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婷婷
【關鍵詞】小學美術;互動教學;策略分析;探索實踐
美術是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力,突出學生個性的學科。在教學當中如何提升教學效果,激發(fā)學生個性,是教師需要長期思考的課題。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本質(zhì)就是希望教師能夠在教學當中改變教學主體地位,通過美術教學來陶冶學生情操,美化學生心靈,然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讓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得到強化,進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在這種教學理念下,互動式教學能夠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互動式教學的意義
互動式教學是一種基于師生互動之上的綜合教學法,通過課堂上師生的有效互動,將教師與學生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營造良好的師生交流氛圍,強化師生討論與交流,讓教師和學生都能夠在知識交互當中收取有效的信息反饋,進而提升教學有效性。互動式教學的主體并不是教師,而是學生,通過師生之間的平等交流,讓學生對目標知識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師生的關系能夠在互動式教學當中得以拉近,告別了機械式的知識灌輸模式,能夠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情況利用不同的互動形式,例如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小組互動,不同的互動應用于不同的場景,能夠豐富課堂教學,強化教學質(zhì)量。
在教學內(nèi)容上,以互動式教學為基礎的課堂教學,不僅有效地傳播了知識,教師還能夠在對話的過程當中獲知學生對情感、生活態(tài)度、價值感的認識。因為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不同,每個人對教學內(nèi)容的認識也不一樣,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特點來制定教學方案,通過互動式教學激發(fā)出學生內(nèi)心的情感,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合理地運用多種教學方案,能夠提升教學的趣味性,增加教學的延展性,讓學生更能夠多角度地分析美術知識,通過不同的角度來體會藝術給自己帶來的成長。這樣不僅能夠提升教學深度,也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當中感受到樂趣。
二、互動式教學的優(yōu)點
互動式美術課堂教學十分靈活,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原因在于,互動式課堂更加開放和人性化,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能夠更盡情地展示自我,主體性的強化能夠促進學生思維的開拓,擺脫了被動式的受教地位,給予學生表達的自由。教師以引導者的身份參與教學,能夠有效地降低教師的教學負擔,給予了教師更多觀察的機會,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臨堂反應來獲取有效的教學信息,為后續(xù)的教學模式改進提供參照,并且互動式教學有助于教師和學生之間構(gòu)建良好的人際關系,學生對教師的喜愛之情能夠讓學生對美術這門學科愈發(fā)重視。而且互動式教學打破了傳統(tǒng)課堂給予學生的枷鎖和束縛,生生互動中,不同學生的想法碰撞,能夠起到取長補短、優(yōu)勢互補的作用,在這種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當中,教學效果能夠得到明顯提升,真正地為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強化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互動式教學的實際運用
(一)構(gòu)建新型的師生關系
互動式教學的基礎前提是良好的師生關系,在師生關系融洽的基礎上,能夠產(chǎn)生高頻次的交流,互動式教學的有效性能夠得到大幅提升。而這種師生關系的構(gòu)建,需要教師在教學當中更加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乎學生的學習感受,并且以學生的學習需求為出發(fā)點去設計課堂教學。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注意力較難集中,學生較為好動,并且很貪玩,教師在教學當中要抓住學生的這種性格特點,去設計一些學生可以參與到教學當中的互動游戲,通過互動游戲來拉近師生關系,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喜愛,這能夠為互動式教學的后續(xù)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對學生的能力提升有著巨大的幫助。
例如在色彩教學當中,教師可以設計一個“猜一猜”的游戲,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一個燒杯和各種各樣的水彩,在課堂上,教師把水彩稀釋,然后注入燒杯當中,通過不同顏色的稀釋融合組成新的顏色,這樣的顏色游戲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的興趣被教師激起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上臺嘗試,教師提出“目標顏色”,然后讓學生通過搭配來調(diào)和出教師所需要的顏色。在這種教學當中,學生因為能力有限,不知道該如何調(diào)配,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自己的經(jīng)驗來給予學生點撥和指導,引導者的身份能夠淡化教師對學生的壓迫感,學生作為主體對知識進行探索分析,能夠有效地拉近師生關系。教學結(jié)束后,教師通過對學生游戲過程進行總結(jié),歸納出色彩變化的規(guī)律,學生不僅能夠?qū)W習到知識,并且在探索的過程中也與教師形成了有效的互動。這種方式能夠提升教學效果,拉近師生關系,為互動式教學的后續(xù)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加強交流與合作
互動式教學中,教師的合作與交流是教學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設疑教學”來提出問題、引出重點,并且教會學生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升教學質(zhì)量。但是教師要對問題難度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場景來區(qū)分問題的難易。比如在學生開展小組合作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例如在剪紙教學當中,對于圖案的仿制,教師想要學生通過動手來模仿教材中的圖案,就可以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通過多次嘗試來分析剪紙的技巧,然后教師參與其中,與學生就知識進行討論和交流。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以情景化教學的方式完成互動式教學當中的交流合作。情景化教學是對特定場景的還原和復刻,通過身臨其境的體驗來幫助學生加深感受,提升教學效果。
(三)實際教學引導
互動式教學當中,教師主要發(fā)揮引導作用,通過一定的教學設計,引導學生在學習當中展示自我。比如在學習“靜物畫”的過程中,教師讓學生學習畫雞蛋,教師就可以借由“畫雞蛋”這一舉動引出著名畫家達·芬奇。然后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一些達·芬奇的生平事跡,并且讓學生嘗試說出一些自己知道的達·芬奇的名畫,教師通過多媒體把學生列舉的名畫進行展示,并且讓學生根據(jù)畫作的意象來猜測作者的創(chuàng)作初衷和想法,然后再由教師引出畫作背后的故事。教師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循序漸進地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通過實際的教學引導,將學生帶入美術情境當中,對作品進行更加深層次的打造,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還能夠讓學生通過對比達·芬奇不同時代的畫作加深藝術修養(yǎng),對拓展學生的學習思維,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有著積極的幫助。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想有效開展實踐性教學,首先就要對傳統(tǒng)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并且嘗試運用多元化的教學策略來豐富教學內(nèi)容,提升學生的學習感受,進而優(yōu)化教學質(zhì)量,給予學生更加良好的課堂體驗,從而促進學生的進步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