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化時代來臨,移動設備開始廣泛普及,人們越來越習慣通過移動設備進行知識信息的獲取,這就對交通廣播行業(yè)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但近幾年,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交通廣播通過不斷發(fā)展創(chuàng)新,加強與新媒體的合作融合,注重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結合本土情況,成功煥發(fā)出新的生機,在融媒體時代搶占一席之地,本文對交通廣播這一媒體形式進行概述,并具體提出融媒體時代交通廣播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的方法策略。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交通廣播;創(chuàng)新;發(fā)展
電子信息與互聯網的迅猛發(fā)展,對傳統的廣播媒體造成了巨大沖擊,其傳播范圍擴大,傳播方式也有所改變,受眾范圍拓展,其廣播內容與節(jié)目形態(tài)也不得不緊隨時代發(fā)展而做出創(chuàng)新改變。交通廣播作為廣播媒體中的重要一部分,如何在融媒體時代及時創(chuàng)新改變自己的節(jié)目定位,使廣播節(jié)目常做常新,不斷貼合受眾的具體需求與實際情況,做到立足實踐,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既要做到交通廣播的專業(yè)性與精準性,還要具有互聯網思維。
交通廣播,顧名思義,主要負責交通方面的信息傳播,為人們提供實時道路狀況指導、接受群眾熱線電話以及交流互動等,受眾范圍廣大,面向全體城市人民以及道路交通的參與者,交通廣播通過播放實時路況信息為城市居民提供出行指導,及時了解最新交通狀況,如哪個路段在維修、哪段道路堵車等信息,方便聽眾的便捷出行。由于交通廣播可以與聽眾進行實時熱線電話與短信交流,因此具有很強的互動性,受到聽眾的廣泛歡迎,而且交通廣播秉承交通性與服務性的服務原則,受眾范圍較廣,上至十八歲的學生,下至中年上班族、甚至五六十歲的私家車主,都是固定收聽人群。但隨著移動設備的廣泛使用,人們越來越習慣接受碎片化信息,導致了交通廣播的受眾持續(xù)縮小,所以交通廣播要立足實踐,不斷創(chuàng)新,迎合時代變化,不斷適應新媒體時代的信息傳播要求,才能始終保持蓬勃的生命力與發(fā)展力,不被時代與受眾淘汰。
(一)創(chuàng)新交通廣播的廣播內容與傳播方式
交通廣播最主要的廣播內容就是交通信息,通過實時信息為廣大受眾的便捷出行提供方便,在傳統時代,交通廣播是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但由于新興媒體的出現,人們獲取交通信息的途徑得到了豐富與拓展,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工具的普及,私家車數量的不斷攀升,都使得人們越來越習慣利用移動設備通過碎片化信息獲得交通情況提示,從而越來越少收聽交通廣播,而融媒體時代的到來,給予交通廣播新的生機。為了能在新媒體中搶占一席之地,交通廣播必須創(chuàng)新圖變,在融媒體時代,借助其他新媒體的東風以及發(fā)展趨勢,從而有更大的傳播空間。傳統交通廣播的聽眾是移動收聽群體,平臺較為單一,不能滿足多元化聽眾的需求,所以現在要結合新媒體,擴大平臺數量,達到新增受眾的目的。新增平臺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網上互聯網平臺,另一個則是根據移動設備普及趨勢新增的移動端平臺。交通廣播不應局限于音頻模式的播放形式,而是根據平臺不同、受眾不同播放不同的內容,將音頻以及視頻交通內容,利用互聯網平臺與移動端平臺,將自身的資源優(yōu)勢與各大平臺的傳播優(yōu)勢融合在一起,將傳統只有音頻的交通廣播實現圖文并重與視頻化,做到更加容易理解、簡便化與多樣化,通過文字、視頻、圖片等多種形式拓展受眾與傳播范圍,用互聯網視頻和移動端設備進行更快更大范圍的傳播,一方面可以擴展交通廣播的播出范圍與傳播途徑,另一方面有效提升交通廣播的民眾接受度與知名度。交通廣播還可以加強與其他部門與網絡平臺的合作聯手,通過與有關部門例如交警、公安、道路規(guī)劃等部門進行合作,將實時發(fā)生的交通事故、道路維修等信息及時公布,還有一些具有警示意義的交通視頻例如酒駕事故、超載事故等內容上傳到交通廣播的網絡平臺和移動端平臺上,加大對受眾的安全交通意識教育,做到圖文并茂,正面積極。
(二)加強交通廣播與5G網絡的結合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我們已經步入到5G網絡時代,交通廣播也要及時擺脫傳統模式的影響,加強與5G網絡的結合,從而利用新技術,拓展新道路。
基于交通廣播內容的針對性,其受眾主要由駕駛人員構成,而且對于駕駛人員來說,專注性與眼觀八方是安全駕駛的必備前提,所以音頻廣播方式還是主要的傳播途徑,而且隨著交通體系的網絡化與智能化,車載互聯網已經成為大勢所趨,這就給了車載音頻巨大的發(fā)展空間,所以要想做到傳統廣播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就要看到廣播與車載互聯網之間巨大的合作前景。傳統的交通廣播模式是以音頻為主,為受眾提供交通信息服務,熱線以及短信交流為輔,而創(chuàng)新后的模式則要有所改變,要以滿足駕駛人員的具體需求為主,內容則是輔助,通過互聯網做到駕駛路線的實時定位觀測,用廣播及時加以指導,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更加具有針對性。而且,5G網絡具有傳統廣播模式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其延時低、傳播快的特性可以讓車載廣播有更多的發(fā)揮空間,帶來全新的駕車體驗,即時通過大數據分析受眾信息以及具體需求,做到廣播內容的精準投放,打造具有獨特性的用戶體驗。
與此同時,交通廣播還需要利用便捷的互聯網加強與用戶之間的交流,增強受眾的信賴度,傳統的廣播模式是通過電話熱線與短信交流,不能做到即時評論與廣泛收聽群眾意見,而當代年輕人更加偏向于即時分享與評論,所以交通廣播要做到交流互動模式的轉變與創(chuàng)新,貼合受眾的心理特征與具體需求。交通廣播可以在網絡平臺與移動端平臺,設置可以進行互動的交流板塊,做到直接與用戶的直接對話,提高用戶的粘合度,將交通廣播從傳統車載音頻轉變成一個系統化完整化的運作模式,既包括傳統車載交通廣播,也包括線上互聯網與移動設備平臺的傳播媒介、特色用戶服務、用戶交流平臺以及車載服務等創(chuàng)新內容,做到線上線下雙重結合,打造全方位立體化的交通廣播模式。
傳統交通廣播的單線交流、模式單一等缺陷已經不適應于現代信息社會的發(fā)展,在媒體融合的大背景下,要努力創(chuàng)新互聯網+的新模式,一方面創(chuàng)新交通廣播的廣播內容與傳播方式,拓展更多的傳播途徑,發(fā)展用戶,為聽眾提供更加準確及時并且積極向上的廣播內容,另一方面加強交通廣播與5G網絡的結合,與有關領域做到強強聯手,共同發(fā)展,從而走出具有自己特色與健康發(fā)展的新道路。
參考文獻:
[1]李艷艷.媒體融合背景下交通廣播的發(fā)展[J].新聞世界.2017(11).
[2]楊博.交通廣播隨智慧交通而動[J].中國廣播. 2018(07).
[3]洪靜.城市交通廣播與新媒體融合需要注意的問題[J].傳媒論壇. 2019(17).
[4]姚保安.媒體融合背景下的交通廣播垂直化探索[J].視聽. 2019(01).
作者簡介:
張麟凡(1988-),女,河南溫縣,碩士,研究方向:電視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