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婭
(重慶外國語學校森林小學 重慶 400041)
對于小學生而言,死記硬背比理解要容易的多得多,對于現(xiàn)在的新教材有很多概念都說比較抽象的,需要教師和學生們一起進一步深入理解[1]。有時候從表面上來看,感覺學生是理解透徹了,但實際上學生往往會出現(xiàn)因為對知識的概念混淆而導致審題時出現(xiàn)的一系列不確定的想法,從而產生一些錯誤的解題方法。例如:“圓的周長公式(C=2πr)和圓的面積公式(S=πr2),剛接觸這兩個知識時很多學生都容易把這兩個公式記混淆,所以才會在套用公式時總是出現(xiàn)模棱兩可的。
大部分學生做題之前都沒有養(yǎng)成認真審題的好習慣,是憑自己的第一感覺就去馬上下筆,而這又往往會漏掉或看錯題目中的一些關鍵信息。如:125×8÷125×8很多同學一看除號的兩端都是相同的式子(125×8),立馬就寫下答案等于1。這樣的錯誤是很普遍的,原因就是學生根本就是沒有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審題的習慣。再比如作圖題:在下面田字格里畫面積是12平方厘米的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各一個,并涂上陰影。很多學生在做題時都沒有把所畫的圖形涂上陰影,糾其錯誤的原因在于學生根本沒有認真讀完題目,沒有看到題目中要求“涂上陰影”的信息。
當學生解一道題時,首先要做的就是閱讀題目信息并初步了解信息和問題之間的聯(lián)系。教師指導學生認真、反復地閱讀題目,并且閱讀時不添加字,不漏掉字,逐步養(yǎng)成認真,細致閱讀信息的習慣。并且要求學生在讀題時,把題目中的關鍵詞信息都用不同的符號圈畫出來。比如:“減少了”和“減少到”,“圓柱”與“圓錐”等一系列比較混淆的詞語,審題時也可以加上一些著重符號、反復回讀,這樣有助于學生對于題目進行分析和思考。只要自己能堅持這樣的良好習慣,我相信就能很容易的識破題目中設置的各種陷阱,從而找到準確的答題方法。例如,分數解決問題中:①一條裙子原來的價錢是300元,目前漲價到330元,漲價了百分之幾?②一條裙子原來的價錢是300元,目前漲價了330元,漲價了百分之幾?這兩道題咋一看感覺是一樣的,可是仔細審題,發(fā)現(xiàn)它們卻有很大的區(qū)別。如果學生不沒有仔細閱讀題目,就很容易掉進設置的誤區(qū)里面。這道題中的關鍵詞就是“漲價到”和“漲價了”。審題時,關鍵是要理解到這兩個詞的意思,這樣的話就能順利走出錯誤解題的誤區(qū),并能輕松的得出正確的答案。
用能夠讓自己通俗易懂的語言復述題目的意思,然后讓學生有意識地復述題目的意思,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對關鍵信息的概括能力以及對數學語言的一種表達能力。如“一個圓錐形沙堆,底面積是28.26m2,高是2.5m。用這堆沙在10m寬的公路上鋪2cm厚的路面,能鋪多少米? ”如果學生這樣復述:“把一堆圓錐形沙鋪在地面上,由原來的圓錐體變成了長方體,沙子的體積不變,所以長方體的體積等于圓錐的體積,可以先利用底面積和高求出圓錐的體積,即是長方體的體積,最后利用長方體的體積與寬、高的等量關系就可以求出長方體的長?!边@就說明學生對題意已真正完整地理解了。
畫圖、列表是學生解決問題的最重要最直觀的方法。畫圖可以是線段圖形,也可以是相似的圖形,主要是幫助學生能夠很直觀理解題目意思。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實際問題的特點,選擇恰當的方法來分析題目中的信息和問題,從而來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一根繩子剪成4段需要9分鐘,剪成5段需要多少分鐘?事實上,只要學生只要畫出簡單的圖形,用線段替代這根繩子,在線段上分一分,定量關系就清晰了,剪成4段需要截3次,剪成5段需要截4次,問題就輕而易舉的解決了。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實物教學或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的方式,引導學生在實際的操作中自行的發(fā)現(xiàn)、領悟、推敲,為學生提供準備一些豐富的教學學具和材料,使學生的思維做到有“據”可依。例如:以長方形的長為軸旋轉一周形成的立體圖形是什么? 通過折疊一張長方形的紙可以得到什么圖形?什么樣的兩個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長方形等等問題,在研究探索過程中,教師必須給學生足夠的時間來旋轉、折疊和拼圖,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有效地理解題目的意思,正確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總之,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是我們每位一線教師都必須要特別重視的事情,也是學校教學中重要的事項,更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與方法的重要方面。一旦學生熟練掌握了審題的一些策略、形成了較強的審題能力,在通過平時的練習,相信我們的學生一定能取得更加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通過這種方式,學生的自信心會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真正可以做到了“教而不教”,真正地“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