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龍
摘?要:本文從學生語言能力發(fā)展的角度,論述了“語感是一個人成長必備的語言技巧和能力素養(yǎng),語感培養(yǎng)對學生的語文學習和終身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一論點,并且為“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提出了具有探究價值的四點建議和方法。
關鍵詞:語感敏銳度;以讀為本;品詞析句;積累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10-0128-01
語感是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前提和基礎,是語文教學的支點和中心任務。我國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說過:“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語感能力?!蓖瑯樱钚掳妗缎W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指出:“要讓學生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語感是進行語文教學的前提與基礎,是語文教學中的支點和中心任務?!币虼?,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必須重視學生語感能力的培養(yǎng)。當然兒童現(xiàn)在正處于語言能力發(fā)展的成長關鍵期,置身在母語環(huán)境中,雖然已經具備了基本的語言能力,但系統(tǒng)的、有針對性的語感訓練,還是可以錦上添花的,更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
由此可見,語感的培養(yǎng)是如此的舉足輕重?但是我們又如何去做呢?概述而論,不管是教育者還是學習者,前提是必須認清語感培養(yǎng)在孩子語文學習中的作用。具體來說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點。
1.我們要認清“語感的培養(yǎng)有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培養(yǎng)語感是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實踐體驗”和“閱讀收獲”的創(chuàng)造性深加工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訓練得到點撥,完成符合學生自己個性和知識特點的學習任務,進而展開積極主動的學習探究活動。語文教學特別強調在語言訓練中獲得實踐體驗,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對語言的實踐和分析活動,形成對文字材料的直觀感受和內化體驗,產生了屬于自己的經驗和能力,這個過程也就是俗稱的“順應性學習”。例如,小時候,我們老師強調讀書要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不準“唱讀”。但是,經過近十幾年的教學研究和實踐,人們發(fā)現(xiàn),我國古代的許多詩詞蘊含著不同的民俗和風情,如果想深入文本,卻只有通過一邊和樂、一邊吟誦的情境扮演,才能找到準確的韻律感,進而真正領悟文學作品的思想內涵和感情色彩。所以新課程標準現(xiàn)在提倡多種形式閱讀,特別是古詩詞提倡吟誦。其實,不管什么形式的閱讀都是為了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獲得更好的語言體驗。隨之在各種閱讀活動中,學生的獨立性也會逐漸增強和鞏固,且不斷內化成自身素養(yǎng)。
2.語感的培養(yǎng)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文化素養(yǎng)
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能力,提高語文素養(yǎng)。相同的文本,學習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同的主體會產生千萬種體驗。這和中國文化發(fā)展呈現(xiàn)“百花齊放”的景象同理。比如,在閱讀過程中,有的同學感受到了語言美;有的則體會到了韻律美;有的通過朗讀能從不同角度感悟出中心思想。其實,這些都是正常的,正說明學有所獲。在這樣不斷地重復錘煉中,學生對于學習有了回應,語言能力也在不斷提高。當然,老師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興致和效果也不盡相同。社會在發(fā)展,伴隨著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許多閱讀課堂可以說是精彩紛呈,不亞于美妙絕倫的大片。
3.語感的培養(yǎng)還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審美能力
語文教學不僅是知識傳授,還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審美過程。它不是一個簡單的認知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對直覺表象進行了感受,審美情趣得以激發(fā)。只不過它感悟的對象是抽象的語言文字而不是具體事物而已。因此語感能力的高低也直接決定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審美感知。
正因為語感的培養(yǎng)在小學生健康成長中的作用如此重要,所以培養(yǎng)語感的過程必須腳踏實地,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筆者結合自己二十多年的一線教學經驗,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嘗試實踐。
(1)以讀為主線,其它教學手法輔助,培養(yǎng)語感
讀,觀于目,表于口,聽于耳,見于心。朗誦是訓練語感的基本方式,也是語文學習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度龂尽氛f:“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梢姟白x”這種學習形式自古就是我國語文教學和學習的基本方法。另外,有效的閱讀還離不開其它教學手段的鼎力相助。
(2)字斟句酌,強化語感
賞析一詞一句,聚點為面,步步為營是語感訓練的步驟。具體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補充、刪減、調換等方式來嘗試練習,最終目標還是提高學生的語感。
(3)扎根于生活,廣泛汲取文學營養(yǎng)
語文來自于生活,廣泛存在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敏銳的語感總是和生活的親身感受緊密相連的。訓練活動,可以把學生對生活的細致觀察和體驗,同教學研究合二為一。茅盾說過:“理解文章應一邊讀,一邊回想自己所經歷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邊讀,一邊到現(xiàn)實中去。”他告誡我們:培養(yǎng)語感必須聯(lián)系生活實際,脫離了生活的“語文教學”是沒有事實依據(jù)的,也是空洞而蒼白的。一句話:語感的豐富、深刻、敏銳、美化過程,必須建立在豐富的社會生活基礎之上。
(4)放飛想象的翅膀,激發(fā)語感;豐富語言積累,深化語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教學中,如何使學生更好地領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呢?可以讓語感同想象緊密結合,在閱讀教學中巧妙地運用形象思維,開啟知識的大門,賦予想象的翅膀,使其在學生心中產生“即視情景”。想方設法促使枯燥乏味的文本內容像精彩的“蒙太奇式”電影鏡頭一樣,在學生腦海里一一展現(xiàn),鐫刻于記憶的表層里。土壤肥沃,必然葉綠而花艷。
總而言之,“業(yè)精于勤荒于嬉”,學生語感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的激發(fā)與引導,還需要生活實踐中多讀、多悟、多訓、多練。“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語感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學生成長是修筑“萬里長城”,而對于教學來說又是個“蘇州刺繡”。所以我們既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長,也不能守株待兔、墨守成規(guī),關鍵還在于平時的點滴積累、拔節(jié)孕穗,一步一個腳印的穩(wěn)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