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工作非常重要,它會直接影響采訪全過程,有效落實采訪準備工作,屬于采集大量有效信息的基礎與前提??茖W使用采訪工具、基于采訪對象組織提問活動,是采訪過程當中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沒有提前了解新聞事件,那么就可能會造成采訪失誤。所以,為有效避免采訪失誤,一定要做好采訪正式開始前的所有準備工作,這樣一來,就算采訪時出現失誤也可以冷靜、合理對待。
在實際的采訪工作當中,新聞記者會遭遇多種突發(fā)情況,例如,接到單位調動要立即對突發(fā)事件展開采訪或是新聞記者在工作途中遭遇突發(fā)情況。此時,新聞記者要挑選適宜的被采訪對象,引導其描述事件大體情況,還要在第一時間到達現場,準備后續(xù)采訪工作,全部信息都必須可靠、真實。除此之外,記者還要立足客觀視角完善新聞信息,布置臨時工作場地,一切準備工作都必須同突發(fā)事件完美配合。
就新時期背景下的電視新聞來說,信息時效性屬于其穩(wěn)步發(fā)展的關鍵性因素。當前,多種媒體形式迅猛發(fā)展,先進信息傳遞技術突飛猛進,為電視新聞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形成了巨大壓力。與此同時,由于電視新聞自身特征局限,大量新聞無法實時直播,導致電視新聞專題的整體時效性大打折扣,拉長電視新聞內容傳播流程,不能讓大眾在第一時間清晰了解新聞信息。
就某些特殊的新聞專題節(jié)目而言,節(jié)目焦點就是采訪對象,而且它也屬于新聞內容傳播的意義所在。溝通、引導以及提出問題,就是記者的本職工作,與此同時,記者還要基于被采訪者的內心活動以及事件發(fā)展態(tài)勢來適當調整采訪內容與采訪策略。當前,記者缺乏經驗是國內電視新聞專題采訪當中的主要問題,而且其嚴重缺乏采訪技巧積累,在采訪基礎資料掌握當中尚存缺陷。所以,在實際的采訪工作當中,極易發(fā)生溝通不順暢現象,拉低采訪的整體效果,還有個別記者的采訪模式單一化特征明顯,影響專題采訪質量的有效提升。
記者在落實有關采訪工作時,必須重視細節(jié)觀察與處理,要努力挖掘事件自身獨特之處,搜尋事件閃光點。在專題采訪時,記者必須確保事件真實存在,杜絕無目的提問,在采訪時要基于預先制定好的采訪提綱,時刻關注被采訪對象的實際心理變化,避免被采訪對象無所適從,敷衍回答,進而拉低專題采訪的整體效果。
為有效彰顯新聞專題的自身特征與優(yōu)勢,記者在落實采訪任務時要同普通采訪區(qū)別開來,利用自身采訪技巧博得大眾喜愛。就電視新聞專題采訪而言,內容極具相似性,接受大量內容與形式相似的新聞專題內容后,受眾會視覺疲勞。就個性化采訪來說,要注意下面兩點:第一,要逐步改進以往呆板固化的采訪模式,使采訪模式彰顯新聞專題特征,采訪技巧緊隨時代發(fā)展,制作并提供觀眾關心、需要的新聞內容;第二,記者要結合自身采訪經驗,不斷總結采訪規(guī)律,綜合自身想法與觀點,使采訪工作獨樹一幟,具備自身優(yōu)勢與特征。
首先,記者可以基于縱向思維來思考問題,在實際的采訪過程當中,要立足客觀視角,結合事件實情加以評判,提煉自身看法與意見。其次,事件主體也就是事件核心部分,同時也屬于選題參考對象,所以,記者在提問環(huán)節(jié)必須圍繞事件中心進行提問。最后,基于電視新聞事件組織深度研究活動屬于長期積累過程,無法一蹴而就,所以,記者要隨時總結經驗,借鑒并汲取其余優(yōu)秀記者的采訪經驗與心得,努力彌補自身不足之處,提升自身專業(yè)水準,確保在今后的采訪工作當中,可以及時、快速挖掘事件主體內容。
記者在落實有關新聞采訪任務時,要先整理事件細節(jié),事件細節(jié)在一定程度上會決定事件結果。受訪者在闡述事件發(fā)生過程時,會描述眾多事件細節(jié),由于這些細節(jié)非常重要,所以,記者要如實、清晰記錄全部細節(jié),而且還要基于細節(jié)性言論組織詳細剖析與分辨活動。
在實際的采訪過程當中,記者要尊重受訪者,立足于對方立場考慮有關問題,逐步實現求同存異目標。此外,要整理受訪者講述的所有信息,從中搜尋重要、準確的信息,總結共同之處,運用到該事件其余環(huán)節(jié)的剖析與研究當中。
記者在正式開始采訪之前要擬定采訪目標,引導當事人如實、全面講述事件經過,講述自身真實感受。其中,可以給受訪者預留一定時間,讓其組織語言,使采訪過程更為流暢、連貫,進而確保整個采訪活動具有較強的互動性。記者可以適當表達自身觀點,引起受訪者的情感共鳴,引導其表達對該事件的看法與觀點,進而使受訪者不自覺地向記者講述事件真實發(fā)展過程,提升新聞專題采訪自身可靠性與真實性。在采訪開始之前,記者要清晰表明自己此行目的,明確采訪問題,確保受訪者配合采訪工作順利完成。若記者與受訪者屬于首次接觸,記者要主動出示介紹信,介紹采訪目的,獲取受訪者信任。
首先,要彰顯新聞媒體自身特征與優(yōu)勢,建立信息傳播及新聞共享平臺,例如,微信公眾號與官方網站,利用其實現拓寬新聞傳播窗口、提升新聞傳播速度兩個目標。其次,就某些突發(fā)事故而言,記者必須在第一時間到達事故現場,及時掌握并了解最新、最快以及最全的新聞資料,利用多種手段收集一線新聞線索,進而有效提升新時期背景下新聞采訪時效性。最后,在確保新聞時效性的同時,還要確保新聞真實、可靠,記者在實際的采訪活動當中,必須客觀公正,不能由于自身主觀因素導致新聞發(fā)生偏頗,要重點關注記者職業(yè)道德塑造與采訪技巧積累。
綜合來說,電視新聞記者要想科學、有效落實新聞專題采訪相關任務,采訪技術提升極為重要。筆者希望通過本文的簡要闡述,能為我國有關行業(yè)從業(yè)人員今后工作有序、順利開展奠定基礎,引導其重視采訪技巧,通過自身采訪技巧積累來有效提升電視新聞節(jié)目的整體質量,為我國電視行業(yè)發(fā)展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