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伯春
摘 要:小學是學生進行學習的起點,小學生面對世界很好奇,他們在這個年齡段沒有形成對社會的認知,他們猶如一張白紙,所以需要教師正確的引導來讓這張白紙浮現出其光彩。在小學階段,學校都會開設道德與法治這一門課程來幫助小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當今很多教師在教師道德與法治這一門課程時都會運用數字教材來輔助教學,數字教材的應用可以有效提高小學生學習的興趣,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對數字教材也有一定的改善,新版數字教材針對的是學生們在學習生活中的新需求,是個結合現代化教學手段與一體的新型教材,對學生的學習生活有很大的幫助。
關鍵詞:數字教材;小學教學;道德與法治;運用方法
引言:
數字教材,簡單來說就是數字化教材,是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將紙質的教學內容進行數字化處理,然后轉變?yōu)殡娮踊瘍热輥碜寣W生們進行學習。數字教材出現的目的就是為了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們提高對道德與法治這一門課程的重視,數字教材融合了多種元素,是結合小學生們的心理特點而出現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更加有利于師生之間的互動,有利于促進課堂活動的順利進行。
一、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課堂教學的現狀
小學生的思維比較跳脫,所以對于一些枯燥的內容很容易就會感覺到乏味,實際上道德與法治這一門課程很多都是理論知識,還有一部分學生不能對其內容產生足夠的認識。但是這一門課程對學生們的成長的影響是巨大的,這一門課程的教學其實在小學才能夠發(fā)揮出巨大的作用,因為學生在步入中學之后作業(yè)量和需要學習的科目就會變多,再加上小學生思維能力薄弱,他們還沒有形成完善的價值觀和道德觀,所以這一門課程在小學進行學習無疑是非常有效的。
但是在道德與法治這一門課的開展過程中,很多教師不太懂這一門課程該如何進行教學,沒有教學經驗,再加上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形成一定的教學規(guī)律,所以就會嚴重影響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開展道德與法治這一門課程中對學生的引導的作用非常巨大,但是有很多教師缺乏實踐經驗,以及對著一門課程的不重視,再加上收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所以目前小學道德與法治這一門課程的教學效果非常一般。
二、數字教材在小學道德與法制課上的運用策略
1、轉變教學理念,讓學生有效學習
數字教材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其教學模式更加符合學生們的發(fā)展需要,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好數字教材帶來的便捷,合理讓學生們適用數字教材以加深自己對基礎知識的印象。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在進行授課活動時,要合理利用數字教材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們認識到道德與法治這一門課程的重要性。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教育部門越來越重視素質化教育,數字教材的制作方面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效果,還可以讓教師及時發(fā)現小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通過長時間的觀察,可以在制作過程中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根據學生們的興趣揚長避短,既可以促進學生主動進行學習,還可以將數字教材發(fā)揮大最大的效果,以此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理解到道德與法治這一門課程的核心教學內容。
2、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營造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
其實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教育事業(yè)也越來越重視堅持一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所以教師需要明確學生們在課堂上所處的地位,幫助學生進行學習,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加直觀感受到道德與法治這一門課程的情感體驗,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有很大的作用。那如何在學習生活中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呢?教師要多多積累素材,道德與法治這一門課程中案例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教師利用數字教材可以深度挖掘教學資源,在進行分析設計,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們在利用數字教材進行學習的過程中,由于教師設計的豐富性和趣味性,可以時刻讓學生們的思維模式保持活躍的狀態(tài),教師才能更好地傳授知識。
道德與法治這一門課程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所以這一門課程的教師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聽課狀態(tài)和接受知識的能力。教師在貫徹以人為本的過程中,對學生們進行全面的分析,結合學生們的現狀,通過數字教材更好地傳授知識,讓學生們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3、采用情境導入教學法,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情景導入法是當下非常流行的一種教學模式,小學道德與法治這一門課程其中的案例非常多,所以是非常適合利用情景導入法進行教學的。教師在進行教學之前,對下節(jié)課所要講述的內容進行合理的分析,設計符合小學生心態(tài)的導入方法來展開教學。
教師在開展情景教學之前也要引導學生多進行觀察生活中各種現象發(fā)生時人們的表現,道德與法治課程最不缺少的內容就是案例,所以教師可以通過手機直面社會熱點的問題來當做教學素材,從學生現有的知識量出發(fā),結合數字教材,讓生活走進課堂,進而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性。例如教師在講述《愛心的傳遞者》一課時,可以要求學生在課下手機關于愛心的事例或者名言警句,讓學生們在課堂討論環(huán)節(jié)進行情景表演并進行分析:你的身邊有這樣隱藏著的愛心嗎?你還知道雷鋒叔叔哪些樂于助人的故事?學生們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探討來反思自己是否是一個有愛心的人。在進行情景教學時通過利用數字教材來為學生提供便捷,讓學生們來感受傳遞愛心的重要性,進而讓自己從小就懂得做一個有愛心的人。
情景教學是結合學生們熟悉的生活中的案例,在利用數字教材,兩者相輔相成,以點帶面,適時對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的教育,幫助學生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當然,教師也要考慮到學生們的實際情況,潛移默化地為學生們滲透道德與法治類的知識,讓學生們成為高素質人才,進而防止學生走向歪路。
結語:
綜上所述,道德與法治這一門課程作為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啟蒙課程,可以有效讓學生們的學習生活具有針對性,對小學生的成長生活有非常重大的意義。數字教材的教學模式非常適合這一門課的學習,它不僅可以豐富學生們的見識,還可以督促學生主動進行學習。雖然,現在數字教材的應用還不太廣泛,但是其教學模式大大活躍了課堂氛圍,比傳統(tǒng)教學模式更加符合時代的潮流,勢必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上發(fā)揮最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將道德與法治教育融于生活——統(tǒng)編版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探討[J]. 徐敏.華夏教師.2018(27)
[2] 談小學《道德與法制》教學中的安全教育[J]. 王文娟.中國校外教育.2017(35)
[3] 借助情境創(chuàng)設,提高小學生道德與法制教育效果[J]. 史淑超.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7(09)