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未
(西南交通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四川成都611756)
首先,漢語動量詞一般與數(shù)詞搭配使用,其中“氣、下、通”等專用動量詞表示動作延續(xù)時間時只能與數(shù)詞“一”搭配,另外,借用動詞或動詞重疊轉(zhuǎn)化而來的借用動量詞也只能與數(shù)詞“一”結(jié)合使用,不能和其他數(shù)詞搭配[1]。因此,該文研究把“數(shù)詞+動量詞”的數(shù)詞限定為“一”。
其次,動量詞的話,該文將何杰先生在《現(xiàn)代漢語量詞研究》舉出的常用動量詞,利用北京日本學(xué)研究中心的“中日對譯語料庫”進行檢索并排除了重復(fù)部分后,從每類選出了例句數(shù)最多的兩個動量詞作為進一步的研究對象,具體為專用動量詞的“一次、一下”,借用動量詞的“一槍、一刀、一口、一眼、一聲、一步、一會兒、一天、一驚、一跳、見一面、打一仗、看一看、想一想”,共16 組動量詞表達。
最后,將“一次、一下、一槍、一刀、一口、一眼、一聲、一步、一會兒、一天”作為關(guān)鍵詞,從“中日對譯語料庫”的《插隊的故事》《蓋棺》《丹鳳眼》《轆轤把胡同9 號》《關(guān)于女人》《活動變?nèi)诵巍贰都t高粱》《金光大道》這8個以中文為原文的作品中,篩選出符合動量表達的例句。另外,由于這8個作品中關(guān)于“一驚、一跳、見一面、打一仗、看一看、想一想”的例句的較少,所以將作品范圍擴大為“中日對譯語料庫”的以中文為原文的全部作品,從中提取出這6 組動量詞表達的相關(guān)例句。
該文根據(jù)“有效例句”的日語譯文是否有與原文漢語“一+動量詞”相對應(yīng)的日語表達,即是否直接翻譯出了漢語動量詞的意思,將例句分成了“省略”“譯出”兩種類型。其中,對“譯出”型的例句,根據(jù)日語譯文的形式結(jié)構(gòu)和詞性再次進行了大致分類,主要分成了“一+X”“副詞”和“其他表達”這3 種[2]。接著,對各類漢語動量詞的中日對譯例句進行了統(tǒng)計,結(jié)果如下。
該文通過“中日對譯語料庫”一共收集到了2 189個漢語動量詞的日譯例句,其中有1 183個有效例句中的“一+動量詞”符合表示動量意思的動量詞用法,屬于該文的研究對象。見表1。
表1 漢語動量詞對應(yīng)的日語翻譯
結(jié)合“漢語動量詞的日語翻譯分析”部分收集到的例句,以及整理得到的表1,對漢語動量詞與日語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漢語動量詞翻譯為日語時,存在被省略的傾向,有58.7%的例句中日語譯文沒有與原文的“一+動量詞”表達的動量意思相對應(yīng)的日語表達[3]。
另外,漢語動量詞被譯出時,主要翻譯為日語的“一+X”“副詞”和“其他表達”這3 種形式。具體分析如下。
如表1 所示,中文原文的“一+動量詞”譯出為日語的“一+漢語詞”(此處的漢語詞指的是日語詞匯中源自漢語的詞匯)、“一+動詞連用形”“ 一/一つ”這3種“一+X”的形式。
2.1.1 “一+漢語詞”
收集的例句中,有167個例句的“一+動量詞”被譯出為日語的“一+漢語詞”形式。將其與各類動量詞的對應(yīng)情況進行大致匯總后,結(jié)果如表2 所示。
2.1.2 “一+動詞連用形”
漢語的“一+動量詞”被譯出為日語的“一+動詞連用形”的例句共有8個,具體包括以下幾點。
(1)專用動量詞詞組“一次”翻譯為日語的“一通り”(1個例句)。
(2)專用動量詞詞組“一下”翻譯為日語的“ひと突き”(1個例句)、“ 一思い”(1個例句)、 “ ひと落著き”(1個例句)。
(3)借用動量詞詞組“一口”翻譯為日語的“一切れ”(1個例句)。
(4)借用動量詞詞組“一眼”翻譯為日語的“ひとにらみ”(1個例句)。
(5)借用動量詞詞組“一會兒”翻譯為日語的“ひと休み”(2個例句)。
2.1.3 “一/一つ”
收集的例句中,有5個例句的“一+動量詞”被譯為日語的“一”或“一つ”。比如:(1)他往鞋底子磕打了煙灰,咳嗽一聲,轉(zhuǎn)身朝外走。(かれは靴底でキセルの灰をたたきおとすと、咳払いを一つ、表へ向かって歩きだした。)
(浩然《金光大道》)
例句(1)中,原文的“咳嗽一聲”被翻譯成了日語的“咳払いを一つ”。其中,漢語的借用動量詞“一聲”與日語譯文中的“一つ”相對應(yīng)。
首先,原文使用一個漢語動量詞的情況下,漢語的“一+動量詞”主要被翻譯為了日語的“擬聲詞或擬態(tài)詞”“表示程度較低或動作延續(xù)時間較短的副詞”“表示動作反復(fù)的副詞”這3 種類型的副詞[4]。具體分析如下。
2.2.1 擬聲詞或擬態(tài)詞
收集到的漢語動量詞日譯的例句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中文原文的“一+動量詞”被翻譯成日語的“ゴクリ”“ぴくりと”“さっと”“ブルッと”“ぐるっと”“ぐいと”“ペッと”“パックリ”“がぶり”“チラッと/チラと/チラチラ/ちらりと”“ゴホンと”“フッと”“どっと”“ぐさり”等擬聲詞或擬態(tài)詞的情況。比如:(2)老太太勉強笑了笑,端起茶杯來,呷了一口就又放下。(ことさら笑顔を作って、おばさんは湯のみを持ち、ぐいと飲むと下に置いた。)
表2 漢語“一+動量詞”日譯時對應(yīng)的日語“一+漢語詞”
(冰心《關(guān)于女人》)
(3)一進學(xué)堂他就慌了神,站在操場上相距三十步看了一眼,一個嬌小天真的女孩子的形象使他面紅耳熱眼花心跳,幾乎暈了過去! (學(xué)校の門をくぐると彼は上がってしまった。グラウンドで三十歩離れた距離でチラと見て、 愛らしく純真な少女の姿に、彼は赤面し心臓が早鐘を打ち、ほとんど失神しそうであった。)
(王蒙《活動變?nèi)诵巍罚?/p>
例句(2)與例句(3)中,原文的動詞“呷”“看”后面分別跟著借用表示人體器官的名詞轉(zhuǎn)化而來的動量詞詞組“一口”“一眼”。在日語譯文中,例句(2)的“一口”被翻譯為了日語的擬聲詞“ぐいと”?!挨挨い取币辉~刻畫出了咕嘟咕嘟地一口氣喝東西時的聲音,給“飲む”這個動作增添了聽覺效果。與此相對,例句(3)的“一眼”對應(yīng)日語的“チラと”,通過該詞把“見る”這個動作的快速表現(xiàn)了出來[5]。
總的來說,日語副詞中的擬聲詞和擬態(tài)詞可以讀者以親身體驗之感,同時還可以使文章的內(nèi)容更加生動。
2.2.2 表示程度較低或動作延續(xù)時間較短的副詞
漢語的“一+動量詞”被翻譯成日語的“ちょっと”“ほんのちょっと”“少し”“たちまち”“たちまちのうちに”“しばらく”“あっというまに”“すぐに”等表示程度低,或動作延續(xù)時間短的副詞的例句也不少。比如:(4)“我從傍晚一直在他家等到現(xiàn)在,不知他是到誰家去了,還是沒回來,怕你們著急,來說一聲?!保ā赶Ψ饯榻瘠蓼扦氦盲肉煗hの家で待っていたんだが、どこへ行ったのかも、帰ってきてるのかどうかもわかんねえんだ、 みんながいらいらしているだろうと思って、 ちょっと知らせにきたんだ」)
(浩然《金光大道》)
例句(4)中,原文的“說一聲”的“一聲”是借用表示某些動作所伴隨的結(jié)果的名詞轉(zhuǎn)化而來的動量詞詞組,修飾動詞“說”,給動作增添輕松、隨意的感覺。對應(yīng)的日語翻譯“ちょっと”是表示程度低的副詞,在此處可以用來表現(xiàn)動作的輕松之感[6]。
例句中,中文原文的“一+動量詞”有時也會被翻譯為日語的“しきりに”“ひとしきり”“しばしば”等表示動作反復(fù)進行的副詞。比如:(5)小鳥互相跳了、叫了一會兒,然后靜下來,各自轉(zhuǎn)過頭頸用尖尖的黃嘴巴啄洗整理自己的羽毛。(小鳥たちは戯れあい、しきりに囀りつつ跳びはねていたがやがて羽を休め、 それぞれ首を曲げて尖った黃色いくちばしで羽を繕った。)
(王蒙《活動變?nèi)诵巍罚?/p>
例句(5)中,原文的“叫了一會兒”的“一會兒”是借用表示時間的名稱轉(zhuǎn)化而來的動量詞詞組,在譯文中被翻譯為了日語副詞“しきりに”。此處使用“しきりに”刻畫出了小鳥們接連不斷地鳴叫的樣子[7]。
收集到的例句中,中文原文的“一+動量詞”除了被翻譯成日語的“一+X”形式或副詞,有時還會被翻譯為其他日語表達[8]。
具體包括:(1)日語的補助動詞“(て)みる”“(て)いる”或助動詞“たり”等附屬詞;(2)“軽く”“たやすく”“アッケなく”等形容詞的連用形,或者“つづけさまに”“ さかんに”等形容動詞的連用形;(3)“かと思うと”“ と思えば”等接續(xù)詞;(4)“通す”等表示動作持續(xù)的動詞;(5)“朝から”“ 來る日も來る日も”“ 數(shù)呼吸の間”“ 昨日~明日~”等表示數(shù)量或時間的日語表達;(6)“はね飛ばされたように”之類表示擬聲或擬態(tài)的日語表達;(7)“二つ返事で”等日語的慣用表達[9]。
目前關(guān)于漢日動量表達的對比研究較少,明確漢語動量詞和日語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對于以中文為母語的日語學(xué)習(xí)者來說有很大幫助,同時對漢語的對日教學(xué)以及日語的對漢教學(xué)也能有很大促進作用。該文通過語料庫提取出漢語“一+動量詞”的日譯例文后,根據(jù)日語譯文的特征進行了分類與統(tǒng)計。對結(jié)果進行分析后,發(fā)現(xiàn)漢語動量詞翻譯為日語時,存在被省略的傾向,另外,漢語動量詞被譯出時,主要翻譯為日語的“一+X”“副詞”和“其他表達”這3 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