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春萍
在美麗的海濱小城,有一抹隱于繁華都市的絢麗色彩。這里干凈整齊,空氣散發(fā)著淡淡的花香和草香。它就是山東省威海市環(huán)翠區(qū)環(huán)發(fā)幼兒園。幼兒園秉承“讓每個孩子在綠色的田園中快樂成長”的辦園理念,關注園內每個孩子的需求,為其提供充分的成長空間,通過開展特色活動,打造了一個野趣、自然、健康、快樂的幼兒小天地。
樂享舒適園所
園所內外環(huán)境清新雅趣。幼兒園是孩子的第二個家。經過重新裝修的環(huán)發(fā)幼兒園整體風格簡約,米黃色為園所主體色,搭配淺綠色、橙色、黃色,給幼兒帶來安全感和溫馨感。環(huán)境作為一種隱性課程,在豐富幼兒學習生活、促進個性發(fā)展等方面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園所在創(chuàng)設環(huán)境時注重功能性,營造一個“會說話的環(huán)境”,讓孩子與環(huán)境隨時互動,為孩子搭建一架通往未來、實現(xiàn)夢想的梯子。
辦園理念明確。辦園理念是按照教育規(guī)律確立的辦學思想和教育觀念,指引幼兒園整體的教育行為,也體現(xiàn)幼兒園發(fā)展的大方向。要打造怎樣的幼兒園?幼兒園領導班子成員多次研討反思,召集不同年齡段教師座談、交流,從學前教育的專業(yè)特點出發(fā),凝練出“田園、綠色、快樂”三個關鍵詞,提出了“樂玩田園,親享自然”的課程理念。我們力求將幼兒園辦成一所孩子喜歡、家長滿意并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幼兒園。
園所文化溫馨美好。幼兒園追求自然流淌的文化旋律、潤物無聲的教育詩意、別具一格的審美情趣。在辦園理念的指引下,教師充分利用園所每一處空間,打造了田園美工室、陽光書房、花蕾舞房、田園工坊、茉莉餐廳等功能室,每個班級都以孩子喜歡、熟悉的自然事物命名。
教師探尋更好的自己
實行人本管理制度。教師對孩子發(fā)展的影響至關重要,將27顆教職工的心擰成一股繩是團隊培訓的重點。幼兒園采取人本管理模式激發(fā)教師對團隊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通過開展師德禮儀培訓、“我們的咖啡時光”、“夸夸我的好搭檔”等活動滋養(yǎng)教師的心靈,構建和諧的師資隊伍。
打造智慧教師團隊。幼兒園工作千頭萬緒,需要專業(yè)的引領和帶動,使教師高效、充滿激情地投入一日生活,促進保教質量的提升。幼兒園對全園教師進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崗位技能培訓,鼓勵教師立足崗位,不斷成長。
首先,園本教研解決相關問題。以“發(fā)現(xiàn)問題—深度會談—達成共識—實踐驗證—形成經驗”為基本教研模式,每兩周開展一次全員參與的園本教研活動,以教研解決幼兒園發(fā)展中遇到的重點、難點。
其次,項目組教研激發(fā)教師活力。幼兒園設有小、中、大教研組和兩坊兩室項目組,分別為田園工坊、田園運動坊、田園書畫工作室和田園讀書工作室,針對教師在實踐教學和特色課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困惑,隨機開展行動研究。
最后,個人行動研究增強教師能力。每個學期,教師要針對所教年齡段孩子的每個領域發(fā)展目標撰寫教育案例,為班里的每個孩子撰寫學習故事,從而促進教師理解、把握孩子的想法,以勤勞、樸實、智慧的態(tài)度贏得家長的認同。
幼兒園特色課程助成長
虞永平教授在《學前課程與幸福童年》一書中曾說,幼兒園課程的設計應該沿著讓幼兒幸福的思路展開。幼兒園通過關注孩子的生活,追隨孩子的發(fā)展需要,結合班內有陽臺、班外有自然田地的環(huán)境優(yōu)勢,確定了特色課程主題。為了讓孩子充分與自然接觸,讓孩子在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中享受自然的美好,依托園所資源、社區(qū)資源設置了合適的課程內容。幼兒園通過多姿多彩的課程環(huán)境和各類田園特色活動等,解決“以何種方式來培養(yǎng)幼兒”的問題。
思想上:研訓合力,理念跟進。教師能力參差不齊,特色課程理論學習至關重要。幼兒園通過組織教師詳細解讀《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具體了解孩子的發(fā)展特點。在此基礎上通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教研方式,讓教師明白建設田園特色課程的意義,從思想上明確如何基于孩子開展特色課程。
行動上:孩子為主,遵循需要。在班級陽臺開展的“轉角遇見微森林之自然角打造”活動,成為教師和孩子探索的起點。自然角的主人是孩子,所以從設計到具體物品的擺放,教師將自主權交給孩子。孩子大膽想象,積極交流,提出問題。教師遵循孩子的興趣點與發(fā)展需要,從材料提供、積極追問、適時參與等行動上支持孩子。
過程上:孩子在前,教師在后。讓孩子在自由探索的活動中真正有所收獲,對教師的專業(y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應對孩子的“哇時刻”?怎樣靈活變換教師的不同角色?教師在后方通過眼尖記錄(及時拍攝或簡短記錄下幼兒的活動瞬間)、筆尖呈現(xiàn)(案例記錄幼兒的活動故事)、指尖交流(針對幼兒的活動進行教研)、心尖分享(教師的心得體會與方法策略),做幼兒的有力后盾。
除此之外,幼兒園把“轉角遇見微森林”活動,自然地融入孩子的一日生活。如生活環(huán)節(jié)中,組織孩子開展“田園微發(fā)現(xiàn)”晨間談話,引導孩子記錄、交流自己觀察、比較、實驗等活動中的發(fā)現(xiàn);散步時,組織孩子開展觀察、澆水、拔草等體驗活動;午睡前,帶領孩子開展“田園小廣播”活動,讓孩子分享科學小故事和田園新鮮事;集體教學環(huán)節(jié),把課堂搬到田園中,鼓勵孩子在田園中學習、探索。這些活動極大地豐富了孩子的一日生活,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孩子語言、科學、社會交往等多方面的能力。
“轉角遇見微森林”活動仍在進行,通過這一活動的開展,打開了孩子的探索之門,拓寬了孩子的知識面,積累了種植課程案例的成果。教師增強了生成課程的問題意識,提升了觀察、解讀和研究孩子的能力。
(作者單位:山東省威海市環(huán)翠區(qū)環(huán)發(fā)幼兒園)
責任編輯:陳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