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斯宇
“當時鐘敲響四下,世上的一切瞬間為茶而停?!边@首英國民謠,唱出了其享譽世界的下午茶文化(P57)。如今,對于喝茶,英國人的熱衷程度已超中國。據(jù)統(tǒng)計,我國每年每人喝茶1斤多,而英國,每年每人消耗4斤,有喝茶習慣的人更是占到80%。
真正熱愛生活的人,是不會虧待自己的胃和心靈的。食物的飽和和精神的富足差不多是人最本能的追求,中國茶文化的大行其道和英式下午茶的世界流行,都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時代的變化實在令人感嘆。昨天還在為解決溫飽問題絞盡腦汁,今天就開始為如何減肥勞神費力。“無糖飲料不含蔗糖”的廣告大行其道,可這種廣告食品背后,其他非健康的成分可能并不少,總熱量也不低。沒有蔗糖的飲品并不等于熱量低,過量飲用仍然有引發(fā)肥胖的風險(P8)。
二十年光陰過去,父親親手做的一碗燴豬肉依然香得不可方物,山珍海味在它面前也黯然失色。這個年代的豬肉價已漲到一斤30元,人們的焦慮卻比物質(zhì)匱乏年代更加嚴重,嚴重到需要下飯視頻“吃播”來幫助減壓(P20)。短時間流量催生的“大胃王”,掩蓋不了追名逐利無端浪費的事實,這樣的行徑自然會遭到抵制(P4)。
可能,我們已經(jīng)進入到可以不再為吃飽穿暖發(fā)愁的年代,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從來都沒發(fā)生過改變。工業(yè)文明在飛速發(fā)展,保護生態(tài)文明的呼聲卻越來越高亢。當陽光灑在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西疇縣岔河村,山林茂密、道路平坦、民居錯落、池塘清澈,過去石漠化嚴重的岔河村,如今成為遠近聞名的石漠水鄉(xiāng)。看到盛夏的余村,一派江南好風光;富春江畔正在逐漸恢復昔日綠水青山舊顏;黃河水變清,是否可以讓你那顆時刻為環(huán)境惡化擔憂的心,稍微放寬一點點(P22)。
時代的重量也聚積在年輕人肩上。戰(zhàn)爭年代,有淞滬會戰(zhàn)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的一曲悲歌(P38)。今天的年輕人,沒有經(jīng)歷多少生離死別的痛苦,而生存的壓力并不見得就小。日前,華為招募的“天才少年”中,拿最高年薪201萬元的4人,所學的專業(yè)在當前炙手可熱(P18),可一旦盲目涌入,過幾年也會過剩。近四年來,全國高校撤銷了近1600個學位點,不少專業(yè)就是當年的熱門。人才過于飽和,首先遭遇專業(yè)過剩困境的,便是熱門專業(yè)的畢業(yè)生。
白天,西裝革履,言談儒雅;下班后,背心短褲,熱情奔放;閑暇時,化身寫手,在自己的專欄更新文字。這樣的年輕人有一個很“潮”的標簽——“斜杠青年”(P54)。“斜杠青年”往往被賦予精英化、理想化的形象。但不該忽略的是,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選擇經(jīng)營多元身份,注定承擔多種壓力。光鮮亮麗的人生背后,付出的是常人無法想象的代價,隱藏的是旁人看不見的情緒。
用食物來消解情緒,用詩歌來抒發(fā)人生,沒有一種快樂會比一簞食、一瓢飲和心靈上的滿足,來得更加真實自然。中國打工詩人至少有1萬名,這個群體龐大而沉默。越是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越顯食物的珍貴;越是來自底層的呼喊,越能產(chǎn)生直擊心靈的力量(P46)。
在急行的道路上,我們有時會突然停下腳步,或者,在人頭攢動的人群中,剎那失神,不知道下一步該做什么。精神上的富足,是我們永遠追尋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