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影
摘 要:學生心理變化受家庭教育溺愛和熏陶 社會環(huán)境的熏陶和社會交往的感染 教育方式的簡單和偏離
關鍵詞:心理行為 溺愛 熏陶 感染 復雜 粗暴 偏離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是古代傳統(tǒng)文化“三字經(jīng)”對人性提出的最根本的要求,隨著社會的進步,經(jīng)濟的增長,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們的善良,道德行為標準理應該達到一個更高的境界。但是近年來未成年人的個性特點和發(fā)展,帶來許許多多的社會問題,我們不得不思考是人的道德良知,學生心理行為是倒退還是變異,還是變化過程中新問題。答案是肯定的,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立德樹人,就突出了新時代道德的標準和要求??墒窃诂F(xiàn)實生活中,往往一些社會問題和現(xiàn)象,由學生帶到學校就演變?yōu)樯?。例如:校園欺凌、持刀傷人、頂撞、辱罵家長和教師,青春期非常規(guī)的叛逆,自傷、自殘自殺等等。這些問題和現(xiàn)象在校園中慢慢蔓延和滋長,這些心理行為的變化和扭曲,已影響到學生正常發(fā)展,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有些時候?qū)W生極端行為讓人感到觸目驚心。[1]
人性的良好道德,愛、善良,從人的本身來說就具備,馬斯洛的自我需要理論也說明這也點。人在出生之后,原始本能的需求,從正常良訓循環(huán)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看,不可能會有以上社會現(xiàn)象,更不可能在校園里滋生蔓延,給教育帶來難題、帶來沉重的壓力和負擔,因為從幼兒園開始,到小學、初中、來自高中在學校都要收到良好的教育。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影響孩子善良道德發(fā)展的因素是什么?[2]
一、家庭教育的溺愛和熏陶
家庭教育是一個孩子成長的第一教育,一個家庭教育如果把家里優(yōu)越感優(yōu)化或者家庭破裂不和諧矛盾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種不講原則的溺愛,不講原則的放縱,會讓人的不良個性膨脹,無地自拔,這種環(huán)境下的熏陶,會讓孩子以我為中心,不顧及別人的感受和拒絕不了外部社會環(huán)境的誘惑,走入外界后充分表現(xiàn)出來。這樣的家庭教育讓孩子也適應不了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不愿回家,也不愿意到學校讀書。曾有一位學生在優(yōu)越環(huán)境的熏陶下,成績優(yōu)秀,考入清華,出國留學,出來后不愿回家,狀告父母溺愛的典型案例,也有子女殺父弒母的惡性案例。[3]
二、社會環(huán)境的感染和社會交往的復雜
當孩子一進入幼兒園,就面臨著與外界周圍的人接觸
,在家庭的溫室里時間長了就出去,外界很新鮮吸引人,結(jié)交小伙伴。不知不覺社會環(huán)境上一些不良現(xiàn)象感染著每一個人,家庭教育好的抵制力強的人,在這些不良現(xiàn)象面前毫不動搖。但是,在這些現(xiàn)象之后,總有一些社會不良人員尋找機會拉攏腐蝕這些思想幼稚,心智還未成熟的孩子,加之這些孩子的辨別能力差,強烈好奇心和表現(xiàn)力,讓他不知不覺受到感染,并陷入這個群體,逐漸的改變,受制于人。到一定時候他同樣去感染和拉攏替他受害者。這樣的人變得無知、野蠻、愚昧,往往會做出一些荒謬、殘忍的舉動,威脅侵犯他人。例如陜西省米脂縣趙家村村民趙澤偉就把在學校、社會受到的歧視和陰影,心靈扭曲、變態(tài),殘忍的報復無辜的學生。
三、教育方式的簡單粗暴和偏離
影響孩子善變的第三個因素是教育方式的簡單粗暴和偏離,當每一個孩子稍有一點懂事之時,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相繼而來,但是在這個教育實施過程中,兩者的教育都存在簡單粗暴的問題,往往用訓斥辱罵、挖苦諷刺、甚至毆打、體罰或者變相體罰解決問題。這樣必然會引起的反抗,這樣也會造成孩子的承受力減弱,充滿血腥暴力,甚至一些孩子會用類似的方法來對待周圍的人。
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很多家庭教育偏離航向,教育孩子最求名利、追求享樂的、當自己個人的利益受到傷害時,自私的欲望膨脹,特別當受到欺凌、欺負時,采取報復、用更加殘忍的方法,把以人為善,善待他人,寬容、包容、忍讓丟在一邊,不計嚴重后果做出后悔莫及的舉動。
四、社會輿論和行為的助長
一段時間,當出現(xiàn)一些孩子受到傷害或者是有點挫折,一些家長為維權(quán),不講社會道德,通過新聞媒體曝光,違背事實,好似得到全社會的同情,但卻隱藏、遮蓋了事情的原委、事情更應該受到譴責的一面,鋪天蓋地的同情指責輿論,助長一些家長和孩子在行為上更加肆無忌憚,道德淪失,沒有同情和善良,沒有自責,更沒有敬畏之心,導致無理校鬧、指責教師、敲詐、推卸責任、斗毆事件屢屢發(fā)生。
從以上四個方面,我們可以看出這些因素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有多大。我們說孩子本身善良,當他進入學校的那一天起,心底本身是善良純潔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跟他所在的環(huán)境,班級同學相處一些惰性,不良習慣逐步暴露,并且滿滿的膨脹,小學低段家長撐腰,高段逐步樹立威信,結(jié)成小團體,到了初中與社會閑散、閑雜人員逐步交往,頻繁接觸,為了好奇心,在校外做一些違法亂紀小事,打架斗毆,小偷小摸、稱王稱霸,并形成了一種有影響力的勢力,慢慢就變成一些惡性行為,偷盜搶劫,涉黃涉賭涉毒現(xiàn)象發(fā)生。如果到學校在蔓延,成為校霸、管制刀具傷人,或者犧牲自己的生命跳樓、自殘等等,人性變得如此冷漠、殘忍。這時我們不得不問到,孩子善良在哪里,人性的善良在哪里。假如我們有個健康和諧的家庭,有稱職父母的良好教育,有一個整頓有序的和諧社會環(huán)境,有一個教育方式多元化良性循環(huán)的正軌教育。多一點社會關愛,充滿正能量的行為,從混沌到有序,從規(guī)范到自覺,我們的孩子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發(fā)展的核心素養(yǎng)即文化基礎、自主發(fā)展、社會參與等三個方面,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chuàng)新等六大要素,還要健康培養(yǎng)他們的良知,更應該喚醒他們的良知。
參考文獻
[1]沈曉霜,鐘慧,莫大明,蔡沂,孫瑩.初中生自殺意念、自傷行為與生活事件的相關性[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9,27(12):1859-1862.
[2]劉峻杉.傳統(tǒng)文化視角下師德修養(yǎng)的機理與保障[J].教師發(fā)展研究,2019,3(03):73-80.
[3]陳依婷,郭少陽,楊向東.課堂學習機會對學業(yè)成績的影響——以課堂教學形態(tài)為調(diào)節(jié)變量[J].教育學術月刊,2019(09):1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