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順
摘 要:互聯(lián)網將世界各角連接起來,網絡的飛速發(fā)展讓全球人民能夠重新相遇。語言互通是世界結合的首先步驟。英語,目前全世界最廣泛的語言,成為各國必備的語言。而在中國,從小學三年級便開始學習英語,學習范圍廣。傳統(tǒng)的英語學習方式是教師讀,學生跟著讀,跟著背。這一教學的局限性使得英語在我國更加滯后。幸而有網絡環(huán)境的發(fā)展,將英語教學提上了不同的境界。本文以網絡環(huán)境下的教學為突破口,探究小學英語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網絡環(huán)境;小學英語;教學策略
網絡發(fā)展快速的時代下,將互聯(lián)網融入教學是必然事件。而今越來越多的教師在課堂上用到多媒體,將課堂打造成智能課堂。越來越多的學生用平板來上課,用多媒體來展開視野。其中,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最多的課程便是英語。英語作為全世界傳播范圍最廣的語言已成為現(xiàn)代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門功課。而小學教育最難的便是英語教學。互聯(lián)網的“風生水起”將英語課堂帶到了不同于傳統(tǒng)教學的課堂,不論是從口語上還是課文知識點上,都可在網上查詢標準式的教學,這樣新型的教學方式將小學英語的教學提高了一個層次,也為國家未來的教育事業(yè)奠定了基礎。
一、將網絡與課堂智慧轉化
網絡的興起引發(fā)了無數(shù)的變化,教學方式也在其中。而網絡與課堂的智慧轉化在教學中已成為必要性的步驟。由于全國學校都在進行新課標的改革,網絡成為其中的改革項目[1]。許多教學都要應用到多媒體,甚至在課后,教師也常常利用網絡與家長們聯(lián)系。正如此前新冠肺炎時期時,因病毒的嚴重性許多區(qū)域都不能按時開學,網課由此傳播起來。網課,顧名思義便是在網上上課。這樣的新型教學方式既體現(xiàn)了課堂的現(xiàn)代化,又體現(xiàn)了課堂的創(chuàng)新性。網絡與課堂的智慧轉化已變得非常普遍,深受教師與學生們的喜愛。正如在學習小學六年級英語課文《How can I get there?》時,教師們可在網上下載該課文的錄音,下載該課文的單詞趣味教學,利用互聯(lián)網在課堂上播放。這不僅會讓學生們聽得清楚,學得標準,甚至能夠間接影響到學生們對英語的興趣。因此,網絡與課堂的智慧轉化尤其重要,教師們在教學時不可忽視。
二、提高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總是只教些英語單詞,背一些語法,無法體會到英語的美,感悟語言之美。新課標教學改革和網絡環(huán)境下的教學已將這種教學方式給淘汰,用自然選擇的說法解釋便是優(yōu)勝劣汰。而新的教學方式便是利用趣味課堂來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2]。小學生們的性格活潑,對新鮮事物總有強烈的好奇心,而這種性格對于英語學習來說便是一個很大的優(yōu)點。小學正處于一種啟蒙時期,在此期間提高他們對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是比較容易的,但同時又帶有些困難。比如在學習小學五年級課文《What does he do?》時,我會提前布置作業(yè),讓學生們在課堂上描述自己的父親,或者用簡單的英語來介紹自己父親的職業(yè),以此來引起學生們的興趣,提高學生們對課堂的積極性。同時,也可以利用網絡資源來下載這篇課文的錄音,在課堂上播放錄音讓學生們跟著錄音一起讀英語,體會學習英語的樂趣,提高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這個課堂創(chuàng)設看似簡單,實則又有些困難,因為有些農村學生性格并非如此大膽和開朗,不能勇敢地參與課堂,他們的內向心理也使得他們不敢開口讀英語。因此教師們一定要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們的學習情況,設置恰當?shù)恼n堂場景,提前備好教學方案,提高學生們對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三、小學英語備課方案的技巧
一個教師的職能便是教書育人,每個老師的知識儲備都很豐富但又有所不同。學生不同,教學質量也不同。因此,教師們在課后不僅要多和學生們交流,也要和其他教師們交流。在課堂上遇到的問題一定不可以忽視,要做到及時解決,甚至最好在課堂上便能迅速解決[3]。而在備課的過程中,要考慮到學生的知識儲備和認知范圍的不同,并利用網絡資源在其中設計出最佳方案,以此來達到最好的課堂效果,提高課堂的效率。比如在學習三年級英語《How many?》課文時,在網絡環(huán)境之下教師可以布置不一樣的作業(yè),比如教師可能會考慮到并不是每個學生都能順利掌握數(shù)字,從而提前讓學生們準備有關數(shù)字的資源,如記錄家里電話號碼、門牌號、車牌號等來應對課堂問題。學生們記住教師提出的要求后自然也會去預習一下課文,從而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在此課堂中,教師也可以拿自己的號碼來當例子展開教學,或者拿一些大眾所了解的號碼來展開教學。這樣的備課不僅讓教師們不那么拘謹,且能引起學生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小學英語的教學主要是提高學生們對英語的感知能力,主要學習一些簡單的單詞和日常對話,比如What's your phone number? How old are you?等。而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備的最終方案一定要以學生為主,最終的目的也是讓學生們理解課文,而不是死記硬背。小學是一個打基礎的時期,只有基礎打好了,未來的學習生涯才能更加順利和寬廣。英語貫穿著未來的學習生活中,因此教師們一定不能因簡單而忽略了個別學生,也一定不能以自己的角度來看待學生們的問題。
結語
英語學習對大多數(shù)人總是特別困難,尤其是小時沒有樹立學習英語觀念的學生,因此小學時期的英語學習是非常重要的[4]。小學時對英語的初了解和初印象總能影響著后面的學習。而這個時代的學生們最幸運的是遇到了新型的教育方式,能在網絡環(huán)境下學習英語。因而教師們需要做的,便是利用當前的新教育方式,帶學生們引領到新的學習生涯中。設計豐富有趣的課堂,這不僅有助于課堂氛圍的營造,更有助于學生們的學習。愿各個小學能共同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設置早讀,將英語變成學生們第二簡單的交流語言。
參考文獻
[1]吳春美.網絡環(huán)境下小學英語教學策略研究——評《小學英語教學策略》[J].新聞愛好者,2019,495(03):106.
[2]陳耀培,歐志慧.基于網絡的小學英語合作學習支架評價[J].教育信息技術,2014,000(001):40-42.
[3]唐志勇,歐志慧.基于網絡的小學英語探究課堂合作支架的構建與評價[J].教育信息技術,2014,000(001):42-44.
[4]黃歆.利用網絡學習小學英語[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000(0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