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蓓
摘要:班級管理的常規(guī)化和科學化對于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意義在于打破管理與教育的壁壘,為班級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操作方式和情感價值?;谶@樣的認識,在初中班級管理中教師既要明確學生存在的問題,又要結合班級管理知識制定應對策略,進一步提高班級管理的順暢性,營造班級氛圍、師生關系的和諧性。
關鍵詞:初中;班級管理;和諧;師生關系
在班級管理中,教師關注的首要問題即是班級的和諧,這主要體現(xiàn)在班級中學生的整體風貌、班級文化和師生關系上,只有把握三者關系的統(tǒng)一,才能保障班級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
一、初中班級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探究
班級管理作為學校工作的主體,承載著維護教學秩序,促進學生德育發(fā)展的重要責任。因此,在開展具體工作的過程中要關注初中學生存在的具體問題,并結合相關問題進行分析,找準突破口,在內(nèi)容與形式雙方面著力,提高班級管理的實效性。
1.管理失范造成的秩序混亂
在班級管理中,教師的原則和立場,決定著教育的規(guī)范和適用,換言之,教師對于管理要求和機制是否具有清晰的設定和有效的實行辦法,對于班級管理工作來說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教師在班級管理中常常兼顧教育者和管理者的雙重身份,難免會有界限不清,管理失范的情況發(fā)生,導致學生對教師管理不服氣,覺得不公平,給師生關系帶來隱患。對于班級管理者而言,對學生的具體情況要有細致的了解,尤其是處于不同年齡段的學生表現(xiàn)出的情感和行為差異,要有科學的把控,針對學生群體制定可行的班級管理機制。大多數(shù)教師在班級管理中沒有重視失范帶來的不良結果,對學生管理做不到公平有序,這不僅會給問題學生帶來消極影響,還會讓整個集體陷于秩序混亂的局面,為此,教師要重視規(guī)范在班級管理中的價值與意義,不可矯枉過正,亦不可無章可循。
2.情感教育缺失帶來的敵對情緒
情感是維系關系的紐帶,師生關系是社會交往中的組成部分,也是關系集體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情感教育作為管理的方式,對不同年級,不同情況的學生來說都具有很強的約束力,這種教育體現(xiàn)在教師與學生的溝通上,更體現(xiàn)在教師對學生的關懷上。這對于很多教師而言難以做到細致,全面。所以,就出現(xiàn)了情感教育缺失和情感教育能力喪失的結果,處理不好,甚至會觸發(fā)學生的敵對情緒,給班級管理工作帶來阻礙。這樣的情況在初中生群體更為明顯,由于初中生處于自我認知形成,對外界事物樂于做出評判的階段,因此,對與教師的關系也存在自己的認知,如果教師處理不好情感溝通問題,就會造成學生的不理解、不接受,甚至拒絕交流的可怕后果。
3.方法不當造成管理工作無效
在班級管理方式的使用中,多數(shù)教師以即時見效為重,脫離了教育管理長期性、穩(wěn)固性的要求,造成了短期效果好,長期無作為的現(xiàn)實問題。具體而言,教師難以選擇適宜的方式開展管理工作,這種非合理性體現(xiàn)在如下方面:第一,班級管理方式的陳舊,對于不同教師而言,教育方式存在沿襲性,大家慣用常規(guī)化方式,在操作中不具備針對性,使得班級管理工作不見成效。第二,管理方式方法沒有切中要害,力度不強。管理方式的藥到病除,能夠讓班級管理更具有活力,冗雜的方式,一旦沒有切中要害,就會給班級管理帶來更多的負擔,這是應該極力避免的。第三,班級管理方式不具備主動性。班級管理重點在于防微杜漸,對于存在的問題,首先要具有發(fā)現(xiàn)力,然后結合具體的辦法進行整改,而不是在問題愈演愈烈的情況下,臨時補救。
二、解決現(xiàn)有問題,促進師生和諧的策略
1.提高教師班級管理水平
教師的班級管理水平?jīng)Q定著班級的凝聚力,也是為學生搭建發(fā)展平臺的有效保障,因此,為了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教師需要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入手,提高班級管理的效果。首先,在理論學習方面,教師要重視班級管理知識的廣度、高度和深度,尤其是在管理中會涉及心理、德育、情感等多個方面,教師只有綜合掌握這些知識,才能夠合理運用,幫助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點,提高自己的班級管理水平。而在高度上,就要充分激發(fā)教師的內(nèi)在涵養(yǎng),用智慧和德行帶領學生獲得更好的發(fā)展,就此初衷,才能有效提升自己的業(yè)務能力和水平,幫助教師找到開展工作的有效方式。深度上,我們要重視班級管理思想與生活相勾連,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第二點,在實踐中找準理論定位。班級管理的優(yōu)劣體現(xiàn)在常規(guī)工作中,更體現(xiàn)在現(xiàn)實的師生關系中,只有提升教師管理綜合水平,才能保障班級管理工作成為促進師生關系融洽的助推器。
2.重視集體活動的作用
集體活動的意義在于凝聚性和實踐性,對于學生間的關系有很強的促進作用,這實則也是構筑師生關系的基石。在班級管理中要充分重視集體活動的作用。教師既是活動的組織者,又是秩序的維護者和效果的測評者。帶著這樣的目的,我們在設計集體活動時就具備了很強的針對性,可以將重點放在情感的交流與溝通上,尤其是情感的傳遞,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集體的溫暖和自身在集體中的重要性,能夠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積極承擔班級責任,用強有力的意識支撐班級工作的開展,減少不良行為,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在活動中,我們可以重視典型示范帶來的教育力量,對于初中生而言,身邊的教育事件更具有教育意義,能夠讓學生在感受他人表現(xiàn)的同時,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讓教育行為發(fā)生在同一群體中,這樣會帶來更好的效果,為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班級管理的效能和價值,充分體現(xiàn)在師生關系的和諧上,為了保證教育與管理的雙向突進,我們有必要考慮學生存在的現(xiàn)實問題,借助班級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讓班級成為學生展示自我的平臺,在培養(yǎng)自身能力的同時,滿足個人發(fā)展的需求,讓班級成為給予學生養(yǎng)分的沃土。
參考文獻
[1]馬興華.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過程中如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J].南北橋,2019(24):198.
[2]王永崗.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班級管理中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策略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9(10):222.
[3]張海福.班主任管理過程中如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J].新課程導學,2019(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