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鳳青,劉桂梅,陳冬蘭,歐子苗
(廣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廣西南寧530021)
喉癌是指來源于喉黏膜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是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呼吸道惡性腫瘤,占全身惡性腫瘤的5.7%~7.6%[1]。近年來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目前手術治療是主要治療手段。手術方式主要分為喉部分切除術和喉全切除術,無論采用何種手術方式,患者無一例外需要行氣管造口[2-3]。氣管造口后患者排痰能力下降,同時氣管口直接與外界相通,喪失了上呼吸道天然防御屏障和加溫加濕作用,易引起痰液結痂致氣管切開管腔堵塞,影響患者呼吸[4-5]。傳統(tǒng)的護理方法是在氣管切開口處覆蓋單層或雙層生理鹽水紗布并保持濕潤在位,將氧氣管折疊成“U”形放入氣管套管內(nèi)再用膠布固定好。喉癌氣管造口患者因腫瘤部位和手術部位的特殊性,痰液等分泌物較多,刺激性咳嗽和咳痰頻繁,覆蓋的紗布極易脫落或移位,痰液噴濺,不僅污染病服、床簾增加更換護理工作量,影響病房整潔[6]。痰液會噴濺到醫(yī)護人員或陪護人員的身上,痰沫漂浮于空氣中,增加交叉感染的機會,增加患者心理負擔。痰液使得膠布濕潤失去粘性,氧氣管易脫落,更換置入增加護理工作量。喉癌氣管造口患者的痰液等分泌物特別多,咳嗽咳痰頻繁有時來不及或疲于擦拭,氣管造口周圍皮膚易潮濕,影響患者舒適。為此,我科研制一款環(huán)保實用型氣管造口防護罩,應用于喉癌氣管造口患者,取得滿意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我院行氣管造口的喉癌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確診喉癌并行氣管造口術患者;患者或家屬理解并愿意使用防護罩者;有理解能力,愿意接受調(diào)查者。排除標準:合并嚴重的心、肝、肺及其他系統(tǒng)疾病者;精神障礙,認知障礙者。按單雙月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50例。實驗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35~81(56.60±5.10)歲;腫瘤部位:聲門上型20例,聲門型27例,聲門下型3例。對照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37~74(57.40±4.80)歲;腫瘤部位:聲門上型22例,聲門型24例,聲門下型4例。兩組性別、年齡、腫瘤部位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護理,包括飲食護理、體位護理、管道護理、心理護理和口腔護理等。對照組按常規(guī)護理在氣切口上覆蓋雙層生理鹽水紗布,并保持紗布濕潤在位,氧氣管折疊成“U”形再用膠布固定好,固定于套管口內(nèi)。實驗組將防護罩套于氣管套管口上,利用系帶的魔術貼調(diào)整好長度固定于頸部,氧氣管插入罩體左右兩側中的任一個氧氣管插孔中固定好,防護罩視其污染程度隨時更換。防護罩包括罩體、系帶和收納袋3個部件,以原生木漿紙為原材料。罩體為一上窄下寬的圓柱形中空體,罩體高度為4.6 cm,下部開口直徑5.0 cm,上部開口直徑為3.5 cm,連接印有“加油、你真棒”等圖案字樣的收納袋,罩體下部兩側邊緣各有一根系帶,系帶末端連有魔術貼。罩體朝上的一面左右兩側各打有一個直徑為2 mm的氧氣管插孔和多個直徑為4 mm的透氣孔,朝下的一面不打孔(見圖1)。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周圍環(huán)境清潔度:記錄兩組患者術后24 h內(nèi)被褥等被痰液污染的范圍及周圍環(huán)境的清潔度,分為Ⅰ、Ⅱ、Ⅲ度。Ⅰ度:痰液污染范圍已超出床單元,如天花板等;Ⅱ度:痰液污染范圍不超過床單元;Ⅲ度:痰液污染范圍不超過患者頭頸部以上。②比較兩組患者氣管造口周圍皮膚紅腫發(fā)生率、氧氣管脫落率、24 h內(nèi)氣管造口周圍皮膚潮濕時間。③比較兩組患者對氣管造口護理的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3個等級。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shù)+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2.1 兩組患者周圍環(huán)境清潔度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周圍環(huán)境清潔度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皮膚紅腫發(fā)生率、氧氣管脫落率、潮濕時間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皮膚紅腫發(fā)生率、氧氣管脫落率、潮濕時間比較[例(%)]
2.3 兩組患者對氣管造口護理滿意度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對氣管造口護理滿意度比較[例(%)]
氣管造口是搶救呼吸道不暢危重患者的緊急有效措施,也是喉癌患者術中的常見選擇。此類患者抵抗力低下,加之術后空氣直接進入氣管,易造成呼吸道感染而危及生命。因此氣管造口的護理非常重要。傳統(tǒng)護理方法是在套管口上覆蓋單層或雙層的鹽水紗布,將氧氣管末端折疊成“U”形放入氣管套管內(nèi),再用膠布固定于套管外。但莫夢燕等[7]認為,濕紗布直接覆蓋套管口,影響通氣面積,不利于患者呼吸。膠布被痰液濕潤后失去對氧氣管的固定作用,氧氣管易脫落移位,造成一段時間內(nèi)的缺氧。且氧氣管質地輕,患者咳嗽時也經(jīng)常會把氧管咳出套管外,反復重新更換并置入不僅增加護理工作量,也增加耗材和患者經(jīng)濟負擔。將環(huán)保實用型防護罩套在氣管造口上,再氧氣管插入防護罩的插孔中用膠布在罩體外部固定好,罩體內(nèi)壁涂有隔水膜,防水,杜絕痰液濕潤膠布而防止氧氣管脫落,除非患者躁動拉扯防護罩基本不會發(fā)生防護罩被移開的現(xiàn)象,進一步保障吸氧療效[8]。韓云飛等[9]研究發(fā)現(xiàn),使用防護罩使得進入氣管和肺部的空氣更加干凈安全,能增加罩內(nèi)氧氣濃度,提高血氧飽和度,而防護罩的側孔保證呼出氣體的排除,防止二氧化碳潴留[10]。連接有收納袋的防護罩,增加了罩內(nèi)面積,呼出的氣體可在罩內(nèi)停留一段時間,形成維持一定溫濕度的空間,使患者吸入的氧氣自動能加溫而濕化,而氣道濕化能夠降低肺部感染率,因此防護罩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肺部感染發(fā)生率[11-12]。
喉癌患者術后存在自身的特點,如術后早期自主活動較好,術后即可恢復自主呼吸,紗布在患者咳嗽、翻身時極易脫落而失去防護作用,增加了異物掉入氣管的風險[13-14]。紗布掉落后,痰液四處飛濺,近則污染病服、被褥,增加工作量,遠可噴射到天花板又難以清理,久之起霉?jié)n影響病房清潔。有時會噴射到醫(yī)護人員或家庭陪人甚至同室病友身上,增加交叉感染的機會或招人嫌棄,引起患者內(nèi)疚感。防護罩能有效阻止痰液無目的的噴發(fā),收集并存儲一定量的痰液,大大縮少了污染的范圍,降低了感染概率,提高了病房的周圍環(huán)境清潔度。防護罩用兩根系帶固定于頸部,通過系帶的魔術貼自由調(diào)節(jié)長度以適合不同的患者使用,能較好地保護氣管防止異物掉入。喉癌氣管造口患者痰液等分泌物較單純氣管切開患者多,咳嗽、咳痰特別頻繁致部分患者來不及或懶于擦拭,痰液殘留致造口周圍皮膚潮濕,不僅影響患者舒適,也會影響切口愈合,使用防護罩的患者,痰液被收集并儲存于罩內(nèi),造口周圍皮膚可更持久的維持干燥清爽。防護罩取材于原生木漿,材質輕,內(nèi)壁涂有隔水膜,防水,無味,便于攜帶,適應于喉癌術后下床活動的患者,用后焚燒即可,綠色低碳利于環(huán)保,患者使用后感到滿意。
綜上所述,喉癌氣管造口患者使用環(huán)保實用型防護罩后,周圍環(huán)境清潔度得到提高,氧氣管脫出率降低,吸氧療效好,造口周圍皮膚干燥,患者滿意,且防護罩成本低廉,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