭、赤水諸地的黃河渡口上(在今青海貴南與興海間的尕馬羊曲渡口)……稱為大母橋”[13]。其實莫何川在莫賀延磧尾中,即今共和縣恰卜恰河,那里的王城即樹敦城,建于5世紀前期樹洛干時代,拾寅所建王城遲至5世紀后期才建于“沙州”,兩座王城并非一城。渾主阿豺曾自號沙州刺史,南朝宋、齊亦授渾主為沙州刺史,可見沙州早在拾寅之前就是渾主所居。但此沙州實為沙洲——黃沙之地,渾主先是“廬帳為屋”,至拾寅始建為城池。周著以為沙州在今貴南縣穆格塘沙磧[17]18,而據(jù)考古發(fā)現(xiàn),該沙磧東南邊緣地帶的青禾羊村有一座南北朝時期吐谷渾所筑古城遺址,東西長260米、南北寬160米,城中偏西處有一徑約10米的圓丘,疑為大型建筑臺基,城內(nèi)散布許多板瓦、筒瓦及灰陶器殘件,城周還散布著5座以青禾羊古城為中心的小城[8]120-123。由此判斷,距離伏羅川(沙溝)源頭僅咫尺之遙的青禾羊古城應當就是拾寅所建沙州王城,由《舊唐志》所載道里數(shù)據(jù)測算,唐初所置羈縻蓋州亦在于此[7]。當年拾寅從伏羅川(沙溝)南逃入河曲,顯然就是躲進他營建的沙州王城以自固,這是非常合理的解釋。
隋唐之際,由于對吐谷渾的征討,此道仍能見于史籍記載。如隋煬帝時討吐谷渾,周法尚“別出松州道,逐捕亡散,至于青?!?《隋書》卷65《周法尚傳》),就是經(jīng)伏羅道北上至青海湖附近作戰(zhàn)。
自岷州都督府(今甘肅岷縣)經(jīng)洮州(今卓尼縣喀爾欽鄉(xiāng)羊巴村)溯洮水西行,又經(jīng)羈縻臺州,至羈縻橋州(今澤庫縣知合龍古城)南與清水路相合,可稱為“洮水路”。從羈縻橋州往西,沿長柳川(今同德縣巴曲)有路通往赤水城,然后與唐蕃大道相接,可稱為“赤水路”。
羈縻臺州,貞觀六年設置于洮州西,初名西滄州,治今碌曲縣洮水岸西倉鄉(xiāng)[7]。后曾改為羈縻開州,當與移治故開遠郡城有關。開遠郡,北周析疊州置,系弘州附郭,位于疊、洮二州之間偏西處,很可能就是北魏設置于洮水岸的泥和戍,在今碌曲縣瑪艾鎮(zhèn)紅科村。
赤水城,吐谷渾四大戍地之一,舊以為即樹敦城,或在今共和縣曲溝。然《隋書·宇文述傳》載:“述領鷹揚郎將梁元禮、張峻、崔師等追之,至曼頭城,攻拔之,斬三千余級。乘勝至赤水城,復拔之。其余黨走屯丘尼川……渾主則南走雪山(大積石山),其故地皆空?!笨芍嗨窃诼^城南,而曲溝在曼頭城東,吐谷渾部眾不得反其道而遁。曼頭城在今興??h支冬加拉古城(詳“曼頭道”條),則赤水城當在此西南地區(qū)。
任乃強懷疑赤水城在青根河與水塔拉河匯合處(今興??h子科灘鎮(zhèn)青根河村)[21];秦裕江說赤水為今同德縣南河北鄉(xiāng)之多爾根河,但赤水戍卻在曲溝[22]。陳良偉在今興??h桑當鄉(xiāng)大河壩河南岸夏塘村發(fā)現(xiàn)了一處古城,城址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約170米、東西寬約160米,城內(nèi)散布有大量的泥質(zhì)灰陶器殘件及許多素面布紋理板瓦和筒瓦殘件,因而認為該城約始筑于南北朝時期,唐代仍沿用,應是吐谷渾赤水城、隋河源郡城和赤水縣城[8]132。今從陳說,并由《舊唐志》所載道里數(shù)據(jù)測算,此即羈縻嶂州治。嶂,山名,指州西北境、共和盆地南緣的庫真山,今興??h鄂拉山。
長柳川,西秦南伐吐谷渾目的地之一所在地。史載乞伏熾盤“率諸將討吐谷渾別統(tǒng)支旁于長柳川,掘達于渴渾川,皆破之,前后俘獲男女二萬八千”(《晉書》卷125《乞伏乾歸載記》),當取由清水路南下河西九曲,連續(xù)作戰(zhàn)于兩川。推測長柳川即今澤庫、同德二縣境之巴曲,渴渾川即其支流尕干曲,附近皆為吐谷渾衍沃之地,今猶為同德縣主要農(nóng)業(yè)區(qū),呈東西走向,赤水路必經(jīng)于此。
貞觀初,雪山黨項破丑氏出兵阻止岷州(史籍誤作“岐州”)都督劉師立以新附河西九曲黨項置羈縻州,師立遂總兵擊之,“破丑氏大懼,遁于山谷,師立追至卹于真山(即庫真山)[23]而還?!?《舊唐書》卷57《劉師立傳》)又貞觀九年,唐以岷州都督李道彥為赤水道行軍總管,擊吐谷渾。這兩次反擊,均系取洮水路進入赤水路。
從赤水城北接唐蕃大道可至曼頭城,又北趨樹敦城;又自赤水城循赤水、河水,經(jīng)長柳川(羈縻嶂州顯山、桂川二縣在此)與洮水路相連。吐谷渾曾寇北周洮州,隋臨洮郡,唐洮、旭、岷、疊、芳等州,都應該是順此路而下。
貞觀九年唐與吐谷渾之戰(zhàn),以岷州都督李道彥為赤水道行軍總管,由岷州出發(fā);高甑生出鹽澤道,由利州出發(fā)(《舊唐書》卷67《李靖傳》、卷198《吐谷渾傳》)。李道彥一路,因有黨項拓拔氏作向?qū)?,便繞行闊水地區(qū)(今若爾蓋沼澤草原),后因貪掠黨項被擊潰,敗逃松州(《舊唐書》卷60《李道彥傳》)。高甑生一路,目的地是大非川西頭的鹽澤(今烏蘭縣茶卡鹽湖),可知其原擬進軍路線是由文、武、宕、疊等州至洮州平叛,再由洮水路經(jīng)今青海河南、澤庫、貴南至共和,進入大非川。高甑生于當年三月進入洮水流域,接任岷州都督,與叛羌作戰(zhàn)(《資治通鑒》卷294貞觀九年三月條)。但直到七月,時李靖大軍平定吐谷渾已有兩月,高甑生軍副將劉德敏卻仍在與河西九曲地區(qū)的叛羌作戰(zhàn)(《新唐書》卷2《太宗紀》),因此高甑生以延誤軍期被李靖處置,沒有完成后半段行程(《資治通鑒》卷294貞觀九年七月條)。
貞觀十二年,吐蕃寇松州,太宗發(fā)四路兵擊之:侯君集出當彌道,執(zhí)失思力出白蘭道,這二路由長安出發(fā);牛進達出闊水道,由松州出發(fā);劉蘭出洮河道,由岷州出發(fā)(《舊唐書》卷196《吐蕃傳》)。其中劉蘭一軍,走的是高甑生老路,取洮水路—赤水路前往河西九曲地區(qū)。
上元三年(儀鳳元年,676),吐蕃連寇鄯、廓、河、芳、疊、儒、淳等州(《舊唐書 》卷5《高宗紀》、《新唐書》卷216《吐蕃傳》、《資治通鑒》卷202)。吐蕃軍走的應當是洮水路。
需要指出的是:從今碌曲縣城往南,有一條支線通往疊州(今甘肅迭部縣),可稱其為“疊州路”,隋以前曾是河南道入蜀之路,陳良偉將其作為“洮河支道”南段的一部分畫出,這與本文所謂“洮水路”并非同一條路。
自樹敦城莫離驛西南行,經(jīng)曼頭城、那錄驛,過赤水、破邏真谷,越漢哭山至烏海城(《舊唐書》卷69《侯君集傳》、卷198《吐谷渾傳》),是為“曼頭道”。自烏海城西南過巴顏喀拉山口渡牦牛河(亦作“犁牛河”或“犛牛河”,今通天河)至當彌國都當彌城,是為“當彌道”。此道是吐谷渾聯(lián)系當彌、吐蕃等國的重要通道,更是吐谷渾亡國后唐蕃大道西段的重要路段。
《釋迦方志》卷上載:“(青)海西南至吐谷渾衙帳,又西南至國界,名白蘭羌,北界至積魚城,西〔南〕(北)至多彌國,又西南至蘇毗國,又西南至敢國,又南少東至吐蕃國?!薄缎绿茣さ乩碇尽粉分輻l載:“又經(jīng)公主佛堂、大非川二百八十里至那錄驛,吐渾界也。又經(jīng)暖泉、烈謨海,四百四十里渡黃河,又四百七十里至眾龍驛。又渡西月河,二百一十里至多彌國西界。又經(jīng)犛牛河度藤橋,百里至列驛。又……四百四十里至婆驛。”
曼頭城,吐谷渾陪都之一,隋代一度成為河源郡遠化縣治。舊說在今共和縣西南,具體位置不確定。陳著以為即今興??h河卡鄉(xiāng)寧曲村支冬加拉古城[8]127,此地靠近共和縣西南,可從。城南有庫真山(今鄂拉山)支脈,北魏時長孫觀敗吐谷渾主拾寅、貞觀中薛孤吳兒敗吐谷渾之地——曼頭山,即此。
那錄驛,距莫離驛二百八十里,所謂“吐渾界也”,其實是指唐初吐谷渾與雪山黨項交界處,在今興??h青根河村,位于鄂拉山與青根河之間的山麓地帶。
赤水,即今興??h境之青根河—大河壩河。破邏真谷,即今興海縣西境之曲什安河支流長水河谷。其地有溫泉,即“暖泉”[24]。漢哭山、烈謨海,今興??h與瑪多縣交界處之巴顏喀拉山口和豆錯(舊稱喀拉海)。
烏海,即今瑪多縣北的冬給措納湖(一名托索湖)[9]569[21]。水淺時分為幾個小湖,稱“七烏?!?《隋書》卷85《地理志》河源郡條);水盛時東南岸比今遠10公里(《冊府元龜》卷396載,貞觀九年牛進達參與征討吐谷渾,“歷海島,經(jīng)犁山,窮于河源”。此“海島”當即烏海中淤出之洲;犁山,即今瑪多縣北布青山)。東南不遠即烏海城,今瑪多縣花石峽鎮(zhèn),是幾條大道交匯處,也是曼頭道南端,可能是唐初雪山黨項羈縻州治地之一,姑擬為羈縻率州。有人以為烏海即今豆錯,但此湖太小,不可能當“七烏?!敝浇酂o城鎮(zhèn)堪當烏海城。
黃河渡口,即今瑪多縣城黃河沿。西北有白蘭北界之積魚城,蓋今扎陵湖鄉(xiāng)所在地。
當彌城,即唐初當彌國(《釋迦方志》作多彌國)都城,今玉樹市結古鎮(zhèn)。
眾龍驛、列驛、婆驛,都是吐蕃滅掉當彌國后新開牦牛道所置館驛。吳景敖認為:“眾龍驛廢址雖不可復見于今日,第劉元鼎既道出紫山而札木隆山口又原為河源出察拉之主要通路,以《圖考》所注之行程度之,札木隆山口固應即為眾龍驛之對音也。”[25]佐藤長認為從譯音上看,眾龍驛就是周希武《玉樹調(diào)查記》中提到的“崇隴峒”,即今稱多縣清水河鎮(zhèn)[2]147-148。吳均以為崇隴峒藏語為mtsho lung thang,意為“湖谷灘”,而眾龍驛藏語為vbrong lung,意為“野牛溝”[26]。陳小平經(jīng)過實地考察后認為佐藤長的判斷是正確的:“崇隴峒地勢開闊,大山環(huán)抱,天氣溫暖,宜于畜牧。為古代青海地區(qū)民族間往來通衢。”[27]今清水河鎮(zhèn)仍是青藏線上重要的交通節(jié)點,吐蕃于此置眾龍驛極合情理。自眾龍驛入吐蕃,分東、西兩線:東線經(jīng)當彌城至婆驛(今雜多縣城);西線渡西月河(今清水河鎮(zhèn)西細曲)至當彌國西界渡牦牛河,經(jīng)列驛(今玉樹市隆寶鎮(zhèn),舊結隆鄉(xiāng))達婆驛,是為捷徑。
貞觀九年唐軍進剿吐谷渾,兵分兩路:北路軍由李靖率薛萬均、李大亮追擊渾主慕容伏允至鄯善、且末等地;南路軍則由侯君集、李道宗率領從庫真山南下,窮追吐谷渾別部,“歷破邏真谷,逾漢哭山,經(jīng)途二千余里,行空虛之地。盛夏降霜,山多積雪,轉(zhuǎn)戰(zhàn)過星宿川,至于柏?!?《舊唐書》卷69《侯君集傳》、卷198《吐谷渾傳》)。《冊府元龜》卷985《外臣部》稱此次征戰(zhàn)路線為:“出曼頭山,逾赤水,涉青海,歷河源、且末,窮其西境?!睂⒛?、北兩路軍所經(jīng)合并敘述,使人頗感疑惑。其實南路軍只是沿曼頭道南出曼頭山,逾赤水、破邏真谷、漢哭山、大積石山,抵星宿川(今瑪多縣黃河沿)、柏海(今鄂陵湖),然后回師大非川。
咸亨元年(670),吐蕃入侵西域十八州,罷廢安西四鎮(zhèn),高宗大怒,以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阿史那道真和郭待封為裨將,進討吐蕃,并謀求將渾主慕容諾曷缽送還其故地(《資治通鑒》卷201咸亨元年)。仁貴率軍從大非川(即屈真川,今共和縣切吉草原)出發(fā),仍取曼頭道前往烏海,并守城待援(《舊唐書》卷83《薛仁貴傳》)。
受地形限制,此道走向較為明確。即自烏海城(今瑪多縣花石峽鎮(zhèn))與唐蕃大道分路,東南循大積石山(一稱雪山,今阿尼瑪卿山)北麓至今瑪沁縣城,然后傍黃河岸斜行至羈縻祐州渡河,抵今瑪曲縣城,接岷山河曲地區(qū)環(huán)行線,通往漒川(洮水上游)—疊州、松州。
羈縻祐州,由《舊唐志》所載道里數(shù)據(jù)測算,在今青海河南縣柯生鄉(xiāng)黃河北岸香扎寺[7],疑即北周弘州河濱郡治(舊以為在今甘肅碌曲縣西南,然碌曲縣不濱河),寺側有通往瑪曲縣歐拉草原的古渡。
貞觀十二年,吐蕃贊普棄宗弄贊率二十余萬眾先破吐谷渾,再破黨項及白蘭諸羌。當年八月,入寇松州,都督韓威戰(zhàn)敗,闊州刺史別叢臥施、諾州刺史把利步利并以州叛,附于吐蕃。九月,唐將牛進達自松州夜襲吐蕃營,斬千余級,弄贊大懼,引兵而退(《資治通鑒》卷294貞觀十二年)。吐蕃從青海經(jīng)白蘭、黨項地區(qū)東入松州,只有兩道可通:一道是循大積石山北麓穿越岷山河曲地區(qū)直壓松州西境;另一道是循大積石山南麓東下,也穿越岷山河曲地區(qū)進抵松州。筆者曾考證大積石山北麓為雪山黨項所居,南麓為白蘭所居[23]。吐蕃既然連破白蘭、黨項方入松州,表明兩道都可能為吐蕃大軍所經(jīng),以當時吐蕃軍多達二十萬度之,兵分兩路也是極合情理的。從唐朝后來為反擊吐蕃而布置的四路大軍目的地中有洮河、赤水來看,吐蕃軍隊肯定有一部分是取積石道而下的。
自白蘭故城東南行,經(jīng)烏海城,沿大積石山(即雪山,今阿尼瑪卿山)南麓至白蘭國都摩彌城,又東南至羈縻石闌州,進入弱水西山地區(qū)北部,與岷山河曲地區(qū)環(huán)形線相接:該路斜貫白蘭全境,是一條連接青藏高原與川西北地區(qū)的重要通道。
白蘭國地望向有爭議,一說在今柴達木盆地南部,一說在今果洛地區(qū),還有人認為唐代白蘭已南遷到今四川阿壩地區(qū)。諸說各有依據(jù),都不能駁倒對方,因此筆者認為柴達木盆地和果洛地區(qū)原本都是白蘭部族居地,不過后來發(fā)生了變化。白蘭羌是漢代湟水流域卑湳羌的后代[28],卑湳羌東漢后不見記載,乃是遠徙于庫真山以西、以南之故。西秦曾封吐谷渾主慕容視連為“沙州牧、白蘭王”(《晉書》卷97《吐谷渾傳》),其后視連子視羆為西秦所敗,遁保白蘭山,不數(shù)年復封渾主阿豺為“安州牧、白蘭王”(《資治通鑒》卷119永初二年四月條),說明西秦時白蘭羌已被吐谷渾統(tǒng)治。其后,吐谷渾將柴達木盆地南部及烏海一帶的白蘭羌劃分給鮮卑貴族破丑氏(一作頗超氏)敦善王統(tǒng)治,從而形成黑黨項(一稱雪山黨項)民族共同體,其余白蘭部族則縮處于果洛地區(qū),仍為吐谷渾藩部,貞觀九年后乃獨立建國。至于阿壩地區(qū)的白蘭,則是顯慶以后受吐蕃所迫從果洛地區(qū)南遷的部分部民。
摩彌城是白蘭國都,是白蘭路的重要節(jié)點,后沒于吐蕃,其名見于劍南節(jié)度使鮮于仲通神道碑。碑文言天寶年間仲通收降弱水西山八國后,繼續(xù)遠征,“射討吐蕃摩彌城”(顏真卿:《鮮于公神道碑》,《顏魯公文集》卷9)。宋本《歷代地理指掌圖》之《唐十道圖》標注摩彌城于米通勃羅山(即白蘭山)東南、土霸城和清遠城西北,這兩城是弱水西山八國之咄霸國和清遠國的首府,故摩彌城當在今青海果洛州達日縣。
羈縻石闌州,即那鄂(浪我)羌部族酋長駐地,在今青海果洛州班瑪縣,后為弱水西山八國之南水國首府[29]。
隋煬帝征吐谷渾,“伏允懼,南遁于山谷間?!薀o以自資,率其徒數(shù)千騎客于黨項?!?《隋書》卷83《吐谷渾傳》)唐李靖征吐谷渾,遣李道宗“追及伏允之眾于庫(真)山,破之。伏允輕兵入磧,以避官軍。靖乃中分士馬為兩道并入”(《舊唐書》卷69《侯君集傳》)。伏允兩次逃竄,都可能經(jīng)由此路,所入之“磧”,即莫賀延磧尾,具體而言,應當就是其陪都白蘭故城。
自樹敦城西行,經(jīng)屈真川西頭的賀真城與伏俟南路相交,西過鹽澤(鹽池)轉(zhuǎn)西南行,至羈縻都州,傍白蘭山北麓西行,橫穿柴達木盆地,越阿爾金山抵鄯善,與絲綢之路于闐道相接。周著名之曰“青海路”,陳著名之曰“柴達木南支道”。然“青?!币幻复鯊V,即以青海湖而言,周遭道路四出,亦不便冠以路名;“柴達木”則是現(xiàn)代地名,用以命名古道亦為不妥,故今取柴達木盆地古稱“莫賀延磧尾”名之曰“磧尾道”。由于史乘多有“莫賀延磧”的記載,而“莫賀延磧尾”一名提及較少,故將二者區(qū)分如下。
莫賀延磧,又作“莫賀磧”(《元和郡縣圖志》卷40伊州條:“東南取莫賀磧路至瓜州九百里”),其主體部分唐人謂之“莫賀延大磧”:“伊州在其北,沙州在其南,延袤向二千里,中間水草不生焉?!儽庇幸痢⑽?、庭、安……磧南有沙、瓜、甘、肅四州?!?崔融:《拔四鎮(zhèn)議》,《文苑英華》卷769)即橫亙于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與甘肅省之間的噶順戈壁和庫姆塔格沙漠,西以蒲昌海(今羅布泊)與塔里木盆地為界,東抵玉門關(今瓜州縣雙塔),為一東西約700公里、南北約300公里的地帶。唐玄奘謂“莫賀延磧長八百余里,古曰沙河”(慧立、彥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僅指莫賀延磧口(今甘肅瓜州縣紅柳園)至伊州柔遠縣(今新疆哈密市沁城鄉(xiāng))一段路程,莫賀延磧自玉門關西至蒲昌海,全長則近二千里。
唐代又有“莫賀延磧尾”這一地名:“(吐蕃)侵常樂縣界,斷莫賀延磧尾,以臨我敦煌?!?崔融:《拔四鎮(zhèn)議》,《文苑英華》卷769)劉元鼎《使吐蕃記》云:“河源東北直莫賀延磧尾殆五百里,磧(尾)廣五十里。北自沙州西南入吐谷渾,浸狹,故號磧尾。隱測其地,蓋劍南之西。”(《新唐書》卷216《吐蕃傳》)顯然此地在敦煌之南,指吐谷渾管轄下之柴達木盆地和共和盆地。其與“莫賀延大磧”雖有一山(今阿爾金山)之隔,但有多處山口相通,是以敦煌吐蕃文獻中屢見“吐谷渾莫賀延部落”“莫賀吐渾可汗”之稱謂[30]。柴達木盆地內(nèi)沙漠居多,雜以鹽池、堿地、草灘,故亦稱“磧”,唐人以為是莫賀延大磧向南的延伸,因名“磧尾”。磧尾越往東越窄,最窄處約五十里,大概指的是今烏蘭縣希里溝與共和盆地茶卡鹽湖之間的狹窄通道。前考吐谷渾舊都樹敦城所在之莫何川(一作慕賀川)正在共和盆地,可與劉元鼎所說相輔證。清代、民國地圖將共和盆地茶卡鹽湖西源的莫河標注為穆(木)呼爾布雷克、莫(墨)和爾布拉克,正是莫賀延一名的孑遺。另外,柴達木盆地這一廣闊的地理實體,唐代并未見有相關名稱,故而筆者認為“莫賀延磧尾”正是唐人對柴達木盆地—共和盆地的稱呼,與莫賀延磧簡稱莫賀磧一樣,莫賀延磧尾也可簡稱莫賀磧尾。
屈真川,又作吐屈真川,吐谷渾四大戍地之一,吐谷渾語意為“土河”,唐人則稱大非川,即東西橫貫于今共和縣中部的沙珠玉河(舊稱柴集河)。唐將薛仁貴曾在此布置防線,終為吐蕃所敗。《宋書·吐谷渾傳》載“屈真川有鹽池”,鹽池又作鹽澤,指今茶卡鹽湖。西魏涼州刺史史寧與突厥木桿可汗合擊吐谷渾所拔之賀真城也在此川中[17]114[31],即今共和縣黑馬河鄉(xiāng)石乃海村,為伏俟南路與磧尾路交匯點。黃盛璋從語言學角度考證屈真川即賀真川,可從,但他又囿于宋云所至“吐谷渾城”為渾主夸呂所居之成見,以為“賀真城除為伏俟城外別無可能,屈真川或吐屈真川可能即今布哈河”[3],則有失真章。
羈縻都州,貞觀十二年以內(nèi)附黑黨項部落建。今都蘭縣香日德鎮(zhèn)南科學圖(一作克肖圖、考肖圖)村有吐谷渾祭天觀象臺遺址和吐蕃墓葬[32],反映吐谷渾時代已在香日德綠洲建有城鎮(zhèn),可能是陪都之一,羈縻都州蓋得名于此,也應是隋西??ぽ犗轮h治地。如前“白蘭路”條所論,其地原屬白蘭,可能即白蘭故都,吐谷渾以為鮮卑大姓破丑氏封地,然舊名猶在,名之曰“白蘭故城”可也。北魏高涼王拓跋那征討吐谷渾,渾主慕利延自樹敦城經(jīng)大非川再經(jīng)由“白蘭”西渡流沙,逃遁于闐(《魏書》卷4《世祖紀》)。北魏軍隊撤走,慕利延沿舊道返回“白蘭”[8]329,即緣此故。
北魏孝明帝神龜元年(518),宋云、惠生西行求法,“發(fā)赤嶺西行二十三日,渡流沙,至吐谷渾國。路中甚寒,多饒風雪,飛沙走礫,舉目皆滿,惟吐谷渾城左右暖于余處?!瓘耐鹿葴?城)西行三千五百里,至鄯善城”[33]251-252。赤嶺即今青海日月山,是北魏關防所在,越嶺即入吐谷渾界,至其國都樹敦城僅一日程,宋云等渡流沙經(jīng)行二十三日方至“吐谷渾國”,殊不可解。如果“二十三”為“一十三”之誤,則可以將“吐谷渾國”理解為“吐谷渾城”,此城如佐藤長[34]、嚴耕望[9]554、周偉洲[17]114、王育民[35]、陳良偉[8]312、李文學[20]62等所論,應在今都蘭縣附近。都蘭位處柴達木盆地東南緣,年均溫2.7℃,略高于盆地其他地區(qū),符合“暖于余處”的記載,后來吐蕃統(tǒng)治下的吐谷渾國都可能就在這里,附近亦有白蘭故都。沙畹[33]262、黃盛璋[36][3]等卻主張宋云所謂“吐谷渾城”即6世紀前葉渾主夸呂所居新都伏俟城——共和縣鐵卜加古城,然此城距赤嶺不及十日程,行程不合;年均溫為-1.0℃,亦不符合“暖于余處”的記載;且宋云西行時應尚未建城,至少未成為吐谷渾都城。
不過,筆者認為還有一種解釋更符合實情,即《宋云行記》中“二十三日”之“二”乃“三”字之蝕誤,“至吐谷渾國”之“至”乃“經(jīng)”字之蝕誤,原文應即“發(fā)赤嶺西行三十三日,渡流沙,經(jīng)吐谷渾國”。從洛陽到鄯州二千七百里,鄯州到赤嶺四百里,共三千一百里,宋云一行用了四十天,而《魏書》載吐谷渾“其地東西三千里”,宋云一行用三十三日“經(jīng)行”三千里橫穿整個吐谷渾王國,平均日行九十里,也合情合理。如此,則“吐谷渾城”就不必定在都蘭或白蘭故都,而應當指實為國都樹敦城,因為樹敦城也是宋云橫穿吐谷渾的必經(jīng)之地,其地年均溫4.1℃,比都蘭還高。《宋云行記》吐谷渾部分文字極簡,不介紹國都樹敦城,卻去介紹名不見經(jīng)傳的都蘭古城,是不合情理的。
劉宋時,有酒泉僧人釋慧覽游西域回,“還至于填,復以戒法授彼方諸僧,后乃歸,路由河南。河南吐谷渾慕延世子瓊等,敬覽德聞,遣使并資財,令與蜀立右軍寺,覽即居之”(釋慧皎:《高僧傳》卷11《釋慧覽》)。周偉洲推測慧覽經(jīng)于闐到且末、鄯善后,東入青海柴達木盆地,再從青海湖南經(jīng)洮水至龍涸,沿岷江而下到成都[37]??梢娀塾[由鄯善經(jīng)柴達木至青海湖南亦取由磧尾道。
自漢武帝“鑿空”西域,河西走廊就一直是絲綢之路的咽喉所在,但由上兩例可知,魏晉南北朝時期因長期混戰(zhàn)、分裂,河西走廊無法自由通行,不少往來西域的使者、僧侶、商賈只得借磧尾道出入隴右、劍南乃至中原。唐初由于河西走廊已經(jīng)恢復暢通,磧尾道遂更多地承擔了軍事職能。如前“曼頭道”條所考,貞觀九年唐與吐谷渾之戰(zhàn),由李靖、薛萬均、李大亮率領的北道軍西涉青海,追擊渾主慕容伏允。伏允先是奔遁于黑黨項,“居空閑之地”,然后至鄯善、且末等地(《冊府元龜》卷985《征討四》)。周著認為此處“河源”系指隋置河源郡之西部,今青海都蘭以南地區(qū)[17]90靠近河源的都蘭古城,所以北路軍是從青海湖南出發(fā),經(jīng)柴達木盆地到達且末,這也與磧尾道方向相侔。
莫賀延磧尾地域廣闊,除主干道磧尾道外,以吐谷渾新都伏俟城為中心,還有三條道路通往南、西、北三個方向。
伏俟南路,向南至賀真城,與磧尾道相交,轉(zhuǎn)東南經(jīng)曼頭城(今河卡鎮(zhèn)支冬加拉古城,舊屬寧曲鄉(xiāng)),與曼頭道相交,又東南經(jīng)小莫門川(今興??h東北河卡灘)、大楊川(今貴南縣茫拉河)前往沙州城(羈縻蓋州)。即陳著所言河源支道東段所經(jīng)[8]127,亦崔永紅所謂:“河南道由莫賀川(按:應由伏羅川)西渡黃河,繞道青海湖,即匯入羌中道?!盵38]此路連結吐谷渾幾個重要城鎮(zhèn),是其戰(zhàn)略后備通道。
出伏俟城向西,溯今布哈河,經(jīng)今青海德令哈、大柴旦、甘肅阿克塞縣花海子,再向北過當金山口,經(jīng)大草灘達沙州(今甘肅敦煌市),與絲綢之路河西走廊干道相接。陳良偉按現(xiàn)代地名命名為“柴達木北支道”,對沿途節(jié)點進行了詳細考察。除伏俟城外,雖然未發(fā)現(xiàn)明確的吐谷渾遺址,但他認為此道中的花海子、當金山口和大草灘三個節(jié)點“在東晉南北朝時期卻是肯定存在的,而且在中西交通中發(fā)揮過重要作用”[8]214-216。
由伏俟城向北經(jīng)魚海軍,又東北翻越泥嶺—豐利山(今大通山)進入浩亹水(一作閤門水,今大通河)河川。河川中有金巴臺古城(今門源縣北川鄉(xiāng)西北),據(jù)考證為漢代護羌校尉治所,吐蕃展筑為“新羅城”(新城),唐開元間收復,置威戎軍(《唐會要》卷78)[6]128[8]230。而在吐蕃人到來之前,應為吐谷渾人所利用,為羈縻罕州治所[39]。金巴臺古城東北的老虎溝有一條翻越大斗南山(今冷龍嶺)通往涼州的古道,長約50公里,溝口有一座唐宋時期的小城遺址,可以證明其“自南北朝始,至今仍為通向河西走廊的交通孔道”[6]128。龍朔三年吐蕃占領吐谷渾國境,渾主慕容諾曷缽從伏俟城逃往涼州,應當就從這里經(jīng)過。
魚海軍,吐蕃所建軍城,始置時間史失其詳。萬歲通天元年(696),涼州都督許欽明外出按行,“有吐蕃數(shù)萬奄至城下。欽明拒戰(zhàn)久之,力屈被執(zhí)”(《舊唐書》卷196《吐蕃傳》)??芍藭r吐蕃軍隊已進入浩亹水地區(qū),而唐朝尚不知情,推測此時已置魚海軍。天寶元年(742),河西節(jié)度使王倕率軍自武威郡(涼州)翻越大斗南山南下?lián)敉罗?jīng)威戎軍(新羅城)進至魚海軍,斬其軍使,所謂“破魚海,敗五城”(樊衡:《河西破蕃賊露布》,《全唐文》卷352;豆盧詵:《嶺南節(jié)度判官宗公(羲仲)神道碑》,《文苑英華》卷927),所經(jīng)即伏俟北路,魚海為出山首戰(zhàn)。其地當在青海湖北,今剛察縣一帶(嚴耕望以為在此縣尕旦寺或剛察寺)[9]522,實為伏俟城進出浩亹水河川的門戶。自魚海軍又有路東南經(jīng)赤海(今尕海)翻赤嶺可至臨羌城。
羈縻罕州東南有路經(jīng)羈縻津州(今青?;ブh巴扎鄉(xiāng)甘沖口。有津渡,東北通涼州昌松縣,故名)至鄯州。羈縻永州(今門源縣青石咀鎮(zhèn))有路南下翻越星嶺經(jīng)長寧川(今大通縣寶庫河—北川河)至鄯城鎮(zhèn);有路北上經(jīng)羈縻定州(今祁連縣峨堡鎮(zhèn)三角城)穿大斗拔谷(今祁連縣東扁都口)至張掖郡(甘州)。羈縻定州在覆袁川(今八寶河),當即吐谷渾舊城。渾主慕容伏允曾保據(jù)于此,后為煬帝所破而西走。
東晉時,高僧法顯西行求法,即經(jīng)鄯州、扁都口到達張掖(法顯:《法顯傳》)[35]。劉宋時,僧曇無竭又西行求經(jīng),“初至河南國,仍出海西郡,進入流沙,到高昌郡?!?釋慧皎:《高僧傳》卷3《譯經(jīng)》)他很可能是追尋法顯的足跡,由鄯州經(jīng)扁都口到河西走廊前往高昌國的。
綜上所考,唐初吐谷渾地區(qū)的交通格局,以主干道言之,大致呈X形,即以舊都樹敦城為中心,東北以赤嶺道通中原,東南以伏羅道—洮水路通劍南,西南以曼頭道—當彌道通吐蕃,西北以磧尾道通西域,較之于陳著所示之西蜀、河南、柴達木、祁連山四分道更加清晰、合理,主要原因即在于樹敦城位置的確定。四條主干道之下,分別以羈縻橋州、烏海城、陪都白蘭故城、新都伏俟城及羈縻永州為樞紐,分為若干支線,溝通吐谷渾戰(zhàn)略要地河西九曲、岷山河曲、浩亹河川及四大戍地,并藉以聯(lián)系白蘭部族、河西走廊乃至朔方(見文后地圖)。誠如周著所說:“在公元五世紀至七世紀初,吐谷渾所據(jù)之青海地區(qū)事實上成了中西交通的中心之一,聯(lián)系著中國與漠北、西域、西藏高原、印度等地的交往?!盵17]141特別是在北方因戰(zhàn)亂、分裂使河西走廊道路受阻的情況下,穿越吐谷渾的交通路線擔當了替代角色,延續(xù)著中西交通、絲綢之路的命脈。
圖 唐初吐谷渾地區(qū)的交通格局
我們很高興地看到,在今日國家建設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的大背景下,高寒空曠的青海地區(qū)不僅已開通青藏鐵路、敦格鐵路,成寧鐵路列入國家鐵路“十二五”發(fā)展規(guī)劃、成庫鐵路(其中格庫段業(yè)已建成)列入“十三五”發(fā)展規(guī)劃,而且蘭新高鐵也從大通河流域過境,青藏高鐵已納入國家“十二五”后期建設規(guī)劃。未來的交通格局,必將遠邁吐谷渾時代的輝煌。然而撫今思昔,具有區(qū)位優(yōu)勢的青海吐谷渾地區(qū)的基本交通格局,不正是萬古必遵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